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散文( prose ),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是一種文學形式,與之相對的稱為韻文或詩文。

目錄

簡介

散文可分為廣義與狹義的解釋,其中,廣義散文最容易辨識與定義的方式,是「鬆散」的結構。也就是說,扣除其它文學形式重迭部分,運用普通語法結構,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束縛及限制的文字梳理方式,都可稱為散文。

除此,狹義散文是單指文學範疇內,結構鬆散之非韻文作品。文學專指的散文,歷代作品有著各時代不同流變的脈絡,而正因為鬆散帶來的自由,散文作品表達出的思想通常有著豐富與圓滿的特色。[1]

今天全世界所有國家或地區,只要有文字之語言,都會產生廣義或狹義的散文方式。廣義上的散文,採用了大多數口語對話,全面運用於文學,報紙雜誌百科全書廣播電影、歷史研究、哲學法律和許多其他形式的交流。

雖說廣義散文應用如此普遍,「散文」一詞,仍多稱呼於狹義散文上;而事實上,這些單指文學方面的散文作品,也經過久遠年代之進化,而呈現不同面向。就以中國為例而言,最早的狹義散文甚至可追溯至幾千年前之先秦[2]

「散文」一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

辭海》認為:中國六朝以來,為區別韻文與駢文,把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統稱「散文」。後又泛指詩歌以外的所有文學體裁。

隨着時代的發展,散文的概念由廣義向狹義轉變,並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

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為創作、審美對象的文學藝術體裁,是文學中的一種體裁形式。

1.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散文與韻文、駢文相對,不追求押韻和句式的工整。這是廣義上的散文。

2.在中國現代文學中,散文指與詩歌小說戲劇並行的一種文學體裁。這是狹義上的散文。

特點

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題材廣泛、寫法多樣,又指結構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貫穿全文的線索。散文寫人寫事都只是表面現象,從根本上說寫的是情感體驗。情感體驗就是「不散的神」,而人與事則是「散」的可有可無、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說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表現手法不拘一格:可以敘述事件的發展,可以描寫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發表議論,而且作者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神不散」主要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面說的,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散文的內容多麼廣泛,表現手法多麼靈活,無不為更好的表達主題服務。 意境深邃: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

作者藉助想象與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而虛的依次寫來,可以融情於景、寄情於事、寓情於物、托物言志,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

語言優美:所謂優美,就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也美麗),生動活潑,富於音樂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所謂凝練,是說散文的語言簡潔質樸,自然流暢,寥寥數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散文力求寫景如在眼前,寫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美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的文采。經常讀一些好的散文,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還可以從中學習選材立意、謀篇布局和遣詞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列子·黃帝》一篇,見有列子「乘風而歸」的說法。又有列子對尹生說的一段話:「心凝形釋,骨肉都融,不覺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隨風東西,猶木葉干殼。意不知風乘我耶?我乘風乎?」這裡的「心」與「神」相通,張湛注《列子》即把「心凝形釋」說成「神凝形廢」了。

什麼叫做「神凝」呢?《黃帝》篇里就有「用志不分,乃疑(通凝)於神」的話。指用心專一。當然,這「神」與「凝」,都不是停滯的、枯死的,而是如《周易·繫辭·上》所說:「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就是說,「神」是可以超越空間而自由馳騁的。具體到文章寫作,也就是如上文所說,「神」是有趨向性的,富於動感的。

至於「形」的含義,《樂記》里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話。錢鍾書先生釋為「『形』者,完成之定狀」。錢先生還引述亞里士多德論「自然」有五層含義。其四,是「相形之下,尚未成形之原料」,也就是「有質而無形」的狀態;其五,是「止境宿歸之形」。這種由「原質」,「原料」而「成形」的說法用之於文章寫作,也如錢先生所闡述的,「春來花鳥,具『形』之天然物色也,而性癖耽吟者反目為『詩料』」。指明做為「詩料」的「形」,即包括着「題材」的內。「吟安佳句,具『形』之詞章也」。指明做為詩文的「形」即指「詞章」,包括語言、結構等。我在上文所論「形」的概念,也具有同這裡所引說法的一致性。

