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孝敬宪皇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孝敬宪皇后

孝敬宪皇后满语ᡥᡳᠶᠣᠣᡧᡠᠩᡤᠠ
ᡝᠩᡤᡠᠨ
ᡨᡝᠮᡤᡝᡨᡠᠯᡝᡥᡝ
ᡥᡡᠸᠠᠩᡥᡝᠣ
穆麟德hiyoošungga enggun temgetulehe hūwangheo太清hiyouxungga enggun temgetulehe hvwangheu;1681年6月28日-1731年10月29日),乌拉那拉氏满洲正黄旗胤禛嫡福晋,雍正登基后册封皇后。大清开国皇帝皇太极功臣前锋侍卫费扬古的女儿。康熙曾授予其父:一品步军统领一云骑尉、侍卫内大臣等官职[1]

生平

康熙时期

康熙二十年(1681年),乌拉那拉氏出生,大约比雍正帝小三岁。

康熙三十年(1691年),乌拉那拉氏年约12岁时,蒙康熙慈爱,被康熙皇帝赐婚给皇四子胤禛,赐封嫡福晋[2][3][4]。那时胤禛只有十三岁。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内城东北修建府邸、赐雍和宫(或称四爷府)。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乌拉那拉氏生下弘晖。隔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皇帝第一次给胤禛爵位多罗贝勒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乌拉那拉氏嫡长子弘晖[5]不幸过世,得年八岁(康熙的早殇子女均不封爵位),已入葬清东陵黄花山。自四十三年(1704年)后未再有生子纪录。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赐皇家园林圆明园给多罗贝勒胤禛。

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胤禛开始恭请康熙皇帝雍和宫附设花园(圆明园)进宴用膳之后,嫡福晋乌拉那拉氏侍宴。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初废胤禛二哥:皇太子允礽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冬十月,康熙上喻曰:「多罗贝勒胤禛亲抚育,幼年时微觉喜怒不定。至其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殷勤恳切可谓诚[6][7]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封多罗贝勒胤禛最高爵位和硕雍亲王[8][9]

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子时,雍和宫府内低阶格格钮祜禄氏生一子(乾隆皇帝)弘曆

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一月,藩邸格格耿氏生一子弘昼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封亲王胤禛侧福晋李氏第二女爵位为郡君,后授郡主。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弘曆虚12岁时,初见康熙于圆明园。于胤禛恭请康熙圣祖幸圆明园进宴用膳时[10],因(乾隆)弘曆之故,特命嫡福晋率领弘曆生母藩邸格格(钮祜禄氏),同时一起问安,天颜喜溢康熙连称藩邸格格(钮祜禄氏):「为有之人」。和妃瓜尔佳氏说:「弘曆是命重,将过予」。(弘曆的生母藩邸格格,康熙未赐她胤禛的福晋)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胤禛的八子四女只剩下四位儿子:侧福晋李氏子弘时、藩邸格格钮祜禄氏子(乾隆)弘曆、藩邸格格耿氏子弘昼侧福晋年氏福惠。(胤禛尚存活的四位儿子康熙均未封爵位世子。清廷入关后,皇帝诸王儿女死于天花传染病菌不计其数)[11][12][13][14]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圣祖在畅春园驾崩前宣诏嗣位和遗命:『长孙弘皙康熙锺爱封最高和硕亲王爵位』。二十日,和硕雍亲王胤禛登基,是为雍正皇帝。十二月十一日晋封(原皇太子)允礽次子弘皙多罗理郡王爵。雍正帝的养子养女,雍正特抚养其二哥允礽的年幼子孙和女儿:弘㬙弘皖永璥和硕淑慎公主弘皙亦于奏摺中称呼本是叔父的雍正皇为:“皇父”。[15][16][17][18]

雍正时期

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雍正恭上皇考康熙尊谥、遣官致祭岳镇海渎长白山谥号曰: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庙号曰:圣祖。简称:圣祖仁皇帝。

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雍正奉仁寿皇太后(孝恭仁皇后)懿旨:风化之基、必资内辅。人伦之本、首重坤仪。此天地之定位。帝王之常经也。(嫡福晋)那拉氏、懿范性成。徽音素着。孝敬尽乎承欢。惠慈彰于逮下。宜承光宸极。显号中宫。应立为皇后以宣壸教。朕祗遵慈训。立(嫡福晋)为皇后。应行典礼、尔部详察具奏。

三月,雍正皇帝亲生皇子皇女中,只追封侧福晋李氏所生皇二女爵位:和硕格格(郡主)为和硕怀恪公主皇子爵位均不封赠。五月,仁寿皇太后崩于居所永和宫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皇帝于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喻曰:「建储一事,理宜夙定。去年十一月之事,仓卒之间,一言而定。圣祖仁皇帝神圣,非朕所及」。以密封遗诏,不立皇太子,亲书谕旨加以秘藏康熙主要中意人选,收藏于乾清宫最高之处。

雍正谕示:「(嫡福晋)乌喇那拉氏,奉事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圣祖仁皇帝、皇妣孝恭仁皇后,克尽忱,深蒙慈爱。服膺训。历久而敬德弥纯。懋着坤仪。正位而小心益至。居身节俭。……所以逮登大宝册封皇后…」。

雍正元年(1723年)十二月,雍正皇帝立嫡福晋乌喇那拉氏皇后礼成遣官祭历代帝王陵岳镇海渎长白山[19][20][21](清朝第一位享有生前遣官祭历代帝王陵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名山大川的皇后)。并追封乌喇那拉氏皇后已久故父内大臣步军统领费扬古为一等承恩公并致祭修墓、和子孙袭一等侯、已故嫡(养)母追赠爵位多罗格格。(雍正登基时期,乾隆弘曆母子一直未有的礼数)

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三十日。雍正皇帝每年寿诞万寿节庆贺礼均停止朝贺与筵宴(雍正皇帝的寿诞日均停止朝拜行礼祝贺、停止宴客铺张浪费),并遣官祭(圣祖仁皇帝)景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孝东陵; 皇后千秋令节诞辰五月十三日,也替雍正皇帝的曾祖父母守孝孝道,雍正亦下令停止行礼与筵宴。[22][23][24][25][26][27][28] [29]

