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唐叔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重定向自叔虞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唐叔虞
概要
政权 唐国(后改国名曰“晋”)
周武王

唐叔虞

唐叔虞姓,名,字子于,又称晋唐叔虞。是周武王第三子、周成王同母之弟,母亲为邑姜周成王少年时对他的弟弟叔虞有过封国的承诺,日后太史和周公都要求成王履行承诺,遂封唐叔唐国,为“桐叶封弟”的典故。

公元前1033年,周成王时,唐人作乱,周公灭唐。成王叔虞于唐,其子继位后改其国号曰晋。

青铜器铭文记载

山西省曲沃赵晋侯墓地的第六次发掘工作,出土了一件方鼎,因其铭文内容,被称为叔夨方鼎或者叔虞鼎[1]。铭文有周王赏赐叔夨的内容。李伯谦认为,此叔夨就是唐叔虞,此处的王就是周成王[2]

考古》杂志2007年3月发表了朱凤瀚的文章《尧公簋与唐伯侯于晋》,介绍了香港地区出现的私人收藏的西周青铜器尧公簋,其铭文有“唐伯侯晋唯王廿又八祀”的内容[3]。据陈久金说,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就此专门召开会议,认定此“廿又八祀”也就是以28年来纪年的王为周成王,以此器作为周康王在位超过28年的证据[4]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唐叔虞,亦称叔虞太叔姬姓,名,字子于,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成王姬诵的同母弟弟;母亲王后邑姜,是齐国开国君主齐太公吕尚(即姜子牙)的女儿。

受封唐地

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叔虞的父亲周武王灭亡商朝,建立周朝政权。周武王十四年(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叔虞的哥哥周成王继位。周成王继位时年幼,所以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摄政。

周成王八年(前1035年),周朝诸侯国唐国唐国地处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有一百里)发生叛乱,威胁周王室在河东地区的统治。同年十月,周成王周公旦率军平息唐国叛乱,将唐国百姓迁到杜地,并将周王室子孙迁到唐地周成王十年(前1033年),周成王将唐地分封给弟弟叔虞叔虞于是成为唐国国君,因此故称唐叔虞

去世子继

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姬燮(亦称姬燮父)继位。姬燮继位后,因迁居到晋水之傍,故将国号改称“”,是为晋侯燮

主要成就

当时,由于唐国地处夏人故墟,四周遍布戎狄部落,加上叛乱刚刚平息,局势动荡不定,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叔虞受封治唐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执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方法,以夏戎之政治夏戎之地:以夏戎之法理夏戎之民。推行政策一年后,即见成效。农业、牧业都得到显著发展,政绩斐然可观。

叔虞治唐之所以成功并且久远,关键在于执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正确方针,大量历史证明,这一方针成为晋国的传统国策,并对后来晋及韩、赵、魏三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而形成三晋文化体系中尚公尚法尚贤的特色。

唐叔虞作晋国立国创业的始祖,作为三晋文化的创世人,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趣闻轶事

取名为虞

当初,周武王叔虞的母亲邑姜交合时(《左传》作怀孕时),梦见天帝周武王说(《左传》则记载是天帝邑姜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并为你的儿子取名为虞,我准备将唐地赐给他。”等邑姜生下叔虞时,叔虞的手掌心上有个像“虞”字纹路,因此周武王就给他取名字为虞。后来叔虞果然受封唐地。

嘉禾献王

周成王十一年(前1032年),当时上天降下福瑞,叔虞得到嘉禾嘉禾异茎同穗,于是献给周成王周成王叔虞嘉禾送往东土馈赠周公旦,写作《馈禾》。周公旦接受赐禾后,赞美周成王之命,写作《嘉禾》。

历史评价

司马贞史记索隐》:“天命叔虞,卒封于唐。桐珪既削,河、汾是荒。” [5]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周武王姬发