總起來看,論述散文創作的某種特色所慣常運用的提法「形散神不散」,其「神」與「形」的含義許是取喻於《列子》「神凝形釋」的。而運用「神凝形散」或「神收形放」一類話來讚美散文的構思謀篇,在概念上雖屬借喻,但是同《列子》的提法具有相當的對應的類比性質,且用語簡括,概念現成,有較強的表現力。那麼,散文研究領域裡的「形神」說之所以被承認,被沿用,原因之一,正在於此。

線索

線索是作者將材料串聯起來的「紅線」或「寄託物「。常見的線索有以下幾類:

1、以核心人物為線索。

2、以核心事物為線索。

3、以時間為線索。

4、以地點為線索。

5、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

需要注意的是,線索的類型及其在具體文章中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文章線索單一;有的文章線索雙重,或虛實結合, 或縱橫交叉,或一主一次,或平行發展。線索在文中的體現,多半在標題、開頭、結尾和過渡段的段首、段尾等處;而把握文章的氣勢、整體脈絡和傾向,則是把握線索的關鍵。

兩種解釋

古代文學中:散文包括古文、駢文和辭賦,駢文和辭賦基本上屬於韻文範疇,但在行文體制上更接近散文。

現代文學中:指詩歌、小說、戲劇以外的文學作品和文學體裁,包括雜文隨筆遊記等,對它又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

廣義的散文,是指詩歌、小說、戲劇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學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議論抒情為主的散文外,還包括通訊報告文學、隨筆雜文、回憶錄傳記等文體。隨着寫作學科的發展,許多文體自立門戶,散文的範圍日益縮小。

狹義的散文是指文藝性散文,它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並茂的文學樣式。

常見的散文有敘事散文抒情散文議論散文

分類

敘事散文

敘事散文,或稱記敘散文,以敘事為主,敘事情節不求完整,但很集中,敘事中的情滲透在字裡行間。側重於從敘述人物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質,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因素,從一個角度選取題材,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據該類散文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又可將它區分為記事散文和寫人散文。

偏重於記事

以事件發展為線索,偏重對事件的敘述。它可以是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如許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幾個片斷的剪輯,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敘事中傾注作者真摯的感情,這是與小說敘事最顯著的區別。

偏重於記人

全篇以人物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徵作粗線條勾勒,偏重表現人物的基本氣質、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魯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實是它與小說的區別。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或稱寫景散文,指以描繪景物、抒發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願的散文。

注重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這類散文有對具體事物的記敘和描繪,但通常沒有貫穿全篇的情節,其突出的特點是強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觸景生情,洋溢着濃烈的詩情畫意,即使描寫的是自然風物,也賦予了深刻的社會內容和思想感情。優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摯,語言生動,還常常運用象徵和比擬的手法,把思想寓於形象之中,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例如:茅盾的《白楊禮讚》、魏巍的《依依惜別的深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櫻花贊》。

以描繪景物為主的。這類文章多是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於景,抓住景物的特徵,按照空間的變換順序,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把觀察的變化作為全文的脈絡。生動的景物描繪,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氣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現主題。例如:劉白羽的《長江三峽》。

哲理散文

哲理,是感悟的參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結晶。它縱貫古今,橫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會,寄寓於人生百態家長里短,閃思維領域萬千景觀。 高明的作者,善於抓住哲理閃光的瞬間,形諸筆墨,寫就內涵豐厚、耐人尋味的美文。時常涵詠這類美文,自然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迪和薰陶,洗禮和升華,這種內化作用無疑是巨大的。

哲理散文以種種形象來參與生命的真理,從而揭露萬物之間的永恆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靈透闢的整合,給我們一種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的底蘊、觀念具有震撼性的審美效果。把握哲理散文體現出的思維方式,去體悟哲理散文所蘊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積澱。例如:尼采的《我的靈魂》。

