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惡性組織細胞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惡性組織細胞病(惡組)是單核—巨噬細胞系統中組織細胞的惡性增生性疾病,臨床表現以發熱,肝脾淋巴結腫大,全血細胞減少和進行性衰竭為特徵。惡組多見於青壯年,以20~40歲者居多,男女發病為2~3:1。本病按病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型。國內以急性型為多見,起病急驟,病情兇險且病程較短,未經化學治療者大多數病例在起病6個月內因消耗衰竭,肝腎功能衰竭、胃腸道及顱內出血而死亡。[1]

病因

目前尚不清楚,通常認為是組織細胞性淋巴瘤或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的一種變型,可能與EB 病毒感染有關,亦有人士認為是自身免疫增殖性疾病或者由於免疫功能缺陷所致,近年來報道惡組常作為繼發於其他腫瘤的第2個惡性腫瘤,常伴發於惡性淋巴瘤(B 細胞性),T 細胞性和裸細胞性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 Lennerts 淋巴瘤,推測可能於化療或原發腫瘤抑制免疫系統,導致染色體異常,克隆惡性突變有關,本病的發生可能與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有關。

由於屍檢中部分病例有肥大細胞增生現象有人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增殖性病變,初為過敏,漸轉化為腫瘤,有人注意到惡組患者血清EB病毒抗體效價增高,懷疑本病與病毒感染有關,已知EB病毒是引起Burkitt淋巴瘤的病因,但在惡組病因中起何作用尚不清楚,有人注意到近年來惡組在中非地區發病率有所上升,推測可能與環境因素特別是與病毒因素有關,但目前尚缺乏有力的血清學和流行病學證據,Kobari等觀察到1例慢性EBV感染病人後發生惡組,通過PCR法擴增,EBV定位於淋巴細胞膜的抗原,用原位雜交法(ISH)檢測DNA中的EBV,結果發現早期慢性感染時非惡性的組織細胞中存在的EBV顆粒與後來的惡組細胞中的EBV顆粒相同,由此推論可能原本正常的組織細胞受EBV感染後變成異常細胞,並發生克隆性擴增,結果產生惡組。

國內梁平(1984)對8例惡組骨髓標本做電鏡觀察,在2例惡組細胞內見到Ⅳ型核小體,認為它是細胞曾受病毒作用的一個形態學標誌,國外有人懷疑本病與遺傳因素有關,有父子先後發病的報道,國內關敏等(1990)報道有2例為同胞兄弟,且其家系中另有1兄弟患病,3兄弟均在嬰幼兒時期發病,病情相同且均在發病後3個月內死亡,近年來國內學者發現惡組屍檢中全身淋巴組織呈現重度萎縮,推測患者伴有免疫功能缺陷,至於免疫缺陷是病因還是結果尚無定論,總之,病因至今仍不明確。

病理

惡性組織細胞浸潤是本病病理學的基本特點,脾及淋巴結等造血組織為常見,但全身大多數器官組織也可累及,如皮膚、漿膜、肺、心、腎、胰腺、胃腸、內分泌、乳房、睾丸及神經系統等。這些器官及組織不一定每個都被累及,而受累的器官或組織,病變分布亦極不均一。惡性細胞可以是分散的或成集結,但極少形成瘤樣的腫塊。被累及的組織中有許多畸形的、形態多樣的異常組織細胞,間有多核巨細胞和吞噬性組織細胞,吞噬大量多種血細胞。其異常組織細胞是診斷本病的主要依據。