雍和宫府邸旧人:侧福晋年氏封贵妃侧福晋李氏封为齐妃,藩邸格格宋氏封懋嫔,藩邸格格钮祜禄氏封熹妃,藩邸格格耿氏封裕嫔[30]雍正皇帝登基后,皇子只有四位:皇三子弘时(雍正四年,雍正帝命过继胤禩)、皇四子弘曆、皇五子弘昼福惠。其生母分别是齐妃李氏、熹妃钮祜禄氏、裕嫔耿氏、贵妃年氏。(在世皇子均未封赠爵位,到后来有一说,其实是皇四子弘曆得到康熙帝的最锺爱)

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雍正遣官封一批圣祖仁皇帝的先朝妃嫔,封皇考:皇贵妃(雍正养母孝懿仁皇后之妹)、贵妃(瓜尔佳氏)、密妃(王氏)、定妃(万琉哈氏)、通嫔(纳喇氏)、有一常在年已七旬封为贵人…………。(雍正皆不尊封先朝妃嫔太妃之位)

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 圣祖仁皇帝再期忌辰,皇四子弘曆景陵

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雍正二哥允礽病重,雍正派遣诸位官员探望病重允礽。允礽当时说:「蒙皇上种种施恩甚厚,实为感激」。又对理郡王弘皙说:「尔若能一心竭诚效力以事"君父",方为"令子"」。允礽说完后逝世,雍正追封其二哥允礽为和硕理密亲王,谥号曰:。雍正下谕旨:『弘晳生母李佳氏奉侍允礽有年人甚淳谨,着封允礽侧福晋居伊子府第,令弘晳尽心养』。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给大学士鄂尔泰御笔朱批中有提道:『朕之关心(你),胜朕顽劣之子』。雍正八年(1730年)又说:『皇子皆中庸之资,朕弟侄辈亦乏卓越之才』。

雍正四年(1726年)三月, 雍正封乌喇那拉氏皇后弟五格为一等侯。

雍正五年(1727年)三月, 广禄着袭封和硕裕亲王。

雍正五年(1727年)八月, 乌喇那拉氏皇后弟散秩大臣侯五格为镶红旗蒙古副都统。

雍正六年(1728年)三月, 调镶红旗蒙古副都统侯五格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

雍正七年(1729年),乌喇那拉氏皇后恩封救产厄陈靖姑天仙圣母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 理密亲王允礽病逝后,其次子多罗郡王弘皙袭承其爵和硕理亲王(雍正亲生皇子弘曆弘昼还未封爵位)

雍正八年(1730年)秋七月, 祭大社大稷,遣显亲王衍潢行礼[31]

雍正八年(1730年)八月, 雍正皇帝宗人府:康亲王崇安,不许管理宗人府事,其宗令事务,着裕亲王广禄管理。  

雍正八年(1730年)九月, 封已故淳亲王允祐子(18岁)弘暻袭罗淳郡王爵位。

雍正九年(1731年)九月二十九日,皇后病重暂居畅春园内,雍正帝也亲往探视,皇后于五十一岁逝世[32]。雍正谕示曰:「乌喇那拉氏皇后年幼时,便奉皇考康熙恩命才准嫁与朕。与她嫡福晋垂髫之年结缡以来,从小替朕侍奉公婆,皇考康熙帝、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妣孝恭仁皇后顺恭敬四十馀年至始至终始终一致」。雍正辍朝五日,在京诸王以下、及文武各官以下、公主王妃以下、及旗下命妇,俱齐集皇家园林畅春园举哀。奏报:因紫禁宫殿尚在修建,雍正帝安奉大行皇后梓宫与举办丧仪在康熙圣祖仁皇帝九经三事殿内。[33]

雍正帝本欲亲临含殓皇后,诸位典仪奠仪大官官员匍伏跪求雍正皇帝恳请节哀停止亲往奠祭大行皇后,典仪向雍正建议曰:「皇帝圣上大病初癒以圣躬为安,皇帝无须亲临祭奠大行皇后之礼数,而改以明代会典大行皇后"皇子朝夕祭奠"仪式」。雍正勉从其请,从之。{典仪官意欲大行皇后不可有皇帝礼数,改以两位爵位皇子的礼数:皇子当时只剩下位,乾隆弘曆弘昼}。

雍正九年(1731年)十月,以奉移皇后梓宫,雍正皇帝下达命令,和硕亲王的三位儿子行祭奠礼:多罗淳郡王弘暻(亲王允祐第六子)告祭大行皇后。初祭大行皇后,派和硕理亲王弘晳(前太子允礽次子、雍正养子)向皇后行礼。大祭大行皇后,遣和硕裕亲王广禄(亲王保绶第三子)向皇后行礼。[34]

十二月,雍正皇帝令和硕理亲王弘皙[35][36]和硕显亲王衍潢(亲王丹臻第六子)赍册上大行皇后尊谥,谥号曰:「孝敬皇后」。[37][38][39][40]

雍正十一年(1733年)春正月,雍正亲生儿子只剩下两位时,雍正帝听从建议准备三人,同时一起封最高爵位和硕亲王爵,雍正谕宗人府曰:「朕二十四弟(16岁)允祕,素为康熙圣祖锺爱,数年以来在宫中读书学识渐增长,嘉悦着封和硕亲王。皇四子弘曆、皇五子弘昼俱已21岁外,亦着封亲王,所有一切典礼着照例举行」。(弘曆最受康熙锺爱,连多罗郡王贝勒爵位都封不到)

雍正十一年(1733年)二月七日,同一日,雍正皇帝第一次封亲生皇子爵位熹❨贵❩妃弘曆封和硕宝亲王、裕妃耿氏子弘昼封和硕和亲王。封胤禛幼弟允祕为和硕諴亲王。[41] [42][43][44][45]