母亲: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

兄弟姐妹

兄弟

周成王姬诵唐叔虞同母兄。

邘叔邘国始封君主。

应侯应国始封君主。

韩侯韩国始封君主。

姐妹

太姬周武王长女,陈国君主陈胡公之妻。

子孙 儿子

晋侯燮,谥号不详,名 (一作燮父)。

贾共公,名公明叔虞少子,贾国始封君。

孙子

晋武侯,名宁族晋侯燮之子。

贾宣公,名贾共公之子。

人物争议

剪桐封弟

关于叔虞封唐的问题,历代文人、学者已有不少考辨文字。“桐叶封弟”一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审应览第六·重言》。当时唐国发生内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率军消灭唐国。有一天,周成王叔虞闲居时,摘下一片梧桐叶子削成圭玉的形状,交给叔虞说:“我拿这个分封给你。”叔虞很高兴,把此事告诉周公旦周公旦周成王请示说:“天子您分封叔虞吧?”周成王说。“我是跟叔虞开玩笑呢。”周公旦回答说:“我听说过,天子没有开玩笑的话。天子一说话,史官就记下来,乐人就吟诵,士人就颂扬。”周成王于是将叔虞封在唐地叔虞之子燮父)继位后,改国号为“”)。(而《史记·晋世家》则记载,周成王叔虞开玩笑,以梧桐叶削成圭玉形状交给叔虞,说将此封给你。当时一个叫佚的史官请求周成王选择一个好日子封叔虞为诸侯。周成王说:“我只不过跟他开个玩笑而已。”史佚说:“天子说话不能开玩笑。只要发话,史官就要记载下来,用礼仪完成它,奏乐章歌唱它。”,周成王便将唐地封给叔虞。)

史记·晋世家》与《吕氏春秋·重言》所记载叔虞母亲因梦得子与桐叶封弟的故事,以解梦之说与儿童之戏解释周初分封之事,显系小说家之言。后人对此二事有过考证,说“虞”字古文作“从从”,文在其手掌中,可能纹路与之相似,所以有可能如司马迁所记。而桐叶封弟则颇多争议,较具说服力的是张颔从古文字角度所作的解释,他认为金文中的“桐”字与“唐”字字形相近,剪桐之说可能是翦唐之误。若依此说,周成王在翦除旧唐国之后,将其弟叔虞分封于此,倒是合乎情理。

唐地所在

关于叔虞所封的唐地究竟在何地,历来都有争议。商周之际,以唐命名的地方不止一处,但史家较一致的意见是在今山西境内,但究竟是在太原一带还是在晋南翼城绛县一带却争论上千年。《左传·昭公元年》:“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6]杜预认为大夏在今太原市服虔则认为大夏汾浍之间,即今山西翼城隰县吉县一带。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一》说唐叔封于翼,即今翼城县。近人杨伯峻认为:“唐叔之子燮父改唐为晋,即今之太原市。四世至成侯,南徙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又五世至穆侯,复迁于绛,绛即翼”。《史记正义》两处引《括地志》,其一说为“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即尧裔子所封。”另一说为“故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如果所引资料无误,这个以唐命名的地方在山西就有两处,一在太原,一在晋南翼城一带。

后世纪念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麓,始建于北魏之前,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晋祠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之久,经过多次修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遂形成今日集儒、释、道于一统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祠内现有宋、元、明、清各式建筑100余座,其中,宋代建造的圣母殿、鱼沼飞梁,金代建造的献殿,被文化部鉴定为三大国宝建筑。

唐叔虞祠是晋祠主要建筑之一,坐北朝南,整体建筑由山门、享堂、东西厢房及大殿组成。现存建筑为宋元之际所建,虽经元、明、清及现代多次修缮,但大殿主体仍保持元代风格,里面有明塑唐叔虞像。大殿前廊两侧各立大碑一通,分别是元至元四年(1287年)所刻的《汾东王庙记》碑,和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刻的《重修唐叔虞祠记》碑。

后裔姓氏

唐叔虞的后裔姓氏,主要有晋姓杨姓韩姓何姓温姓贾姓简姓曲姓解姓侯姓栾姓席姓先姓谷姓冀姓步姓籍姓阎姓等。 [7]

注释

  1. 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六次发掘》,《文物》2001年第8期。
  2. 李伯谦:《叔夨方鼎铭文考释》,《文物》2001年第8期。
  3. 尧公簋铭文摹本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网站文章尧公簋铭文摹本
  4. 陈久金:《中朝日越四国历史纪年表》,群言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8页的注释。
  5.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国学网
  6. 《左传·昭公元年》,国学网
  7. 家族源流:唐叔虞后裔主要姓氏渊源查考,万家姓

视频

旭述之六:晋祠 唐叔虞

上下五千年周朝人物篇之-唐叔虞

晋祠博古馆副馆长陈凤讲述唐叔虞的典故

参考资料

  1. 重定向 Template:中国君主

Template:晋国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