症狀體徵

根據惡組細胞浸潤部位的不同,臨床上可有不同的表現,從上述病理累及部位來看可累及造血組織(最常見),又可累及非造血組織,因此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國內作者曾提出不少分型意見,如按Israels分為5型,實則多數惡組病理,臨床表現具有2型以上的特點,雖然Cazal將其簡化為內臟型,皮膚型,兒童型,但認為兒童與成人臨床差異不大,有提出病變主要累及造血組織稱普通型,主要累及非造血組織則稱特殊型,有關特殊型提法更多,如,皮膚型,胃腸型,肺型,腎型,神經型,多發性漿膜炎型,腸穿孔型,巨脾及脾自發破裂型,慢性復髮型,等等,也有作者認為臨床表現多樣,難以某型概括,臨床與病理對照也不盡一致,認為分型對預後意義不大,對待分型國內目前尚無統一意見,此外,有提出根據病程分急性和慢性(1年以上為慢性),由於慢性很少見,大多數病例發病急,病程短,故臨床上未強調急,慢之分,1975年在福建三明市召開的惡組座談會上對慢性型未作定論,現將國內文獻報道(包括特殊類型)的862例綜合分析如下,以了解臨床表現的多樣性。[2]

首發症狀

不論是何種類型的惡組,發熱常是首發表現,熱型以不規則高熱居多(38.7%),其次為稽留熱(26.3%),弛張熱(21.2%),間歇熱(10.8%)及低熱(3%)少見,蒼白,乏力是因貧血所致,出血傾向在首發表現中亦不少見,尤其到病程晚期愈來愈重是致死原因之一,黃疸一般在早期常不明顯多在較晚期出現,但也有部分患者以黃疸首發而住入傳染病醫院,此外,國內報道不少例以發熱,腹痛及反覆血便首發,因常伴有腸穿孔而誤為急腹症入外科手術探查,再有惡組侵犯肺部而誤為肺炎,肺部腫瘤,肺結核的報道亦不斷湧現,另有以截癱,腦神經麻痹或顱內壓增高為首發表現者有不少個案報道,值得提出的有的患者骨,關節痛常很顯著,止痛藥物常無效。

本病按病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型。

  1. 發熱是最為突出的表現,90%以上病人以發熱為首發症狀,體溫可高達40°C以上,熱型以不規則熱為多,也有間歇熱,弛張熱和稽留熱,少數病例用抗生素能暫時使體溫下降,但更多病例發熱與疾病本身有關,對抗生素治療無反應,皮質激素雖有降溫作用,但不持久,只有化療有效時體溫才能恢復正常。
  2. 貧血也是較常見症狀之一,急性型早期即出現貧血,呈進行性加重,晚期病例,面色蒼白和全身衰竭非常顯著,少數起病緩慢的病例,其最早出現的突出症狀可為貧血和乏力。
  3. 出血以皮膚瘀點或瘀斑為多見,其次為鼻衄,齒齦出血,粘膜血皰尿血,嘔血或便血也可發生。
  4. 此外,乏力,食慾減退,消瘦,衰弱也隨病情進展而顯著。

體徵

肝大,脾大是常見的體徵,常呈輕度或中度腫大,1例肝最大在右肋下10cm;1例脾最大入盆腔,但在胃腸型惡組約1/3病例肝,脾未觸及,2/3腫大者為輕度腫大,表淺淋巴結一般似黃豆大,花生米大,最大如雞蛋大,從屍檢情況看,惡組主要侵犯深部淋巴結,淺表淋巴結不大並不能排除惡組,皮膚損害以結節和腫塊最為常見(可形成肉芽腫或導致纖維化,肉眼上形成結節,但鏡下細胞彼此並不黏聚),並可伴有潰瘍,尚可伴有非特異性損害,如斑丘疹,紫癜及紅皮病等,皮膚損害在兒童惡組中較為多見,並被認為是其特徵,肺部可有囉音伴有咳嗽,氣短,腹部觸及腫塊者多為腸型惡組之體徵,有人統計53例以腸道症狀首發者(除發熱,腹痛,腹瀉外),腹部觸及腫塊占41.5%,而發生腸穿孔者高達52.8%。

