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興凱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哈爾濱太陽島興凱湖 興凱湖(亦作Hsing-k'ai hu或Xingkai Hu)史書記載,唐代稱為[[湄沱湖],以盛產「湄沱之鯽」馳譽;又因湖形如「月琴」,故金代有「北琴海」之稱;清代後改為興凱湖,興凱湖是中俄邊界上的淺水湖。
興凱為滿語,興凱湖,原為中國內湖,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定後,變成了中俄界湖。在黑龍江省東南部,位於黑龍江省雞西市下屬縣級市密山市。距密山市35公里,北三分之一的面積為中國,南部屬俄羅斯。大興凱湖南北長達100多公里,東西寬達60多公里,面積438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69米,最深處10米,總儲水量約240~260億立方米;小興凱湖東西長35公里,南北寬4.5公里,面積176平方公里,最深處4~5米。北緯45°20′東經132°40′。12月開始封凍,10~15天內湖面全部凍結。2月底到3月初冰層厚達0.9公尺。4月中、下旬解凍。
環湖多沼澤,湖底多淤泥和腐殖質。湖水混濁,透明度僅60公分。湖水從東北部龍王廟附近流出為松阿察河,注入烏蘇里江。富產魚類。是國家(AAAA級)度假、養生、旅遊勝地,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美稱。罕見的原生態濕地環境已成為攝影人心中的理想國及影視劇外景拍攝基地。
目錄
簡介
興凱湖由大、小兩湖組成。大興凱湖和小興凱湖雖然離得很近,景觀卻不同。
興凱湖多沼澤,湖水混濁,透明度僅60公分。
兩湖之間隔着一條長約90公里、寬約一公里的天然湖崗。
鹿、貂、狐狸、山雞、野豬、黃鼬等動物出沒其中,沿着中國這一側100公里綿延不斷,上面長滿了興凱赤松,是當地特有的品種。
沙岡土質主要是沙土。此地區的主導風是從俄羅斯吹過來的,湖水從東北部龍王廟附近流出為松阿察河,共有九條河流注入,湖水從東北方溢出,最後注入烏蘇里江。湖北部有小興凱湖,兩湖之間有寬約1公里的沙壩,漲水時相通。
興凱湖是一座集防洪蓄水排澇、灌溉及[旅遊]]等多功能的天然水體。 [1]
形態特徵
興凱湖是黑龍江流域最大的湖泊,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和[俄羅斯遠東]]濱海邊區,為中俄界湖,興凱湖分大、小興凱湖,均為造山運動地殼陷落而形成的構造湖。
興凱湖呈橢圓形,北寬南窄。南北長約90km,東西寬約50km。
興凱湖正常水位時湖面面積為4010km²。
其中,中國一側約1080km²,占興凱湖面積的26.9%。平均湖面高程為68.86m(波羅地海高程,下同)。
興凱湖的湖床坡度很緩,形成廣闊的岸灘,湖的最大深度約10m。
湖的西岸和部分西南岸是高地,有些地方滿布闊葉樹叢的懸崖俯臨在湖邊。湖的東岸和南岸低緩而沼澤化,高水位時大部分地方被淹沒。
湖的北岸沙丘密布,高5~6m。湖岸絕大部分布滿草叢。
小興凱湖位於大興凱湖的北部,全部在中國境內,與大興凱湖一崗之隔,北岸為大片濕地。
小興凱湖東西長約36km,南北寬約3~6km,正常水位時湖面面積176km²。
湖水位高於大興凱湖,湖水由湖崗泄洪閘流入大興凱湖。
水系構成
興凱湖水系是烏蘇里江流域的組成部分。湖水從東北面溢出,為松阿察河河源,即烏蘇里江西源。
興凱湖水系由大烏薩奇河、科米薩羅夫卡河(新土河)、梅利古諾夫卡河(墨河),伊利斯塔亞河(勒富河)、別拉亞河、斯帕索夫卡河(三道河子),穆稜河和小興凱湖等河湖組成。
除穆稜河和小興凱湖在中國境內外,其它河均在俄羅斯境內。
興凱湖1942年前流域面積為22400km²。
1942年修穆興分洪道,河水一路沿穆興水路(分洪河道)注入興凱湖,一路沿穆稜河原河道繼續東流,在虎頭以南18km處之樺樹林子注入烏蘇里江。現興凱湖流域面積為36400km²。
興凱湖為中俄界湖,北部三分之一屬於中國,南屬俄羅斯,興凱湖是大興凱湖和小興凱湖統稱,湖區總的呈一橢圓形,北寬南窄,小興凱湖與大興凱湖被一條長90公里的天然沙壩隔並,沙壩最寬處約1公里;海拔69米,總面積為4556k㎡,其中大湖為4380k㎡(我國境內為1220k㎡),東西寬60km,南北長90km,周長400km,最大深度10m,平均深度3.5m,正常蓄水153.3億立方米,最大蓄水225億立方米,小興凱湖東西長34.5km,南北寬4.5km,面積為176k㎡,周長90公里,平均湖深1.8米。
水文特性
