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教宗亚历山大二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教宗
亚历山大二世
Alexander PP. II
罗马主教
来自 新浪博客 的图片
当选 1061年9月30日
就任 1061年10月1日
卸任 1073年4月21日(在位11年202天)
前任 教宗尼阁二世
继任 教宗额我略七世
个人资料
本名 Anselmo
出生 (日期不详)
米兰巴吉奥Baggio (district of Milan)
逝世 1073年4月21日
意大利罗马
参见其他以亚历山大为名的教宗

教宗亚历山大二世拉丁语Alexander PP. II)本名安塞尔莫(Anselmo),于米兰巴吉奥Baggio (district of Milan)出生。他于1061年9月30日当选罗马主教,翌日即位至1073年4月21日为止。[1]1073年4月21日卒于罗马

概述

他作为托斯卡那的卢卡(Lucca)主教于1061年9月30日被选举为罗马主教并于翌日登基。在大教副希尔德布兰(Hildebrand,后为教宗额我略七世)的协助下为了抑制贩卖圣事及实施神职者的独身生活作出努力,他和这位继任一道被公认为改革派的两位教宗。

最初,亚历山大二世的当选(由Hildebrand根据1059年教宗尼各老二世在位时的年龄法令安排了教宗选举)不被神圣罗马帝国的法庭认可。这个法庭提名了另一个候选人Cadalus(帕尔马的主教)。因此,在巴塞尔理事会宣告,他以何诺二世(Honorius II)名义到罗马。然而,最后日尔曼法庭放弃了他,根据曼图阿宗教会议(Synod of Mantua)何诺二世终于被放逐了;因此,并且亚历山大的位置稳固了。

他是一位权力心重的教宗,在他手中教会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

生平事迹

一、亚历山大二世教宗的译名

亚历山大二世(Alexander II)教宗,又译历山二世。

二、亚历山大二世教宗的简介

亚历山大二世教宗是意大利米兰附近巴吉奥人,又称安塞尔莫(安塞姆、安瑟莫Anselmo 巴吉奥的)或阿塞尔莫(卢卡的Lucca),原先是托斯卡纳卢卡(Lucca)的主教。于公元1061年尼各老二世(Nicholas II 1058~1061)教宗逝世两个月后,他于同年9月30日当选并于翌日登基,继承圣伯多禄罗马主教宝座,成为天主教历史上的第一五六任教宗。

三、强劲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在任卢卡主教时就致力于取缔圣职买卖和厉行教士独身制。在任教宗后他选择了希尔德布兰德(Hildebrand 继任教宗圣额我略七世St.Gregory VII 1073~1085)作为助手,在他的协助下大力整顿教会,强化教会纪律,使圣职买卖和神职人员结婚不敢抬头。亚历山大二世与继任者圣额我略七世,一道被公认为改革派的两位教宗。

四、时代背景

亚历山大二世教宗,是由希尔德布兰德根据公元1059年,前教宗尼各老二世所颁布的法令,安排枢机主教们举行教宗选举而选出的教宗,未经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同意。

公元1061年,尚未正式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德意志年仅十一岁的国王亨利四世(Henry IV 德王1056~1106,帝国皇帝1084~1106)和摄政母后艾格尼兹(爱格尼Agnes 1025~1077 摄政1056~1061)及宫廷大臣们,取得伦巴第和德国部分主教的支持,推翻了由枢机主教选立教宗的做法,另立帕尔马的彼得·卡达鲁斯(卡代罗)主教为敌对教宗,称何诺留二世。

公元1062年德意志各执政者不再坚持何诺留二世为教宗。

公元1064年亚历山大二世获得帝国当局承认。

五、敌对教宗何诺留二世

公元1061年德国人不顾前教宗尼各老二世对选举教宗所颁布的法令,自行选立原名为卡代罗(Cadelo)的帕尔马主教为敌对教宗,称何诺留二世(Honorius II 1061~1072),并于公元1062年派兵将他护送到罗马强行登位,但此举当即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强烈反对,德意志各执政者内部意见也不一致,暂行搁置。公元1063年何诺留二世本人再次宣布自己是教宗。

六、合法教宗

公元1063年(一说1062年),德国科隆主教安诺率领贵族诸侯造反,劫持了亨利四世。安诺宣布自己出任摄政,亨利四世的母亲艾格尼兹失去执政权力。安诺下令对教宗人选问题进行调查。

公元1064年曼图恩会议决定承认亚历山大二世为合法教宗。何诺留二世只好离开罗马,结束了两个教宗对立的局面。

何诺留二世败北后,亚历山大二世教宗主持教廷工作,但与德意志的亨利四世仍然不能协调。在对米兰大主教的任命问题上双方展开全面博弈。

公元1073年4月21日亚历山大二世教宗去世,把这个问题留给了他的继承人。

七、在位时间

亚历山大二世教宗于公元1061年9月30日当选,1061年10月1日至1073年4月21日在位。任期将近十三年,任内为教会、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

八、重要贡献

1、推动教会深入改革,整顿教会,强化纪律。

2、强烈要求神职人员独身,严禁圣职买卖。

3、公元1063年,致莱因区主教古马农书:论不可强迫人,以热铁沸水,来证明无罪(DS 695)。

4、公元1065年,致伯内文区伦杜甫书:论对其他宗教之容忍(DS 696)。

5、公元1072年,任命斯坦尼斯洛斯为克拉科夫主教,这是波兰的第一个本土主教,影响甚大。

6、规定斋期不颂唱“阿肋路亚”,沿用至今。

译名列表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