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北市大同区太平国民小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北市大同区太平国民小学
图片来自newton

台北市大同区太平国民小学,简称太平国小,原日治时期“大稻埕公学校”与太平公学校,是台北市历史最悠久的国民小学之一,与永乐国小俊成桥衔接,隔路相望。

历史

大稻埕公学校

依据日皇敕令第一七八号台湾公学校令及府令第七十八号台湾公学校规则,于明治三十一年10月1日(1898年) 继承1896年设立之“台北国语传习所”,创立“大稻埕公学校”。

  • 明治31年(1898年)创校。
  • 明治36年(1903年)举行第一回毕业典礼。
  • 明治42年 (1909年) ,因开辟道路(今延平北路)而分为东、西两校区。
  • 明治43年 (1910年) ,分设女子分校,在西畔校舍上课(今永乐国小校区)。
  • 明治44年 (1911年) ,女子分校独立为“大稻埕女子公学校”,为今蓬莱国小前身。
  • 大正元年 (1912年) 起,专收男生,因而有“太平公、蓬莱妈”此俗谚。
  • 大正4年 (1915年) ,分设分校一所(今日新国小前身)。
  • 大正6年 (1917年) ,校名改称“大稻埕第一公学校”,大稻埕女子公学校自西畔校舍迁入新址(即今蓬莱国小校舍)。分校改名为“大稻埕第二公学校”,在西畔校舍(今永乐国小校区)上课。
  • 大正9年 (1920年) ,大稻埕第二公学校迁入新址(即今日新国小)上课。

太平公学校

  • 大正11年 (1922年) ,校名改称“台北市太平公学校”,另附设高等科。
  • 大正14年 (1925年) ,分拨二学年一班学生转入新设立台北市大桥公学校就读。
  • 昭和5年 (1930年) ,拨出西畔校地校舍转移新设立之“永乐公学校”(今永乐国小)使用。
  • 昭和16年(1941年),改称“台北市太平国民学校”。
  • 民国35年(1946年),改称“台北市延平区太平国民学校”。
  • 民国57年(1968年),改称“台北市延平区太平国民小学”。
  • 民国79年(1990年),改称“台北市大同区太平国民小学”。

历任校长

日治时期

  1. 木下邦昌(明治31年10月)
  2. 平井又八(明治32年6月)
  3. 赤松三代吉(明治34年6月)
  4. 前田孟雄(明治37年)
  5. 迫田茂(明治40年10月)
  6. 加藤元右卫门(大正3年4月)
  7. 中野胜马(昭和3年5月)
  8. 赤羽操(昭和6年11月)
  9. 田淳吉(昭和14年)

战后

  1. 徐风铨(民国34年)
  2. 周有进(民国51年)
  3. 陈臣火(民国53年)
  4. 林仁义(民国60年)
  5. 赖荣树(民国64年)
  6. 颜炳钦(民国67年)
  7. 曾秀良(民国72年)
  8. 廖文隆(民国79年)
  9. 黄胜夫(民国81年)
  10. 郑振森(民国85年)
  11. 连宽宽(民国86年)
  12. 锺镜辉(民国97年)
  13. 游鸿池(民国101年)
  14. 徐昀霖 (民国105年)

学校特色

  • 成立小小美术馆
配合社区总体营造,成立社区小小美术馆,办理定期多元展览,推选小小馆员、训练小小解说员、编制学习单,展出成果公开于小美馆网站供大家分享。
  • 成立社区亲师生弦乐团
成立社区亲师生弦乐团,弦歌漫妙、气质涌现,亲师生共奏、陶醉在乐声中,趣味横生。
  • 办理多样化课外活动
办理多样化课外活动,舞蹈团、围棋队、直排轮、桥艺社、足球队、篮球队、幼女童军,小朋友展现无限活力。
  • 多样化的机会
透过多样化的机会,真心关怀亲师生,诚意沟通觅共识,洋溢温馨的校园文化。
  • 办理“潜能开发班”
办理“潜能开发班”,协助需要帮助的学生,有教无类在太平,获得热烈回响。

