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聯合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定向自United Nations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联合国(法语: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英语: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總共有193個会员国,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都是联合国会员国[1]

在聯合國遍布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沒有運作)。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2]

歷史

1945年,智利代表團在三藩市簽署《聯合國憲章》。

背景和建立

在联合国建立的之前一个世纪,为了规制国家之间的冲突,许多国际协约组织和会议被建立起来,例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1899年及1907年海牙公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损失之后,巴黎和会宣布建立国际联盟以保证国家间的和谐相处。这一组织解决了一些领土争端,并在一些领域建立国际架构,例如邮政、航空、鸦片控制等,其中一些后来被吸纳进联合国的体系中。然而国际联盟对于殖民地(当时占世界人口的一半)的代表權不够,并且诸如美国苏联德国日本在内的列强参与度亦不足。它無法阻止1931年日本对中国的入侵、纳粹德国的扩张、1935年的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1937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以及最终出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创立一个新的世界性组织的最初完整构想可以追溯至1939年的美国国务院。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首先使用了“联合国”一词,用于描述同盟国家{{NoteTag|罗斯福建议用这一名称代替“联合力量”。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表示同意,并注意到这一词汇在拜伦勋爵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35节)中得到使用。

1942年1月1日,26国政府签订《聯合國共同宣言》,联合国一词得到首次正式使用[3]

1945年4月25日,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旧金山召开,50国政府及诸多非政府机构参与并起草《联合国宪章》。1945年10月24日,当时的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法蘭西共和國中华民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美利堅合眾國)及多数其他签署国(46国)共同批准宪章,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

1946年1月6日,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会议(51个国家代表出席{{NoteTag|在旧金山的50国会晤中,由于西方诸强不愿承认战后的波兰人民共和国共产主义政府,波兰未在会议上得到代表权。但宪章此后经过修订将波兰列入创始国之列,波兰也于1945年10月16日批准宪章[4]。以及安理会在英国伦敦的卫理公会中央礼堂举行[5] [6]。大会选定纽约作为联合国总部,其设施于1952年完工。联合国总部同联合国在日内瓦维也纳内罗毕的总部一样,被指定为国际领土。同时,大会还选举挪威外相特吕格韦·赖伊为第一任联合国秘书长。總部完工前,在紐約長島成功湖畔的臨時總部即開始運作,儘管联合国大会2758號決議逐出曾代表中國的中华民国,而1991年苏联解体,但至今臨時總部位址仍懸掛五大創始常任理事國包括中華民國的國旗 [7]苏联国旗

冷战时期

第二任联合国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在其任期内相当活跃。

虽然维持和平是联合国的主要权力和目的,但是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立却时常导致联合国陷入瘫痪的境地,使其只能对冷战之外的冲突进行介入,例外之一是1950年的安理会决议,授权美国领导同盟军抵抗朝鲜对韩国挑衅行动的大规模反击;该决议在苏联代表缺席(因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排除在联合国外)的情况下通过Meisler, pp. 58–59。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同意分治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两年之后联合国官员拉尔夫·本奇调停此后造成的冲突。1956年,联合国第一支维和部队建立起来以应对第二次中东战争;然而,对于同时苏联在1956年革命后对匈牙利的入侵却无能为力。

1960年,联合国部署联合国刚果行动(UNOC)以维持叛乱的加丹加国的秩序,并在1964年将其归于刚果民主共和国治下,这是联合国早年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在前往同叛军首领莫伊兹·冲伯会谈的途中,常被称为是联合国最高效的秘书长的达格·哈马舍尔德在空难中身亡;几个月后他被追授予诺贝尔和平奖。1964年,哈马舍尔德的继任者吴丹部署联合国驻塞浦路斯维和部队,这是联合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维和任务。

20世纪60年代,随着去殖民化的发展,联合国迎来一批新的独立国家作为其会员;单在1960年就有17个新国家加入联合国,其中有16个来自非洲。

1971年10月25日,雖然遭到美国的反对,但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下,控制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控制台湾的中华民国成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國,这一投票也被视为是美国在联合国中影响力下降的一大信号。第三世界国家在阿尔及利亚的领导之下建立七十七国集团,这一集团在一段时间内成为联合国中的一股主导力量。

1975年,苏联和第三世界国家在美国和以色列的强烈反对之下推动通过决议,宣布锡安主义为种族主义;1991年,在冷战结束之后,这一决议被废止。

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积极活动和对中东越南克什米尔冲突的调停不力,使联合国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其次要目标——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上。到70年代,联合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预算要远远高于其维和预算。

冷战后

第七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

冷战结束后,联合国在维和方面有显著的扩展,在十年内的维和行动数量超过过去四十年。在1988年和2000年间,通过的安理会决议数量翻了超过一倍,维和的预算也增加超过十倍。 [8]

