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道炎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胃腸道炎症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胃腸道指的是從胃幽門至肛門的消化管。腸是消化管中最長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1]
目錄
一般胃腸道疾病
急性胃炎系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急性炎症。病變嚴重者可累及粘膜下層與肌層,甚至深達漿膜層。臨床上按病因及病理變化的不同,分為急性單純性胃炎、急性糜爛性胃炎、急性腐蝕性胃炎、急性化膿性胃炎,其中臨床上以急性單純性胃炎最為常見,而由於抗生素廣泛應用,急性化膿性胃炎已罕見。導致發病的因素很多,有化學或物理的刺激,也有細菌或其毒素引起。
化學刺激主要來自烈酒、濃茶、咖啡、香料及藥物(如水楊酸鹽製劑、消炎痛、保泰松、糖皮質激素等),其中急性腐蝕性胃炎多是由吞服強酸、強鹼及其他腐蝕劑所致。物理刺激如過熱、過冷、過於粗糙的食物及X線照射,均會損傷胃粘膜,引起炎症性改變。而進食細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是導致急性胃炎最常見的一個病因。症狀是輕者僅有腹痛、噁心、嘔吐、消化不良;嚴重者可有嘔血、黑糞、甚至失水、以及中毒及休克等。[2]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也是部隊多發病之一,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自纖維內鏡廣泛應用以來,對本病認識有明顯提高。慢性胃炎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縮(粘膜喪失功能)和化生,常累及賁門,伴有G細胞喪失和胃泌素分泌減少,也可累及胃體,伴有泌酸腺的喪失,導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內源性因子的減少。
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症狀,症狀的輕重與胃粘膜的病變程度並非一致。大多數病人常無症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隱痛、食慾減退、餐後飽脹、反酸等。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貧血、水瘦、舌炎、腹瀉等,個別病人伴粘膜糜爛者上腹痛較明顯,並可有出血。
上腹痛、消化不良、嘔血、黑便。常常症狀為反覆發作,無規律性腹痛、疼痛經常出現於進食過程中或餐後及多數位於上腹部、臍周、部分患兒部委不固定,輕着間歇性隱痛或鈍推、嚴重者為劇烈絞痛。常伴有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脹,繼續影響營養狀況及生長發育。胃粘膜糜爛出血者伴嘔血、黑便。
克羅恩病
克羅恩病(crohndisease,CD),又稱局限性迴腸炎、局限性腸炎、節段性腸炎和肉芽腫性腸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腸道炎症性疾病。本病和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兩者統稱為炎症性腸病(IBD)。克羅恩病在整個胃腸道的任何部位均可發生,但好發於末端迴腸和右半結腸。以腹痛、腹瀉、腸梗阻為主要症狀,且有發熱、營養障礙等腸外表現。病程多遷延,常有反覆,不易根治。[3]
比較多樣,與腸內病變的部位、範圍、嚴重程度、病程長短以及有無併發症有關。典型病例多在青年期緩慢起病,病通常在數月至數年以上。活動期和緩解期長短不一,相互交替出現,反覆發作中呈漸進性進展。少數急性起病,可有高熱、毒血症狀和急腹症表現,多有嚴重併發症。偶有以肛旁周圍膿腫、痰管形成或關節痛等腸外表現為首發症狀者。本病主要有下列表現:
- 腹瀉常見(87%~95%)。多數每日大便6~9次,一般無膿血或粘液;如直腸受累可有膿血及里急後重感。
- 腹痛常見(50%-90%)。多位於右下腹,與末端迴腸病變有關。餐後腹痛與胃腸反射有關。腸粘膜下炎症刺激痛覺感受器,使肌層收縮,腸壁被牽拉而劇痛。漿膜受累、腸周圍膿腫、腸粘連和腸梗阻、腸穿孔和急性腹膜炎以及中毒性巨結腸等均能導致腹痛。以急性闌尾克羅恩病為首發症狀的僅占1.8%,但克羅恩病病程中出現一般急性闌尾炎的可達84%~95%。
- 發熱占85%-94%。活動性腸道炎症及組織破壞後毒素的吸收等均能引起發熱。一般為中等度熱或低熱,常間歇出現。急性重症病例或伴有化膿性併發症時,多可出現高熱、寒戰等毒血症狀。
- 腹塊約1/3病例出現腹塊,以右下腹和臍周多見。腸粘連、腸壁和腸繫膜增厚、腸繫膜淋巴結腫大、內瘺形成以及腹內膿腫等均可引起腹塊。易與腹腔結核和腫瘤等混淆。
- 便血與潰瘍性結腸炎相比,便鮮血者多,量一般不少。
- 其他表現有噁心、嘔吐、納差、乏力、稍瘦、貧血、低白蛋白血症等營養障礙和腸道外表現以及由併發症引起的臨床表現。
潰瘍性結腸炎
是一種局限於結腸粘膜及粘膜下層的炎症過程。病得多位於乙狀結腸和直腸,也可延伸至降結腸,甚至整個結腸。病理漫長,常反覆發作。本病見於任何,但20-30歲最多見。
臨床醫學症狀
- 受累結腸粘膜呈現多發性淺表潰瘍,伴有充血、水腫;病變多由直腸起始,往往累及結腸,呈瀰漫性分布。
- 腸粘膜外觀粗糙不平,呈現細顆粒狀,組織脆弱易於出血,或可覆蓋有濃性分泌物,似一層薄苔附着。
- 結腸袋往往變平或變鈍,以至紐袋消失,有時可見到多個大小不等的假息肉。
- 結腸粘膜活檢病理變化呈現炎性反應,同時常可見到粘膜糜爛,隱窩膿腫,結腸腺體排列異常及上皮改變。
急性闌尾炎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病,居各種急腹症的首位。轉移性右下腹痛及闌尾點壓痛、反跳痛為其常見臨床表現,但是急性闌尾炎的病情變化多端。其臨床表現為持續伴陣發性加劇的右下腹痛,噁心嘔吐,多數病人白細胞和嗜中性白細胞計數增高。而右下腹闌尾區(麥氏點)壓痛,則是該病重要的一個體徵。急性闌尾炎一般分四種類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壞疽及穿孔性闌尾炎和闌尾周圍膿腫。
症狀
