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諾森三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教宗 何諾三世 Honorius PP. III | |
---|---|
羅馬主教 | |
| |
當選 | 1216年7月18日 |
就任 | 1216年7月24日 |
卸任 | 1227年3月18日(在位10年237天) |
前任 | 教宗意諾增爵三世 |
繼任 | 教宗額我略九世 |
個人資料 | |
本名 | Cencio |
出生 |
1148年 教宗國羅馬 |
逝世 |
1227年3月18日 教宗國羅馬 |
牧徽 | 何諾三世Honorius PP. III's coat of arms |
參見其他以何諾為名的教宗 |
教宗何諾三世(拉丁語:Honorius PP. III;1148年-1227年3月18日)本名琴喬(Cencio),1216年7月18日當選羅馬主教(教宗),同年7月24日即位至1227年3月18日為止。[1]
生平事跡
一、依諾增爵三世教宗的譯名
依諾增爵三世(Innocent III)教宗,又譯諾森三世、英諾森三世、依諾森三世等。
二、依諾增爵三世教宗的簡介
據《EB》記述:依諾增爵三世教宗是意大利羅馬(原教宗國坎帕尼亞-迪羅馬加維尼亞諾堡)人,公元1160/1161年2月22日出生,原名塞尼的洛泰爾(Lothar of Segni),意大利阿納尼城特拉西蒙伯爵之子。青年時代在巴黎攻讀神學,在博洛尼亞攻讀教會法。
公元1190年,格肋孟三世(Clemens III 1187~1191)將洛泰爾由副助祭提升為樞機助祭。
公元1198年1月8日繼格肋孟三世之位任教宗的塞來斯定三世(Celestine III 1191~1198)駕崩,38歲的洛泰爾於當天當選為羅馬主教,2月被受司鐸職,隨即被祝聖登教宗位,成為聖伯多祿的繼位者,當時世界的最高領袖,天主教歷史上第一七六任教宗。
公元1198年提升侄子烏戈利諾(Ugolino)為樞機助祭,公元1206年升他為樞機主教,日後是額我略九世(Gregory IX 1227~1241)教宗。
據說公元1199年,依諾增爵三世上任第二年,他向西歐全教會第一次徵稅。
公元1202~1204年,依諾增爵三世發動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公元1207年(一說1209年),依諾增爵三世教宗先用和平勸化的手段無果,最後決定發動另一支十字軍,鎮壓法國南部圖盧茲的阿爾比派(Albigensians)異端,阿爾比派異端是純潔派異端的一支,是典型的善惡二元論,因發生在阿爾比而得名。
公元1209年10月4日,依諾增爵三世在羅馬為奧托四世( Otto IV 1209~1218 德王1198起)加冕,授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
依諾增爵三世教宗於公元1209年批准方濟各(Franciso 1182-1226)會的生活方式,公元1215年認可多明我(Dominic 1170~1221)成立的修會。
公元1215年,依諾增爵三世教宗主持召開第四屆拉特朗大公會議,此屆會議使中世紀教廷進入鼎盛時期,通過多項重要決議,例如:確認聖體質變的教義等。
依諾增爵三世教宗在任期間積極參與歐洲各國的政治角逐,使英國、丹麥、葡萄牙、瑞士等國王稱臣。
公元1216年7月16日,在佩魯賈(Perugia)病逝,葬於拉特朗大殿。
三、時代背景
自從第八世紀矮子丕平(Pippin III 751~768)送給教會一塊土地之後,這個教宗國便成為歐洲制衡力量、舉足輕重的重要一環。到了耶穌誕生後第一個千年之際,教宗國的權勢和影響逐漸進入高峰期。
聖額我略七世(St.Gregory VII 1073~1085)教宗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升了教宗的地位和勢力,並曾於公元1077年讓德王亨利四世(Henry IV 1084~1106 德王1056起)不得不在雪地里三天三夜請求原諒。