1.哲理散文中的象徵思維:哲理散文因為超越日常經驗的意義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質,構成了本體的象徵表達。它摒棄的是淺薄,而是達到一種與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靈氣往來的境界,我們從象徵中獲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暢快,由心靈的平靜轉到靈魂的震顫,超越一般情感反應而居於精神的頂端。

2.哲理散文的聯想思維:由於哲理散文是個立體的、綜合的思維體系,經過聯想,文章擁有更豐富的內涵,不至於顯得單薄,把自然、社會、人生多個角度進行了融合。

3.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維:哲理散文在本質意義上是思想表達對情感的一種依賴。「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由於作者對生活的感悟過程中有情感參與,理解的結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乾巴巴的議論,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滿了審美情感液汁的思想。從哲理散文的字裡行間去讀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義。這就是哲理散文藝術美之所在。

鑑賞技法

散文鑑賞,重點是把握其「形」與「神」的關係。散文鑑賞應注意以下幾點:

1.讀散文要識得「文眼」

凡是構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寫得含蓄的詩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鑑賞散文時,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畫龍點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領會作者為文的緣由與目的。「文眼」的設置因文而異,可以是一個字、一句話、一個細節、一縷情絲,乃至一景一物。並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注意散文表現手法的特點

注意散文表現手法的特點,深入體會文章的內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為了使讀者具體感受到所寄寓的豐富內涵,作者常常對所寫的事物作細緻的描繪和精心的刻畫,就是所謂的「形得而神自來焉」。我們讀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點,由「形」見「神」,深入體會文章內容。

3.注意展開聯想,領會文章的神韻

聯想的方式有:①串聯式:如《獵戶》「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②輻射式:如《土地》以「土地」為中心生髮開去,寫「熱愛生活,保衛土地,建設土地」;③假託式:如《白楊禮讚》;④屏風式:如《風景談》。注意豐富的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到虛,這樣才能體會到文章的神韻,領會到更深刻的道理。

4.品味散文的語言

一大特色是語言美。好散文語言凝練、優美,又自由靈活,接近口語。優美的散文,更是富於哲理、詩情、畫意。傑出的散文家的語言又各具不同的語言風格:魯迅的散文語言精練深邃,茅盾的散文語言細膩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語言氣勢磅礴,巴金的散文語言樸素優美,朱自清的散文語言清新雋永,冰心的散文語言委婉明麗,孫犁的散文語言質樸,劉白羽的散文語言奔放,楊朔的散文語言精巧。何為的散文語言雅致。一些散文大家的語言,又常常因內容而異。如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的語言,鋒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語言,絢麗如雲錦;《風箏》的語言,凝重如深潭。體味散文的語言風格,就可以對散文的內容體味地更加深刻。

5.領會作品的內涵

閱讀散文就要進行由此及彼舉一反三的想像、聯想和補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豐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補文中的結構空間。

鑑賞問題

1、整體入手,理清文章脈絡。材料豐富,思路靈活是散文的主要特點之一,閱讀時一定要着眼於文章的整體,注意理清內部的相互關係,從宏觀上駕馭文章,體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傾注其中的情。如《長城》(2000年)一文,從深秋晚景寫起,引入對歷史的回顧與反思,再從歷史回到現實,在歷史與現實的對比中深化主旨,卒章顯志,含蓄而又深沉。在這種整體閱讀的基礎上,再來回答題目,就會洞若觀火,遊刃有餘。

2、了解背景,透視創作歷程。作品是社會的折射,內容是背景的產物。有不少散文的創作,往往受環境的影響。因此,了解文章的相關背景,是閱讀鑑賞散文的一把鑰匙。閱讀《獸·人·鬼》(2000年春季),就必須認真閱讀注釋,分析背景材料。抗戰勝利後,國統區人民掀起了反內戰運動,國民黨當局卻大行不義,倒行逆施,製造了臭名昭著的「一二·一」慘案。聞一多先生十分悲憤,堅決主張聲援學生的愛國運動,對個別教授畏首畏尾,保全小我的做法極為不滿,於是寫了這篇文章。透視創作歷程,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和思想感情,再對照原文,試卷中的問題就不難找到答案。