發病機制

目前不明,1969年Rodman報道了2例惡組有染色體易位,即t(2;5)(p23;q35),此外尚有1號染色體異常,Morgan等在1986年發現惡組細胞株中5號染色體長臂一固定點的斷裂(5q35斷裂),並常伴有t(2;5),另有報道1號,3號和6號染色體也有易位,Morris(1994)等證實t(2;5)可產生NPM/ALK融合基因,Shiota等(1995)指出,此融合基因編碼一個(80kD)的高磷酸化蛋白(p80),NPM/ALK融合基因和p80見於所有t(2;5)的病例中,但能表達p80 NPM/ALK者是一個獨立的病種,通過細胞遺傳學或p80表達的測定,5q35斷裂目前可作為診斷CD30陽性腫瘤的前提,國內吳士琪等(1983)提出D組染色體丟失1條是本病較常見的核型,1989年Stephen等報道了3例「惡組」,均表達ki-1(CD30),皆有t(2;5)(p23;q35)易位,認為這種易位可能是具有惡組特點的一組病共有的特徵,1990年Abe等研究了4例惡組的細胞遺傳學,其中2例有17號染色體異常,斷點在短臂13(17p13),複習文獻另有7例惡組亦有相同異常發現,現已有證明p53基因突變在人類惡性腫瘤的發生率較高,而p53(抑癌基因)即定位於17號染色體短臂,1992年國內田虹等對2例惡組白血病型患者進行骨髓染色體分析,均出現1號部分三體(1qter-1p11)和1p11斷裂易位。

實驗室相關檢查

外周血

患者就診時血象正常者僅約10%,其餘均有各種血細胞不同程度的減少(少數病例白細胞計數可增高),隨着病情的發展全血細胞減少愈趨明顯,成為本病的突出表現之一,約有半數患者在外周血片末端邊緣易找到異常細胞(特別是用濃縮法或在白細胞層)。

骨髓象

在骨髓塗片中多數仍可見到各系正常造血組織,分析241例骨髓塗片,有66.4%骨髓呈活躍或明顯活躍;33.6%呈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由於病變呈灶性分布很不均勻,有時多次骨髓穿刺均未能找到惡性細胞,當各種惡性細胞混雜在骨髓塗片中出現時,可呈大小不等及多形性,細胞學形態的變化國內外描述並非盡同,1964年全國血液學術會議上,根據細胞形態特點,分成下列類型:

  1. 異常組織細胞(惡性組織細胞):體積較大(20~40μm)外形規則或呈不規則圓形,胞質比一般原始細胞豐富,胞質深藍或淺藍色,深藍者常無顆粒,淺藍者可有少數或較多細小顆粒,可有數量不一的空泡,核可呈圓形或橢圓形,有時呈分枝狀,偶有雙核者,核染色質細緻或呈網狀,核仁顯隱不一。
  2. 淋巴樣「組織」細胞:如淋巴細胞大小,外形和淋巴細胞或內皮細胞相似,可呈橢圓形,不規則圓形或狹長帶有彎曲的尾巴,胞質呈淺藍色,灰藍色,含有較多細小顆粒,核常偏於一側或一端,核染色質較細緻,偶見核仁。
  3. 單核樣「組織」細胞:形態頗似單核細胞,但核染色較深或粗顆粒較明顯。
  4. 多核巨細胞:體積甚大,直徑可達50μm以上,外形不規則,胞質淺藍無顆粒或有少數細小顆粒,通常含有3~6個核或核成分葉狀,核仁或隱或顯。
  5. 吞噬細胞:體積可以很大,單核或雙核,橢圓形偏位,染色質疏鬆,核仁清晰,胞質中含有被吞噬的成熟紅細胞或其碎片,幼紅細胞,血小板及中性粒細胞等,一個吞噬細胞最多可吞噬20餘個血細胞。

據我們觀察,認為異常組織細胞及(或)多核組織細胞有特異性診斷價值,而淋巴樣和單核樣細胞在其他疾病中也可出現,無特異性診斷意義,至於骨髓塗片中有多少異常的「組織」細胞即可診斷,一直無明確規定,1959年郁知非等報道的18例,骨髓異常「組織」占有核細胞的10.5%,最多達88%。