真福烏爾巴諾二世(Bl.Urban II 1088~1099)教宗憑藉他的演講天賦,通過公元1095年在克萊芒的著名演講,發起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使教宗國成了整個西歐的精神核心。
另一方面,基督徒的國家也受到極大的威脅:伊斯蘭教侵擾基督徒國家,占領聖地耶路撒冷,各國血腥事件頻繁發生。在教會內,法國南部阿爾比派(亞勒比根派Albigensians)極端二元論的異端,急速蔓延,侵蝕基督徒正統信仰。
依諾增爵三世一上任就深感任重道遠,頃刻不敢怠慢,在他繼位時,羅馬城實際上不受教廷管轄,通過他的努力不久恢復了教廷的權威。歷時不多幾年間,他平息豪門之間的鬥爭,獲得大多數人的擁護。這一切的一切都催逼着依諾增爵三世走上登峰造極,使之成為號稱「萬皇之皇」的教宗。
四、改革方向
依諾增爵三世教宗的改革方向,秉承聖額我略七世教宗的教權至上理念,認為教宗是天主在世上的代表,皇帝和國王應臣屬於教宗,並由教宗授予世俗的權力。
依諾增爵三世教宗稱自己是介於天主和人之間的存在,位於天主之下,人之上,扮演着神人之間溝通的角色。他說:「教宗是太陽,世俗國王是月亮。」,(這句話是額我略七世說的,是中世紀有名的日月論)「國王如不能誠心侍奉基督的代理人,就不能正確地治理他的國家。」,「國王擁有肉體(物質)上的權利,祭司擁有靈魂(精神)上的權利,由於精神統治着肉體,教宗也應高於國王。」在這些言論的指導下,依諾增爵三世教宗在其任內,致力於建立歐洲基督教神權的一統天下。
五、改革進展
依諾增爵三世教宗的改革方案,首先從教務方面着手。他制定了教宗獨攬任免神職人員大權的制度。
他利用羅馬城和教宗國內的貴族王公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來自德意志的威脅,使他們服從自己的權威。他調整擴大了教宗的宮廷機構,向各地派遣樞機主教以監督各地教會(此前一直由各地大主教兼任教宗使節的監督職能)。各地主教又必須監督其屬下的教區和修院,隨時撤換不稱職者,使歐洲的教會形成一個在教宗掌控之下的嚴密體系。
公元1215年,依諾增爵三世教宗主持召開第四次拉特朗大公會議,頒布了一系列教會改革條規,其中首次提到聖餐變體說的教義。
在依諾增爵三世教宗的領導下,天主教內出現了新的氣象,標榜清貧的托缽修會團體也應運而生,主要組織有方濟各會和多明我會。依諾增爵三世教宗還加強異端裁判所運作,派遣多明我會士主持。
依諾增爵三世教宗的統治時期是教宗權勢的鼎盛時代,教廷勢力在當時的歐洲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六、擴張勢力
按《EB》記述:依諾增爵三世登位後不久,在德意志國王人選問題上,神聖羅馬帝國諸侯意見不一。一派擁護士瓦本公爵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腓力,另一派擁護韋爾夫家族的不倫瑞克公爵(日後稱奧托四世Otto IV 1209~1218德王1198起),由於霍亨斯陶芬家族在南意大利擁有領地,為避免南意大利與德意志同屬一君主,依諾增爵三世教宗支持奧托四世。
幾年後腓力實力超過奧托,依諾增爵三世不得不同他談判,未幾,腓力突然被暗殺,於是依諾增爵三世在公元1209年為奧托四世加冕,授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
但奧托四世登上皇位之後,卻立即翻臉,不承認教宗在戰爭中獲得的利益,甚至準備兵戎相見,並蓄意吞併西西里。於是,依諾增爵三世教宗宣布絕罰奧托四世。轉而支持西西里國王腓特烈,腓特烈繼位後,稱腓特烈二世( Frederick II 西西里王1197起,德王1212起,耶王1229起,帝國皇帝1220~1250),他以德意志國王身份宣布,要將西西里的統治權完全移交給他的幼子亨利(Henry (VII)1211~1242在世,德王1220起) 。
與此同時,與奧托四世聯盟的英格蘭國王若望(無地王John 1199~1216)在許多件事上也明目張胆地違抗教宗,特別是在坎特伯雷(canterbury)大主教的任命權上衝突激烈。於是,教宗在公元1207年將無地王開除了教籍,還將英格蘭排除在天主教教區之外長達六年之久。依諾增爵三世教宗還準備支持法王腓力二世(Philip II 1179~1223在位)進攻英格蘭,無地王最終被迫屈服,接受教宗的大主教人選,並向教宗稱臣納貢。