- 水位。興凱湖水位變化,有動力的和靜力的兩種形式。波浪、增水、減水、漲潮、落潮等系動力因素所引起的水位變化;水量平衡要素的變化而引起的水位變化是靜力因素興凱湖屬於河水直接補給的湖,由於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降水量大,河流補給以雨水為主,湖水位明顯地受入湖河流的水情控制。由於湖的調節作用,水位變化平緩,洪峰滯後,最高水位多出現在雨季。興凱湖補給係數小,多年平均水位變幅亦小。阿斯特拉漢卡站1939-1989年平均水位為68.86m,年平均水位變幅為1.79m,歷年最高水位70.33m,歷年最低水位67.36m,歷年最大水位變幅2.97m。湖水有多年周期性變化。
- 增水、減水。增水、減水即在風力作用下,迎風岸水位上漲,背風岸水位下降,因而湖面發生的傾斜現象。興凱湖屬淺水湖,補償流勢弱,增減水現象明顯。增減水出現在暢流期4月中、下旬到11月上、中旬。
- 湖水溫度。湖水熱量主要來自太陽輻射,與湖區氣候關係十分密切。冬季嚴寒,相應湖水結冰期較長,夏季水溫比較低。湖水溫度有明顯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日水溫:4,5月及10,11月日變化較大,但較氣溫變化平緩。年最高水溫出現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個別年份出現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歷年最高水溫33.1℃,出現在1989年。春季水溫通過0.2℃、4℃、10℃日期分別為4月10日、4月25日、5月16日;秋季水溫通過0.2℃,4℃,10℃日期分別為11月20日、10月31日、10月14日。年內水溫高於10℃的天數為152d。高於4℃的天數為190d。
- 冰情。興凱湖湖水從南部流入,氣溫南高北低,有一定溫差,冰情變化與氣溫變化相應,秋季初冰日期湖的南部比北部晚1~3d,春季融冰日期湖的南部(阿斯特拉漢卡站)比北部(圖里羅格)早1~5d。初冰日期11月7日,封湖日期11月22日,春季冰層開裂日期3月27日,開湖日期4月10日。冰期歷時157d,最長176d,最短137d。最大冰厚0.84~1.14m,出現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
泥沙。興凱湖的泥沙主要來自入湖河流河槽中挾帶懸移質泥沙和推移質泥沙。入湖河流的含沙量4月最大,8月次之,12~3月最小。春季(4~5月)入湖河流的平均含沙量為77g/m³,夏季(6~9月)50g/m含沙量不大,冬季平均含沙量為37g/m³,春季為111g/m³,夏季為67g/m³,秋季為107/m³。湖水5,6月份含沙量大,2,3月份含沙量小。最大含沙量為500g/m³,最小含沙量4g/m³,湖水含沙量受風浪影響。3出湖徑流量興凱湖出湖徑流量通過松阿察河注入烏蘇里江。興凱湖水資源比較豐富,其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5.5億m³,占烏蘇里江年徑流量的3.1%。由於湖水調節,其冬季(12~3月)徑流量占烏蘇里江冬季徑流量的20%左右,是烏蘇里江冬季徑流的主要來源。由於湖泊補給係數小,所以徑流量年內及年際變化都比較小。最大年徑流量(龍王廟站)為19.9億m³(1975年),最小為9.17億m³(1980年),年徑流極值比為2.2。興凱湖具有較大的調洪能力,調節作用明顯,年際間具有明的周期變化,入湖河流發生大洪水時,由於湖的調節,其出湖徑流量明顯滯後,反映到年徑流上滯後一年。徑流年內分配比較均勻,最大月徑流量占年徑流量的9.4%,出現在8月份;最小月占7.4%,出現在1月份。冬季(12~3月)徑流量占年徑流量的30.8%,春季(4~5月)占15.3%,夏季(6~9月)占36.9%,秋季(10~11月)占17.0%。 [2]
歷史沿革
大興凱湖由6500萬年前的火山噴發造成地殼陷落而形成。小興凱湖在大湖20萬年以後變遷過程中湖水退縮形成。
史書記載,興凱湖在唐代稱為湄沱湖,以盛產「湄沱之鯽」馳譽。又因湖形如「月琴」,故遼金代有「北琴海」之稱,清代改為興凱湖。又稱興開湖,是當地赫哲語肯卡的偕音,意為水從高處向低處流。「興凱」是滿語,「興凱」的意思為「水耗子」,說明當時興凱湖中水鼠很多。興凱湖北面有小興凱湖,又名達巴庫湖,滿語意為「水從高處往低處流」。
興凱湖作為滿族的龍興之地,清初曾被「禁封」200多年。清末解禁後,陸續有墾荒者來到這裡。20世紀50年代,王震將軍率領十萬官兵在此開發北大荒。時至今日,因為地處邊境,人煙稀少,加之保護力度的不斷提高,興凱湖保持了較為原始的自然生態。
