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群
平埔族群 |
---|
|
平埔族群(Taiwanese Plains Indigenous Peoples),過往稱之平埔族,是對台灣原住民分類管理所使用的稱呼[1],對應的另一稱呼為高山族;後隨著學術界、文化界進一步研究,認知其為多數民族集合而非僅單一民族,近來因而改稱為平埔族群。多數平埔族群至今皆未獲中華民國政府承認為原住民族,除了原本歸類為阿美族的噶瑪蘭族以外。
目录
介紹
平埔族群往昔在荷蘭、西班牙統治時稱為「土著」;清領時期,則大多稱為化番、熟番,與生番、野番等詞相對。因化番、熟番多住在「平地草埔」,故又稱平埔仔、埔仔人、平埔番,其中「平埔」一詞代表「平原」或「平地」之意。到了日本時期則於《臺灣蕃人事情》一書中將臺灣原住民分成高山族、平埔族,各地平埔族群也曾發起更名為「東寧族」的社會運動。[2]至中華民國政府時期起平埔族後代大多已喪失族群意識,且不獲官方認定為原住民族;後來臺灣族群研究興起,這些平埔族群的歷史才開始受到主流社會的關注,但平埔族群曾一度誤以為同為「平埔族」這個民族,後來才逐漸重新細分。
賽夏族及邵族也曾一度被歸為平埔族群,可見「平埔族」、「熟番」、「化番」及「生番」等分類,皆為外來政權依統治方便,未依原住民族自我認同所做的分類,造成當代的平埔正名或平埔復名運動。
歷史
平埔族群是早在漢人於17世紀移民來臺灣移墾前,便已分佈在北部的宜蘭、基隆一直到恆春的臺灣西部沿海平原地帶上,並存有各個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不同部落認同的社會群體。
平埔族群北自蘇澳與泰雅族交界,南自枋寮與排灣族交界,後來受漢人壓迫部分移入他地,如恆春、埔里、花東等。
辭源
「平埔」一詞出現於文獻中,可追溯到清雍正年間黃叔璥《臺海使槎錄》(1724年後),該書中有使用「平埔諸社」一詞,後來陳倫烱的《海國聞見錄》(1731年)中也有出現「平埔土番」一詞。
而由於原住民文化迥異於漢族,因此在漢人早期的臺灣歷史文獻中常被稱為「番」。從「番」的字形、字意來看,「番」是「釆」與「田」所組成的,是用來指稱以某種方式耕作的人,是一種生活方式。但是,在外族殖民眼光下,「番」就含有歧視的意味。又過去臺灣原住民只有「社」而沒有「族」的概念{,故大都以社名自稱。例如:大甲東社及大甲西社住民,皆自稱為大甲人。
平埔番或平埔熟番等字眼出現在志書中,主要是為了和生番、野番與高山番區別。平埔熟番的稱呼雖然在18世紀中期以後就出現在清朝的文獻中,但主要還是在19世紀中期以後的文獻出現得比較多。簡單地說,18世紀下半葉在文獻中出現的「平埔番」、「平埔熟番」,是指居住在屏東平原、宜蘭平原、臺東平地與恆春平野的土著族群。事實上,我們現在所謂的「平埔族群」隱含了2個意涵:「平埔」與「熟番」。一說「平埔」一詞較流行於民間,而「熟番」則是較官方的用語;但實際上,自清朝以降,「平埔」、「熟番」在不同族群間,便一直是游移不定的代稱。定義同樣也有區域差異,如在恆春一帶,「熟番」定義為村落中混居漢人和原住民,即為「熟番」聚落。
分類
雖然自有人類以來,不同的人群之間就對彼此的關係有某種程度的「分類系統」。但是,人類開始以「族」或「民族」來區分人群則是晚近之事,特別是在100多年前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開始興盛的時候。臺灣的所謂「族群分類」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臺灣日治時期統治臺灣的日本帝國,基於統治的目的,對臺灣的人群與土地進行全盤的調查與瞭解,同時也展開了臺灣族群的分類工作(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 b);例如將來自中國閩南地區的客家人歸入閩籍,先人居粵東者一律列粵籍等。
起初,日本學者認為居住在平原地區的平埔族群原住民大多已經漢化,只是以「平埔族群」或「平埔番」一詞概括之,而將人群分類的重點放在「高山族」上。後來,日本學者對文化漸行消失的平埔族群原住民有了較多的認識之後,才瞭解到所通稱的「平埔族群」,實際上包含多個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民族。然而,在過去90多年來,學者對平埔族群的分類相當不一致,有的分為7族14支、也有分為8族、9族、10族、12族等(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 b)。