- 腹痛:典型的急性闌尾炎開始有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後腹痛轉移並固定於右下腹。早期階段為一種內臟神經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和臍周疼痛範圍較彌散,常不能確切定位。當炎症波及漿膜層和壁層腹膜時,因後者受體神經支配,痛覺敏感、定位確切,疼痛即固定於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臍周痛即減輕或消失。據統計70%~80%的患者有典型轉移性右下腹痛病史。少數病人的病情發展快,疼痛可一開始即局限於右下腹。因此,無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史並不能除外急性闌尾炎。單純性闌尾炎常呈陣發性或持續性脹痛和鈍痛,持續性劇痛往往提示為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持續劇痛波及中下腹或兩側下腹,常為闌尾壞疽穿孔的徵象。有時闌尾壞疽穿孔,神經末梢失去感受和傳導功能,或因腔內壓力驟減,腹痛反而有所緩解,但這種疼痛緩解的現象是暫時的,且其他伴隨的症狀和體徵並未改善,甚至有所加劇。為此,須綜合臨床現象加以分析才不會被假象誤導。
- 胃腸道症狀:單純性闌尾炎的胃腸道症狀並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於反射性胃痙攣而有噁心、嘔吐。盆腔位闌尾炎或闌尾壞疽穿孔可因直腸周圍炎而排便次數增多。並發腹膜炎、腸麻痹則出現腹脹和持續性嘔吐。
- 發熱:一般只有低熱,無寒戰,化膿性闌尾炎一般亦不超過38℃。高熱多見於闌尾壞疽、穿孔或已並發腹膜炎。伴有寒戰和黃疸,則提示可能並發化膿性門靜脈炎。
- 壓痛和反跳痛:腹部壓痛是壁層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現。闌尾壓痛點通常位於麥氏(McBurney)點,即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闌尾的這一體表解剖標誌並非固定不變,它也可位於兩側髂前上棘連線中、右1/3交界處的Lanz點。隨闌尾解剖位置的變異,壓痛點可相應改變,但關鍵是右下腹有一固定的壓痛點。壓痛程度和範圍往往與炎症的嚴重程度相關。反跳痛也稱Blumberg征。在肥胖或盲腸後位闌尾炎的病人,壓痛可能較輕,但有明顯的反跳痛。
- 腹肌緊張:闌尾化膿即有此體徵,壞疽穿孔並發腹膜炎時腹肌緊張尤為顯著。但老年或肥胖病人腹肌較弱,須同時檢查對側腹肌,進行對比,才能判斷有無腹肌緊張。
慢性闌尾炎
慢性闌尾炎是指闌尾急性炎症消退後而遺留的闌尾慢性炎症病變,諸如管壁纖維結締組織增生、管腔狹窄或閉塞、闌尾扭曲,與周圍組織粘連等。
消化性潰瘍
簡介
- 一般將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總稱為消化性潰瘍,有時簡稱為潰瘍。原本消化食物的胃酸(鹽酸)和胃蛋白酶(酶的一種)卻消化了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腸壁,從而損傷黏膜組織,這是引發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
- 胃潰瘍好發於中老年人,十二指腸潰瘍則以中青年人為主。男性患消化性潰瘍的比例高於女性。近年來,隨着強效抑制胃酸分泌的H2受體阻斷劑和胃黏膜保護劑等藥物的開發,消化性潰瘍的死亡率已經逐年降低了。
- 和胃潰瘍相比,患十二指腸潰瘍的人更多,約為胃潰瘍的3倍。近年來,城市中患十二指腸潰瘍的人數有所增加。與食用穀物等含糖物質相比,食用肉類時的胃酸分泌會增加。當胃酸過多的狀態長期持續,積存在十二指腸球部(十二指腸的入口處)時,就容易損害黏膜導致十二指腸潰瘍。
- 容易產生潰瘍的部位胃主要可分為胃體部(上2/3)和幽門部(下1/3)兩個部分,胃潰瘍大多發生在幽門竇胃角部附近。隨着年齡增長,易發生潰瘍的部位將逐漸移向胃體部上部的食管附近。十二指腸潰瘍多半發生在靠近胃的十二指腸球部。
分類
無症狀型潰瘍
指無明顯症狀的消化性潰瘍患者,因其他疾病作胃鏡或X線鋇餐檢查時偶然被發現;或當發生出血或穿孔等併發症時,甚至於屍體解剖時始被發現。這類消化性潰瘍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老年人尤為多見。
兒童期消化性潰瘍:兒童時期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率低於成人,可分為4種不同的類型
- 嬰兒型:嬰兒型潰瘍系急性潰瘍,發生於新生兒和兩歲以下的嬰兒。發病原因未明。在新生兒時期,十二指腸潰瘍較胃潰瘍多見。這種潰瘍或是迅速癒合,或是發生穿孔或出血而迅速致死。在新生兒時期以後至兩歲以內的嬰兒,潰瘍的表現和新生兒者無大差別,主要表現為出血、梗阻或穿孔。
- 繼髮型:此型潰瘍的發生與一些嚴重的系統性疾病,如膿毒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嚴重燒傷和皮質類固醇的應用有關。它還可發生於先天性幽門狹窄、肝臟疾病、心臟外科手術以後,此型潰瘍在胃和十二指腸的發生頻率相等,可見於任何年齡和性別的兒童。
- 慢性型:此型潰瘍主要發生於學齡兒童。隨着年齡的增長,潰瘍的表現愈與成年人相近。但在幼兒,疼痛比較彌散,多在臍周,與進食無關。時常出現嘔吐,這可能是由於十二指腸較小,容易因水腫和痙攣而出現梗阻的緣故。至青少年才呈現典型的局限於上腹部的節律性疼痛。十二指腸潰瘍較胃潰瘍多,男孩較女孩多。此型潰瘍的發病與成年人潰瘍病的基本原因相同。
- 並發於內分泌腺瘤的潰瘍:此型潰瘍發生於胃泌素瘤和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Ⅰ型,即Wermer綜合徵。
老年人消化性潰瘍 胃潰瘍多見,也可發生十二指腸潰瘍
胃潰瘍直徑常可超過2.5cm,且多發生於高位胃體的後壁或小主糨。老年人消化性潰瘍常表現為無規律的中上腹痛、嘔血和(或)黑糞、消瘦,很少發生節律性痛,夜間痛及反酸。易並發大出血,常常難以控制。
幽門管潰瘍 較為少見,常伴胃酸分泌過高。其主要表現有
- 餐後立即出現中上腹疼痛,其程度較為劇烈而無節律性,並可使病人懼食,制酸藥物可使腹痛緩解;
- 好發嘔吐,嘔吐後疼痛隨即緩解。腹痛、嘔吐和飲食減少可導致體重減輕。此類消化性潰瘍內科治療的效果較差。
球後潰瘍
球後潰瘍約占消化性潰瘍的5%,潰瘍多位於十二指腸乳頭的近端。球後潰瘍的夜間腹痛和背部放射性疼痛更為多見,並發大量出血者亦多見,內科治療效果較差。
複合性潰瘍
複合性潰瘍指胃與十二指腸同時存在潰瘍,多數是十二指腸的發生在先,胃潰瘍在後。本病約占消化性潰瘍的7%,多見於男性。其臨床症狀並無特異性,但幽門狹窄的發生率較高,出血的發生率高達30%~50%,出血多來自胃潰瘍。本病病情較頑固,併發症發生率高。
巨型潰瘍