3、藉助想象,體察作者情感。散文屬於文學範疇,閱讀散文必須發揮聯想和想象,結合個人生活體驗,和作者情感發生強烈共鳴。讀《長城》,如果能聯想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對「長城」的議論,能想象到長城上狼煙四起,民族鬥爭的慘烈,想象到中華民族融合過程中的曲折歷程,就不難觸摸到作者那顆希望中華民族走出封閉與落後,走向繁榮與強大的赤誠滾燙的心。

4、辨識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現手法之一,托物言志類散文也多次高考試題中。如《報秋》(1999年),這是一篇章法嚴謹而又情文並茂的散文,深含着生活的哲理。作者通過玉簪花這個載體,提醒人們要多珍惜光陰,有所作為,不能虛度年華。這就是「玉簪花精神」。抓住這個「精神」,也就等於找准了閱讀的突破口。

5、明確技巧,提高答題效率。閱讀散文,掌握一些常見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技巧,可以提高閱讀效率,提高答題的正確率。常見的有:①比喻。如「獸」「鬼」各指什麼(《人·獸·鬼》);②反襯。如《報秋》中用太陽花反襯玉簪花生命力之強;③對比。如《青菜》(1993年)中,「高高翹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燈籠草」,「凌空懸掛的黃瓜」,與「緊緊依靠大地,樸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④象徵。如《門》(2001年)中的「門」;⑤排比。如「領取秋,領取冬,領取四季,領取生活」(《報秋》),層層鋪開,逐步擴大,對點明主旨起到了強化作用;⑥變換人稱。用「我」增強文章的真實性,用「你」便於抒情,便於對話,拉近與讀者的距離,用「它」或「她」只是寫了不同人的感受。

6、瞻前顧後,分析句段關係。閱讀散文時還要瞻前顧後,注意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前後勾連。如《話說知音》(2002年),為什麼說「知音的傳說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理清前四段之間的關係。第一段寫自從有了關於知音的傳說後,人們對知音的神往和渴求;第二、三、四段寫了關於知音的傳說在歷代典籍中的記載。綜合這兩部分,就回答了以上問題。二者缺其一,都不是完整的回答。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閱讀散文還需注意文體特點。敘事散文講求以小見大,形與神的關係是重點;寫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與景的契合是關鍵;詠物散文托物言志,儘可能體味象徵手法。但有一點更重要,那就是,閱讀鑑賞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發現「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體驗和智慧去解讀「作者心靈彈奏的歌聲」。

東方散文

中國

先秦

先秦是中國散文的成熟期和第一個繁榮期[3]。目前可知中國最早的散文集,是《尚書》,專記言辭;而最早的一篇散文,應屬《尚書‧商書》中的〈盤庚〉。歷史學者一致認為這是殷商可靠的文獻。盤庚相傳是商朝的中興君主,他曾經遷都到殷地去,卻遭到臣民的反對,因此作了三次演講,說明必須遷都的原因[4]。〈盤庚〉三篇,就是這些演講的紀錄[4]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思想史上百家爭鳴的時代,他們各自提出如何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的主張,散文的發展因而突飛猛進,產生哲理散文與歷史散文[3]。哲理散文著名的諸子散文有記載老子思想的《老子》、以及許多重要思想家自己撰寫的,如《墨子》、《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荀子》等等[5];而《春秋》、《左傳》、《國語》、《戰國策》,記載春秋、戰國時代各國的政治、軍事、外交活動和重大事件,以及遊走於各國的策士、說客的言論,可歸之於歷史散文,為中國敘事文學樹立楷模[6]

清代章學誠的《文史通義‧詩教上》:「蓋至戰國而文章之變盡,至戰國而著述之事專,至戰國而後世之文體備。」不論思想內容、形式技巧或語言風格,先秦散文都為後代奠定深厚的基礎,產生廣泛的影響。

漢代

漢代散文延續先秦而有再進一步的發展。先秦哲理散文在當代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具體條件之下而蓬勃興盛,其所呈現的思想、所闡發的道理,也都以現實為觸發,兩漢政論散文以此為基礎,綜合儒、道、法三家的思想,更進一步與時代緊密結合,發揮經世濟民的功能。