杰出校友

  • 吴开芽 教育界人物,台湾儿歌〈造飞机〉的作曲者。
  • 黄土水 乡土雕塑家。著名作品:中山堂 (台北市) 水牛群像
  • 柯谦亮 医学家,仁安医院创办人
  • 李腾岳 医学家,作家。
  • 杨三郎 (杨佐三郎)画家。
  • 陈清汾 画家。
  • 陈德旺 画家。
  • 高玉树 曾任台北市长,交通部长,总统府资政。
  • 吴瀛涛 作家。
  • 辜振甫 企业家。
  • 张才 摄影家
  • 吴成家 作曲家。著名作品“港边惜别”。
  • 曹永和 史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 郭茂林 建筑家,与贝聿铭齐名,有“西贝东郭”的誉称。
  • 锺肇政 小说作家。著名作品鲁冰花
  • 李永沱 画家。
  • 连日清 昆虫学家,有“蚊子博士”之称。
  • 谢里法 画家。
  • 施纯镒 企业家,三花棉业创办人。
  • 曾华松 司法院第六任大法官。
  • 张昭雄 (球评) 资深棒球球评
  • 东方白 作家。著名作品浪淘沙
  • 陈河东 企业家,三商企业创办人。
  • 高明见 医学家。台大医学院名誉教授,曾任立法委员。
  • 江鹏坚 民主进步党创党主席。
  • 郑政隆 企业家。正隆集团总裁。
  • 谢雷 演艺界人物,著名歌星。
  • 胡锦标 曾任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
  • 黄良平 台大化学系名誉教授。
  • 黄武次 监察院第四届监察委员。
  • 林家祥 体育界人物,1988年汉城奥运中华成棒队总教练。
  • 高志尚 企业家,义美食品董事长。
  • 高志明 企业家,义美食品总经理。
  • 陈文成 
  • 庄素珠 中兴保全文教基金会执行长。
  • 陈泰成 音乐家。台湾首位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博士
  • 苏芮 著名歌手。
  • 陈美儒 作家,建国中学教师
  • 高硕泰 外交官,中华民国驻美代表。
  • 柯森耀 外交官,曾任外交部次长、中华民国驻西班牙代表。
  • 林文义 作家。
  • 陈永安 围棋棋士。
  • 郑家钟 资深媒体人,台新银行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
  • 阳帆 艺人。
  • 江守山 名医师
  • 陈子鸿 音乐制作人。
  • 林琨玮 棒球国手。
  • 林琨瀚 棒球国手。
  • 王传家 棒球国手。
  • 周贤德 棒球国手。
  • 许杰辉 艺人
  • 柯智豪 作曲家,曾获得金钟奖金曲奖多次提名与得奖。
  • 五熊 艺人

学校

学校(或称学院) 是一种为教师学生提供教学环境的机构,并通过特定的教育方式增进对学生的知识和价值体系。现时,大部分国家设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时更为国民提供义务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学生需在不同类型的学校接受教育。这些学校的分类因文化和制度而异,但可以总括为小学中学大学。小学一般为儿童而设,提供基本教育。学生在完成小学教育后,通常会就读中学。最后,提供高等教育的学校可成为“大学”或“专科学校”。

在这些主要学校类型外,在某些国家的学生可能会在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前后在其他学校接受教育。幼儿园幼稚园年幼儿童而设,在小学教育前就读。在完成中学教育后,中学生可选择就读大学、职业学校、专科学院或神学院。某些学生可以选择就读另类学校,接受有别于主流教学方法和课程的另类教育[1]

学校也可分为政府营运和私人营运的学校。私立学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够提供某种教育方法或课程时设立。某些私立学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时,作出额外教育,如基督教学校伊斯兰学校佛教学校等。为成人而设的学校更提供专门教育,如军事学校商学院,等。另类学校更包括在家学校线上学校等,使教学可以脱离传统校舍。

历史

位于英国东南部的坎特伯雷,建立于公元597年的国王学校,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学校之一.[2];而中国最早的学校,据估计是在周朝。清朝后逐渐出现太学之类官方办的学校。

学校教育的目的

学校教育的目的随著时代和政治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异。

中国历史上的周朝,学校辟雍统治阶级培养下一代品格礼乐军事技巧的场所。

但如果学校实行填鸭式教育制度,只会令学生无法吸收知识,违背学校令学生学习不同知识的理念。

常见的分级

欧洲的一些地区,高级中学英语:Gymnasium)是中学的一种,入学的学生一般成绩较突出。在德国,十三年级之后(一些地区是十二年级),将完成高级中学学习并参加德国大学入学考试(Abitur)(在奥地利瑞士称为Matura考试)。

英国,学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阶段前的教育机构,大致上可以被分为小学(有时进一步区分为幼稚园和小学)和中学。而这些学校是由女王教育检查员(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这个机构来管理的。

北美,学校是指所有级别的教育机构,包含以下所有机构:幼稚园、小学、中学(即初级中学,英文称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据招生的学生年龄及地区而定)、高中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在美国,从幼稚园到高中的所有学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来监督的。许多早期的美国公立学校都是单间学校,一位老师在一间教室里面教7个年级的学生。20世纪20年代起,单间学校被整理为多教室的学校,越来越多学校提供了校车运送学生。

常见的分类

英国北美学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运作管理的机构,不一定是公立义务教育学校系统的一部份。学校可以专精于某一个领域,例如:经济学院(如伦敦经济学院)、舞蹈学校或记者学校。也可能基于某类学生而设立,如特殊学校、聋哑人士学校等。

批评与替代

在整个20世纪,传统的学校受到广泛的批评。法国社会学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别:对品味评价的社会批判》中说明了学校阶级结构再制机制。

学校(尤其是威权体制教育的学校)被指责对孩子的学习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励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使孩子产生恐惧。一些人更喜欢学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学校或其他另类教育,其他人喜欢在家自学,或参与非学校教育机构,而不去上学。

动物学校

动物学校是训练动物的机构,有些学校训练一般的生活常规,有些则教导专业的导盲技术。

现代学校

在现代,学校仍然是传授知识及技能的重要场所,但因为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使部分的学生为了文凭而打混摸鱼。加上部分教师认为只需把他所了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足够,而忽略教导伦理道德,及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

校园设施

参见

等级分类

学校分类

学校组成

参考文献

  1. Leseferdighet og skolevesen 1740–1830 (PDF). Open Digital Archive. [15 Ma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4-14). 
  2. History of the School [校史]. 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2019-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