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天骇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震天骇地 |
zhèn tiān hài dì |
近义词 :惊天动地 反义词 :万籁俱寂 出 处 :《晋书·孙楚传》 体 裁 :成语 释 义 :形容某一事件令人惊骇, |
震天骇地,读音为zhèn tiān hài dì,是一个汉语词汇,震动了天地。形容某一事件令人惊骇。也形容声势浩大或气概雄伟。[1]
【出处】
《晋书·孙楚传》:“士卒奔迈,其会如林,烟尘俱起,震天骇地。”[2]
辨析
震:震动;骇:惊骇。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灾难、重大的事变或强烈的声响。
一般用作褒义词。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声势极大
【反义词】不知不觉、鸦雀无声、万籁俱寂 、岿然不动、安如磐石 风平浪静、纹丝不动、稳如泰山、无声无息、推三挡四、积重难返、拖泥带水、慢条斯理、势单力薄、和风细雨、温文尔雅、微乎其微、畏首畏尾、束手无策、缩手缩脚、束手束脚、销声匿迹、秘而不宣、不露声色、偃旗息鼓、和平共处、严于律己、拖拖拉拉、无声无臭
【近义词】:石破惊天、石破天惊、感天动地、震天撼地、震天动地、天崩地坼、山崩地裂、天翻地覆、山塌地崩、气吞山河、气壮山河、气势浩大、雷轰电掣 闻风而动 令行禁止、山摇地动、气势磅礴、重振旗鼓 大张旗鼓 扬铃打鼓 兴师动众、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令行禁止 大肆渲染 死灰复燃、扯旗放炮 排山倒海 雷厉风行、大张声势、浩浩荡荡、轰轰烈烈、大力声讨、大动干戈、闻风而动、大刀阔斧、大马金刀[3]
【示例】
唐·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岂俟排山之力,乃成破竹之资。火烈风驱,震天骇地。”[4]
只听得海外一个大炮如天崩地坼的一连响了百余响。——《水浒后传》。 亦作“天崩地裂”、“天崩地坍”、“天崩地塌”、“天崩地陷”、“天崩地解”
《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僧辩书》:“未有膺龙图以建国,御凤邸以承家,二后钦明,三灵交泰,而天崩地坼,妖寇横行者也。”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后秦纪》:“ 始皇 出世, 李斯 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
巴金 《灭亡》第十九章:“即刻平地起了一个大霹雳,好似天崩地坼一般。”|一声震天骇地的嘶吼,薛洛劈出惊才绝艳的一刀。
于此同时,更是传来无数震天骇地的兽啸禽啼,犹如天雷阵阵响彻天地。|他们借助各般法宝仙器之神力,竟可以震天骇地,有雷霆惊天之神威。
词语分解
天的解释 天 ā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渊之别。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气候:天气。天冷。 季节,时节:冬天。 日,一日。
地坼的解释 .地裂。语出《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冰益壮,地始坼,鹖旦不鸣,虎始交。”《淮南子·诠言训》:“大寒地坼水凝,火弗为衰其暑;大热烁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 唐 杜甫 《晓望》诗:“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成语接龙:
震天骇地 > 地地道道 > 道听途说 > 说到做到 > 到处碰壁 > 壁间蛇影 > 影影绰绰 > 绰约多姿
外文翻译
英语翻译: natural disasters like giant earthquakes and landslides
日语 天変地异が割れる
参考文献
- ↑ 震天骇地的成语解释及意思-成语词典 “震天骇地”成语解释及意思,“震天骇地”的成语故事、典故、出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常用程度、感情色彩、语法结构、成语谜语、歇后语等。
- ↑ 天崩地坼的出处及用法 - 成语词典 - 词典网 《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成语例句: 只听得海外一个大炮...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天崩地坼成语 查询。 相关成语...
- ↑ 天崩地坼的解释_汉语词典_词典网 天崩地坼的解释:(1) [natural disasters like giant earthquakes and landslides] 天倾塌,地开裂。比喻异常灾祸、不测变,在线词典。
- ↑ 天崩地坼,成语词典-快读网 2016年4月3日 - 意思解释:崩:倒塌;坼:裂开。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 故事典故:《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