公元1214年,腓特烈二世在法蘭西國王腓力二世的援助下擊敗奧托四世和與他結盟的英格蘭國王若望。
在這場長達十二年的戰爭中,這位教宗通過雙方的許諾,得到了斯波萊托(Spoleto)、安科納(Ancona)等地,使教宗國北達波河(Po,River)下游,南抵那不勒斯(Napoli)邊境,可謂盛極一時。
七、鎮壓異端
教宗依諾增爵三世時代,法國南部阿爾比(亞勒比Albigensians)派異端猖獗,是典型的善惡二元論,也是純潔派的一支,類似第三世紀由摩尼(Mani)創立的摩尼教(Manichaeism)。認為宇宙萬物源於兩個最高神:惡神創造了可見的物質世界,舊約也是它的工程;善神是新約的作者,它還創造了不可見的精神界。基督是最偉大善神,只有人形,沒有真正受苦死亡。信友必須規避一切物質界,甚至度婚姻生活也被認為是罪惡,生育也是罪惡,死亡卻是好事,因此要絕對禁慾種種……
教宗依諾增爵三世認為這種異端的流毒激烈,殺生力不可估計,必須果斷採取措施,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於是教宗在公元1207年(一說1209年)先用和平手段勸化他們無果後,便組織十字軍鎮壓阿爾比派異端,開了教廷用武力鎮壓異端的先例。
依諾增爵三世教宗對阿爾比派異端的鎮壓是他的成就,也是他的失敗。
八、召開第四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依諾增爵三世教宗對天主教最突出的貢獻就是於公元1215年在拉特朗召開的第四屆大公會議,也是天主教歷史上的第十二屆大公會議。該次大公會議是繼君士坦丁時代尼西亞大公會議以來最重要的一次大公會議。它不僅使依諾增爵三世個人事業達到巔峰,也使中世紀教廷地位進入鼎盛時期。此屆會議各國教會首腦雲集,通過許多重要決議:其中最重要的是確定了七件聖事,包括洗禮、堅振、聖體、懺悔、神品、婚姻和臨終傅油禮。信徒每年至少告解一次,領聖體一次等。並且在這屆會議中第一次提到了聖體聖事的質變(transubstantiation)教義。
第四屆拉特朗大公會議對神職人員的生活、修會生活、信徒生活、以及譴責異端等,幾乎方方面面都作了規定,例如,規定信徒每年至少告解一次,復活節必須領聖體,禁止神職人員參與決鬥或其他解決糾紛的殘酷手段等等。這次會議在神職人員與平信徒中間發動了重大的改革運動,是一屆偉大而影響深遠的大公會議,使教會在之後三百年間得以克服內外危機。
九、十字軍東征
依諾增爵三世在位期間曾發動兩次十字軍行動。公元1202~1204年的第四次行動進攻矛頭中途轉向君士坦丁堡以迎合威尼斯。另一次則是在1207年討劃法國南部的阿爾比派異端。
公元1216年,依諾增爵三世積極準備再次發動十字軍行動以收復聖地,但在準備期間於佩魯賈病死。
十、法學領域
據《EB》記載:依諾增爵三世對教會各方面的活動都有重要的規定,宗教法學者在他在位期間就編纂頒發他的教令,其中由柯利瓦西努編訂的《三編》經他本人正式批准刊行。依諾增爵三世的許多敕令收入《教會法大全》的第二部分和教宗額我略九世所編的《補編》。
十一、在位時間
依諾增爵三世教宗於公元1161年2月22日出生,公元1198年1月8日至1216年7月16日在位,任期十八年半多,任內為教會作出影響深遠的巨大貢獻。
譯名列表
- 洪諾留三世:大英簡明百科[失效連結]、大英綫上繁體中文版[失效連結]作洪諾留。
- 洪諾留三世:《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993年版作洪諾留。
- 何诺三世: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 歷任教宗作何诺。
- 霍諾里烏斯三世:中國大百科智慧藏 外國人名譯名對照表作霍諾里烏斯。
- 霍諾里烏斯三世:[1] Template:Way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