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长期待摊费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期待摊费用
图片来自知乎

长期待摊费用是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 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下,企业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按照费用项目披露其摊余价值,摊销期限、摊销方式等。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一个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4、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长期待摊费用的解释如下:

1801长期待摊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二、本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摊销完毕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

1、特点:

(1)长期待摊费用属于长期资产。

(2)长期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支出的各项费用。

(3)长期待摊费用应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

2、内容:

(1)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2)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3)符合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4)其他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
图片来自知乎

3、核算方式:

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符合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和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等。长期待摊费用可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小企业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借记长期待摊费用,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对于“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而言,小企业准则规定是不能对折旧年限进行调整的,所以只能通过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并在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内分期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处理

1、折旧的固定资产:

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3、固定资产大修理:

符合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4、其他长期待摊费用:

其他长期待摊费用,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少于3年。

'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发生长期待摊费用业务时,一般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或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

那么长期待摊费用主要内容有哪些

长期待摊费用的主要内容

1、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通常情况下,改建是可以延长资产使用寿命的,对于小微企业而言,根据其会计准则的规定,是不能对折旧年限进行调整的,所以对于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只能通过长期待摊费用进行核算,并且在固定资产预计还可以使用的年限内进行分期摊销。

2、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需要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进行分期摊销。承租方只有在协议规定的期限内,才拥有对该资产的使用权,所以如果是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建支出,那么就需要计入长期摊销费用中,并且在协议约定的租赁期内平均分销。

3、符合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

按照固定资产还可以使用的年限进行分期摊销,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的50%以上

(2)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需要延长2年以上

同时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大修理支出的会计处理是:发生时,借方记长期待摊费用会计科目,贷方记原材料和银行存款等会计科目;该项支出在固定资产还可以使用的年限内进行摊销时,借方记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的成本者科目,贷方记长期待摊费用会计科目

4、其他长期待摊费用

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少于3年。

长期待摊费用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长期待摊费用
图片来自知乎

计提长期待摊费用

借:长期待摊费用

:银行存款/原材料

摊销长期待摊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属于哪个科目?

长期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科目

长期待摊费用是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

税务处理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费用。《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4.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在税收上,改建支出与大修理支出不同,具体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中作了说明,即《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所称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对第四项“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税法暂未明确。

根据上述规定可知,税收中的固定资产不仅包括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也包含动产固定资产,且延长使用年限也是改建内容之一。动产固定资产的改建虽然不能说是改变了房屋建筑物的结构,但是可以延长使用年限。大修理支出的两个条件,则是区分修理费用中大修理小修理的标准,不是指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和更新改造支出。

会计制度对长期待摊费用的要求

会计制度规定,在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中,属于更新改造支出和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需要资本化处理,属于修理费用支出的需要费用化处理。在资本化和费用化判断方面,如果这项支出增强了固定资产获取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提高了固定资产的性能,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将该支出计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而日常修理费用、大修理费用等支出只是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工作状况,它并不导致固定资产性能的改变或固定资产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加。因此,应在发生时一次性直接计入当期费用(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在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已经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租入(融资租入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延长使用年限要如何处理,只是对大修理和小修理支出全部进行费用化处理。在税收上,则以长期待摊费用的方式进行了补充,即《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规定的,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摊销时准予扣除的四个方面。

长期待摊费用
图片来自知乎

税收上为什么要将长期待摊费用中的改建支出和大修理支出单独明确呢?我们知道,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对在会计核算中不明确或不符合税法规定的要素,税法将予以调整和补充。因此,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对二者分别明确,就是按照相关税法的规定,便于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进行补充明确及纳税调整

税法对长期待摊费用的规定

税法规定的第一项长期待摊费用,即“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其中的固定资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两种,改建支出则包括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和延长使用年限,但这两种情形不需要同时具备,其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税法规定的第二项长期待摊费用,即“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其中的固定资产仍然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两种,租入固定资产包括融资租赁经营租赁两种形式,其改建支出也包括两种情形,即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和延长使用年限,但这两种情形不需要同时具备。改建支出的销期,是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但是如果改建支出的摊销期在会计制度中已经明确的,则按会计制度处理。如果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则应予资本化,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合理进行摊销。租入固定资产的修理费支出,则可一次性扣除等。

税法规定的第三项长期待摊费用,即“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将会计上作为修理费用的支出分为大修理和非大修理两类。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1.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2.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税法规定的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税法规定的第四项长期待摊费用,即“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少于3年。

长期待摊费用的财税处理差异:

会计上规定,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但是应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单独核算,在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开办费和修理费均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如果长期待摊费用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新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对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及其他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所得税申报时准予扣除其按照规定摊销的费用。

可见,会计与税法对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差异较大,会计上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按受益年限摊销,同时对筹建费用在发生生产经营当月一次计入当期损益,而税法上则区别不同情况分别按不同期限进行摊销。

首先,两者包涵范围及摊销年限不一致。会计上的长期待摊费用主要是指已经支出且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各种费用,对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及大修理支出作为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对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并将被替换部分账面价值扣除;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计入当期损益,一般企业会预提固定资产改良及修理费用。而税法所称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大修理支出及其他支出。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改建的固定资产延长使用年限的,除按照以上规定外,应当适当延长折旧年限。对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符合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且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其次,会计遵循谨慎性原则,它要求对企业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得低估负债或费用,对长期待摊费用,若其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时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而税法则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及国家税款征收等综合因素分期扣除,从而在企业进行所得税处理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再次,会计与税法对变更摊销年限时处理不同。会计上对变更摊销年限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对摊销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即当期及以后期采用新的会计估计,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也不调整前期报告结果;而税法则明确摊销年限具体变更时所得税申报时的扣除原则及方法。

综上所述,长期待摊费用会计处理与税法差异相差较大,企业在日常业务处理时注重两者差异,同时应做好新旧所得税法接轨时长期待摊费用衔接处理,原所得税法规定计入企业的递延资产等如筹建费用分五年摊销,而新法规定按不得低于三年时间摊销,则企业2007年度摊余的长期待摊费用在2008年度能否变更摊销年限按新法规定年限进行摊销,税法还未明确,笔者认为,按照程序法从新、实体法从旧的原则,所得税法属实体法,则在还未没有明确之前,企业对2007年度摊余的长期待摊费用应按原法规定进行摊销为妥。

总结: 新准则中将开办费列入“管理费用”科目中,不再要求开办费要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

视频

长期待摊费用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