巨型胃潰瘍指X線胃鋇餐檢查測量潰瘍的直徑超過2.5cm者,並非都屬於惡性。疼痛常不典型,往往不能為抗酸藥所完全緩解。嘔吐與體重減輕明顯,並可發生致命性出血。有時可在腹部觸到纖維組織形成的硬塊。長病程的巨型胃潰瘍往往需要外科手術治療。巨型十二指腸潰瘍系指直徑在2cm以上者,多數位於球部,也可位於球後。球部後壁潰瘍的周圍常有炎性團塊,且可侵入胰腺。疼痛劇烈而頑固,常放射到背部或右上腹部。嘔吐與體重減輕明顯,出血、穿孔和梗阻常見,也可同時發生出血和穿孔。有併發症的巨型十二指腸潰瘍以手術治療為主。
食管潰瘍
食管潰瘍其發生也是和酸性胃液接觸的結果。潰瘍多發生於食管下段,多為單發,約10%為多發。潰瘍大小自數毫米到相當大。本病多發生於返流性食管炎和滑動性食管裂孔疝伴有賁門食管返流的病人。潰瘍可發生在鱗狀上皮,也可發生在柱狀上皮(Barrett上皮)。食管潰瘍還可發生於食管胃吻合術或食管腔吻合術以後,它是膽汁和胰腺分泌物返流的結果。食管潰瘍多發生於30~70歲之間,約有2/3的病人在50歲以上。主要症狀是胸骨下段後方或高位上腹部疼痛,常發生於進食或飲水時,臥位時加重。疼痛可放射至肩胛間區、左側胸部,或向上放射至肩部和頸部。咽下困難亦較常見,它是繼發性食管痙攣或纖維化導致食管狹窄的結果。其他可以出現的症狀是噁心、嘔吐、噯氣和體重減輕。主要併發症是梗阻、出血和穿孔至縱隔或上腹部。診斷主要依靠X線檢查和內鏡檢查。
難治性潰瘍
難治性潰瘍是指經一般內科治療無效的消化性潰瘍。其診斷尚無統一標準,包括下列情況:
在住院條件下
慢性潰瘍頻繁反覆發作多年,且對內科治療的反應愈來愈差。
難治性潰瘍的產生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 穿透性潰瘍、幽門梗阻等併發症存在。
- 特殊部位的潰瘍(如球後、幽門管等)內科治療效果較差。
- 病因未去除(如焦慮、緊張等精神因素)以及飲食不節、治療不當等。
- 引起難治性潰瘍的疾病,如胃酸高分泌狀態如胃泌素瘤、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等。
應激性潰瘍
應激性潰瘍系指在嚴重燒傷、顱腦外傷、腦腫瘤、顱內神經外科手術和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嚴重外傷和大手術、嚴重的急性或慢性內科疾病(如膿毒病、肺功能不全)等致成應激的情況下在胃和十二指腸產生的急性潰瘍。
特點
- 長期性:由於潰瘍發生後可自行癒合,但每於癒合後又好復發,故常有上腹疼痛長期反覆發作的特點。整個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長達一、二十年,甚至更長。
- 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覆周期性發作,乃為此種潰瘍的特徵之一,尤以十二指腸潰瘍更為突出。中上腹疼痛發作可持續幾天、幾周或更長,繼以較長時間的緩解。全年都可發作,但以春、秋季節發作者多見。
- 節律性:潰瘍疼痛與飲食之間的關係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和節律性。在一天中,凌晨3點至早餐的一段時間,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時間內很少發生疼痛。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間發生,持續不減直至下餐進食或服制酸藥物後緩解。一部分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由於夜間的胃酸較高,尤其在睡前曾進餐者,可發生半夜疼痛。胃潰瘍疼痛的發生較不規則,常在餐後1小時內發生,經1~2小時後逐漸緩解,直至下餐進食後再復出現上述節律。
- 疼痛部位: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多出現於中上腹部,或在臍上方,或在臍上方偏右處;胃潰瘍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但稍偏高處,或在劍突下和劍突下偏左處。疼痛範圍約數厘米直徑大小。因為空腔內臟的疼痛在體表上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確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準確反映潰瘍所在解剖位置。
- 疼痛性質:多呈鈍痛、灼痛或飢餓樣痛,一般較輕而能耐受,持續性劇痛提示潰瘍穿透或穿孔。
- 影響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過度疲勞、飲食不慎、藥物影響、氣候變化等因素誘發或加重;可因休息、進食、服制酸藥、以手按壓疼痛部位、嘔吐等方法而減輕或緩解。[4]
其他症狀與體徵
- 其他症狀 本病除中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燒心、反胃、噯酸、噯氣、噁心、嘔吐等其他胃腸道症狀。食慾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後疼痛發作而懼食,以致體重減輕。全身症狀可有失眠等神經官能症的表現,或有緩脈、多汗等植物神經系統不平衡的症狀。
- 體徵 潰瘍發作期,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壓痛,程度不重,其壓痛部位多與潰瘍的位置基本相符。
妊娠臨床特點
- 妊娠早中期,可使活動性消化性潰瘍症狀緩解或癒合,因為胃酸分泌減少,胃蠕動減弱,胃粘膜充血減輕,以及孕酮對消化性潰瘍有保護作用。
- 妊娠晚期極易導致消化性潰瘍惡化或大嘔血。由於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強,激素分泌增多,胃液內鹽酸及胃蛋白酶含量、分泌量逐漸增高,極易使消化性潰瘍惡化。
- 孕婦有慢性上腹部疼痛,病程較長,時發時愈。
- 胃潰瘍壓痛多位於腹上區正中或稍偏左,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壓痛多位於腹上區稍偏右。前壁潰瘍疼痛向同側胸骨旁放射,後壁潰瘍疼痛向脊柱旁相應部位放射。
- 有典型的節律性疼痛,賁門部或小彎部潰瘍疼痛常在飯後1/2~2小時發作,幽門部或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疼痛常在飯後2~4小時發作。
- 胃小彎潰瘍常有進食一疼痛一舒適的規律,而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常有進食一舒適一疼痛的規律,故常在夜間疼痛或在睡眠中痛醒。