根據今日學術界的研究成果,關於「平埔族」、「高山族」的分界,並不是天然的民族界線,而是在十七世紀以後的歷史過程中,因各族生活領域和漢化程度不同而產生的斷裂線。換句話說,所謂「平埔族群」彼此之間的文化差異,可能大於某「平埔族」與某「高山族」之間的差異——某些「平埔族群」和某些「高山族群」且可能本來是同1個族群。舉例而言,從語言及文化來看,最接近阿美族的台灣原住民族為西拉雅、大滿及馬卡道等平埔族群;又語言與賽夏族最接近的原住民族為龜崙族。
族源
據現代研究資料分析,平埔族群文化來源均來自屬臺灣南島語系。該語系民族分佈地點於整個太平洋與印度洋一帶,最遠甚至可溯及距離臺灣數千公里遠之復活島及馬達加斯加。根據地點分佈,臺灣平埔族群是南島語系最北的分佈族群。俱信平埔族群早於新石器時代即發源或登陸臺灣,是屬於海洋民族之一。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在介紹臺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系民族的關係時即表明「臺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在人種上屬馬來人種,臺灣是南島語族分佈的最北端。」[3]
日治時期的分類
有關平埔族群的分類,在臺灣日治時期以前,均缺乏有系統的分類。荷蘭時期僅記錄了先住民的社名,並依其分佈的地區,劃分成幾個區域群。清朝黃叔璥在《番俗六考》中,也是依照地理分佈而將原住民分為13個部落群。
直到日治時代,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的《臺灣蕃人事情》(1900)一書中才對平埔族群加以有系統的分類,其後伊能嘉矩又著《臺灣蕃政志》(1904),將平埔族群的分類加以修正,而分平埔族群為: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道卡斯族、巴宰族、巴布拉族、巴布薩族、阿立昆族(Arikun)、羅亞族(Lloa)、西拉雅族及馬卡道族等10族。
以伊能嘉矩的這個分類系統當作主要的參考架構,移川子之藏、小川尚義、馬淵東一等人也都提出過對平埔族群不同的分類方式(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 b)。其中主要的爭議有幾個:
- 阿立昆(Arikun)及羅亞(Lloa)這2族到底應不應該被歸為同一族:部分學者傾向將這2族歸為一族,稱之為洪雅。然根據學者翁佳音及鍾幼蘭的考證,認為Hoanya可能是福佬話Hoan-a(番仔)的誤判。族人也根據自我認同的不同,認為應各自獨立。
- 凱達格蘭(Ketagalan)是否是同質性的一個族群,還是應該再繼續做細分。語言學家土田滋與李壬癸認為以語言資料而言,所謂的凱達格蘭族至少包含三種不同的語言:巴賽、雷朗及龜崙語。
- 西拉雅族(Siraiya)、大武壠族(Taivoan)及馬卡道族(Makattao)應該是不同族或者是同一族。目前多數學者依照考古人類學、語言學及服飾等發現,加上族人的自我認同,均認為應屬於三支不同的原住民族。
- 移川子之藏在伊能嘉矩的架構下新加入的邵族(Thao),應該是平埔族群還是高山族。
戰後的分類
近年來,學者對於平埔族群的分類,又有新的看法。日本語言學者土田滋在1985年的分類中(見Tsuchida 1985),將平埔族群分為12族:噶瑪蘭(Kavalan)、巴賽(Basay)、凱達格蘭(Ketagalan)、龜崙(Kulon)、道卡斯(Taokas)、巴宰(Pazih)、巴布拉(Papora)、巴布薩(Babuza)、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馬卡道族(Makattao)以及大武壠族(Taivoan)。
學者李亦園則將平埔族群分成10族,分別是噶瑪蘭(Kanalan)、達加蘭(Kentagalan)、盧朗(Luilang)、道卡斯(Taokas)、巴布拉(Papora)、貓霧栜(Babiza)、和安雅(Hoanya)、巴則海(Pazeh)、水沙連、西拉雅(Siraya)。