雍正十一年。二月适逢清明节雍正皇帝遣官祭祖陵寝、与孝敬宪皇后。十月三十日,适逢雍正万寿节:亦依照往常停止朝贺、筵宴,并遣官祭祖陵寝、与孝敬宪皇后。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圆明园病重,宝亲王(乾隆)弘曆与和亲王弘昼,"皇子朝夕侍侧"。晚上八点,大学士鄂尔泰大学士张廷玉至雍正帝寝室,[46]恭捧上御笔亲曰:『命皇四子宝亲王弘曆皇太子皇帝位』。半夜子时雍正帝在圆明园驾崩(得年58岁)。深夜凌晨三点寅时乾清宫匾额下宣读密封遗诏:『宝亲王皇四子弘曆,....圣祖(康熙)于诸孙之中,最为锺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雍正元年八月朕于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谕以建储一事,亲书谕旨,加以密封,收藏于乾清宫最高之处,即立弘曆为皇太子之旨也。其后仍封(爵位和硕宝亲王者(馈赠大宝弘曆),盖令备位藩封,谙习政事,以增广识见....着继朕登极,即皇帝位....,(弘曆)与和亲王弘昼同气至亲,实为一体....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其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大学士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可保其始终不渝。』。宝亲王皇四子弘曆登基,是为乾隆帝。乾隆弘曆以雍正驾崩前遗命嘱託封乾隆生母熹❨贵❩妃钮钴禄氏为:崇庆皇太后(孝圣宪皇后)。封和亲王弘昼之母裕妃耿氏:皇贵太妃。九月、十一月,曾抚养过乾隆的两位慈母:(康熙妃嫔)佟佳氏瓜尔佳氏各加封号封晋封太妃之位。十一月,大学士等议奏崇庆皇太后父四品典仪官凌柱封一等承恩公、母为一品夫人。[47]

乾隆时期

乾隆元年(1736年),十一月。乾隆下达皇帝命令: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之父典仪凌柱,赐紫禁城骑马。

乾隆二年(1737年),[48]乾隆于孝敬宪皇后梓宫前躬亲奠献行礼。合葬雍正梓宫与孝敬宪皇后梓宫于清西陵泰陵地宫,附葬敦肃皇贵妃年氏。帮助追封嫡母儿子弘晖端亲王、庶母敦肃皇贵妃福惠追封怀亲王爵位(康熙雍正早殇子女不封爵),并迁动搬移端亲王弘晖陵墓寝室、怀亲王福惠陵墓寝室。[49]

諡号全称曰: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简称为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

乾隆十二年,身为庶子乾隆口喻:「先朝未有以元后正绍承大统者,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过耶」。(乾隆曾经欲立两位嫡子为皇帝储君的首选)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乾隆生母(崇庆皇太后)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84岁驾崩于圆明园。

乾隆上谕:「登极以来养崇庆皇太后于畅春园,迄今四十馀年为时最久,与其另择暂安奉殿,不若畅春园九经三事殿最为妥适」。乾隆安奉崇庆皇太后梓宫于畅春园九经三事殿,后入葬山陵寝泰东陵,与雍正皇帝的泰陵东北边一公里远。太后生前有付嘱不与雍正皇帝及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同葬泰陵地宫。[50][51]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特别让位(禅位)给第十五子顒琰,自封太上皇,乾隆89岁驾崩。

家庭成员

父亲:乌喇那拉·费扬古

嫡母: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玄孙女,追封多罗格格)

兄弟:大哥富禅、二哥富昌、三哥富存、弟弟五格

夫君: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帝)

子女:皇长子端亲王爱新觉罗·弘晖

父系乌拉那拉氏

乌拉部第四代部主都尔希(祖先)→ 额亦商古(祖先)→(未知)→(未知)→透衲巴图鲁(曾祖父)→博瑚察(祖父)→内大臣费扬古(父亲)(根据乾隆朝编纂《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母系

嫡母为努尔哈赤玄孙女多罗格格,是贝子镇国将军穆尔祜第四女(穆尔祜长女嫁内大臣董鄂·鄂硕,为顺治帝孝献皇后的继母),外祖父穆尔祜是杜度的儿子,外曾祖父杜度是褚英的儿子,褚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子。

爱新觉罗·褚英(1580-1615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嫡长子,母为元妃佟佳氏。佟养正是努尔哈赤正室佟氏(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的堂弟(佟图赖之父),佟养正孙女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佟佳氏之母,康熙的外祖母:一品夫人觉罗氏。

民间铁事

云南彝族塔凹奶奶敕封西灵圣母

云南彝族先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涌现出许多骁勇善战、不畏牺牲的典型人物,经过人们的加工,概括乃至神化,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战斗神、保护神。

如尊:"塔凹奶奶" [52]为土主神。塔凹奶奶是市府鹿城及周边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尊崇的女神,其庙宇建在云南楚雄鹿城西山的漂白凹。塔凹奶奶是一位慈祥和蔼、医术高超、一生施德行善的民间女神医。据宣统《楚雄县志》记载"……相传南诏时征峨碌蛮,有倮黑妇死节烈,土人立庙祀之,世远年湮,未得其确。国朝雍正皇后目疾,梦老妇左手持剑,右手持环入宫医之,疾遂愈。因述梦中形象,时楚人陈士顺为掌宫太监,云是楚雄西山塔凹神显灵,塔凹奶奶后敕封为西灵圣母,由是香火不绝,匾联以千计,年来虽禁止巫觋跳神,而庙中香火仍旺。"据说雍正皇帝还赐塔凹神全副鸾驾和西灵圣母封号。所以我们见到的塔凹的神象是黄袍加身、凤冠霞帔,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女神,其庙宇也由罗黑祠改为西灵宫。

恩封救产难陈靖姑为天仙圣母

崇福宫在孝巷城边明时建相传神姓:陈靖姑闽县福建下渡陈昌女由巫而神乡人祀之宋淳佑间封夫人赐额顺懿左祀林夫人右祀李夫人此外沉尉桥旁松山起步云梯鉴江河阳重下里皆有其宫香火甚盛在云梯.........福隆宫...。

