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日不落帝国

日不落帝国西班牙语el imperio en el que nunca se pone el sol英语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指不论何时都有领土处于白昼中的帝国,通常用来形容繁荣强盛、在全世界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全球性霸权的帝国。而如今该词在一定的场合用来形容帝国主义,而未必特指某一统一国家政体。目前西方还有严格物理意义上的“日不落帝国”(例如在世界各大洋保留岛屿海外领地的现代英国、法国等,在任何时候都有其领土或海外领地处于白昼中),但如果一国没有足够的国力去管理大片领土,也不是通常所说的传统“日不落帝国”。

目录

词源

日不落帝国”一词最早是用来形容16世纪时的西班牙帝国的,它来源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亦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的一段论述:“在我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来源请求]

在19世纪这一词则被普遍作为大英帝国的别称,特别是在维多利亚时代,那时候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把大英帝国用粉红色标出,生动地表现出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

两个“日不落帝国”

西班牙帝国

File:Spanish Empire-World Map.png
图1.西班牙帝国400多年来的版图,详情请点击地图

西班牙帝国是世界上第一批全球帝国之一,也是第一个被冠以“日不落帝国”称号的国家。

File:Philip II.jpg
肺力二世时期是西班牙帝国的极盛期

15世纪末,收复失地运动成功后,西班牙统一,迅速走向海外扩张道路。16世纪中,西班牙葡萄牙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的先驱,并在各大海洋开拓贸易路线,使得贸易繁荣,西班牙横跨大西洋美洲,从墨西哥横跨太平洋,经菲律宾东亚。西班牙征服者推翻了阿兹特克印加玛雅文明,并对南北美洲大片领土宣称拥有主权。西班牙王室与欧洲各王室联姻,取得了大片领地的继承权。卡洛斯一世时期,西班牙王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合二为一,使西班牙在欧洲的影响力迅速提高。卡洛斯一世更打败或阻挡最强大的敌人法国奥斯曼帝国,西班牙遂开始称霸欧洲。这表现在1525年俘虏法王的帕维亚之战、1527年擒获教宗罗马之劫,确立西班牙在西欧南欧霸权地位。

16世纪中期开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利用美洲采矿所得的金银取得更多军费,以应付在欧洲北非的长期战争。肺力二世时期(1556-1598年在位),虽然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分治,但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并没有削弱,反而于1580年兼并葡萄牙帝国(于1640年失去),并获得了后者广阔的殖民地,把半个尼德兰、半个亚平宁半岛、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和几乎整个南美洲归为己有,还包括亚洲菲律宾群岛,甚至还一度包括台湾。自此,西班牙一直维持著世上最大的帝国(见图1)。16世纪至17世纪的西班牙正处于黄金时期,是欧洲无可争议的霸主,缔造了被后世称为“西班牙治下的和平”时代。1800年的西班牙帝国国土面积达1600万平方公里。

虽然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惨败于英国,西班牙帝国开始衰弱,其海上霸权逐渐被荷兰英国等新兴海权抗衡压制,但其仍不失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但三十年战争后,西班牙一蹶不振,从其伟大的顶点迅速跌落下来,虽然保住了美洲殖民地,但它从此在欧洲政治舞台上不再唱主角,不再成其为一个大国。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半岛战争使这个老态的帝国雪上加霜,之后其美洲殖民地纷纷独立。美西战争更给西班牙以最后一击,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已经日薄西山。

大英帝国

File:Anachronous map of the British Empire.png
图2.时间交错的大英帝国全球地图。地图上的各种颜色的意义说明如下:
1.粉红色:1945年的英国殖民地。
2.橘红色:英国自治领
3.橘红色边包围着的粉红色:自治领的殖民地。
4.深红棕色:1920年丧失的地区。
5.紫色:英国保护国和在印度土邦
6.淡紫色:1705年英格兰丧失的地区。
7.斜线:英国势力范围