臺灣語言學者李壬癸則有不同的看法,在1996年〈臺灣平埔族群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分類〉一文中,提出了7族14支的看法:邵族、噶瑪蘭(Kavalan)、凱達格蘭(Ketagalan)、巴布蘭(Baburan)、巴宰(Pazih)、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後又基於語料上的新發現,於 2006 年及 2010 年發表的論文上,將大武壠族及馬卡道族自西拉雅族中獨立出來。
主要族群
- 泰雅語群
- 西北語群
- 西部平原語群
南臺灣南島語族
文化
姓氏
姓氏是平埔族群重要的文化特徵之一,由於受到漢化的因素,使得平埔族群放棄了原本的姓氏和命名方式,然而在取漢姓的過程中,靠著族譜和氏族認同,產生了許多和閩南人、客家人不同的姓氏,甚至連戰後移民漢人也都沒有的姓氏,而這些姓氏和賜姓的族譜,成為平埔族群自我認同的重要依據[6]。
- 主要賜姓:潘
- 其他姓氏:陳、劉、黃、戴、賴等
- 特殊姓氏:兵、月、邦、宜、机、翼、力、卯、茆、同、念、東、岩、哀、曷、埕、買、猴、標、紅、雙、角、楓、詩、樟、墜、雛、乃、味、毒、陣、盂、解、棹、永、湖、振、偕、嘪、掌、奚、詠、倚、竭、北、六、水、麗、崗、崑、桌、牙、陀、秘、烏、新、糠、長、萇、霜、干、莊
祭祀
平埔族群中祭祀慣習極為平常,一般說來,祭祀對象除自然物崇拜之外,較特殊為以各種形式型態存在的祖靈。若區分,平埔族祖靈崇拜約可分為3種:
- 賽跑型祖靈祭祀,盛行於臺灣中部的巴則海族、巴布拉族、道卡斯族等,名稱來由為該祭祀儀式均以族人競走為重心,該類型祭祀有時也與少年成年禮混合存在。
- 南部西拉雅族及馬卡道族的祖靈祭以一陶罐作為祖靈的神體而加以崇拜,這一崇拜並祭祀陶罐的風俗與祖骨崇拜有關。但鄰近的大武壠族卻不崇拜陶罐,亦不相信祖靈存於陶罐中,而相信祖靈乃存在於公廨中的向神座周圍。
- 臺灣北部平埔各族如凱達加蘭族、噶瑪蘭族或雷朗族,其祖靈祭儀式均無固定特殊方式。
平埔族群的近況
由於歷經與漢族數百年來的交流,平埔族群的風俗習慣、語言逐漸凋零散佚。目前在學者與平埔族群後裔的努力下,逐漸找回部分的習俗及語言。其中噶瑪蘭族已獲得中華民國政府的官方承認,成為臺灣原住民族之一,而西拉雅族現已成為臺南市市定原住民族之一,花蓮縣富里鄉也承認鄉內大武壠族、馬卡道族及西拉雅族為鄉定原住民族,均希望能進一步得到中華民國政府中央的官方承認。
平埔原住民之凱達格蘭族、巴宰族、噶哈巫族、馬卡道族、洪雅族、拍瀑拉族、道卡斯族等族群自 1990 年代開始發起平埔正名運動,要求官方承認平埔族群的原住民族身份[7]。
蔡英文總統於2016年8月1日原住民族日正式向原住民族道歉,承諾檢討相關法規,讓平埔族身分得到應有的權利和地位。目前行政院於2016年10月7日決議以修正原住民身分法,預計新增認定平埔族群為「平埔原住民」,並於2017年8月17日通過修正草案[8]。
參考文獻
- ↑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2020-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5).
- ↑ 詹素娟. 熟番身份論─以日本時期的身份登錄為中心 (PDF).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20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0-12).
- ↑ 臺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系民族的關係 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 劉秋雲. 道卡斯族語復振的困難與展望. 原住民族文獻. 2013年12月, (12期) [2019-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9).
- ↑ [1] 凱達格蘭族文化會議 今年著重巴賽語復振
- ↑ 中部平埔族群青年聯盟. 是不是平埔原住民該看DNA還是手臂那條線?3分鐘懶人包出爐,讓我們立刻尋根去!. Mata Taiwan. 2016年7月29日 [2017年10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1日).
- ↑ 〈數千平埔原住民上街頭 要求正名〉,2009年5月2日
- ↑ 行政院會通過「原住民身分法」修正草案. [2019-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