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生物分类学

Dymh讨论 | 贡献2018年12月20日 (四) 14:03的版本

生物分类学(biotaxonomy)通常直接称分类学(taxonomy;taxonomie;taxonomía),是一门研究生物类群间的异同以及异同程度,阐明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要将生物分类,首先要知道生物与非生物的定义,但是我们似乎没有办法准确定义,以病毒来说,虽然可在其他生物体内寄生并复制,但在生物体外却没有一般生物的特征如制造或摄取营养,生殖等现象。又如引起疯牛病阮粒(prion)可以造成感染却无DNA成分,一直以来,DNA被视为生命遗传物质,经由与RNA转录转译过程,形成蛋白质,再进一步形成组成细胞的各个部分,如细胞膜胞器等,而细胞则是我们长久以来所认为组成生命体的最小单位。

这种分类应该反映不同生物体间的进化树关系。分类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而系统学试图寻找生物之间的关系。占主导地位的分类法是林奈氏分类系统(Linnaean),它包括一个属名和种加词

目录

生物命名规范

关于如何为生物命名的原则有很多国际协议,例如《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简称ICBN)、《国际动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简称ICZN)以及《国际细菌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Bacteria,简称ICNB)。第四版的生物命名法规(BioCode)草案在1997年出版,它试图在三个领域标淮化命名,但现在还没有被正式采纳。《国际病毒命名和分类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Virus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简称ICVCN)是不属于生物命名法规的。

生物分界

传统上,生物分为五界,由Sahn等于1949年提出:

Copeland提出过四界说:

也有人使用三域说。这种分类方法反映了细胞是否有以及细胞膜细胞壁的差异。

另有一些不属于上述所有分类的介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生命形式,即只能寄生于细胞内的病毒,而它们在细胞外并不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形式。

分类表

生物分类总表

这个列表以NCBI Taxonomy上的分类为基础。

生物详细分类表

古菌域

包含嗜盐菌、一些超嗜热菌嗜酸菌等。

细菌域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包含绿藻轮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

真菌/后生动物组

真菌/后生动物组除动物界和真菌外,还包含领鞭毛虫鱼醉菌等。

动物界

即“后生动物”组。

真菌界

包括子囊菌担子菌接合菌壶菌聚合菌微孢子虫

其馀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真核藻类

真核生物除动物植物真菌三界之外统称原生生物,为并系群

注:以上真核生物列表不完全,尚包括有其他一些未归类原生生物

注释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