- 潰瘍疼痛時多伴有返酸、灼熱感、噁心及嘔吐等表現,進食後或服用鹼性藥物後疼痛減輕或緩解。如並發潰瘍出血、穿孔、幽門梗阻或癌變等,又可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胃癌
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其發病率居各類腫瘤的首位。在胃的惡性腫瘤中,腺癌占95%這也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乃至名列人類所有惡性腫瘤之前茅。早期胃癌多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當臨床症狀明顯時,病變已屬晚期。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狀,以免延誤診治。
各期症狀
- 早期胃癌70%以上無明顯症狀,隨着病情的發展,可逐漸出現非特異性的、類同於胃炎或胃潰瘍的症狀,包括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泛酸、噯氣、噁心,偶有嘔吐、食慾減退、消化不良、黑便等。
- 進展期胃癌(即中晚期胃癌)症狀見胃區疼痛,常為咬齧性,與進食無明顯關係,也有類似消化性潰瘍疼痛,進食後可以緩解。上腹部飽脹感、沉重感、厭食、腹痛、噁心、嘔吐、腹瀉、消瘦、貧血、水腫、發熱等。賁門癌主要表現為劍突下不適,疼痛或胸骨後疼痛,伴進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難;胃底及賁門下區癌常無明顯症狀,直至腫瘤巨大而發生壞死潰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時才引起注意,或因腫瘤浸潤延伸到賁門口引起吞咽困難後始予重視;胃體部癌以膨脹型較多見,疼痛不適出現較晚;胃竇小彎側以潰瘍型癌最多見,故上腹部疼痛的症狀出現較早,當腫瘤延及幽門口時,則可引起噁心、嘔吐等幽門梗阻症狀。癌腫擴散轉移可引起腹水、肝大、黃疸及肺、腦、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轉移而出現相應症狀。
臨床表現
絕大多數胃癌病人無明顯體徵,部分病人有上腹部輕度壓痛。位於幽門竇或胃體的進展期胃癌有時可捫及腫塊,腫塊常呈結節狀、質硬,當腫瘤向鄰近臟器或組織浸潤時,腫塊常固定而不能推動,女性病員在中下腹捫及腫塊,常提示為krukenbe瘤可能。當胃癌發生肝轉移時,可在腫大的肝臟觸及結節狀塊物。當腹腔轉移腫塊壓迫膽總管時可發生梗阻性黃疸。有幽門梗阻者上腹部可見擴張之胃型,並可聞及震水聲,癌腫通過胸導管轉移可出現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晚期胃癌有盆腔種植時,直腸指檢於膀胱(子宮)直腸窩內可捫及結節。有腹膜轉移時可出現腹水。小腸或繫膜轉移使腸腔縮窄可導致部分或完全性腸梗阻。癌腫穿孔導致瀰漫性腹膜炎時出現腹肌板樣僵硬、腹部壓痛等腹膜刺激症狀,亦可浸潤鄰近腔道臟器而形成內瘺。
併發症
- 當並發消化道出血,可出現頭暈、心悸、柏油樣大便、嘔吐咖啡色物。
- 胃癌腹腔轉移使膽總管受壓時,可出現黃疸,大便陶土色。
- 合併幽門梗阻,可出現嘔吐,上腹部見擴張之胃型、聞及震水聲。
- 癌腫穿孔致瀰漫性腹膜炎,可出現腹肌板樣僵硬、腹部壓痛等腹膜刺激症。
- 形成胃腸瘺管,見排出不消化食物。
食道癌
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發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占所有惡性腫瘤的2%。全世界每年約有22萬人死於食道癌,我國是食道癌高發區,因食道癌死亡者僅次於胃癌居第二位,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性多於女性,但近年來40歲以下發病者有增長趨勢。食道癌的發生與亞硝胺慢性刺激、炎症與創傷,遺傳因素以及飲水、糧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關。
早期症狀
- 咽下梗噎感最多見,可自選消失和復發,不影響進食。常在病人情緒波動時發生,故易被誤認為功能性症狀。
- 胸骨後和劍突下疼痛較多見。咽下食物時有胸骨後或劍突下痛,其性質可呈燒灼樣、針刺樣或牽拉樣,以咽下粗糙、灼熱或有刺激性食物為著。初時呈間歇性,當癌腫侵及附近組織或有穿透時,就可有劇烈而持續的疼痛。疼痛部位常不完全與食管內病變部位一致。疼痛多可被解痙劑暫時緩解。
- 食物滯留感染和異物感咽下食物或飲水時,有食物下行緩慢並滯留的感覺,以及胸骨後緊縮感或食物粘附 於食管壁等感覺,食畢消失。症狀發生的部位多與食管內病變部位一致。
- 咽喉部乾燥和緊縮感咽下乾燥粗糙食物尤為明顯,此症狀的發生也常與病人的情緒波動有關。
- 其他症狀少數病人可有胸骨後悶脹不適、前痛和喛氣等症狀。
中期症狀
- 咽下梗噎感最多見,可自選消失和復發,不影響進食。常在病人情緒波動時發生,故易被誤認為功能性症狀。
- 胸骨後和劍突下疼痛較多見。咽下食物時有胸骨後或劍突下痛,其性質可呈燒灼樣、針刺樣或牽拉樣,以咽下粗糙、灼熱或有刺激性食物為著。初時呈間歇性,當癌腫侵及附近組織或有穿透時,就可有劇烈而持續的疼痛。疼痛部位常不完全與食管內病變部位一致。疼痛多可被解痙劑暫時緩解。
- 食物滯留感染和異物感咽下食物或飲水時,有食物下行緩慢並滯留的感覺,以及胸骨後緊縮感或食物粘附於食管壁等感覺,食畢消失。症狀發生的部位多與食管內病變部位一致。
- 咽喉部乾燥和緊縮感咽下乾燥粗糙食物尤為明顯,此症狀的發生也常與病人的情緒波動有關。
- 其他症狀少數病人可有胸骨後悶脹不適、前痛和喛氣等症狀。中期食道癌的典型症狀:進行性吞咽困難,可有吞咽時胸骨後疼痛和吐黏液樣痰。
晚期症狀
- 咽下困難進行性咽下困難是絕大多數患者就診時的主要症狀,但卻是本病的較晚期表現。因為食管壁富有彈性和擴張能力,只有當約2/3的食管周徑被癌腫浸潤時,才出現咽下困難。因此,在上述早期症狀出現後,在數月內病情逐漸加重,由不能咽下固體食物發展至液體食物亦不能咽下。如癌腫伴有食管壁炎症、水腫、痙攣等,可加重咽下困難。阻塞感的位置往往符合手癌腫部位。
- 食物反應常在咽下困難加重時出現,反流量不大,內含食物與粘液,也可含血液與膿液。
- 其他症狀當癌腫壓迫喉返神經可致聲音嘶啞;侵犯膈神經可引起呃逆或膈神經麻痹;壓迫氣管或支氣管可出現氣急和乾咳;侵蝕主動脈則可產生致命性出血。並發食管-氣管或食管-支氣管瘺或癌腫位於食管上段時,吞咽液體時常可產生頸交感神經麻痹征群。
體徵