雍正七年(公元1728年) ,孝敬宪皇后恩封解救产难陈靖姑为天仙圣母。《福建通志引西洋宫碑记》

人物评价

雍正六年(1728年)四月二十日,皇后感染到风寒,雍正帝便命医生吴谦为皇后用药调理医治时,岂料数日后,皇后病况未见起色,雍正帝降旨问罪吴谦时,他竟全无愧惧之色,雍正帝便命内务府总管将吴谦上九条锁,交拿刑部议惩,家产因此被赏给太医院,吴谦的罪本被雍正判处死刑,但后奉旨改判在监狱会同医官永远替监狱里的囚犯诊治医病;同年五月十二日,适逢皇后的千秋节之时,便奉雍正的谕令:「皇后身体违和,今虽稍愈,尚觉软弱,又逢斋戒之日,不便作乐」。

雍正七年(1729年)五月初六日,(乾隆上位后编纂的《国朝宫史》有特别提到 ,雍正责备宫中太监为了这位皇后千秋节建造祝寿道场并不妥当)。经过查证,因为雍正帝登位初期曾经发布特谕旨:「於朕誔日万寿节不得建立祝寿道场..贠贻累地方,且以有用之财供无益之费,既非朕以劝俭有位之心..若不遵谕旨朕必加以处分不宽待,特谕」。因当年雍正皇帝特地为生父母圣祖仁皇帝、仁寿皇太后建祝寿道场是为了表达对父母亲的孝思而建祝寿道场的。而雍正和他的皇后皆於诞辰之日万寿节千秋节之时不可建祝寿道场,是因雍正希望上位之人必须节俭不随性地铺张浪费公帑建造道场无益国家之费。《国朝宫史》又指出,五月初五日昨日在竹子院举行宴会时,雍正发现他宴桌上所有的物品,皇后的宴桌上俱有。认为外边呈进宫内的贡品是为他而进的,皇后所用的物品怎能与皇帝完全相同。这样不但不合体统,亦非节约、爱惜之道。

雍正九年(1731年)九月二十九日,皇后乌拉那拉氏病重,暂居畅春园内,雍正帝也亲往探视。皇后不久病逝,享年五十一岁,并於畅春园正殿:九经三事殿举行丧仪式。雍正谕示众臣曰:「乌喇那拉氏皇后垂髫之年(约12岁时),便奉康熙恩命,作配朕躬。与嫡福晋结缡以来,皇后一生於畅春园替朕侍奉:仁宪皇太后、圣祖仁皇帝、仁寿皇太后,孝顺恭敬四十馀年始终一致,深蒙三位长辈的慈爱」. 。

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 饰演乌喇那拉氏的演员 编剧
2011年电视剧《宫锁心玉 徐麒雯饰乌拉那拉·金枝。 于正
2011年电视剧《步步惊心 穆婷婷饰乌拉那拉氏,后为孝敬宪皇后。 桐华
2012年电视剧《宫锁珠帘 孙菲菲饰乌拉那拉·贞儿。 于正
2012年电视剧《后宫甄嬛传 蔡少芬饰乌拉那拉·宜修 流潋紫
2017年网路剧《花落宫廷错流年 覃炜饰乌拉那拉·凝秀。 陈小桃、马书妤
2018年网路剧《后宫如懿传 陈冲饰乌拉那拉皇后。 流潋紫
2018年网路剧《延禧攻略 马春燕饰乌拉那拉皇后。 周末

视频

孝敬宪皇后身染重疾不幸去世,雍正悲痛最好要为她亲自入殓

宜修的历史原型是谁?是雍正第一任妻子孝敬宪皇后吗?