西班牙帝国衰弱后,第二个获得“日不落帝国”称号的是大英帝国

File:Queen Victoria bw.jpg
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是大英帝国的极盛期

自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逐渐追上西班牙,成为新兴的海上强权,开始不断扩张海外殖民地。虽然之后英国的海上势力大起大落(1609年被荷兰超越),但17世纪下半开始,相继在英荷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一系列战役,与最强劲的对手荷兰法国进行拉锯战的角力。在英法第二次百年战争(1689-1815年)中,英国不断在海战获胜,并先后夺取法、荷两国的大片殖民地,确立其海上第一霸权的地位。也就是在七年战争胜利后的1763年,英国首次骄傲地自称“日不落帝国”。不过二十年后因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失败,英国被迫收起自傲心,暂时取消日不落帝国的自称。

1815年英国拿破仑战争中的胜利,又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国际政治军事强权地位,工业革命更让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因此1815年彻底打赢第二次百年战争后,英国又开始自称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时代大英帝国步入了全盛时期,1938年人口达4.5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1922年通过一战获得德国殖民地后,国土面积达到3367万平方公里,约为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4.75%,从英伦三岛蔓延到香港威海卫冈比亚纽芬兰加拿大纽西兰澳洲直布罗陀福克兰群岛马来亚缅甸印度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马耳他新加坡以及无数岛屿,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治下的和平”。英国出版的大英帝国全球地图通常用红色把帝国的领土标出(见图2),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然而对帝国的扩张也有批评的声音。19世纪的政治家索尔斯伯利勋爵在1861年抱怨英国每年支出150万英镑保卫殖民地,“仅仅滋养了一大堆军事驻地的和一种‘日不落帝国’的自满情绪。(英语:to furnish an agreeable variety of stations to our soldiers, and to indulge in the sentiment that the sun never sets on our Empire.)”一家斯里兰卡新闻报纸引用了科尔文·R·德·西尔瓦所做出的著名回答:“那是因为上帝不信任黑暗中的英国人。(英语:That's because God does not trust the British in the dark.)”[1]

但到了20世纪中叶,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英国国力的日渐式微,其殖民地纷纷独立,与此同时,新兴霸权国家美国的掘起,加速了大英帝国的瓦解。如今,英国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国家组成了一个国际组织——英联邦以取代大英帝国。但是与大英帝国不同的是,英国再也无法在政治外交经济等各个方面直接影响英联邦的其他成员了。

扩展

昔日其他殖民帝国和今日英法

而“日不落帝国”一词究其原意,则部分老牌子殖民帝国都符合条件,如葡萄牙帝国(见图3)、荷兰帝国(见图4)和法兰西殖民帝国(见图5),在它们的领土上空太阳也不会下沉。“日不落帝国”一词扩展应用于这些国家,则和“全球帝国”的概念相重合,即只要符合“领土上空太阳不落”条件的全球帝国都可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虽然“日不落帝国”一词不再是英国的政治用语,但事实上,太阳在英国海外领地(见图6)或以伊丽莎白二世国家元首英联邦王国(见图7)上空仍然不落,这种情况也适用于法国海外省和海外领地(见图8)。

美利坚合众国

File:10kMiles.JPG
1898年政治漫画《自此至彼相隔万里》(Ten Thousand Miles From Tip to Tip)以白头海雕(美国国鸟)代表美国的领土扩张至波多黎各菲律宾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日不落帝国”一词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被广泛应用,其应用对象明确包括了英国和美国,其意义也不仅仅表现在对领土的占有方面,而扩展到了语言(英语)、文化基督教文化)和艺术(西方艺术)领域,例如在1852年亚历山大·坎贝尔的一次讲话中。[2]随后该词被应用于美国的势力范围,一个较早的例子就是1897年的一篇文章上的“自夸”:“山姆大叔头上的太阳永不落下。” [3]