早期體徵要缺如。晚期可出現打呃、吞咽困難。並且由於患者進食困難可導致營養不良而出現消瘦、貧血、失水或惡病質等體徵。當癌腫轉移時,可觸及腫大而堅硬的淺表淋巴結,或腫大而有結節的肝臟。還可出現黃疸、腹水等。其他少見的體徵尚有皮膚、腹白線處結節,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大腸癌
大腸癌為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總稱,大腸癌是指大腸粘膜上皮在環境或遺傳等多種致癌因素作用下發生的惡性病變預後不良,死亡率較高。大腸癌是大腸粘膜上皮起源的惡性腫瘤。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
早期大腸癌
早期多無症狀。隨着腫瘤的增大和病情的繼續進展,才顯露出症狀。實際在臨床上已出現症狀的患者,其局部病變已往往明顯嚴重,甚至到了晚期。
大腸癌的早期徵兆
糞便形狀改變,如由粗變細;糞便變黑或暗紅色,糞便變稀、有黏液;排便次數增多,但卻排不出糞便;反覆的痔瘡不愈,不明原因的貧血、體重減輕;不明原因的肚子脹痛。
晚期大腸癌
大腸癌一旦進入晚期,可出現較明顯的症狀,但有些症狀並非特異,且與癌腫所在的部位有關。
- 右側結腸癌:主要表現為消化不良,乏力,食欲不振,腹瀉,便秘,或便秘、腹瀉交替出現,腹脹,腹痛,腹部壓痛,腹部包塊,進行性貧血。包塊位置隨病變位置而異。盲腸癌包塊位於右下腹,升結腸包塊位於右側腹部、結腸肝曲包塊位於右上腹,橫結腸包塊位於臍部附近。此外可有發熱、消瘦,並有穿孔及局限性膿腫等併發症,此時病變已進入最晚期。
- 左側結腸癌:由於乙狀結腸腸腔狹小,且與直腸形成銳角,因而易發生狹窄和進行性腸梗阻,多有頑固性便秘,也可間以排便次數增多。由於梗阻多在乙狀結腸下段,所以嘔吐較輕或缺如,而腹脹、腹痛、腸鳴及其腸型明顯。癌腫破潰時,可使糞便外染有鮮血或粘液。梗阻近端腸管可因持久性膨脹、缺血、缺氧而形成潰瘍,甚至引起穿孔,也可發生大量血及腹腔膿腫。
- 直腸癌: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便變細,帶有血液或粘液,伴有里急後重。由於癌腫可侵犯骶叢神經,可出現劇痛。如果累及膀胱可出現尿頻、尿痛、尿急、尿血等症狀。癌腫侵犯膀胱,可形成膀胱直腸瘺管。直腸癌也可引起腸梗阻。
- 肛管癌:主要表現為便血及疼痛。疼痛於排便時加劇。當癌腫侵犯肛門括約肌時,可有大便失禁。肛管癌可轉移至腹股溝淋巴結,故可於腹股溝觸及腫大而堅硬的淋巴結。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嚴重的症候。消化道是指從食管到肛門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腸、空腸、迴腸、盲腸、結腸及直腸。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指屈氏韌帶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腸、上段空腸以及胰管和膽管的出血。屈氏韌帶以下的腸道出血稱為下消化道出血。
症狀
- 出血方式:急性大量出血多數表現為嘔血;慢性小量出血則以糞便潛血陽性表現;出血部們在空腸曲氏韌帶以上時,臨床表現為嘔血,如出血後血液在胃內瀦留時間較久,因經胃酸作用變成酸性血紅蛋白而呈咖啡色。如出血速度快而出血量又多。嘔血的顏色是鮮紅色。黑糞或柏油樣糞便表示出血部位在止胃腸道,但如十二指腸部位病變的出血速度過快時,在腸道停留時間短,糞便顏色會變成紫紅色。右半結腸出血時,糞便顏色為鮮紅色。在空間迴腸及右半結腸病變引起小量滲血時,也可有黑糞。
- 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導致急性周圍循環衰竭。失血量達大,出血不止或治療不及時可引起機體的組織血液灌注減少和細胞缺氧。進而可因缺氧、代謝性酸中毒和代謝產物的蓄積,造成周圍血管擴張,毛細血管廣泛受損,以致大量體液淤滯於腹腔骨髒與周圍組織,使有效血容量銳減,嚴重地影響心、腦、腎的血液供應,終於形成不可逆轉的休克,導致死亡。在出血周圍循環衰竭發展過程中,臨床上可出現頭昏、心悸、噁心、口渴、黑朦或暈厥;皮膚由於血管收縮和血液灌注不足而呈灰白、濕冷;按壓甲床後呈現蒼白,且經久不見恢復。靜脈充盈差,體表靜脈往往癟陷。病人感到疲乏無力,進一步可出現精神萎靡、煩躁不安,甚至反應遲鈍、意識模糊。老年人器官儲備功能低下,加之老年人常有腦動脈硬化、高血壓病、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等老年基礎病,雖出血量不大,也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了死亡危險因素。
- 氮質血症:可分為腸原性、腎性和腎前性氮質血症3種。腸源性氮質血症指在大量上消化道出血後,血液蛋白的分解產物的腸道被吸收,以致血中氮質升高。腎前性氮質血症是由於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造成腎血流暫時性減少,腎小球濾過率和腎排泄功能降低,以致氮 質貯留。在糾正低血壓、休克後,血中尿素氮可迅速降至正常。腎性氮質血症是由於嚴重而持久的休克造成腎小管壞死(急性腎功能衰竭),或失血更加重了原有腎病的腎臟損害。臨床上可出現尿少或無尿。在出血停止的情況下,氮質血症往往持續4天以上,經過補足血容量、糾正休克而血尿素氮不能至正常。
- 發熱:大量出血後,多數病人在24小時內常出現低熱。發熱的原因可能由於血容量減少、貧血、周圍循環衰竭、血分解蛋白的吸收等因素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障礙。分析發熱原因時要注意尋找其他因素,例如有無並發肺炎等。
- 出血後的代償功能:當消化道出血量超過血容量的1/4時,心排出量和舒張期血壓明顯下降。此時體內相應地釋放了大量幾茶酚胺,增加周圍循環阻力和心脈率,以維持各個器官血液灌注量。除了心血管反應外,激素分泌、造血系統也相應地代償。醛固酮和垂體後葉素分泌增加,儘量減少組織間水分的丟失,以恢復和維持血容量。如仍不能代償就會刺激造血系統,血細胞增殖活躍,紅細胞和網織細胞增多。
表現
失血量的估計對進一步處理極為重要。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大便色不變,但匿血試驗就可以為陽性,50~100ml以上出現黑糞。以嘔血、便血的數量作為估計失血量的資料,往往不太精確。因為嘔血與便血常分別混有胃內容與糞便,另一方面部分血液尚貯留在胃腸道內,仍未排出體外。因此可以根據血容量減少導致周圍循環的改變,作出判斷。
一般狀況
失血量少,在400ml以下,血容量輕度減少,可由組織液及脾貯血所補償,循環血量在1h內即得改善,故可無自覺症狀。當出現頭暈、心慌、冷汗、乏力、口乾等症狀時,表示急性失血在400ml以上;如果有暈厥、四肢冰涼、尿少、煩躁不安時,表示出血量大,失血至少在1200ml以上;若出血仍然繼續,除暈厥外,尚有氣短、無尿,此時急性失血已達2000ml以上。