1968年,大批的城市知識青年中學畢業後,又來到興凱湖,與轉業的官兵一起進行農業建設,中國的許多藝術家也曾在這裡生活和勞動,創作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因此這裡成為屯墾文化的發源地。為了紀念建設者們,人們修建了「北大荒開發紀念碑」和「北大荒書法藝術長廊」。書法長廊里薈萃了許多著名書法家的作品及在這裡生活過的作家們的手跡。由幾百塊大理石、花崗岩、漢白玉雕刻的碑林,折射着北大荒精神以及北大荒文化。興凱湖勘界中國失地
2008年12月19日上午,世界生物圈保護區頒證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會上喜摘金桂,成為該組織在中國所接納的28個成員之一。這不僅是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晉升國家地質公園、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後獲得的最高榮譽,更為黑龍江墾區增添了一張足金的旅遊名片。如今已有531個成員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針對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發起的一項科學計劃。它的鮮明特徵是,這個計劃不僅僅是科學家的計劃,而是強調當地人民、管理者和政府共同參與實施的一項保護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計劃,強調人與生物圈和諧共處的理念。興凱湖位於我國東北邊陲,水域遼闊,濕地廣袤,是三江平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保存最為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是東北亞最大的鳥類遷徙通道和停歇繁殖地;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1986年,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在興凱湖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
興凱湖是黑龍江省繼豐林和五大連池以後第三個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作為被拉姆爾國際濕地公約組織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東北亞鶴類保護網絡組織成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興凱湖以其卓有成效的生態保護工作和保護區內獨有的生物多樣性魅力,這次同廣東省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雙成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新成員。
在頒證大會上,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許智宏院士說,成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不僅是一項榮譽,更是責任。他希望興凱湖和車八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管理者、當地居民和所在地的各級政府肩負起使命,以自己的實踐去實施並且豐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理念,為維護地球的健康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努力,提供範例。 [3]
祝賀當壁鎮成為墾區首個4A級景區
2010年9月28日,國家旅遊局批准黑龍江農墾墾區興凱湖當壁鎮旅遊度假區為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這是墾區首個國家級「[[AAAA]」景區。據了解,興凱湖當壁鎮在打造「AAAA」級景區過程中,先後聘請黑龍江省城市規劃設計院、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院的專家,編制了旅遊度假區發展總體規劃,通過實施「景區創4A」、「賓館創三星」、「旅行社創十佳」、「員工創先優」等系列活動,使旅遊區「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