参考资料

注脚

  1. 《清史稿 卷一百六十七 表七》载孝敬宪皇后父乌喇那拉氏·费扬古为满洲正黄旗人。 奉(康熙皇帝)谕旨:乌喇那拉氏·费扬古,系初设步军统领,即克胜任,甚属可嘉。着交部议叙,钦此。续经部复议,将费扬古升授正一品步军统领。奉特恩,再赐一云骑尉,寻擢侍卫内大臣。不久乌喇那拉氏·费扬古卒。
  2. 乾隆《清高宗纯皇帝实录》描述乌拉那拉氏在康熙末年时:康熙圣祖幸(圆明园)中进膳。特命(嫡福晋乌拉那拉氏)率(藩邸格格钮祜禄氏)问安拜觐。天颜喜溢。连称:藩邸格格钮祜禄氏有之人。
  3. 《清史稿》列传:世宗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内大臣费扬古女。世宗为皇子,(康熙)圣祖册后为嫡福晋。雍正元年,册为皇后。九年九月己丑崩。(自孝敬宪皇后那拉氏在畅春园驾崩后),时(雍正)上病初愈,欲亲临含敛,诸大臣谏止。上谕曰:「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康熙)命作配朕躬,结褵(结婚)以来四十馀载顺恭敬始终一致。(雍正)调理经年今始痊愈,若亲临丧次触景增悲,非摄养所宜。但皇后丧事国家典仪虽备,而朕礼数未周,权衡轻重,如何使情文兼尽,其具议以闻」。 (某大官)最后议定说:「按照明朝会典皇后丧无亲临祭奠礼节制度,让皇子朝夕奠,遇祭,例可遣官,乞停亲奠」。(雍正)从之,谥孝敬皇后,及世宗崩,合葬泰陵
  4. 《清史稿》描述乌拉那拉氏在雍正末年时:诸位典仪官议(奠仪):按照明朝会典皇后丧无亲临祭奠礼节制度,让皇子朝夕奠,遇祭,例可遣官,乞停亲奠」。(雍正)从之。
  5. 《清史稿》列传:端亲王弘晖,世宗第一子。8岁殇。高宗(乾隆)即位,追封亲王,谥曰端。(康熙皇帝的35位皇子,15位早殇子,均未追赠爵位,也未给他们建坟立碑修园寝。)
  6. 康熙当朝史《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1707年12月4日):「皇四子多罗贝勒胤禛恭请(康熙)幸花园(圆明园)进宴。
  7. 雍正撰《圆明园记》:「圆明园在畅春园之北,朕藩邸(雍和宫)所居赐(圆明园)也」。
  8. 康熙当朝史《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五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1707年8月27日)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恭请(康熙)幸王园(圆明园)进宴。
  9. 雍正当朝史《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嫡福晋乌喇那拉氏)问安内殿,尽谨于先皇(康熙),侍宴禁闱。
  10. 康熙当朝史《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六月。癸卯。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恭请(康熙)幸王园(圆明园)进宴
  11. 《清史稿》本纪列传:乾隆弘曆,世宗第四子,母(崇庆皇太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于雍亲王府邸(雍和宫)。...... 雍正元年八月,世宗御乾清宫,密书上名,缄藏世祖所书正大光明扁额上。五年,娶孝贤皇后(嫡福晋)富察氏。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
  12. 乾隆当朝史《清高宗纯皇帝实录》:「钮祜禄氏、原任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之女。……以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时、诞(乾隆)弘曆雍和宫邸。………。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壬寅)、弘曆(乾隆)十二岁时初见(康熙皇帝)圣祖于(圆明园)之镂月开云,见即惊爱,命宫中养育。………。狮子岭之北、为世宗藩邸扈跸时赐(圆明园)。康熙圣祖幸(圆明园)中进膳。特别命嫡福晋(乌喇那拉氏)率领格格(钮祜禄氏)问安,天颜喜溢康熙皇帝连称有的人。」【康熙病逝之前,康熙皇帝初见乾隆弘曆是康熙末年1722年,康熙皇和雍亲王亦未因格格钮钴禄氏生乾隆弘曆而修正亲王的福晋名额限制,十八年来依旧只是低阶侍妾格格或封弘曆爵位,很可能是未来得及封乾隆母子和弘昼母子。并且皇后逝世后(1731-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前已写好遗诏,还是未授予钮钴禄氏熹(贵)妃皇后,或者公开册立弘曆皇太子,钮钴禄氏在雍正朝顶多只当上贵妃而已(位于皇后和皇贵妃之下)】。(而按惯例,皇帝册封高级后妃,都会製作新的金册,也会有留下册文内容跟册封礼的纪录,礼部内务府应都会留下相关请旨纪录,但至目前为止都未发现任何关于雍正八年熹妃晋封贵妃;裕嫔晋封裕妃的册文与册封礼的纪录)。
  13. 《清史稿》列传: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女(有一说法,钮祜禄氏凌柱之女,康熙雍正不立典仪凌柱女为雍正帝皇后,是因汉人钱氏之女身份卑微)。后年十三,事世宗潜邸,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乾隆弘曆)生。(雍正登基后),封熹妃,进熹贵妃。高宗即位,(以雍正皇帝驾崩前遗命尊为(崇庆皇太后)。
  14. 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帝第一次给弘曆(乾隆)封爵(和硕宝亲王),是在弘曆他21岁时。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康熙只封胤禛已成年第二女为郡君,七月晋郡主。康熙六十一(1722年)未见(乾隆)弘曆也被康熙帝封爵位。并且雍正元年(1723年)立秘密遗诏人选,雍正帝只公开追封皇二女和硕怀恪公主爵位,未见(乾隆)弘曆也被其父雍正帝晋升爵位的记录。
  15. 中央研究院馆藏档康熙皇帝硃批谕旨: 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三日。康熙谕礼部:「帝王绍基垂统,长治久安,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诞生嫡子已及二龄,兹者钦奉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建储大典,宜即举行今以嫡子皇太子。尔部详察应行典礼。选择吉期具奏」。——{《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均有载录} 中央研究院馆藏康熙硃批谕旨 卷册:丁08  页次:752 登录号 278678-035 高广30x26