在近年来,该词被转义并引入美国的政治语言。《美国历史导读》一书中描述了原来的十三个殖民地如何和在不列颠帝国扩张的“风头浪尖”独立,接着谈到,然后“美利坚合众国自己变成了一个帝国,影响力最终超越了曾经是最伟大的不列颠霸权。今天,独立两个多世纪过后,在美国政府、公民和海外驻军所拥有的领土上,或者在美国霸权控制下的美国势力范围中的国家上空,太阳永不落下。”

有时候,该词被应用于批评美帝国主义的场合,例如在约瑟夫·杰森的一本书《The Sun Never Sets: Confronting the Network of Foreign U.S. Military Bases》的标题中。但该词也被一些人认为是正面的,例如用来肯定美国对于世界贸易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4]

在这种政治符号语言的借用中,可以比较如下的发展变化:罗马治下的和平西班牙治下的和平不列颠治下的和平美利坚治下的和平

File:GreaterAmericaMap.jpg
1899年的美国领土,包含阿拉斯加、古巴、夏威夷、菲律宾、波多黎各以及太平洋托管岛屿。

美利坚合众国一词描述美利坚合众国自独立以来至今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影响力及于全球之扩张。“帝国”一词具广狭二义。美国由于并无帝王,其国家元首亦非世袭,因此并非狭义上的帝国;但在广义上,美国今于波多黎各美属萨摩亚关岛等境外领土,及过去在太平洋托管岛屿菲律宾等地,俱掌握其主权,因而在亦可视之为广义帝国。

在1760年代和1770年代,北美十三殖民地大英帝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1777年,美利坚合众国成立,最终击败英军,迫使英国于1783年正式承认美国的独立。美国独立以后,迅速开始了对外扩张,尤其是门罗主义的提出,使美国把整个美洲当作了自家后院。从1803年至1848年,通过一系列战争、购买、兼并等手段,新成立的美国的面积几乎扩大了三倍,领土从大西洋西岸扩展到太平洋东岸。尤其是1848年美国赢得了美墨战争,吞并了墨西哥一半以上的领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最初保持中立,1917年加入协约国集团以对抗同盟国集团。一战使欧洲国家元气大伤,却带给美国带来大量财富和声望,战后的美国由最大的债务国变为最大的债权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以对抗轴心国并最终获胜。二战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等一蹶不振,美国则一跃成为西方世界首强和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并领导北约苏联华约开始了冷战。冷战前后,美国在世界各地武装涉入别国内政。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美国更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当今全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众多领域的巨大优势和强大影响力都是他国无法比拟的。[5][6][7][8][9][10][11][12][13][14][15]

注释

  1. Peter's denial: Tiger by the tale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01-13.. Sri Lanka News. Sunday, 13 March 2005.
  2. "To Britain and America God has granted the possession of the new world; and because the sun never sets upon our religion, our language and our arts..."亚历山大·坎贝尔的演讲
  3. Kaitlyn Kaiser
  4. 例如在《时代杂志》中谈及了Ginn & Co.出版社和在网页[1]中谈及了道尔化学
  5. 大英百科 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强国
  6. "To Paris, U.S. Looks Like a 'Hyperpower'", 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7. 无论是以购买力平价或是国际汇率计算,美国都有着世界上最高的GDP、最高的军事预算,所有数据可以在这里这里找到。
  8. History and the Hyperpower. Foreign Affairs. [2006-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5). 
  9. Alfredo Valladão, Democratic Hegemony and American Hegemony, 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06.
  10.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1/28/content_257426.htm / 美利坚合众国概况(美国概况)] 请检查|url=值 (帮助). 新华网. [2006-09-03].  参数|url=值左起第63位存在换行符 (帮助)
  11. Robert S. Litwak, The Imperial Republic After 9/11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5-12-13., The Wilson Quarterly, 2006-09-03资料,
  12. Van Ness, Peter, Hegemony, not anarchy: why China and Japan are not balancing US unipolar power.(2001), Technical Report Working papers 2001/4,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SPAS, ANU.
  13. AMERICAN PRIMACY.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2006-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5). 
  14. Francis McCollum Feeley, Université Stendhal Grenoble 3 DEA Etudes Anglophones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5-03-28., pp. 11-12, dimension.ucsd.edu
  15. Stephen M. Walt, The Ties That Fray: WhyEurope and America Are Drifting Apart, TheNational Interest, no. 54 (Winter 1998/99), pp. 3.