生物資源
興凱湖屬於中等營養化湖泊,生態系統屬良性狀態,主要污染物是造紙廠(造紙廠已於2012年8月停產)排污;共有魚類6目12科65種,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大白魚和白蝦,大白魚是興凱湖特產,肉嫩味鮮,每條重在5至10斤之間。
被列為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另有鰱花、鰲花、鯽魚、湖蝦等,甲殼類中以蝦類為主,是黑龍江省主要水產養殖基地之一。
興凱湖地處東北亞候鳥大通道,每年4月松阿察河口明水區里,來自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渤海灣,以及台灣、[[日本群島]、朝鮮半島等越冬地的候鳥,翱翔幾千公里北遷到興凱湖,共有16目39科190種,高峰期日過往量達17萬隻。
候鳥種類為235種,其中金雕、白肩雕、[[虎頭海雕]、白尾海雕、東方白顴、丹頂鶴、白鶴、白頭鶴、中華秋沙鴨9種為國家一類保護鳥類。
興凱湖自然保護區重點保護的也是珍稀禽類,關東最好的鹿茸產地在興凱湖。
興凱湖的植物資源,共有3目104科460種,著名的有興凱湖赤松、[[興安檜柏]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9種。
興凱湖松是生長在湖崗上的常綠針葉樹,是介於赤松與樟子松之間在興凱湖地區長期演化的自然雜交樹種。興凱湖松偉岸挺拔,迎風傲雪,能耐零下40℃低溫。
歷史事件
背景
清朝末年,大清王朝風雨飄搖。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令大清王朝元氣大傷,1859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清王室倉皇出逃至承德。安插在今北京東城區的以俄國傳教士為掩護的俄國間諜迅速將中國國內的資訊通報給俄軍方。俄羅斯人是利用危機的高手,這兩次危機被沙皇俄國充分利用和經營,不費一槍一彈,分別逼簽和騙簽了《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兩個歷史條約的簽訂,一個是乘人之危,一個是趁火打劫。第二個歷史條約——《中俄北京條約》給中國造成的損失尤其嚴重,興凱湖就是於本約簽訂後被強割的。
騙簽始末
咸豐十年十月初二(公元1860年11月14日)與清政府恭親王奕訢簽訂中俄《北京續增條約》,其中就規定「自烏蘇里河口而南,上至興凱湖,兩國以烏蘇里及松阿察二河作為交界。其二,河東之地,屬俄羅斯國;二河西屬中國。自松阿察河之源,兩國交界逾興凱湖直至白棱河;自白棱河口,順山嶺至瑚布圖河口,再由瑚布圖河口,順琿春河及海中間之嶺,至圖們江口。其東皆屬俄羅斯國,其西皆屬中國。」 《中俄北京條約》笫三條規定:「東界查勘,在烏蘇里河口會齊,於咸豐十一年三月內辦理。」中俄雙方根據這個規定,議決在1861年(咸豐十一年)派遣代表到烏蘇里江口會齊,共同勘定興凱湖至圖們江口之間的兩國交界。1861年初,中俄兩國代表團組成。清政府特派倉場侍郎成琦和吉林將軍景淳為欽差大臣,沙俄派遣濱海省總督卡札凱維奇和東西伯利亞部隊總參謀部上校布多戈斯基為全權代表。 按條約規定,兩國代表本應在烏蘇里江口會齊,但後來考慮到在這裡會齊必須等到解凍之後,時間要拖延;另外,這次勘界的地段,主要是興凱湖到圖們江口之間的陸界,而烏蘇里江到松阿察河之間是以河為界,「界限分明」,只是樹立界牌的問題。由於這個原因,兩國代表把會齊地點改在興凱湖畔西部。興凱湖畔西部,據《中俄北京條約·附圖》的紅線境界標識劃定,是中俄兩國交界地區,中俄代表的會齊地點設在這裡是比較適合的。可是沙俄卻違反這個規定。派軍隊搶先跑到非交界區的興凱湖西北岸奎屯必拉(即快當必拉、快當別,亦名圖里羅格)一帶安炮紮營,伐木蓋房,搶占土地。(俄使卡札凱維奇是晚於清政府代表成琦四天到達興凱湖,可是俄使卡扎凱維奇到達興凱湖以前,卻派大批軍隊搶先跑到奎屯必拉強占上地。)這種蠻憨的強盜行動是沙俄預謀擴大侵占中國領土的部署。當時沙俄侵華干將巴布科夫就毫不掩飾地承認:「他們在國界上,即住白棱河(土爾)上,成功地選定了談判的地點。這種情況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是在於我國委員停止在白棱河,這就立即表明所占據的地點是在舊界線內,我們認為不容懷疑是俄國的領土。」成琦、景淳于六月七日到達興凱湖西部烏薩奇河後,當地的清政府官員立即將「探聽到的俄使消息」,向他們作了報告。