漢代散文可分史傳散文、政論散文和哲理散文三類。史傳散文有《史記》及《漢書》;政論散文有賈誼《治安策》、《過秦論》、晁錯《言兵事疏》、《論貴粟疏》;哲理散文有劉安淮南子》、王充論衡》等。

賈誼的《論積貯疏》、《過秦論》、《治安策》,鼂錯的《言兵事疏》、《論貴粟疏》,鄒陽的《獄中上樑王書》,桓寬的《鹽鐵論》,王符的《潛夫論》,崔實的《政論》,仲長統的《昌言》,皆是內容豐富、立論精密,語言樸實[7]。歷史散文一脈,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延續《左傳》基礎而有更宏觀的視野[8],它不但是文學和史學的典範之作[9][10],更是司馬遷一生理想、熱情的心血結晶[11],後代唐、宋以迄明、清的散文作品,都深受其人、其文的影響[12],緊接著是東漢班固的《漢書》,其書斷取西漢一代,對於後代正史之體例有其影響[13],另外在文字方面,《漢書》與《史記》比較起來,喜用古字,尚藻飾,用排偶,已可看出六朝文風的開端,兩者交相輝映,構成中國史書的最佳典範[13]。其他政論性的散文有王充的《論衡》、仲長統昌言》、劉邵人物誌》、桓寬鹽鐵論》等[7]

先秦、漢代散文,記載、詮釋歷史,或針砭、議論當代,或為解決問題而出,或為陳述理想而著,其動機、其目的本不在文,所以各家散文,各有其特色;這就是唐、宋以來散文作家孜孜以這兩個時代的散文為典範而大力提倡的基本原因[7]

魏晉

魏晉南北朝是繼春秋、戰國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社會大變動的時期。二者之不同在於春秋、戰國時期為封建解體和國家形成的過渡階段,是一個由分而合的過程;魏晉南北朝是在大一統的漢帝國滅亡後的分裂時期。由於政治環境的混亂、儒學的衰微與玄學的興盛、道教佛學的傳佈等等因素,造就這個時期獨特的文學品味和風氣[14]。這時的散文大抵上追求「美」,講求形式,注重辭藻,而個人情感加重許多,這一時期的風格,傾向於精緻細膩,與先秦、漢代恢宏壯闊的散文大為不同,而是以代表此文風,來表現出山水之美[15]。山水是自然的,政治、經濟、社會是人為的。面對人為種種混亂和黑暗,文人從山水之美尋找寄託、慰籍[16]

此一時期的散文作品,有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和楊衒之的《洛陽伽藍記》為代表[15]。《水經注》文字精美、文筆流暢,呈現雄奇秀麗的山水景色,生動而有韻味,對於後代的山水遊記影響極為深遠[15];《洛陽伽藍記》描述洛陽的佛寺園林,文字簡潔,辭采豐美,而記述詳實,反映當代的社會面貌和豪門、僧尼的淫侈生活[15]。其他的山水小品,皆是字句秀麗,意境高遠,趣味雋永,充分表現出此一時期文人的心態。

唐宋

唐代不同於漢代,在於文化的包容力較強,因此魏晉以來的佛、老思想以及唯美文風依然持續[17]。一直到中唐,韓愈有見於國家日趨衰微,針對六朝駢文的奢華風氣,開始號召古文運動,力圖以樸實明暢的散文,取代華而不實的駢文,因此易寫、易讀的散文,在唐詩盛行的時代,曾一度風行起來[18],不過到了晚唐、五代,古文運動漸趨衰落[19]

韓愈的創作,語言明快暢達,文氣充厚貫注,不論論說、敘事、抒情,都有極高的成就[18]。古文運動的另一倡導者柳宗元則以山水遊記及寓言短文,顯表散文優於駢文的例證。柳宗元山水遊記借山水以寫自身遭遇和感慨;寓言短文則短小警察,或評時政,或諷人性,皆犀利而又深遠[18]