脈搏
脈搏的改變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標。急性消化道出血時血容量銳減、最初的機體代償功能是心率加快。小血管反射性痙攣,使肝、脾、皮膚血竇內的儲血進入循環,增加回心血量,調整體內有效循環量,以保證心、腎、腦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一旦由於失血量過大,機體代償功能不足以維持有效血容量時,就可能進入休克狀態。所以,當大量出血時,脈搏快而弱(或脈細弱),脈搏每分鐘增至100~120次以上,失血估計為800~1600ml;脈搏細微,甚至捫不清時,失血已達1600ml以上。
有些病人出血後,在平臥時脈搏、血壓都可接近正常,但讓病人坐或半臥位時,脈搏會馬上增快,出現頭暈、冷汗,表示失血量大。如果經改變體位無上述變化,測中心靜脈壓又正常,則可以排除有過大出血。
血壓
血壓的變化同脈搏一樣,是估計失血量的可靠指標。當急性失血800ml以上時(占總血量的20%),收縮壓可正常或稍升高,脈壓縮小。儘管此時血壓尚正常,但已進入休克早期,應密切觀察血壓的動態改變。急性失血800~1600ml時(占總血量的20%~40%),收縮壓可降至9.33~10.67kPa(70~80mmHg),脈壓小。急性失血1600ml以上時(占總血量的40%),收縮壓可降至6.67~9.33kPa(50~70mmHg),更嚴重的出血,血壓可降至零。
有人主張用休克指數來估計失血量,休克指數=脈率/收縮壓*。正常值為0.58,表示血容量正常,指數=1,大約失血800~1200ml(占總血量20%~30%),指數>1,失血1200~2000ml(占總血量30%~50%)。
有時,一些有嚴重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胃腸道內的血液尚未排出體外,僅表現為休克,此時應注意排除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或過敏性休克,以及非消化道的內出血(宮外孕或主動脈瘤破裂)。若發現腸鳴音活躍,肛檢有血便,則提示為消化道出血。
血象
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血細胞壓積可以幫助估計失血的程度。但在急性失血的初期,由於血濃縮及血液重新分布等代償機制,上述數值可以暫時無變化。一般需組織液滲入血管內補充血容量,即3~4h後才會出現血紅蛋白下降,平均在出血後32h,血紅蛋白可被稀釋到最大程度。如果病人出血前無貧血,血紅蛋白在短時間內下降至7g以下,表示出血量大,在1200ml以上。大出血後2~5h,白細胞計數可增高,但通常不超過15×109/L。然而在肝硬化、脾功能亢進時,白細胞計數可以不增加。
尿素氮
上消化道大出血後數小時,血尿素氮增高,1~2天達高峰,3~4天內降至正常。如再次出血,尿素氮可再次增高。尿素氮增高是由於大量血液進入小腸,含氮產物被吸收。而血容量減少導致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則不僅尿素氮增高,肌酐亦可同時增高。如果肌酐在133μmol/L(1.5mg%)以下,而尿素氮>14.28mmol/L(40mg%),則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在1000ml以上。
判斷是否出血
臨床上不能單憑血紅蛋白在下降或大便柏油樣來判斷出血是否繼續。因為一次出血後,血紅蛋白的下降有一定過程,而出血1000ml,柏油樣便可持續1~3天,大便匿血可達1周,出血2000ml,柏油樣便可持續4~5天,大便匿血達2周。有下列表現,應認為有繼續出血。
- 反覆嘔血、黑糞次數及量增多,或排出暗紅以致鮮紅色血便。
- 胃管抽出物有較多新鮮血。
- 在24h內經積極輸液、輸血仍不能穩定血壓和脈搏,一般狀況未見改善;或經過迅速輸液、輸血後,中心靜脈壓仍在下降。
- 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與紅細胞壓積繼續下降,網織細胞計數持續增高。
腸易激綜合症
概述
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是一種胃腸功能紊亂疾病,其特徵為腹痛、腹脹、便秘或腹瀉。腸易激綜合症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隨着近年來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飲食結構的改變,神經、精神、感染因素所致的腸易激綜合症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對生活質量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擾。一般來說,中青年是高發人群,其中女性發病多於男性,腦力勞動者高於體力勞動者。本病是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腸道疾病,在普通人群進行問卷調查,有IBS症狀者歐美報道為10%-20%,中國北京一組報道為8.7%。患者以中青年居多,50歲以後首次發病少見。男女比例約1:2。
臨床表現
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是腹痛與排便習慣和糞便性狀的改變。
- 一、腹痛:幾乎所有IBS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見。多於排便或排氣後緩解。
- 二、腹瀉:一般每日3-5次左右,少數嚴重發作期可達十數次。大便多呈稀糊狀,也可為成形軟便或稀水樣。多帶有黏液,部分患者糞質少而黏液量很多,但絕無膿血。排便不干擾睡眠。部分患者腹瀉與便秘交替發生。
- 三、便秘:排便困難,糞便乾結、量少,呈羊糞狀或細杆狀,表面可附黏液。
- 四、其他消化道症狀:多伴腹脹或腹脹感,可有排便不盡感、排便窘迫感。
- 五、全身症狀;相當部分患者可有失眠、焦慮、抑鬱、頭昏、頭痛等精神症狀。
- 六、體徵:無明顯體徵,可在相應部分有輕壓痛,部分患者可觸及臘腸樣腸管,直腸指檢可感到肛門痙攣、張力較高,可有觸痛。
- 七、分型:根據臨床特點可分為腹瀉型、便秘型、腹瀉便秘交替型以及脹氣型。
診斷標準
1986年11月中國慢性腹瀉學術會制定IBS臨床診斷標準為:
- 以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為主訴,伴有全身性神經症狀(症狀持續或反覆超過3個月)
- 一般情況良好,無消瘦及發熱,系統體檢僅發現
