堑港富美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堑港富美宫,旧名北寮富美宫,是位于台湾新竹市北区南寮里的富美宫分灵庙。
历史沿革
泉州在瘟疫时有在海上放流王船的习俗。堑港富美宫的建立缘由是居民安奉祭祀一艘从泉州后尾漂流到头前溪口的王船,在嘉庆元年(1796年)建庙,原名为“北寮富美宫”。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遭台风洪水冲毁。据1919年出生的庙方人员李玉钗表示,建筑被冲入头前溪中,人们仅捡回一块道光年间的匾额。一说当时当时正好涨潮,萧王爷神像溯回渔寮(新港里)、二王潘王爷神像流回旧港、三王郭王爷神像流到康榔沟,先后被先民拾获而重建,还相传三位王爷曾化身平民老者到福州购买建材,租船运回旧港供建庙宇。咸丰十年(1860年),重修落成。
昔日,竹堑城的居民若要搭船到艋舺,会走从新竹长和宫开始的竹堑古轻便车道,经过今日的城北街、境福街(树林头境福宫)、东大路,再沿乌瓦窑圳,路过王先生庙、苦苓脚、槺榔、牛埔(南寮国小一带)、堑港富美宫,最后到头前溪口的南寮搭船。当时竹堑港通商通航频繁,渔民或贸易商将堑港富美宫视为庇护的信仰中心之一,信徒遍及堑港五十三庄,直到日治时期衰落。
皇民化运动时期,1939年6月19日,约500多尊神像在旧港焚毁,当时南寮居民将神像放在此庙,由吴秀云、李玉钗夫妻及信徒将王爷神像藏走,得以保存。新竹空袭期间,据吴姓信徒回忆,一次庙宇也被波及,躲在庙内的民众却无恙,乩童就表示萧府王爷为保护乡民而左肩中弹,因而左肩头金箔掉了一片。而李玉钗回忆说,当时学校老师和派出所警察也都躲到庙内,好几颗炸弹炸在正对庙旁左侧,没有任何人伤亡。
1980年重建,历经13年兴建完成。1996年12月21起举行庆祝建庙两百年庆,出动200多个阵头,23日举行牌楼落成和李登辉总统赠匾活动。
今址位在新竹市北区南寮里东大路三段708巷6号。
庙方文物
牌坊为利台铸造公司吴秀云夫妇发起兴建,委由泉州师傅以浪石和青斗石打造,耗资300万元人民币,全都用卡榫接合。
重建时,庙方聘定居于新竹的田玉青为顾问,由他协助邀集书法家们提供各种字体写成的对联,然后刻于石柱,如杜忠诰的篆文对联、王恺和的魏碑碑体、谢宗安的汉隶、陈维德的楷书,以及王静芝、黄群英、许天眷、王晴颂、郑信育、陈清波等书法家的作品。
庙内陈列祖庙泉州富美宫在1996年所赠、名为“太傅号”的王船,长447公分、宽124公分、龙骨8尺6,船头宽38公分,船上刀枪剑一应俱全,并有供奉萧潘郭三位王爷的神龛。
庙身遭冲毁后,捡回的道光年间匾额则悬挂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内。该匾额为双面匾额:一面写为道光辛丑年(1841年)榖旦,由方、吴、彭 、郑四氏所立,文字斑驳,主文是“神恩广布”,全名难以判读;而另一面写咸丰庚申年(1860年)葭穀旦由彭作孚所立,主文“庇佑兆民”。
寺庙
东亚传统宗教供奉神灵、神话或传说人物、历代圣贤、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物,均可统称为庙宇[1]。一般包括道观、佛寺、祠等庙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的祠堂家庙,但一些圣贤的家庙亦受宗族以外的信众参拜,故这些家庙同时事实上有著祭祀以及让信众祈求庇佑用的性质。道教宫观可称宫庙,佛教寺院可称寺庙,尊天法祖祭祀通称祖庙或宗庙,皇家太庙与明堂则合称为庙堂。
由于东亚传统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响、习合的情况,如佛道双修、三教合流、神佛习合等,加上与民间信仰、巫觋宗教合流,因此庙宇的名称、性质多变,甚至同一间庙宇同时具备多种性质。
建筑
除了一些单体式且不设前院的庙宇外,一般都有一个独立的门为入口,如神道坊(庙宇牌坊)、山门、鸟居等,也代表进入庙宇或结界范围。入门之后为神道,可通往参拜之处。
庙宇主体建筑称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后来也指供奉仙真圣贤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宝殿,有些则称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规模较大的寺庙常有多个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庙宇周围会有镇守の森,有守护庙宇的神圣意义,也有些是作为风水林。
类型与名称
“观”,原指宫殿的高大门阙,后因历代帝王常请方士或道士夜观星象、制定历法于“观”,后来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观,也作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筑物名称,如玄妙观与白云观。一些规模较大的道观会以“宫”命名,两者又合称“宫观”。