成琦、景淳在給咸豐帝的奏報中說:寧古塔副都統委派佐領倭和在興凱湖一帶探聽消息,「四月二十六日陽曆六月四日)接據該佐領呈稱,探距興凱湖五六里許,有俄國人三十餘名,在彼砍伐樹木。」「五月初一日(陽曆六月八日)子刻,接到據該佐領稟稱,相距十一台二十餘里,地名快盪必拉,有俄國人搭蓋房子三所。」「詳加詢問,諗悉所蓋房屋,系在興凱湖西北岸。查此次照依和約分界,興凱湖迤北,系以烏蘇里、松阿察河東西兩岸為界,若如該佐領所言,即與和約不符」。《中俄北京條約》規定「由兩國派出信任大員秉公查勘」,沙俄駐華公使伊格納切夫也一再喊出,勘界要「公平合理」,可是,這些僅是一句騙人的空話。中國在這次勘界中,完全處於不平等地位,清政府被迫按照沙俄侵略分子繪製的地圖上的紅線標識來劃界。不僅如此,在勘界時,沙俄還想藉機擴大侵占中國的領土。中俄雙方代表在談判時,沙俄代表公然提出「『和約』、『地圖』(《北京條約》及其附圖——引者),均可不必照依行事」。就是說,可以突破《北京條約》擴大侵占!
指鹿為馬
《中俄北京條約》的規定,興凱湖一帶的國界是:「自松阿察河之源,兩國交界逾興凱湖直至白棱河,自白棱河口順山嶺至瑚布圖河口。」這裡提到的白棱河在何處?確定白棱河的地理位置對兩國劃界十分重要,它關係到興凱湖西部的土地應劃歸誰的問題。沙俄代表牽強附會,「強以奎屯必拉迤北之分支小河,指為白棱河」。就是說,興凱湖西北方向今名快當必拉之分支小河為兩國交界。可是興凱湖西北部並沒有白棱河這個地方,中俄勘界前,吉林將軍景淳曾飭令寧古塔付都統揀游官員「前詣興凱湖一帶,悉心訪查有無白棱河名目」,調查結果,並未發現有此河流。另外,中外輿地圖也沒有白棱河這個地方,正如成琦、景淳駁斥沙俄代表所說:「遍查吉林所繪各圖,暨早年所存之通省全圖」,以及「上年俄使伊格納切夫在京所進地圖(即《北京條約·附圖》——引者)」皆「無白棱河字樣」,這怎能確定白棱河就是「奎屯必拉以北之分支小河」呢?沙俄代表理屈詞窮,又胡謅「土爾必拉即系白棱河」,並宣你「上年和約,俄羅斯字實寫土爾必拉」。在《中俄北京條約》俄文本中,確實記有「白棱河(土爾)」字樣,但是在中文本中,卻沒有這種註明,同樣一個條約,都出自沙俄之手,為何中俄文本的規定竟有如此大的出入呢?最值得注意的是,沙俄殖民強盜布多戈斯基一手炮製的《中俄北京條約·附圖》也沒有這類記載。
淪入敵手
一個地圖上不曾存在過的虛假地名被俄國人玩弄到了極致,俄國人此番「渾水」可謂摸到了大魚,「白棱河」於是誕生了。俄國人強行在興凱湖西北角占地和曲解地圖的努力都沒有白費,清政府尊重了俄國人的「占地」行為,興凱湖西界由西南部變為西北角,而我們那條可憐的快當別河(土爾河)也就被俄國人指定為「白棱河」從此睡在中國的地圖上。白棱河從此不再是一條子虛烏有的河。 由於白棱河位置的「確定」,不但使興凱湖易手,而且由於白棱河的基點大幅北移,使興凱湖西部至瑚布圖河之間的大片土地也被割去。那麼興凱湖地區有多少土地因俄國人的惡意曲解被割走呢?大約為7200平方公里。
歷史年表
6000多年前,滿族祖先肅慎人在興凱湖繁衍生息,創造了獨特的漁獵文明。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定後,變成了中俄界湖。
20世紀50年代,王震將軍率領十萬官兵在此開發北大荒。
195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10萬官兵集體轉業到東北開荒種地,將北大荒建成了新中國的大糧倉。
1981年,新開流遺址被命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興凱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之一。
1986年,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在興凱湖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
1988年國家批准當壁鎮邊境貿易經濟合作開發區。
1993年9月4日,王震將軍率師開發北大荒紀念碑在八五一零農場當壁區落成。
1994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94年9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7年3月,由中國、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和蒙古等6個國家發起的東北亞鶴類網絡在北戴河國際會議上成立。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鶴類遷徙的重要通道、三江平原最大的野生鶴類繁殖地,在該區域性國際組織成立之初即成為其重要成員之一。
