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篤七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教宗 本篤七世 Benedictus PP. VII | |
---|---|
羅馬主教 | |
位於城外聖保祿大殿的教宗本篤七世圖像 | |
就任 | 974年10月 |
卸任 | 983年7月10日 |
前任 | 教宗本篤六世 |
繼任 | 教宗若望十四世 |
個人資料 | |
本名 | (不詳) |
出生 |
(日期不詳) 意大利羅馬 |
逝世 |
983年7月10日 意大利羅馬 |
參見其他以本篤為名的教宗 |
教宗本篤七世(拉丁語:Benedictus PP. VII;?-983年)原名不詳,於974年10月至983年7月10日岀任教宗。[1]他原為蘇得利教區主教,獲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二世以及反對對立教宗博義七世的羅馬神職團以及居民們的支持下成為教宗,並驅除了博義七世。他在其任內他積極推動隱修改革,並曾於981年三月在聖伯多祿堂舉行教務會議譴責買賣聖職。[2]
生平事跡
一、本篤七世教宗的譯名
本篤七世(Benedict VII)教宗,又譯本尼狄克七世、本尼迪克特七世等。
二、本篤七世教宗的簡介
本篤七世教宗是意大利羅馬人,達味的兒子,原是教宗領地蘇特里城(Sutri)的主教,教宗本篤六世(Benedict VI 973~974)被謀殺後,他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二世(Otto II 973~983)的作用下,於公元974年10月被推選為羅馬主教,天主教歷史上的第一三五任教宗。他立意推動改革,促進隱修事業,反對買賣神職;但十世紀的修道院、神職人員已與世俗官員一樣腐化,改革未能取得明顯效果,但也和平無事。
三、時代背景
公元974年,發動叛亂的羅馬豪門克雷申蒂(Crescentii)家族的克雷申蒂歐一世(Crescentius I ?~984)廢黜本篤六世教宗;另立樞機助祭弗蘭克(弗蘭科維)為敵對教宗,稱波尼法爵七世(Boniface VII 974;984~985)。之後又將本篤六世教宗絞死在獄中。
後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二世的欽差西科伯爵驅趕了敵對教宗波尼法爵七世,使本篤七世順利當選為教宗。但敵對教宗波尼法爵七世的影響力並未消退,致使十年後的若望十四世(John XIV 983~984)教宗,被波尼法爵七世敵對教宗派的狂妄分子囚禁於羅馬聖安傑洛城堡,爾後被殺害,一說在獄裡餓死,一說被毒死。
四、在位時間
本篤七世教宗於公元974年10月至983年7月10日在位,任期將近九年,任期內,力求改革教會,但沒有顯著成果。
五、主要成就
1、在奧托二世的協助下,重建教廷權威。
2、反對神職買賣。
3、積極推動隱修制度。
譯名列表
- 本篤七世: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禧年專頁 http://catholic-dlc.org.hk/2000.htm |date=20051123094045 、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 歷任教宗、《大英簡明百科知識庫》2005年版[失效連結]作本篤。
- 本尼狄克七世:《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993年版作本尼狄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