民间信仰中的寺庙命名多元,传统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为帝、后、妃或王爷级的寺庙才会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宫”命名。例如妈祖曾先后在元代、清代获皇帝册封为天妃、天后,于是部分妈祖庙命名为天妃宫、天后宫;关羽被尊为协天大帝,于是一些关帝庙也命名为协天宫;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庙宇也会称为“宫”,如香港、澳门一些由民间释教信徒开设的观音庙名为水月宫。今日多数神庙都称“宫”。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为高阶神明的庙宇,供奉三清的庙宇名称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庙宇名称包含北极殿、真武殿等。
寺庙原指“寺院”“寺”原系朝廷办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为官廨别称。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曾将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寺中居住,因几个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寺中某某院也逐渐成为僧人居所代称。故后世称为寺或院,佛教僧侣修行、礼佛与居住的道场,如中国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与香港“三大古刹”之一“青山禅院”,并随著汉传佛教传播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琉球;伊斯兰教之礼拜堂称之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来是指结草为屋,后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专指仅有女性出家众(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场所如新北市石碇区莲池庵。也有一些民间释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庙宇命名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庙宇也有命名为“庵”如福州白龙庵。
“岩”本来指位于山窟或依山崖处据险而筑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也常命名为清水岩。
“洞”系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后来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越南等地,因为民间释教与民间信仰合流,而成为庙的代名词之一。
儒教的寺庙包括祭祀孔子的孔庙,以及祭祀圣贤、烈士、祖先的“祠”,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贤的祠又被民众视为祈福消灾的神明,遂与民间信仰结合变成民间寺庙,例如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庙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处,部份庙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岁的代天府、奉祀池府千岁的海埔池王府、奉祀张李莫府三千岁的五条港安西府、奉祀张天师的天师府或广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审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厅,作为庙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湾斋教、扶乩之场所亦常称为“堂”,例如壹善堂、劝化堂。佛教道场也会使用“讲堂”作为弘法场所名称如慧日讲堂与菩提讲堂。一贯道场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圣堂”等。
“坛”是举行祭祀的高台,在古代东亚常与政府祭祀相关,如天坛、地坛、先农坛、厉坛等,其中天坛、天公坛也成为常见祭祀玉皇上帝的庙宇名称,如新竹天公坛、台湾首庙天坛。另外,一般私人设立的神坛也常称“某某坛”。
“庙”可作为祭祀各神祇场所的泛称,或直接成为祭祀场所名称,如武庙、文昌庙、文武庙、妈祖庙、王爷庙、城隍庙、义民庙、祭祀后羿的三嵕(zōng)庙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庙称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对于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称为神宫,小型的神社则称为“祠”,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传统信仰中的寺庙,除了与中国相同的类型外,村社里还有一种称为“亭 (越南)|Đình”的寺庙,供奉村社保护神。
参考文献
- ↑ 道教宫庙组织或管理章程范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