組織化學染色

本病特殊細胞的細胞化學反應多表現為過氧化物酶染色陰性,蘇丹黑染色陰性或弱陽性,糖原染色多為弱陽性彌散反應;酸性磷酸酶染色多為中等度強陽性反應能被酒石酸抑制,葡萄糖醛酸酶染色弱陽性~中等陽性反應;非特異性酯酶染色陽性~強陽性反應,能被氟化鈉抑制;α-ASD氯乙酸萘酯酶和鹼性磷酸酶呈陰性反應,溶菌酶染色陽性,α1-抗胰糜蛋白酶和α1-抗胰蛋白酶陽性。[3]

生化檢查

有62%血清谷丙轉氨酶增高;54.3%尿素氮增高;亦有部分病例乳酸脫氫酶鹼性磷酸酶升高,血清鐵蛋白含量明顯增高。

5.47.6%血沉增快,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減低。

輔助檢查

惡性組織細胞病圖原圖連接圖片來源於

病理檢查

淋巴結皮膚,肝臟,骨髓等病理活檢找到惡組細胞。

X線

胸部X射線攝片多有改變,如:瀰漫性或間質性浸潤,散在的粟粒狀及小結節狀陰影,或縱隔肺門淋巴結腫大,胸腔積液等,但X射線表現一般為非特異性,而經常與併發症同時存在。

CT,MRI檢查

發現頭顱,腹部,肝,脾,腹膜後淋巴結及胸部等病變。

B超

肝脾淋巴結腫大,胸腔積液腹水等。

併發症

本病的併發症有高熱衰竭,出血和感染,嚴重者可導致死亡,惡組病變常累及多個臟器,尤其是急性型,起病急,病程短暫且兇險,可出現發熱,貧血,出血,肝,脾,淋巴結腫大,咳嗽,胸痛,呼吸困難,腹痛,消化道出血等,這些即是它的臨床表現,同是亦是它的併發症,在臨床上很難加以區別。

診斷鑑別

過去診斷本病主要仍依靠臨床表現和細胞形態學或活體組織病理檢查結果,近年來對本病的惡性細胞來源有了新的認識,甚至提出應當更改病名,但作為同一 個疾病實體,它的臨床表現和細胞,病理形態所見與過去的描述不應有差別,因而過去的診斷依據仍沿用,只是需要增加一些細胞標誌,細胞和分子遺傳學方面的指 標以確定惡性細胞的來源,以便準確地對疾病命名。

臨床表現

以發病急,長期發熱,伴進行性肝脾淋巴結腫大,進行性肝腎功能衰竭,進行性全血細胞減少,進行性全身衰竭為特點,常伴黃疸,出血,可有皮膚損害和漿膜腔積液。

骨髓塗片

確診必須找到一定數量的上述的異常細胞,由於骨髓不一定經常受累,且病變常呈灶性分布,因此骨髓1~2次檢查陰性不能除外本病,需多次重複檢查,國內有人 提出胸骨穿刺陽性率高於髂骨(4例髂骨陰性改作胸骨穿刺均呈陽性,又有數例髂骨穿刺塗片異常細胞只占1%,換作胸骨穿刺則異常細胞占有核細胞的8%)。

外周血濃縮塗片檢查

統計305例外周血塗片有152例(49.8%)找到異常細胞,血液濃集後找到異常細胞的機會更高些,血液濃縮塗片可與骨髓塗片相互補充參照。

目前主要診斷惡組的方法是依靠骨髓穿刺塗片檢查,骨髓1次確診的成功率為69%,骨髓找到「惡組」細胞占有核細胞的2%~78%(其中占2%~20%為 77.1%,占72%以上為22.9%),有人提出通過5次的骨髓穿刺,98%的病例可以診斷,實際上生前未能確診的仍有10.2%患者,而另有 10.3%患者需依靠其他部位的活組織採取病理檢查(表4),關於其他部位活組織採取確診的成功率:皮膚活檢72.7%(24/33);淋巴結活檢 63.1%(70/111);骨髓活檢39.7%(27/68);肝臟活檢25%(5/25),此外有個別作淋巴結穿刺,脾穿刺,心包穿刺,肺穿刺,腦脊 液及胸腹水找到「惡組」細胞,淺表淋巴結活檢成功率低於皮膚活檢是由於「惡組」多侵犯深部淋巴結,而骨髓活檢及肝活檢只能做輔助診斷是由於「惡組」常呈灶性浸潤,穿刺不易抓到。

