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教宗美基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教宗
圣米迪
Sanctus Miltiades PP.
罗马主教
来自 新浪博客 的图片
位于城外圣保禄大殿的教宗米迪图像
教会 天主教会
教区 罗马教区
就任 311年7月2日
卸任 314年1月10日
前任 恩彪
继任 教宗西尔维斯特一世
个人资料
出生 日期不详
北非
逝世 罗马帝国罗马
葬于 意大利罗马亚壁古道嘉礼地下墓穴Catacomb of Callixtus
教派 基督教
圣徒
纪念日 1月10日
尊者 天主教会

教宗米迪(Sanctus Miltiades PP.; Πάπας Άγιος Μιλτιάδης;?-314年1月10日)是一位于311年至314年在位的天主教教宗。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李锡尼在米迪在任期间于313年透过《米兰敕令》给予基督教罗马帝国的合法地位。除此之外,米迪获得了法乌斯塔Fausta皇后的皇宫,用作兴建拉特朗宫及成为教宗的住所。在迦太基教会Church of Carthage出现分裂期间,米迪在313年举行的拉特朗大公会议|Lateran council谴责多纳图斯·马格努斯Donatus Magnus提出“叛教的主教和神父可以重新领洗”之教义。米迪于314年1月10日辞世。

背景

米迪出生日期不详,他有可能是一名柏柏人[1][2]教宗名录》显示他是非洲人[3],然而有学者表示他或许是一名罗马人[4]。米迪和他的继任人教宗思维一世均在教宗才林任内担任神职人员。[5]有人指才林和他均有叛教,但希波的奥斯定否定了这个说法。这个说法源自一封由多纳图斯派的君士坦丁主教佩蒂利亚努斯Petilianus于400年至410年期间所写的信,信中表示才林、米迪和思维一世放弃使用经文及在神像面前献香。[6]

出任教宗期间

罗马皇帝伽列里乌斯于311年4月在萨尔季卡(现位于保加利亚索菲亚[7])签署《宽容诏谕Edict of Toleration by Galerius》,正式将迫害基督徒戴克里先迫害终结。[8][9]

马克森提乌斯皇帝将教宗恩彪放逐到西西里岛。根据《立柏目录Liberian Catalogue》,恩彪被放逐后于309年或310年8月17日去世。教宗之位因而悬空。[10]根据同一目录,米迪于311年7月2日当选教宗。宗座出缺完结。[2]米迪当选教宗后,马克森提乌斯皇帝将在戴克里先迫害期间被没收的教会物业归还。[5][11]不过,马克森提乌斯管辖的一些范围或许没有收到他的命令。[12]

教宗名录》中指出米迪在任期间引入了一些守则,例如他禁止于星期四和星期日禁食。这些守则后来变成传统,然而后来的人认为这些守则或许在米迪在位之前已经出现。[2]米迪亦规定每间位于罗马的圣堂都会收到一些经教宗祝圣的饼(这种行为称为“圣饼运送Fermentum”),作为合一的象征。[5][11]

君士坦丁一世于312年在米尔维安大桥战役中击败马克森提乌斯,取得罗马帝国西部的控制权。[13][14]君士坦丁将法乌斯塔Fausta皇后的皇宫送给教宗,这座皇宫会用来兴建拉特朗宫以及成为教宗居所。[15]

米迪是君士坦丁大帝任内的首位教宗Bishops of Rome under Constantine,而君士坦丁大帝则在米迪在位期间令教会变得和平。[5]君士坦丁一世和罗马帝国东部的皇帝李锡尼于313年2月透过《米兰敕令》而同意将对基督教的宽容延伸到李锡尼的领土。基督徒结果除了可以重获崇拜的自由,亦能够重新使用原本供基督徒崇拜的地方和获得被没收的财产。[16]