  16. 《雍正朝满文硃批奏摺全译》 (中国第一历史档桉馆 1998) 雍正二年八有二十三日 据理郡王弘晳旗分佐领均未奏称,仰蒙皇父之恩授封为王,因臣子弟众多,[[皇父]又思虑周详,赏赐一年给养。臣弘晳全仰赖皇父养育之恩而生存。时至今年九月,可满一年养育之恩,恳乞皇父格外施恩,再赏赐一、二年养育之恩。等因,具折前来,雍正二年七年二十一日,奏事双全传谕旨:着交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议奏。钦此钦遵。伏思,皇上施以殊恩,封弘晳为理郡王,分别赏赐俸禄、米石、蓝披甲、村庄、商人,并一应诸物,又赏赐供养一年之诸样物品。今一年期满,理应裁减,皇上又敕令臣等议奏,此实为皇上之殊恩矣。为理郡王弘晳,现已供给俸禄、米石、蓝披甲钱粮、材庄,且再给一年供养之物,似为过多,故将供给理郡王一年之物,臣等根据需用酌减,以供给一年。俟一年期满,拟停供给。其应供给,应裁减之物件,开列于后,谨具奏覧。请旨。 赏物,如:肉,蔬菜,水果,茶叶,酒,绸缎,毛皮,笔墨纸砚,桌子凳子,..........(原档残缺) 已给三十四件物,方有一年。不致损坏,故拟不给。 雍正硃批:知道了,按议再赏给三年。
  17. 朝鲜李朝实录》记载, 朝鲜使臣回国向国王汇报:“皇长孙(弘皙)颇贤,难于废立(允礽)。”“或太子允礽之子(弘皙)甚贤,故不忍立他子,而尚尔贬处(允礽)矣。”
  18. 朝鲜李朝实录》中景宗二年(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有这样的记载:远接使金演迎勅而归,以闻于译舌者言于户曹判书李台佐曰:「康熙皇帝在畅春苑病剧,知其不能起,召阁老马齐言曰:"(康熙)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或养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仍以为君不易之道,平治天下之要,训诫胤禛。解脱其头项所挂念珠与胤禛曰:"此乃顺治皇帝临终时赠朕之物,今我赠尔,有意存焉,尔其知之"。又曰:"废太子(允礽)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第二子(弘皙)锺爱,其特封为亲王"。言讫而逝」。
  19. 皇朝通典卷四十三》节录:雍正元年二月以恭上(康熙)圣祖仁皇帝尊諡遣官致祭岳镇海渎长白山十二月以册立(乌喇那拉氏)皇后遣官致祭如礼
  20. 皇朝通典卷四十九》节录:十一月(康熙)圣祖仁皇帝升配南北郊十二月册立(乌喇那拉氏)皇后礼成均遣官祭历代帝王陵
  21. 皇朝通典卷四十八》:雍正元年十一月圣祖仁皇帝升祔太庙配享南北郊礼成均遣官告祭阙里
  22. 法国传教士龚当信神父爱梯埃尼·苏西埃(Etienen_Souciet)神父的信节录(1727年12月15日撰写于广州)。节录自:《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 Ⅲ》页242-246。 雍正元年(1723年)十二月,朝廷全体祝贺皇后的册封:①「新皇帝登基(约)两年以后,在他的嫔妃中选定一人为皇后。皇后是位出身显赫、立过大功的家族满族公主。皇帝下达圣旨向全国公布了他的选择,在圣旨中,雍正赞扬了他所选择的皇后。本来应该举行盛大庆典的,但是皇帝为(康熙圣祖仁皇帝)守孝三年期未满,必须有所不同,所以没有大张旗鼓地庆祝…」。②皇后受册封以后,按惯例,在全国向七十岁以上的妇女施舍....一切费用都由皇上(雍正)负担,....新皇后给高龄妇女的恩赐。皇帝从他登基元年开始,就规定给三个年龄段的老人类似的赏赐。这方面,皇帝和皇后做出了尊老(孝道)的榜样。③贵妃(敦肃皇贵妃)意为皇帝的珍贵的妃子,是仅次于皇后的最得的妃子,有时比皇后更得。本来也要向贵妃祝贺,但是(雍正)皇帝看了礼部几天前呈上的这次仪式的详细报告后,用朱笔批上:「同意你们的所有意见,只删除有关贵妃仪式」。贵妃(敦肃皇贵妃)对皇帝的这个决定不是很高兴,但是皇上以此表示:「在这个国家里只有一位皇帝,位皇后,他不愿意让女人们来左右他」。
  23. 康熙当朝史《清圣祖仁皇帝实录》:顺治十八年春正月(适逢皇考顺治世祖章皇帝殡天时),圣祖母孝庄皇太后圣寿节,(康熙皇帝)遵懿旨,免行庆贺礼。>>>
  24. 康熙当朝史《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元年八月。礼部题请明年元旦庆贺典礼,得(康熙皇帝圣)旨,奉孝庄太皇太后、仁宪皇太后、慈和皇太后懿旨:(顺治)世祖章皇帝宝宫尚在景山,免诸行礼,惟朕躬行礼。其进表礼仪照旧例行,筵宴亦着停止。>>>
  25. 皇朝通典卷五十一》:雍正元年元旦诣(雍正帝生母仁寿皇太后)宫行庆贺礼奉懿旨:停止行礼。>>>
  26. 《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雍正元年。(雍正帝生母仁寿皇太后)圣寿节,礼部题请诸王大臣文武官员,应齐集行庆贺礼筵宴暂停一次。得上□日,圣诞行礼朕再三奏请,奉懿上□日:免行礼。>>>
  27. 雍正元年(1723年)十月。雍正皇帝下达谕旨:雍正皇帝每年寿诞万寿节均停止朝贺与筵宴(雍正帝寿诞停止朝拜行礼祝贺、停止宴客铺张)。遣官祭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孝东陵、(康熙)景陵。>>>
  28. 《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二年十二月。礼部疏奏:「雍正三年元旦令节,恭请皇上升殿进表行礼」。得(雍正)上□日,即位之初,诸王大臣奏请元旦升殿受贺(庆贺礼),至再至三无可如何准于次年举行。今年元旦升殿读表时朕听之不禁伤感凄然垂泪。明岁元旦尚未过三年,着停止行礼
  29. 《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三年(1725年)乌拉喇拉氏皇后千秋令节诞辰(庆贺礼),也照例停止行礼筵宴。>>>
  30. 雍亲王胤禛的妻和妾室皆一起活至雍正皇帝登基即位后。嫡福晋乌喇那拉氏封为皇后,侧福晋年氏封为贵妃(敦肃皇贵妃), 侧福晋李氏封为齐妃, 格格钮祜禄氏封为熹妃,格格耿氏封为裕嫔,格格宋氏封为懋嫔。