2001年被拉姆爾國際濕地公約組織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2002年省農墾總局批准建設當壁鎮邊境貿易旅遊經濟合作開發區。
2005年8月24日,經國家地質公園領導小組會議審定,興凱湖被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
2005年10月29日,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得了在京召開的第七屆中國國家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CBRN)大會頒發的網絡證書。這是興凱湖在躋身國家地質公園後獲得的又一殊榮。
2008年12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頒證大會上,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廣東省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道,成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新成員。
2010年9月底,國家級「AAAA」景區。
2010年7月,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於7月正式確認「中國最長的沙灘——興凱湖沙灘」。 2015年10月,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生物土壤研究所所長、俄科學院院士尤里·茹拉夫廖夫在「自然無國界」國際生態論壇上表示,俄遠東最大的湖泊興凱湖因中方改變河流流向而使湖水泛濫。[4]
主要景區
興凱湖中心旅遊區主要分為三大旅遊板塊:一是興凱湖中心景工區(養殖場區),面積1.98平方公里,主要以龍王廟、小興凱湖湖濱浴場、西泡子野生垂釣場野生動物觀賞區構成。二是新開流景區:主要以新開流古文化遺址、水上樂園、大興凱湖濱浴場構成。三是鯉魚港景區:主要以百米泄洪閘、金色沙灘浴場構成。
特色美食
興凱湖白魚
特點:[[大白魚],[[色白如玉],個頭重達七八斤,體形頎長,鰭尾發達,以善游著稱。大白魚和烏蘇里江中的鮭魚,綏芬河中的灘頭魚並稱「邊寒三珍」。 工藝:大白魚肉嫩味鮮,清香爽口。在興凱湖沿岸,有湖水燉白魚的吃法。把活魚剖腹洗淨,放入鍋,加上湖水,清燉三十分鐘,佐以精鹽、胡椒粉、香菜沫。其肉鮮嫩,其湯色白如乳,精美異常。還有一種傳統吃法,先把白魚放入鍋內清蒸20分鐘,然後出鍋,去骨刺,陰乾兩天,肉成絲狀。食用時,再放鍋內蒸十分鐘,有一種特殊風味,名「賽蟹肉」。
旅遊貼士
==走進興凱湖
興凱湖是國家AAAA級度假、養生、旅遊勝地,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美稱。罕見的原生態濕地環境已成為攝影人心中的理想國及影視劇外景拍攝基地。興凱湖由大、小兩湖組成。大興凱湖和小興凱湖雖然離得很近,景觀卻迥然不同。小興凱湖溫柔恬靜,魚躍鳥飛,帆影點點,湖水靜悄悄的,水面平如明境,是我國內湖。大興凱湖煙波浩淼,天水一色,橫無際涯,氣勢磅礴,被稱為「綠寶石」。
傳承意義
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省雞西市東部,距密山市35公里,是古代火山爆發]後,因地勢陷落積水而形成;為中俄界湖,北三分之一的面積為中國,南屬俄羅斯,面積為4380公里,岸線長度90公里,湖面海拔69米,最深處達10米,東西寬60公里,南北垂直縱距140公里,北緯45°20′東經132°40′。共有九條河流注入,湖水從東北方溢出,最後流入烏蘇里江。興凱湖原為我國內湖,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定後,變成了中俄界湖。
興凱湖景色優美,物產豐富。而且還有大面積的濕地。
參考文獻
- ↑ [文化部文物局 .中國名勝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
- ↑ [孫冬,孫曉俊.東北水利水電2006年第4期(第24卷261期) .21-22]
- ↑ | 百度旅遊,引用日期2013-05-13
- ↑ | 網易,引用日期201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