後來到了北宋中期,歐陽修繼承韓愈為職志,領導當代古文運動,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為先導者[19]。其六人加上唐代的韓愈、柳宗元,並稱「唐宋古文八大家[19],其文兼有歷史散文之事、哲理散文之理以及魏晉南北朝之情,三者兼具,散文至此已到巔峰,因此在中國散文的寫作史上,留下輝煌的一頁[19]

明代

在金、元散文不振,作家沉寂之後[20],明代散文的發展。由於八股取士的政治特色,使當時的一些知識份子產生對八股文的反動,以前後七子為首的文學集團,主張擬古、復古,強調「文必漢,詩必盛唐」[21][22]。造成那時對秦漢散文模擬的風氣大盛,擬古風氣籠罩明代文壇約一百年[23]。然而一味地抄襲、模擬,終究不是良好的創作心態(來源請求:以誰的標準而言?),產生的作品價值有限。因此,唐宋派反對擬古派的模擬,公安派竟陵派等亦反對模擬風氣,公安派強調文學應獨抒性靈,不拘格套[24][25],另外小品文的出現,倒是為明代的散文,注入了一股新的氣息[26]

清代

清代延續明代出現風格率真、浪漫的小品文,以張岱(明代散文集大成者)、李漁袁枚為主;又有侯方域魏禧汪琬合稱「清初散文三大家」[27][28]。但是他們的文風不受道學學者支持,這些學者發起復興唐宋文風的古文運動,此即桐城派,其繼承歸有光的「唐宋派」古文傳統。創始人方苞劉大櫆姚鼐有「桐城三祖」之稱[29]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的古文主張,在提倡「義理(內容合理)、考據(材料確切)、詞章(文辭精美),三者不可偏廢。」講究義法,提倡義理,要求語言雅潔,反對俚俗。後來曾國藩發展成湘鄉派惲敬張惠言發展成陽湖派[26]

現代

清朝甲午戰爭後,文體漸有改變的趨勢,以梁啓超的《政論》作為代表,他的文體淺近,間雜俚語,已與清代桐城派的古代大為不同[30],1917年,胡適陳獨秀等人提倡文學革命,以白話文為中國文學的正宗,主張建立通俗易懂的社會文學,那時青年學子,群起風從[30]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的現代散文吸收了西方的思潮,被魯迅等作家推廣之後,成為與詩歌小說戲曲並列的文學主流。

現代散文多用語體,較為平易,較少摹仿古人,較歐化,著重個性,題材較廣,較多幽點與諷刺。散文易讀、易寫的特性,使這種文體被運用得極廣。學生的作文,也幾乎都是用散文的形式表達,可說是人人懂寫。

西方散文

古羅馬

古羅馬的散文發源於加圖(前234-前149)的演說文,繁榮於「黃金時代」,即共和國末期和屋大維執政時期。這一時期羅馬的政治鬥爭、階級矛盾異常激烈,統治階級的法律體系已經開始形成,這就使得許多政治家熱心於雄辯術的研究,致使散文這一文體得以迅速發展。

西塞羅(前106年-前43年)是這一時期最著名的散文家。他年少時曾學習哲學和法律,並做過一段時間律師。43歲進入政界任執政官,後任西西里總督。內戰時期他追隨龐培反對愷撒,維護貴族元老派的立場,後來在政治傾軋中被刺殺。

西塞羅的主要散文成就是演說詞和書信。他的書信現存約900封,主要包括《致阿提庫斯書》16捲、《致友人書》16捲。這些書信反映共和國末期的社會生活,描繪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風格接近口語。其演說詞傳世58篇,分為法庭演說和政治演說兩類。西塞羅的散文注重材料的程式組織,句法考究,詞彙豐富,段落對稱,音調鏗鏘,被成為「西塞羅句法」。他的演說具有很強的鼓動力量,有時甚至不惜用侮蔑和歪曲事實的手段來感染觀眾的情緒。