  31. 康熙当朝史《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壬午。秋七月和硕显密亲王丹臻衍潢、袭封和硕显亲王
  32. 雍正当朝史《清世宗宪皇帝实录》: 雍正九年冬十月四日(1731年11月03日)(雍正帝)谕礼部:皇后那拉氏作配朕躬。经四十载。奉事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康熙圣祖)、皇妣孝恭仁皇后克尽忱,深蒙慈爱。……………恭惟大行皇后肃雍德懋。慈惠性成。孝道尽于『庭闱』蒙圣心慈爱。内则修于中阃。佐帝治以勤劳。至敬允合乎坤仪。厚德祗承夫乾健谨按谥法。『慈惠爱亲』曰:孝。『夙兴恭事』曰:敬。恭拟皇后尊谥曰:孝敬皇后。(庭闱:皇帝父母居住的地方,畅春园)。
  33. 皇朝文献通考》雍正九年九月己丑 孝敬皇后崩奉安梓宫于畅春园九经三事殿
  34. 康熙当史《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祭大行皇后,康熙皇帝亲临举哀。 八月,大祭大行皇后,康熙皇帝亲临举哀。 雍正当朝史《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圣祖仁皇帝期年大祭,雍正皇帝亲诣奉先殿行礼,复诣寿皇殿瞻拜圣祖仁皇帝御容行礼尽哀。 雍正元年五月,雍正皇帝以次日恭移大行皇太后梓宫安奉寿皇殿,亲诣梓宫前行告祭礼攀恋哀号恸哭不已。六月,雍正皇帝诣大行皇太后梓宫前行大祭礼。
  35. 朝鲜李朝实录》中景宗二年(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有这样的记载: 远接使金演迎勅而归,以闻于译舌者言于户曹判书李台佐曰:「康熙皇帝在畅春苑病剧,知其不能起,召阁老马齐言曰:"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或过继养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仍以为君不易之道,平治天下之要,训诫胤禛。解脱其头项所挂念珠与胤禛曰:"此乃顺治皇帝临终时赠朕之物,今我赠尔,有意存焉,尔其知之"。又曰:"废太子(允礽)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第二子(弘皙)朕所锺爱,其特封为亲王"。言讫而逝」。
  36. 弘皙,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出生,康熙拥有百位妃嫔,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只有公开立嫡妻孝诚仁皇后年仅一岁的嫡次子允礽为储君。皇太子允礽侧福晋李佳氏所出的第二子弘皙:弘皙早年受康熙圣祖重视养育宫中。在雍正元年登基之初,晋封弘皙多罗理郡王。雍正八年(雍正六年),晋升理郡王弘晳为和硕理亲王
  37. 雍正当朝史《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九年十二月十日(1732年01月07日):雍正帝命显亲王衍潢、理亲王弘皙、赍册。上大行(孝敬宪皇后)尊谥。册文曰:『地宏厚载。承乾道以时行。月炳阴晖。助曦轮而垂照。正位彰母仪之盛。化茂周南。噙躬备妇德之全。名高妫汭。式稽令典。宜表徽称。皇后那拉氏毓质粹和。秉心柔顺。兰闺佩训。蹈女史之型。朱邸来嫔。娴天潢之礼度。(面圣)问安内殿。尽谨于先皇(康熙皇帝)。侍宴禁闱(康熙用餐进膳时侍宴)。奉欢愉于母后(孝恭仁皇后)。逮登大宝(所以册封皇后)。爰陟坤宁。处贵逾谦。居尊弥懋。深怀恪敬。凛夙夜于椒庭。永念兢勤。赞儆咨于黼座。恩流九御。颂樛木之慈仁。率六宫。敦葛覃之澹约。袆衣肃穆。方期福履之绥。璜佩淼茫。忽感音容之隔。乃颁纶命。聿诏近臣。考谥法之相符。询佥谋而惟允。特以册曰:孝敬皇后』。
  38. 雍正九年十二月十一日(1732年01月08日)以册谥:孝敬皇后。颁诏天下。诏曰:『闻治家教国化始宫闱。维坤承乾。义隆翊赞诚徽音之茂着。必显号之昭垂。礼记曰、谥以尊名。成周以来斯为钜典。皇后那拉氏、仁慈天赋。淑惠性成祗事 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康熙)圣祖仁皇帝、皇妣孝恭仁皇后、备蒙慈爱。克以。佐朕内政。经四十载。温恭实本乎至诚。祗肃常形其匪懈。自膺册命。于今九年。以持躬。恩能逮下。综六宫之庶务、而静正咸宜。树万国之母仪、而安贞允协。懋宣淑范久着令闻朕旰食宵衣励精图治。眷兹宫壸良资赞襄今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深为怆悼。追维恪慎之光仪。洵洽褒扬之彝宪。爰诏所司。详稽礼制。慎拟徽称。祗告太庙。以本年十二月初十日。册谥为:「孝敬皇后」。于戏。德美关睢。懿行长辉乎典册。道光祎翟。鸿名永着于寰区。颁示天下。咸使闻知』。
  39. 雍正当朝史《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九年冬十月三日(1731年11月02日)雍正帝谕大学士九卿等:『那拉氏皇后崩逝。心震悼。此时即欲亲临含殓。大臣等以躬初愈。本日(九月二十九日在畅春园)已经临视。不宜再劳。恳词力阻。勉从其请。暂停前往。今该部具奏祭奠礼仪日期。思皇考(康熙)昔年,于(康熙妻妾)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之丧。如何亲临尽礼之处。虽未见。至康熙二十八年。皇妣孝懿仁皇后崩逝。当梓宫未移之时。皇考(康熙)朝夕临奠。及奉移之后。每遇祭祀日期悉皆亲往。此所亲见者。孝敬宪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康熙)恩命。作配躬。结褵以来。四十余载。顺恭敬。始终一致。忽焉长逝。实深怆恻。一切致祭典仪。本欲亲往。以展悲怀。乃自上年以来。躬违和。调理经年。近始痊愈。医家皆言尚宜静摄。不可过劳。因思上年怡亲王胤祥薨逝之后(雍正加谥:怡贤亲王)。悲情难遏。曾亲奠数次。颇觉精力勉强。躬受皇考(康熙)付托之重。宗社攸关。为亿万臣民所倚赖。今夙恙初痊。正当加谨保护。况目前军务紧要。一切机宜。甚费筹画。若又亲临丧次。不但往来奠醊之间。外劳形骸。而触景增悲。更致内伤心气。实非摄养之所宜。即自度力量。亦觉勉强。但今皇后丧事。国家典仪虽备。而礼数未周。于理恐有未协。于情实为难忍。权衡轻重之间。如何可使情理兼尽、以慰』? 着公同定议具奏。寻(典仪)议:『圣躬所关。至重至大。时届初冬。天气乍寒。圣躬虽已全安。尚须加谨保护。大行皇后诸事。俱已遵照旧章。仪文隆备。前月九月二十九日。(雍正)已经去畅春园临视过皇后那拉氏。若遇祭祀之期。又复亲往奠醊。劳动悲伤。实非所宜。伏查明代会典。皇后丧仪。止载皇子及百官应行典礼。无亲临祭奠之仪。今大行皇后丧次。皇子朝夕祭奠。若遇祭期。例可遣官致祭。伏乞停止亲往』。于理允协。于情亦复甚安。从之。
