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勇忠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義勇忠祠,原稱河南公墓、是位於臺灣新竹市東區金山里的陰廟,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附近,祭祀乙未戰爭時被當地客家人所劫殺的廣東籍清軍,曾被誤會受祭者是荷蘭人。
由來
乙未戰爭,唐景崧逃回中國大陸,潰兵四出,臺北城清軍兵勇衝入巡撫衙門等處搶劫、殺人、放火、姦淫。加上唐景崧之前重用被稱為「河南兵」的粵勇,引起臺勇不滿,導致臺勇和粵勇趁機互殺,城中積屍遍地。其中一些粵勇逃到新竹時被殺,有些葬於南壇大眾廟右側。因客家人痛恨河南兵叛逃,甚至有煮食他們的肉,甚至是挖取心肝生吃的慘事。據義勇忠祠的〈義勇忠公履歷錄〉所載,逃到埔頂、金山面二處的粵勇,被殺死的有二十餘命,埋於田野之中。
廟誌也是類似記載,但人數則寫四十餘人。
逃到金山面的粵勇亦有倖存者。據風空黃姓居民表示,以前金山面風空地區鄭家聚落住有一員名為「補鍋生」的河南兵,以補鍋維生,單身未婚。另外1996年11月吳聲泉口述,地方有對河南兵評價不高的諺語:「河南公把水口,人面鬼仔心。」
後來,1994年《聯合報》報導時,當地范玉平等老一輩的說法是這些死者是明鄭時代逃到金山面的荷蘭人,因帶有珠寶等值錢飾物,被當地人所覬覦,就報官府圍剿領賞,結果荷蘭人全被殺。之後金山一帶的居民,覺到夜晚陰風慘慘,更有人看到荷蘭人陰魂不散,遂建名為「荷蘭公廟」的陰廟以慰亡靈。
沿革
金山面的粵勇骨骸經多年風雨,土失骨露,妨礙耕作。1900年,地方人士收拾骨骸集中於一處,在金山面莊四方埤邊,以三座大水缸裝置骨骸,修一墳墓祭祀,稱為「河南公墓」。吳、徐、鄭、呂、江、黃、劉、張、林、鄧、龔等十一姓為主的二十五人於該年農曆十一月初二集資龍銀貳拾伍元,成立名為「萬福嘗會」的祭祀組織,推舉吳阿滿、吳明忠、吳勝長、龔阿海此四人管理會金,作為掃墓祭祀之用。
1938年間,金山面大地主鄭邦泗擴大埤塘蓄水量,乃將河南公墓移至上庄伯公祠旁,此祭祀組織運作中斷九年 。該年重建時,當地人范玉平表示看到數十顆人頭骨被拿出來曝曬。
1947年以徐、吳、江、鄭等四姓為主,共計五十四人再度重組祭祀組織,取名為「復興慶壽嘗義勇忠公會」,各捐舊台幣壹仟元,以為會嘗底。1948年冬投票選出鄭水魁、吳阿昌、徐陳阿乾等三人為監事,吳聲響、徐木生、徐陳康等三人為經理。
1990年,新竹科學園區徵收三期土地,金山里上、下莊被徵收,居民四散,聚落乃廢,墓面臨遷移 。1993年12月遷建落成。1994年《聯合報》採訪時,已搬遷到光復路一段89巷旁。金山里第五鄰一帶的居民表示,科學園區三期徵地的土地公廟比屬於陰廟的此廟較小,陽壓不住陰,科學園區的徵地作業才不順利。後來同里建立了金山集福宮。
河南公墓原預遷往三期安遷戶水塔邊,但被光復路一段89巷的住戶反對作罷。之後於1996年12月22日冬至,遷至三期安遷戶最西邊綠地,以新城斷層帶上方十坪左右新建廟宇,廟名改為「義勇忠祠」。
寺廟
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靈、神話或傳說人物、歷代聖賢、歷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築物,均可統稱為廟宇[1]。
一般包括道觀、佛寺、祠等廟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的祠堂家廟,但一些聖賢的家廟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這些家廟同時事實上有著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用的性質。道教宮觀可稱宮廟,佛教寺院可稱寺廟,尊天法祖祭祀通稱祖廟或宗廟,皇家太廟與明堂則合稱為廟堂。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廟宇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廟宇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建築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門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或結界範圍。入門之後為神道,可通往參拜之處。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規模較大的寺廟常有多個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廟宇周圍會有鎮守の森,有守護廟宇的神聖意義,也有些是作為風水林。
類型與名稱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闕,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與白雲觀。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會以「宮」命名,兩者又合稱「宮觀」。
民間信仰中的寺廟命名多元,傳統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為帝、后、妃或王爺級的寺廟才會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宮」命名。例如媽祖曾先後在元代、清代獲皇帝冊封為天妃、天后,於是部分媽祖廟命名為天妃宮、天后宮;關羽被尊為協天大帝,於是一些關帝廟也命名為協天宮;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廟宇也會稱為「宮」,如香港、澳門一些由民間釋教信徒開設的觀音廟名為水月宮。今日多數神廟都稱「宮」。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名稱包含北極殿、真武殿等。
寺廟原指「寺院」「寺」原係朝廷辦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為官廨別稱。佛教傳入中國初期,曾將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寺中居住,因幾個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寺中某某院也逐漸成為僧人居所代稱。故後世稱為寺或院,佛教僧侶修行、禮佛與居住的道場,如中國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與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青山禪院」,並隨著漢傳佛教傳播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伊斯蘭教之禮拜堂稱之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巖」本來指位於山窟或依山崖處據險而築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也常命名為清水巖。
「洞」係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後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等地,因為民間釋教與民間信仰合流,而成為廟的代名詞之一。
儒教的寺廟包括祭祀孔子的孔廟,以及祭祀聖賢、烈士、祖先的「祠」,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賢的祠又被民眾視為祈福消災的神明,遂與民間信仰結合變成民間寺廟,例如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廟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處,部份廟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歲的代天府、奉祀池府千歲的海埔池王府、奉祀張李莫府三千歲的五條港安西府、奉祀張天師的天師府或廣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審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廳,作為廟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灣齋教、扶乩之場所亦常稱為「堂」,例如壹善堂、勸化堂。佛教道場也會使用「講堂」作為弘法場所名稱如慧日講堂與菩提講堂。一貫道場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聖堂」等。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另外,一般私人設立的神壇也常稱「某某壇」。
「廟」可作為祭祀各神祇場所的泛稱,或直接成為祭祀場所名稱,如武廟、文昌廟、文武廟、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廟、義民廟、祭祀后羿的三嵕(zōng)廟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廟稱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對於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稱為神宮,小型的神社則稱為「祠」,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傳統信仰中的寺廟,除了與中國相同的類型外,村社裡還有一種稱為「亭 (越南)|Đình」的寺廟,供奉村社保護神。
參考文獻
- ↑ 道教宮廟組織或管理章程範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