联合国调停结束萨尔瓦多内战,成功进行纳米比亚的维和任务,并监督了南非种族隔离柬埔寨红色高棉统治之后的民主选举。1991年,联合国授权美国领导的同盟军事行动,击退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1971年至1985年担任副秘书长的布莱恩·厄克特后来说这些行动的成功为联合国带来一种“虚假复兴”——在之后,联合国的任务变得更为艰难。

联合国宪章原本目的是阻止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进攻,但在90年代初联合国面临许多同时发生的严重国内危机,包括索马里、海地、莫桑比克和前南斯拉夫。在美国于摩加迪沙之战中损失惨重而撤出之后,联合国在索马里的行动被普遍认为是失败的;而联合国在波黑的行动则因为面对种族清洗显得任务不清和不果决而成为“世界的笑柄”(For quotation "worldwide ridicule", see Meisler, p. 293; for description of UN missions in Somalia and Bosnia, see Meisler, pp. 312–29.)。1994年,联合国卢旺达援助团在安理会无法决断的情况下没能对卢旺达大屠杀进行介入。

在冷战的最后数十年中,联合国受到来自美国和欧洲的批评家的批评,被指管理不善和腐败。1984年,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停止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英国和新加坡也紧随其后[9]

1992年至1996年在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对秘书处进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精简了组织的规模。他的继任者科菲·安南(1997年-2006年在任)面对美国撤资的威胁进行进一步的管理改革[10]

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联合国授权的国际介入形式多样。联合国在塞拉利昂的任务得到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支持,而对阿富汗的入侵则由北约领衔。2003年,在安理会决议未能通过授权的情况下,美国仍然入侵伊拉克,新一轮的对联合国是否有效的争论就此展开。在秘书长潘基文任下,联合国维和行动介入苏丹的达尔富尔冲突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基伍冲突,并派出观察员和化学武器核查人员前往叙利亚内战[11]

2013年,对联合国于2009年在斯里兰卡内战末期的行动的内部审查表明,该组织遭遇“系统性的失败”[12]。在2010年海地地震中,有101名联合国人员殉職,这是联合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损失。

机构体系

联合国系统建立于五大机构之上——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ECOSOC)、秘书处以及国际法院。第六个机构托管理事会在1994年最后一块托管领土帕劳独立之后已经停止运作。

五大机构中的四个都将总部设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13][14][15]内罗毕的办事处。[16]

剩余的联合国实体则分布在全球各地。联合国用于政府间会议和文件的六大语言分别为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根据《联合国特权和豁免公约》,联合国及其机构在其进行运作的国家具有外交豁免权,由此保障联合国对东道国及成员国的公平公正[17] [18]

下列六个主要机构,如琳达·法苏洛所说,是一个“各种实体和组织的奇妙结合,而他们有一些甚至比联合国本身还要老,并几乎完全独立于联合国进行运作。”这其中还包括专门机构、研究和培训机构、项目和基金以及其他联合国实体。

大会

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的主要合议性团体,包括联合国的所有会员国,每年定期举行会议,但紧急会议亦可以召开。大会由一位主席(由成员国中产生,根据区域进行轮换)和21位副主席主持。第一次会议于1946年1月10日在伦敦西敏卫理公会中央礼堂召开,有51个国家的代表参会。

大会对于重要问题的投票需要到场且投票的三分之二多数才能通过。重要问题的例子包括关于和平和安全的建议、主要机构的选举、接纳、暂停和开除会员,以及预算事宜[19]。其他问题则由简单多数决定,每个国家只有一票。除预算事项外,通过的决议对于会员没有约束力。大会可以对联合国范围内的一切事项提出建议,但关于和平和安全的事项则属安全理事会考量。

决议草案由八个委员会进行讨论之后交付大会审议。这八个委员会分别是:

  • 总务委员会 – 监督委员会,由大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会主席组成
  • 全权证书委员会 – 负责确定各会员国代表的全权证书
  • 第一委员会(裁军与国际安全)
  • 第二委员会(经济和金融)
  • 第三委员会(社会、人道主义和文化)
  • 第四委员会(特殊政治和非殖民化)
  • 第五委员会(行政和预算)
  • 第六委员会(法务)

安全理事会

File:Powell-anthrax-vial.jpg
時任美国国务卿克林·鲍威尔于2003年2月5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拉克战争问题的听证会上展示装有据称是伊拉克化学武器的试管。

安全理事会的职责是维护国家之间的和平与安全。联合国的其他主要机构只有对会员国提出“建议”的权利,而安理会则有权提出具有强制性的决议,在宪章第二十五条规定下,会员国必须接受并履行。