拉特朗会议

米迪在位教宗期间,迦太基教会Church of Carthage因为凯其里安努斯Caecilianus当选主教分裂为凯其里安努斯派和多纳图斯派。罗马方面支持凯其里安努斯派,而多纳图斯派则由来自北非的神职人员组成。多纳图斯派要求裂教徒和异教徒在出任神职之前需要重新领洗晋铎,托马斯·M·芬恩(Thomas M. Finn)指此要求是多纳图斯派和天主教分裂的核心原因。[17][18]多纳图斯派的支持者向君士坦丁一世申诉并要求他指派高卢的各法官作出裁决。[19]君士坦丁一世同意他们的请求并委任米迪和3名高卢的主教解决纠纷,约翰·奥马利(John O'Malley)指这是罗马帝国皇帝首次干预教会事务。[15]虽然米迪不愿意主持一个结果未明的会议,但是他不想破坏与君士坦丁一世的关系。[19]故此,他转而举行一个教会会议并额外多让15名意大利主教参与其中。[15]

这场拉特朗会议Lateran Council于313年10月2日至4日举行,为期3天。[5]会议以罗马民事诉讼程序进行,而米迪坚持会议要严格执行有关举证和论据的规定。多纳图斯派因此感到灰心而没有呈上他们的案子,其后他们退出这场会议。米迪于是以多纳图斯派缺席会议为由裁定凯其里安努斯派胜诉。[19]这场会议因而进行了3期便完结。教宗继续让凯其里安努斯出任迦太基的主教,并谴责多纳图斯派有关“叛教的主教和神父可以重新领洗”的教义。[5][20]然而这个对多纳图斯派不利的裁决未能阻止多纳图斯派在非洲继续发扬。[20]

多纳图斯派再次向君士坦丁一世上诉,于是他举行亚尔会议Council of Arles (314)[21]当这场会议开始的时候,米迪已经去世。思维一世接任教宗。[15]这场会议得出的决定跟米迪的裁决一样,多纳图斯派仍然败诉。[21]米迪死后葬于亚壁古道嘉礼地下墓穴Catacomb of Callixtus,后来他获敬奉为圣人[2]发布《米兰敕令》的李锡尼因为迫害基督徒(例如解雇担任公职的基督徒、禁止他们开会和纵容其他人处决基督徒)而于320年违反了该敕令。君士坦丁一世于是和他展开内战并于324年将李锡尼击败。[22]

敬奉

根据《叶理诺殉道圣人录Martyrologium Hieronymianum》,4世纪时的米迪瞻礼日是1月10日。[2]根据《罗马天主教圣人历》,米迪的瞻礼日于13世纪时是12月10日。1969年,《罗马天主教圣人历》将米迪的瞻礼日继续定为12月10日,但将瞻礼日的性质改为地区礼仪日。此外,圣人历亦将他的“殉道者”称号去除。[23]他的瞻礼日后来改回为1月10日。[24]

参见

脚注及参考文献

脚注

  1. Serralda & Huard, 1984, p. 68.
  2. 2.0 2.1 2.2 2.3 2.4 Kirsch, J.P. Pope St. Miltiades.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1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通过New Advent (英语). 
  3. Loomis, 1916, p, 40.
  4. Ember, Ember & Skoggard, 2005, p. 16.
  5. 5.0 5.1 5.2 5.3 5.4 5.5 Levillain, 2002, p. 993.
  6. Kirsch, J.P. Pope Saint Marcellinus.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0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通过New Advent (英语). 
  7. Lefebure, 2016, p. 127.
  8. Gibbon, 2008, pp. 128 & 132.
  9. Kahlos, 2009, pp. 33 & 160.
  10. Kirsch, J.P. Pope St. Eusebius.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通过New Advent (英语). 
  11. 11.0 11.1 Green, 2010, p. 219.
  12. De Clerq, 1954, p. 143.
  13. Pohlsander, 2004, p. 25.
  14. Magness, 2012, p. 321.
  15. 15.0 15.1 15.2 15.3 O'Malley, 2009, p. 31.
  16. White, 2007, pp. 55-56.
  17. Burris, 2012, pp. 74-77.
  18. Finn, 2004, p. 112.
  19. 19.0 19.1 19.2 Burris, 2012, p. 78.
  20. 20.0 20.1 Malveaux, 2015, p. 115.
  21. 21.0 21.1 Burris, 2012, p. 79.
  22. Lenski, 2012, p. 75.
  23. Calendarium Romanum, 1969, pp. 147-148.
  24. Martyrologium Romanum, 2001, p. 797.

参考文献

宗教头衔
前任:
恩彪
教宗
311年7月2日-314年1月10日
继任:
思维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