- 多次糞常規及培養(至少3次)均陰性,糞隱血試驗陰性
- X線鋇劑灌腸檢查無陽性發現,或結腸有激惹徵象
- 結腸鏡示部分患者運動亢進,無明顯黏膜異常,組織學檢查基本正常
- 血、尿常規正常,血沉正常
- 無痢疾、血吸蟲等寄生蟲病史,試驗性治療無效(註:指甲硝唑試驗治療和停用乳製品)符合上述標準者,一般可作出臨床診斷。但要注意與一些表現隱匿或症狀不典型的其它疾病鑑別,對診斷有懷疑者可選擇有關的進一步檢查。IBS的診斷是根據大便特症,疼痛時間和特點,並通過體檢和常規診斷性檢驗排除其他疾病後方能確立。
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志賀菌屬(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有發冷、發熱、腹痛、腹瀉、里急後重、排粘液膿血樣大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驟、突然高熱、反覆驚厥、嗜睡、昏迷、迅速發生循環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腸道症狀輕或缺如,病情兇險。 菌痢常年散發,夏秋多見,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本病有有效的抗菌藥治療,治癒率高。療效欠佳或慢性變多是因為未經正規治療、未及時治療、使用藥物不當或耐藥菌株感染。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治癒的關鍵。
臨床表現
- 急性菌痢:急性腹瀉,伴有發冷、發熱、腹痛、里急後重、排粘液膿血便;全腹壓痛、左下腹壓痛明顯。
- 急性中毒型菌痢(多見於2-7歲兒童):起病急驟,突然高熱,反覆驚厥,嗜睡、昏迷,迅速發生迴圈衰竭和呼吸衰竭。腸道症狀輕或缺如。
- 慢性菌痢:有持續輕重不等的腹痛、腹瀉、里急後重,排粘液膿血便的痢疾症狀,病程超過兩個月。
腸梗阻
腸梗阻是腸腔的物理性或機能性阻塞、發病部位主要為小腸。小腸腸腔發生機械阻塞或小腸正常生理位置發生不可逆變化腸套疊、嵌閉和扭轉等)。小腸梗阻不僅使腸腔機械性不通,而且伴隨局部血液循環嚴重障礙,致使動物劇烈腹痛。嘔吐或休克等變化,本病發生急劇。病程發展迅速,預後慎重,如治療不及時死亡率高。
臨床表現
- 腹痛: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一般為陣發性劇烈絞痛。
- 嘔吐:嘔吐在梗阻後很快即可發生,然後即進入一段靜止期,再發嘔吐時間視梗阻部位而定。
- 腹脹:腹脹一般在梗阻發生一段時間以後開始出現。
- 排便排氣停止:在完全性梗阻發生後排便排氣即停止。
- 休克:早期單純性腸梗阻病員,全身情況無明顯變化,後可出現脈搏細速、血壓下降、面色蒼白、眼球凹陷、皮膚彈性減退,四肢發涼等徵象。
如果是急性腸梗阻,要馬上手術治療,否則可引發腸壞死穿孔導致急性腹膜炎。
短腸綜合徵
短腸綜合徵是由於不同原因造成小腸吸收面積減少而引起的一個臨床症候群,多由廣泛小腸切除所致,有時也可由小腸短路手術造成,由於上述疾病造成保留腸管過少,引起營養物質的吸收障礙,而表現為腹瀉和營養障礙。嚴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
症狀體徵
其主要臨床表現為早期的腹瀉和後期的嚴重營養障礙。早期的症狀是不同程度的水樣腹瀉.多數病人並不十分嚴重,少數病人每天排出水量可達2.5—5.0L,可使脫水、血容量下降、電解質紊亂及酸鹼平衡失調。數天後腹瀉次數逐漸減少,生命體徵穩定,胃腸動力開始恢復,但消化吸收功能極差。 若無特殊輔助營養支持治療措施,病人則會逐漸出現營養不良症狀,包括體重減輕、疲乏,肌萎縮、貧血和低清蛋白血症等。短腸綜合徵者促胰液素、促膽囊收縮素及腸抑胃素的分泌均減少,而幽門部胃泌素細胞有增生現象,以致約40%-50%病人有胃酸分泌亢進。這不僅可使腹瀉加重,消化功能進一步惡化,並可能並發吻合口潰瘍。
十二指腸內PH值的降低使胰脂酶失活,從而脂肪瀉增加。由於膽鹽吸收障礙,影響腸肝循環,膽汁中膽鹽濃度下降.加之上述腸激素分泌減少使膽囊收縮變弱.易發生膽囊結石(比正常人高3-4倍)。鈣、鎂缺乏可使神經、肌肉興奮性增強和手足搐搦。由於草酸鹽在腸道吸收增加,尿中草酸鹽過多而易形成泌尿繫結石。長期缺鈣還可引起骨質疏鬆。長期營養不良,可惡化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是指結腸和直腸粘膜表面突向腸腔的隆起物。中醫根據息肉的形態和多少,常稱為「櫻桃痔」或「珊瑚痔」,這裡的「痔」是突起的意思。大腸息肉的2/3生長在直腸和乙狀結腸。
大腸息肉是指一類從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內的隆起狀病變,多見於直腸和乙狀結腸。大腸息肉只是一個統稱,從病理上可分為:
- 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狀、絨毛狀及管狀絨毛狀腺瘤,此種息肉發生癌變的概率最大,尤以絨毛狀為著,被稱為癌前期病變。
- 炎性息肉。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氏病、血吸蟲病等炎性腸道疾病所致的息肉。
- 錯構性瘤。幼年性息肉及色素沉着息肉綜合徵。
- 增生性息肉,又稱化生性息肉。
後三種息肉統稱為非腫瘤性息肉,幾乎不發生癌變。
臨床表現
肛裂
肛裂是齒狀線以下肛管皮膚層裂傷後形成的小潰瘍其方向與肛管縱軸平行,長約0.5~1.0cm,呈梭形或橢圓形常引起劇痛,癒合困難。而肛管表面裂傷不能視為肛裂因很快自愈,且常無症狀。肛裂是一種常見的肛管疾患也是中青年人產生肛管處劇痛的常見原因。肛裂最多見於中年人,但也可發生於老人及小兒一般男性略多於女性,但也有報告女多於男。肛裂常發於肛門後、前正中,以肛門後部居多,兩側的較少。初起僅在肛管皮膚上有一小裂口,有時可裂到皮下組織或直至括約肌淺層,裂口呈線形或棱形,如將肛門張開,裂口的創面即成圓形或橢圓形。
症狀表現
肛裂的臨床症狀表現為疼痛和出血。肛裂常發於肛門後、前正中,以肛門後部居多,兩側的較少。初起僅在肛管皮膚上有一小裂口,有時可裂到皮下組織或直至括約肌淺層,裂口呈線形或棱形,如將肛門張開,裂口的創面即成圓形或橢園形。其痛很有特點,即先於排便時突發刀割樣疼痛(由於糞便劃破肛管皮膚所致),然後短暫緩解,繼而出現長時間肛痛(由於肛門括約肌受刺激後產生痙攣所致)。臨床常見患者因怕痛畏懼排便,出現「怕痛----忍便----便干----更痛」的惡性循環現象。肛裂引起的出血也因撕裂血管的程度或多或少,常見因肛裂長期或大量出血而至貧血的病例。