参考资料

  • Armstrong, Edward (1902). The emperor Charles V.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 Black, Jeremy (1996).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atlas of warfare: Renaissance to revolu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47033-1
  • Braudel, Fernand (1972). 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in the Age of Philip II, trans. Siân Reynolds. New York: Harper & Row. ISBN 0-06-090566-2
  • Fernand Braudel,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orld (part iii of 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 1979, translated 1985.
  • Dominguez Ortiz, Antonio (1971). The golden age of Spain, 1516-1659.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297-00405-0
  • Edwards, John (2000). The Spain of the Catholic Monarchs, 1474-1520. New York: Blackwell. ISBN 0-631-16165-1
  • Kamen, Henry (1998). Philip of Spai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300-07800-5
  • Kamen, Henry (2003). Empire: How Spain Became a World Power, 1492-1763. New York: HarperCollins. ISBN 0-06-093264-3
  • Kamen, Henry (2005). Spain 1469-1714. A Society of Conflict (3rd ed.) London and New York: Pearson Longman. ISBN 0-582-78464-6
  • Parker, Geoffrey (1997). The Thirty Years' War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ISBN 0-415-12883-8
  • Parker, Geoffrey (1972). The Army of flanders and the Spanish road, 1567-1659; the logistics of Spanish victory and defeat in the Low Countries' Wa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08462-8
  • Parker, Geoffrey (1978). Philip II. Boston: Little, Brown. ISBN 0-316-69080-5
  • Parker, Geoffrey (1997). The general crisis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New York: Routledge. ISBN 0-415-16518-0
  • Stradling, R. A. (1988). Philip IV and the government of Spa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32333-9
  • Various (1983). Historia de la literatura espanola. Barcelona: Editorial Ariel
  • Bryant, Arthur. The History of Britain and the British Peoples, 3 vols. (London, 1984–90).
  • Ferguson, Niall. Empire: The Rise and Demise of the British World Order and the Lessons for Global Power (2002),
  • Hyam, Ronald. Britain's Imperial Century, 1815-1914: A Study of Empire and Expansion (Macmillan, 1993).
  • James, Lawrenc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St. Martin's Griffin, 1997).
  • Judd, Denis. Empire: The British Imperial Experience, From 1765 to the Present (London, 1996).
  • Lloyd; T. O. The British Empire, 1558-199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 Louis, William. Roger (general editor),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5 vols. (Oxford, 1998–99).
  • Marshall, P. J. (ed.),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Cambridge, 1996).
  • Olson, James S. and Robert S. Shadl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1996
  • Smith, Simon C. British Imperialism 1750-197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brief
  • Harry Ritchie: The Last Pink Bits
  • Simon Winchester: Outposts: Travel to the Remains of the British Empire (published in 1985 in the UK as Outposts: Journeys to the Surviving Relics of the British Empire also in the US as The Sun Never Sets: Travels to the Remaining Outposts of the British Empire.)
  • P. McIntyre, "The Strange Death of Dominion Status", Journal of Imperial and Commonwealth History 27:2 (1999) 193-212
  • 《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英国·P.J.马歇尔主编,樊新志惠春琳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ISBN 7-5012-2301-7
  • 《殖民主义史·总论卷》,高岱郑家馨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 7-301-059597/K·0315
  • 《西方文明史》,美国·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著,王觉非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 7-5006-4251-2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