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之芳」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Slf對話 | 貢獻
(创建页面,内容为“{{otheruseslist|清朝的學者|朝鮮的將領|李之芳 (朝鮮)|唐太宗的曾孙|李之芳 (唐朝)}}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李之芳 | 原名 = |…”)
(無差異)

於 2018年11月27日 (二) 17:04 的修訂

Template:Otheruseslist

李之芳

大清誥授光祿大夫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拖沙喇哈番
籍貫 山東武定州
族裔 漢族
字號 字鄴園,閣老
諡號 文襄
出生 天啟二年八月十八日
(1622年9月22日)
逝世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十一月初二日
(1694年12月18日)
出身
  • 明崇禎十五年壬午科舉人
  • 清順治四年丁亥科同進士出身
著作
  • 《李文襄公詩集》

李之芳(1622年9月22日-1694年12月18日),鄴園閣老文襄山東武定州(今山東惠民縣)人。清朝順治康熙年間政治人物和作家,詩人,官至文華殿大學士。清兵入關順治四年(1647年)進士授浙江金華府推官文華殿大學士吏部尚書

生平

明天啟二年(1622年),李之芳出生在山東武定州,及父李才望和母李氏。父李才望系承祖的業,。

崇禎十五年(1642年)中舉人。清兵入關順治四年(1647年)開科取士,之芳進京考中二甲進士。授浙江金華府推官。歷任刑部主事郎中,廣西道、湖廣道監察御史,升吏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職。康熙十二年(1673年),以兵部侍郎身份離京總督浙江軍務,參與平定耿精忠叛亂。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秋還杭州和入京任兵部尚書,調吏部尚書。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授兼職文華殿大學士。次年,御史郭琇彈劾大學士明珠,稱「內閣票擬,皆聽明珠指揮」。明珠遭罷職後,之芳也受命休致。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卒於家,享年73歲。諡文襄。雍正十一年(1733年)入祀武定州賢良祠。《清史稿》有傳。[1]

初贈太子太保[2],後加贈少保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2]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他的後裔李師敏台灣府知府

著作

工詩文,收於《李文襄公詩集》中。

  • 「平定耿逆記」
  • 「李文襄公奏疏與文移」篇
  • 「棘廳草」

家系

  • 父:李才望
  • 模:李氏
  • 兄:李之莊
  • 弟弟:李之藻
  • 妻:胡氏,胡萬錦和程氏的女
  • 子:李仲麟


注釋

  1. 《清史稿·卷251·列傳三十八》
  2. 2.0 2.1 欽定大淸會典例,卷三

參考文獻

  • 《清史稿》

外部連結

官銜
前任:
宋德宜
兵部漢尚書
康熙二十一年十月甲寅-康熙二十三年八月辛亥
(1682年12月9日-1684年9月26日)
繼任:
梁清標
前任:
宋德宜
吏部漢尚書
康熙二十三年八月辛亥-康熙二十六年九月壬午
(1684年9月26日-1687年10月12日)
繼任:
陳廷敬


Template:順治四年丁亥科殿試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