  40. 雍正当朝史《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雍正九年冬十月四日(1731年11月03日)(雍正帝)谕礼部:『皇后那拉氏作配躬。经四十载。奉事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康熙圣祖)、皇妣孝恭仁皇后克尽忱,深蒙慈爱。服膺训。历久而敬德弥纯。懋着坤仪。正位而小心益至。居身节俭。待下宽仁。慈惠播于宫闱。柔顺发于诚悃。昔年藩邸。内政聿修。九载中宫。德辉愈耀。兹于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惓惟壸职。襄赞多年。追念懿徽。良深痛悼。宜加称谥。以永休光。着内阁翰林院拟奏应行典礼。尔部详察以闻』。 寻大学士等议奏:『恭惟大行皇后肃雍德懋。慈惠性成。孝道尽于庭闱蒙圣心慈爱。内则修于中阃。佐帝治以勤劳。至敬允合乎坤仪。厚德祗承夫乾健谨按谥法。「慈惠爱亲」曰:孝。「夙兴恭事」曰:敬。恭拟皇后曰:孝敬皇后』。(庭闱:皇帝父母居住的地方,畅春园)。
  41. 乾隆弘曆皇子时写给乌喇那拉氏皇后的诗文: 恭祝皇母圣寿   篷莱晓日照金扉,虬缦云成五色辉。 觞捧六宫趋彩仗,嵩呼四海仰慈闱。 琼筵恭进仙人膳,文绵欢呈玉女衣。 叨沐恩勤逢令节,年年拜舞庆春晖。
  42. 弘昼皇子时写的诗文: 恭祝皇母圣寿 九霄闾阖彩云生,万国遥瞻瑞霭盈。 化洽宫闱绥福履,庆流中外赞升平。 瑶池喜捧蟠桃熟,椒殿欣看玉荚荣。 拜舞轩墀同雀跃,佳辰岁岁祝长庚。
  43. 雍正当朝史《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十一年。癸丑。春正月○谕宗人府。朕幼弟允秘、秉心忠厚。赋性和平。素为皇考(康熙)之所钟爱。数年以来。在宫中读书。学识亦渐增长。朕心嘉悦。着封亲王。皇四子弘曆、皇五子弘昼、年岁俱已二十外。亦着封为亲王。所有一切典礼。着照例举行。
  44. 雍正《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十一年。癸丑。二月。癸丑朔。上回宫○封二十四阿哥允秘为和硕諴亲王。皇四子弘曆为和硕宝亲王。皇五子弘昼为和硕和亲王
  45. 乾隆当朝史《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十一年。癸丑、春正月。世宗谕阁臣曰(我父雍正皇帝说):「皇四子(乾隆弘曆)素为皇考(圣祖康熙)锺爱。今年岁巳二十外。学识增长。朕心嘉悦。其集礼官、撰吉稽典。锡授藩封。钦定为和硕宝亲王。尔时睿虑渊深。册立不名。而为天下得人。贻以大宝(馈赠大宝给乾隆弘曆)。
  46. 大学士张廷玉兼任编纂《清圣祖实录》、《明史》、《大清会典》、《皇清文颖》、《清世宗实录》、《玉碟》等重要典籍的总裁官。(大学士鄂尔泰:《清世宗实录》监修总裁官)。
  47. 《清史稿》:十三年八月丁亥,上不豫。戊子,上大渐,宣旨传位皇四子宝亲王弘曆。己丑,上崩,年五十八。是岁十一月丁未,恭上尊諡曰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庙号世宗。乾隆二年三月,葬泰陵。
  48. 乾隆当朝史《清高宗纯皇帝实录》:乾隆元年。丙辰。十二月。(乾隆)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明年二月二十二日。朕亲送孝敬宪皇后梓宫前往泰陵。前已颁发谕旨。今因礼部奏进仪注。钦奉皇太后懿旨。届期亦欲亲送。朕思奉移梓宫之日。距安奉地宫之期尚远。皇太后慈舆。可以迟数日启行。少节劳勚。再三奏恳。不蒙俞允。又降懿旨。孝敬宪皇后梓宫奉移大事。若不亲送。于未尽。于心不安。钦此。
  49. 端亲王弘晖墓园寝土包,清朝初期早殇皇子皆在清东陵附近的黄花山,后被乾隆帝改建在河北易县清西陵崇陵西南方。现存弘晖墓土包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年底(乾隆弘曆即位后开始),完工于乾隆二年年底。乾隆皇帝下达上谕:「现清东陵黄花山端亲王弘晖金棺移送。皇三子弘时金棺于乾隆三年移送。东直门外怀亲王福惠金棺移送。陈设仪卫随行,并沿途各盖芦棚。」雍正皇帝驾崩后,乾隆皇帝立即为雍正的三位早殇亡皇子另闢迁移墓葬规格,每年中元和清明岁暮致祭弘晖(皇后早殇子端亲王弘晖)、弘时(齐妃早亡子弘时)、福惠(年皇贵妃早殇子怀亲王福惠)金棺。录自《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50. 乾隆当朝史《清高宗纯皇帝实录》: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乾隆又谕、朕自登极以来。即尊养崇庆皇太后畅春园。迄今四十二年。视膳问安。承欢介景。所以奉懿娱而尽爱敬。为时最久。今奄遭大故。遵例于慈宁宫办理丧仪。痛深罔极。因念奉安梓宫于陵寝地宫。诹吉鸠工。尚需时日。稽诸旧典。理宜殡宫移奉。以展哀诚。与其另择暂安奉殿。自不若畅春园为(崇庆皇太后)颐和娱志之地神御所安,最为妥适业于九经三事殿。易盖黄瓦。敬设几筵。谨蠲本月二十九日、举行奉移礼。所有应行事宜。各该衙门即速敬谨豫备。   ○乾隆又谕曰、泰东陵为皇太后万年吉地。典礼綦重。
  51. 乾隆当朝史《清高宗纯皇帝实录》: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乾隆谕军机大臣等、今日奉移大行(崇庆皇太后)梓宫于畅春园九经三事殿,妥侑圣灵盖缘畅春园乃皇祖康熙帝旧居。雍正九年。皇妣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丧仪。即在此安奉。朕恭奉崇庆皇太后颐和养志。四十余年。于畅春园神御所安。最为怡适。是用易盖黄瓦。敬设几筵。奉移成礼。所谓礼缘义起。行乎心之所安也。若圆明园之正大光明殿。则自皇考世宗宪皇帝爰及朕躬。
  52. 楚雄彝族土主文化调查 ,楚雄市彝族习俗传袭所
孝敬宪皇后
大清皇室
出生于:1679年逝世於:1731年
前任: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大清皇后
1665年-1674年
繼任: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前任:
嫡福晋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大清福晋
1722年—1731年
繼任:
庶福晋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