總之,關於診斷必須強調臨床表現的重要性,國內不少學者同意作者(1973)的觀點,即臨床懷疑本病又有形態學支持則可初步診斷;臨床懷疑而無形態 學變化不能排除本病,應反覆進行多部位骨髓穿刺(胸骨穿刺陽性率可能較高)及可能的活組織病理檢查;有形態學特點但與臨床表現不符者,需與反應性及其他組織細胞增生性 疾病相鑑別,為確定惡性細胞來源,應作多種細胞化學,免疫標誌以及細胞和分子遺傳學檢查,Ki-30(CD30)陽性,t(2:5)(p23:q35)染 色體移位,有融合基因NPM/ALK(p80)者,有助於確定為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其他標記物如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 EMA)和CD25(IL-2受體)也可能陽性。

鑑別診斷

惡性組織細胞病應與反應性組織細胞增多症,急性白血病,骨髓轉移癌,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鑑別。

本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且無特異性,因此單根據臨床表現極易發生誤診,綜合國內報道的669例初診誤診率高達69.4%,國內文獻報道的誤診病種多達70多種,常易誤診的情況:

  1. 因發熱,出血,全血細胞減少而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等;
  2. 因發熱,黃疸,肝脾大而誤診為黃疸性肝炎肝硬化,膽道感染等;
  3. 因發熱持續不退伴有胃腸道症狀而誤為傷寒,敗血症腸結核等;
  4. 因便血,腹瀉或腹部腫塊而考慮為腸道腫瘤淋巴瘤潰瘍性結腸炎等;
  5. 因發熱,咳嗽,氣短,胸液而誤為肺部感染,肺腫瘤肺結核等;
  6. 因發熱,血尿,水腫而診為腎小球腎炎,泌尿系感染,甚至尿毒症
  7. 因發熱伴截癱,腦神經麻痹或抽搐而誤為腦炎脊髓炎顱內腫瘤
  8. 因發熱伴有心包積液或胸腹腔積液而誤為多發性漿膜炎
  9. 因鼻咽部潰瘍而誤為壞死性肉芽腫;
  10. 因發熱,皮膚結節潰瘍或紅斑而誤為皮膚結核,非化膿性脂膜炎,蕈樣黴菌病等,此外,有不少病例誤為外科疾病而施行手術探察,故應提高對本病的警惕。

有骨髓的細胞形態學的支持,可以幫助診斷,但是許多非腫瘤性疾病也可引起反應性組織細胞增多,常與本病鑑別。

反應性組織細胞增生的概念

惡性皮膚病圖原圖連接圖片來源於

是指有明顯的原發病存在,由於原發病的某些因素的刺激而發生組織細胞增生,待原發病去除,刺激減輕後增生的組織細胞可自然消失,當原發病診斷明確而組織細胞反應性增生程度較輕時,後者易被忽視,但若重症患者,其組織細胞反應強烈,而原發病診斷不明時易誤診為「惡組」,已知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結核病,傷寒,布氏桿菌病,瘧疾等可引起骨髓組織細胞增多,並有吞噬血細胞現象,過去對組織細胞增生的概念及分類比較混亂,20世紀70年代提出將反應性組織細胞增生分為3類:

  1. 感染性:繼發於感染性疾病,包括上述疾病及肝炎,傳染性單細胞增多症等;
  2. 變態反應性:繼發於結締組織病,藥物過敏,皮炎性淋巴結病及某些疫苗接種反應;
  3. 惡性腫瘤性疾病:在未轉移到骨髓時亦可有組織細胞增生。