安理会由15个会员国组成,其中包括5个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以及10个非常任理事国。其中五个常任理事国对于联合国决议具有否决权,因此常任理事国能够阻止一项决议的通过,但无法阻止讨论。十个非常任理事国任期两年,根据地域分配原则由大会从成员国中选出。安理会的主席每个月根据英文字母顺序进行轮换[20]

秘书处

联合国秘书处由秘书长主持,由来自全球的公务人员协助运作。它为联合国机构召开的会议提供研究、信息和设施,并根据安理会、大会、经社理事会和其他机构的指示进行工作。

秘书长是联合国的发言人和领导人。根据联合国宪章,这一职位是这一组织的“行政首长”[21]。宪章第九十九条规定秘书长可将“其认为可能威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任何事件”提请安理会注意,特吕格韦·赖伊之后的秘书长将之解读为为这一职位提供了在全球范围推动行动的机会。秘书长一职已经发展成为联合国管理者和会员国间争端及国际问题的调停者两项职责的结合。

秘书长在安理会(具有否决权)进行推荐之后由大会进行任命[22]。这一职责没有具体的要求,但如今已形成惯例应有一至两个五年任期,应根据地区轮转任命,且不应来自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23] [24]。现任秘书长为安東尼奧·古特雷斯,他在2017年接替了潘基文

联合国秘书长[25]
任次 姓名 國籍 就任 卸任 注释
1 特吕格韦·赖伊 Template:Country data Norway 1946年2月2日 1952年11月10日 辞职
2 达格·哈马舍尔德 22x20px 瑞典 1953年4月10日 1961年9月18日 任內殉職
3 吴丹 Template:Country data Burma 1961年11月30日 1971年12月31日
4 库尔特·瓦尔德海姆 22x20px 奥地利 1972年1月1日 1981年12月31日
5 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 22x20px 秘魯 1982年1月1日 1991年12月31日
6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 22x20px 埃及 1992年1月1日 1996年12月31日
7 科菲·安南 22x20px 加纳 1997年1月1日 2006年12月31日
8 潘基文  韩国;zh-hk:南韓 2007年1月1日 2016年12月31日
9 安東尼奧·古特雷斯 22x20px 葡萄牙 2017年1月1日 现任

參考資料

  1. 聯合國官方網站 |accessdate=2010-12-05
  2. |title=联合国一览-联合国官方语文 |publisher= 聯合國 |accessdate=2013年10月8日
  3. Hoopes, Townsend, and Douglas Brinkley. FDR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U.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978-0-300-06930-3。
  4. [1]
  5. |title=Milestones in United Nations History |publisher=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 United Nations |accessdate=22 November 2013
  6. |archive-date=2012-01-11 |dead-url=yes
  7. 中央通訊社|date=2015-12-20
  8. Operations Expenditures: 1947–2005|last=Renner|first=Michael|website=
  9. |newspaper=New York Times |accessdate=6 January 2014
  10. |title=Are UN reforms just reshuffling of the deck? |date=16 January 1998 |work=New Straits Times |accessdate=5 November 2013
  11. |title=Syria: Chemical weapons team faces many dangers, says U.N. chief Ban |author=Smith-Spark, Laura |date=8 October 2013 |publisher=CNN |accessdate=18 November 2013
  12. |title=UN failed during final days of Lankan ethnic war: Ban Ki-moon |agency=Press Trust of India |date=25 September 2013 |work=FirstPost |accessdate=5 November 2013
  13. 2010年9月24日。国际法院的总部位于海牙,而其他专门机构的总部设在联合国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日内瓦
  14. |title=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Geneva |publisher=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Geneva |accessdate=6 November 2013、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维也纳
  15. |title=Welcome to the 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Vienna! |publisher=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Vienna |date= |accessdate=6 November 2013
  16. |title=Welcome to the 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Nairobi |publisher=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Nairobi |accessdate=6 November 2013
  17. |title=Jerusalem Court: No Immunity for UN Employee for Private Acts—Diplomatic/Consular Law and Sovereign Immunity in Israel |publisher=Diplomaticlaw.com |date=23 March 2009 |accessdate=27 April 2010 |deadurl=yes |archiveurl=
  18. |archivedate=2012年6月28日
  19. [2]
  20. |title=Security Council Presidency in 2013 |publisher=United Nations |accessdate=6 November 2013
  21. |title=United Nations Charter: Chapter XV |publisher=United Nations |accessdate=18 November 201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08032118/https://www.un.org/en/documents/charter/chapter15.shtml# |archive-date=2013-12-08 |dead-url=yes
  22. |title=Appointment Process |publisher=United Nations |accessdate=18 November 2013
  23. |title=An Historical Overview on the Selection of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es-General | publisher=UNA-USA | accessdate=30 September 2007|format=PDF |archiveurl =
  24. |archivedate = 25 October 2007
  25. |title=Former Secretaries-General |publisher=United Nations |accessdate=6 November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