肛裂早期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出現肛管潰瘍(裂口纖維化,又稱陳舊性肛裂)、肛乳頭肥大息肉樣瘤、哨兵痔皮贅增生等三種病症,繼續發展還可出現肛竇炎(肛門慢性炎症)和肛瘺(肛門化膿性炎症),與前三症合稱「肛裂五特徵」。也有因長期慢性炎性刺激成肛管癌的可能。
典型症狀是疼痛、便秘、出血。排便時干硬糞便直接擠擦潰瘍面和撐開裂口,造成劇烈疼痛,糞便排出後疼痛短暫緩解,經數分鐘後由於括約肌反射性痙攣,引起較長時間的強烈疼痛,有的需用止痛劑方可緩解。因此肛裂患者恐懼排便,使便秘更加重,形成惡性循環。創面裂開可有少量出血,在糞便表面或便後滴血。檢查時用雙手拇指輕輕分開肛門口,即見潰瘍面,新發生的肛裂邊緣整齊、軟、潰瘍底淺,無疤痕組織,色紅、易出血。慢性肛裂深而硬,灰白色,不易出血。裂口下方為「前哨痔」。肛指和肛鏡檢查會引起病人劇烈疼痛,不宜進行。
肛瘺
肛瘺又稱「肛門直腸痿」,大部分肛瘺由肛門直腸膿腫破潰或切開排膿後形成。膿腫逐漸縮小,但腸內容物仍不斷進入膿腔,在癒合縮小的過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暢不易癒合,日久後腔道周圍有許多疤痕組織,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中醫稱本病為「懸癰」、「坐馬癰」、「髒毒」等,多由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破裂,經久不愈而形成的肛門周圍的肉芽腫性管道。多發於20—40歲男性。肛瘺一般由原發性內口、瘺臂和繼發性外口組成。內口大多位於齒線附近,多為一個,外口位於肛門周圍皮膚上,可為一個或多個。
肛管直腸瘺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腸,故常稱為肛瘺,是與會陰區皮膚相通的肉芽腫性管道。內口多位於齒線附近,外口位於肛周、皮膚處,整個瘺管壁由增厚的纖維組織組成,內附一層肉芽組織,經久不愈。發病率僅次於痔,多見於男性青壯年,可能與男性的性激素靶器官之一的皮脂腺分泌旺盛有關。
臨床症狀
- 流膿是主要症狀,膿液多少與瘺管長短,多少有關,新生瘺管流膿較多,分泌物刺激皮膚而瘙癢不適,當外口阻塞或假性癒合,瘺管內膿液積存,局部腫脹疼痛,甚至發熱,以後封閉的瘺口破潰,症狀方始消失。由於引流不暢,膿腫反覆發作,也可潰破出現多個外口。較大較高位的肛瘺,常有糞便或氣體從外口排出。檢查時外口常為一乳頭狀突起或是肉芽組織的隆起,擠壓有少量膿液排出,多為單一外口,在肛門附近。也有多個外口,外口之間皮下瘺管相通,皮膚發硬並萎縮。也有多個外口位於兩側,瘺管成「馬蹄形」,直腸指診在病變區可觸及硬結或條索狀物,有觸痛,隨索狀物向上探索,有時可捫及內口。若外口不整齊,不隆起,有潛行邊緣,肉芽灰白色或有乾酪樣稀薄分泌物,應懷疑為結核性肛瘺。瘺外口流出少量膿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為主要症狀。較大的高位肛瘺,因瘺管位於括約肌外,不受括約肌控制,常有糞便及氣體排出。由於分泌物的刺激,使肛門部潮濕、瘙癢,有時形成濕疹。當外口癒合,瘺管中有膿腫形成時,可感到明顯疼痛,同時可伴有發熱、寒顫、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狀,膿腫穿破或切開引流後.症狀緩解。上述症狀的反覆發作是瘺管的臨床特點。
- 疼痛:瘺管通暢無炎症時常不感疼痛,只感覺局部發脹和不適,行走時加重。當瘺管感染或膿液排出不暢而腫脹發炎時,可引起疼痛。內瘺時常感到直腸下部和肛門部灼熱不適,排糞時感到疼痛。
- 瘙癢:由於膿液不斷刺激肛周皮膚,常感覺瘙癢,肛周潮濕不適,皮膚變色、表皮脫落,纖維組織增生和增厚,有時形成濕疹。
- 排便不暢:複雜性肛瘺口久不愈,可引起肛門直腸周圍形成大的纖維化瘢痕或環狀的條索,影響肛門的舒張和閉合,大便時感到困難,有便意不盡的感覺。
- 全身症狀在急性炎症期和複雜性肛瘺反覆發作時,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或伴有消瘦、貧血、體虛等長期慢性消耗症狀。大部分肛瘺由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引起,因此內口多在齒狀線上肛竇處,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引流處形成外口,位於肛周皮膚上。由於外口生長較快.膿腫常假性癒合,導致膿腫反覆發作破潰或切開,形成多個瘺管和外口.使單純性肛瘺成為複雜性肛瘺。瘙管由反應性的緻密纖維組織包繞,近管腔處為炎性肉芽組織,後期腔內可上皮化。 結核、潰瘍性結腸炎、克隆病等特異性炎症、惡性腫瘤、肛管外傷感染也可引起肛瘺,但較為少見。
如何保養
-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每餐只吃八分飽。如在吃下頓飯前稍有飢餓感,可始終持有旺盛的食慾和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每餐粗細糧搭配合理,多吃蔬菜、水果,既可均衡營養,又能保證每天攝入必要的維生素,因為維生素可促進食物在腸道中的移動,保持腸道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促進消化,防止便秘。
- 胃腸道和消化系統活動是由植物神經調節的,而精神與植物神經的關係十分密切。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提高人的消化能力,增強食慾,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情,對胃腸道的健康來說十分重要。
- 提倡戒煙和適量飲酒,如已有消化系統疾病應煙酒立斷。
- 不要亂服損傷胃腸的藥物,如因病需長期服用,最好同時服用胃粘膜保護劑,以減少藥物對胃粘膜的損害。
- 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變質食物,不吃街頭無衛生保障的食品。冷食吃得過多,也會造成「脾胃虛寒」,出現腹痛、腹脹等不適症狀。由於腹部喜暖怕涼,胃腸道遇寒冷刺激時易出現痙攣,出現陣發性腹部絞痛,故應根據天氣情況增減衣服,夏天入睡時也應將腹部蓋好,防止受涼。
- 健康的體質有利於消化功能的正常活動,良好的消化功能也能促進增強體質,二者相輔相成。胃下垂患者多見於體弱消瘦者,由於胃的排空,常出現上腹飽脹「不消化」的情況。如果適當加強腹肌鍛煉,可以提高腹腔內壓力,對腹內下垂的臟器起支撐作用。部分胃腸運動功能減弱者做腹部按摩,也能促進胃腸蠕動,如能長期堅持,對功能性消化不良和習慣性便秘均可起到有效的保健和治療作用。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