20世紀70年代初張之南等通過隨訪工作,發現原診斷為惡組的部分病例,經過數年之後仍存活,有的發展為典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有的以後查出為紅斑狼瘡;有的發現為遷延型肝炎;有的無任何疾病跡象,重新複習這些病例,過去的臨床表現及骨髓細胞形態,結果:臨床上發病很像「惡組」,有高熱,蒼白,肝脾大,全血細胞減少,個別有出血傾向,其中1例當時血壓已下降至80/57mmHg,自動出院,大多病情十分兇險,但骨髓細胞形態大都是單核樣和淋巴樣細胞,個別有異型細胞,但為數不多(不超過1%),僅有1例數量較多(約20%),血壓下降自動出院,當時並無關節症狀,多年後關節明顯畸形變形,實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由此可見,個別反應性組織細胞增生與「惡組」在初期較難鑑別。[4]

1979年Risdal等報道19例因病毒感染引起組織細胞增生並有吞噬血細胞現象,其中14例發病前曾接受較長時間的免疫抑制劑治療,病毒檢查陽性,稱之為病毒相關噬血細胞綜合徵(virus-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VAHS),其後發現不僅病毒可引起噬血綜合徵,很多細菌,真菌,甚至近期輸血,腫瘤播散等也可引起,有稱感染相關性噬血細胞綜合徵(infection-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有稱噬血細胞性組織細胞增生症(hematophagic histiocytosis),此外有稱噬血細胞綜合徵(hematophagic syndrome)者,都是從骨髓細胞學角度提出的,表現為組織細胞增生並活躍地吞噬各種血細胞。

已查明許多病原體可引起噬血細胞綜合徵:

  1. 病毒,如EB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性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腺病毒,微小病毒B19;
  2. 細菌,如腸道革蘭陰性桿菌流感噬血桿菌肺炎雙球菌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產布氏桿菌肺炎支原體等;
  3. 伯納特立克次體;
  4. 結核分枝桿菌;
  5. 真菌,如莢膜組織胞漿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隱球菌
  6. 利什曼原蟲,噬血細胞綜合徵的臨床表現隨原發病的不同而不一,最常見的共同症狀為發熱,以高熱居多,可伴有寒戰,盜汗,納差,體重減輕及肝,脾,淋巴結輕度腫大,部分患者可有出血,皮疹,全血細胞減少,肝功能損害或凝血功能障礙,VAHS尚可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肺部浸潤或腎功能衰竭等多臟器損害症狀,VAHS常於病前2~6周有病毒感染症狀,雖然噬血細胞綜合徵本質上屬於一種反應性組織細胞增生,如無繼發性感染多在l~8周內自然緩解,但在嚴重病例,其臨床過程極似「惡組」,死亡率可高達30%~40%,病情兇險程度幾乎難於與「惡組」相區別,如Chen等1991年報道10例台灣兒童由EB病毒引起的爆發性VAHS,臨床表現有發熱,黃疸,肝脾腫大,全血細胞減少,凝血障礙和肝功能異常,骨髓檢查有非典型T淋巴樣細胞及少數B免疫母細胞浸潤,並有成熟組織細胞增生伴吞噬血細胞現象,最初6例曾診斷為惡組,10例均迅速死亡,從發熱到死亡平均生存期為16天,主要死因為凝血功能障礙伴多臟器衰竭和機會致病菌感染,應用血清學鑑定和印跡雜交實驗證實為EB病毒急性感染。