西塞羅對拉丁語散文的貢獻非常之大,他確立了拉丁語文學語言「準確、流暢、清新、雄渾」的原則。其散文風格對後世影響深遠,成為歐洲諸民族散文的楷模。他的政敵愷撒甚至曾公然稱讚他:「你的功績高於軍事將領,擴大知識領域比之於擴大羅馬帝國的版圖,在意義上更為可貴。」

凱撒(前102年-前44年)是奧古斯都的養父,古羅馬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獨裁者,於前44年被共和派刺殺。他在散文上的貢獻主要包括歷史著作《高盧戰記》七捲和回憶他和龐培之間戰爭的《內戰記》三捲。其散文語言簡潔凝練,樸實無華,體現了和西塞羅迥異的風格。

此外,歷史學家薩盧斯特(前86-34)和李維(前64-17)也發展了拉丁語文體。

視頻1:散文朗誦《春》

視頻2:《康震評說唐宋八大家》

註腳

  1. 何朝陽:散文的定義
  2. 李萼:《中國文化概論》,台北,1983年
  3. 3.0 3.1 劉大傑. 第三章第一節〈散文發達的原因〉.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61-66. 
  4. 4.0 4.1 劉大傑. 第一章第四節〈古代的散文盤庚〉.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16. 
  5. 劉大傑. 第三章第二節〈哲理散文〉.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75-95. 
  6. 劉大傑. 第三章第二節〈歷史散文〉.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66. 
  7. 7.0 7.1 7.2 劉大傑. 第六章第四節〈漢代的政論文〉.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183. 
  8. 劉大傑. 第六章第二節第一段〈新創的體制〉.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167-169. 
  9. 劉大傑. 第六章第一節〈司馬遷的生平〉.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163-167. 
  10. 劉大傑. 第六章第三節〈史記的文學成就〉.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172. 
  11. 劉大傑. 第六章第二節第一段〈新創的體制〉.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167-169. 
  12. 劉大傑. 第六章第三節第六段〈史記的影響〉.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181. 
  13. 13.0 13.1 劉大傑. 第六章第四節〈漢書〉.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183. 
  14. 劉大傑. 第八章第一節〈魏晉文學的社會環境〉.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236-243. 
  15. 15.0 15.1 15.2 15.3 劉大傑. 第八章第三節第一段〈山水文學〉.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303-310. 
  16. 劉大傑. 第八章第三節〈山水文學與色情文學〉.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302-303. 
  17. 劉大傑. 第十二章第一節〈唐代文學緒說〉.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365-366. 
  18. 18.0 18.1 18.2 劉大傑. 第十二章第三節〈唐代的古文運動〉.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371-388. 
  19. 19.0 19.1 19.2 19.3 劉大傑. 第十七章第二節〈唐代的古文運動〉.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584-607. 
  20. 劉大傑. 第二十二章第一節〈元代社會與文學〉.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792-795. 
  21. 劉大傑. 第二十四章第一節〈明代文學緒說〉.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914-916. 
  22. 劉大傑. 第二十四章第二節〈舊體文學的衰微〉.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914-916. 
  23. 劉大傑. 第二十四章第四節〈擬古主義的興起和發展〉.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926-942. 
  24. 劉大傑. 第二十四章第五節〈唐宋派與歸有光〉.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942-948. 
  25. 劉大傑. 第二十四章第六節〈公安派與反擬古主義的文學運動〉.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948-965. 
  26. 26.0 26.1 劉大傑. 第二十四章第七節〈晚明的散文和詩歌〉.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965-973. 
  27. 紀昀.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古文一脈,……國初風氣還淳,一時學者始復講唐宋以來之矩矱。而(汪)琬與魏禧、侯方域稱為最三。」. 
  28. 劉大傑. 第二十八章第三節〈清初的散文〉.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1163-1170. 
  29. 劉大傑. 第二十二章第四節〈桐城派的古文〉. 《中國文學發展史》. 1995: 1170-1185. 
  30. 30.0 30.1 傅樂成. 第三十章第三節第二段〈學術的革新〉. 《中國通史─下》. 2005: 790. 

參考資料

  •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
  •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上 下
  • 《古文觀止》上 下
  • 黃宗智:〈散文與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