反應性組織細胞增生的實驗室檢查

  1. 外周血細胞有不同程度減少:國內82例反應性組織細胞增生症就診時已有貧血者占48.4%;全血細胞減少者占14.6%;其餘為血小板減少或白細胞減少或三系中2系減少,少數為白細胞增高(7.3%);外周血塗片見到成熟組織細胞者占17.8%(1%~31%),國外資料中有貧血,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者分別為9l%,80%和88%。
  2. 骨髓塗片可見組織細胞增多:細胞大都是成熟型或單核樣及淋巴樣組織細胞,可伴有血細胞被吞噬,個別病例可見少量異常組織細胞或可見到1~2個多核巨細胞,目前認為全血細胞減少不都是組織細胞吞噬血細胞過多所致,而是感染抑制骨髓的結果。
  3. 其他實驗室檢查:常有血清谷丙轉氨酶升高,可有氮質血症,或血膽紅素增加,凝血酶原時間延長,低丙種球蛋白血症,血α2球蛋白比例增高,乳酸脫氫酶升高等,VAHS患者血清中病毒抗體滴度可升高,病毒培養可陽性,其他原因的反應性組織細胞增生,可遲早出現原發病的徵象及相應的實驗檢查所見。

惡組與反應性組織細胞增生症的鑑別

1994年馮雲等報道1986~1992年確診的噬血細胞綜合徵與惡組病各13例的異同。

可以看出,從臨床表現及細胞形態區別有時確有困難,而病原學檢查及血清鐵蛋白檢測對二者鑑別可能有幫助,有認為血清鐵蛋白在惡組明顯高於反應性組織細胞增生症,但亦有報道兩病的血清鐵蛋白均顯著增高,二者並無顯著差異,此外,中性粒細胞的鹼性磷酸酶(NAP)在「惡組」的陽性率和積分極低,而反應性NAP大多數增高,有認為「惡組」細胞分化差有較多的核分裂象,吞噬血細胞現象較少見,而反應性組織細胞分化較成熟,很少出現分裂象,而吞噬血細胞現象極為明顯。

我們過去的經驗表明:在沒有合併明顯感染的情況下,可試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反應性者用藥2~3天體溫可漸退並可在短期內停藥,雖然有少數患者可再發熱,但可有較長間隔,再用藥體溫仍可退,需視原發病是否已同時治療而定,我們曾對38例反應性組織細胞增生症進行分析,其中16例原發病不能確定,9例未經特殊治療體溫自然下降,7例口服潑尼松後熱退,熱退後肝脾及淋巴結縮小,血象及骨髓象逐漸恢復正常,而惡組對腎上腺皮質激素反應差,即使體溫有下降,常不能降至正常或下降後短期又上升,且連續應用逐漸失效,有報道有些噬血細胞綜合徵應用環孢素A(cyclosporin A)有效,需強調的是,骨髓發現有吞噬現象的組織細胞增多應首先排除反應性者,因為多見,約有半數以上的反應性者較易找到原發病,一般反應性組織細胞增多持續時間不長,多次重複骨髓穿刺檢查變化較大,消失較快,而惡組一旦骨髓出現異常組織細胞後,重複骨髓穿刺異常細胞會逐漸增多。

疾病治療概述

就診科室:血液科 內科 中醫學 中醫血液科

治療方式:藥物治療 支持性治療

治療周期:1-3個月

治癒率:70%

常用藥品:注射用異環磷酰胺 順鉑注射液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80000——90000元)

==治療==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現採用的主要措施是抗癌藥物的聯合化療。郁知非等報道用米托蒽醌加環磷酰胺、洛莫司汀環己亞硝脲、長春新鹼和潑尼松聯合化療惡組數例,多數病人獲得完全緩解例已無病生存分別達10年和10年以上。1990年Sonneveld等報道12例惡組,4例治療前死亡(生存期8天~2個月);6例用CHOP方案(環磷酰胺、柔紅黴素、長春新鹼、潑尼松)2例並做了脾切除,經多個療程後,結果4例分別存活>11個月、>30個月、>83個月、>85個月。國內謝麗蓉等(1983)對1例有巨脾者行脾切除,術後採用CHOP方案,病情相對穩定,提出巨脾切除可糾正脾功能亢進,除去大部分的腫瘤病灶,有利於化療的進行。1993年姚達明報道以CHOP方案治療5例惡組,3例完全緩解,其中1例已存活1年。此外,已有報道用同種異體骨髓移植治療惡組成功的病例。這些治療方法與近年來國外採用的治療方案都與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化療方案相近。   

支持治療

包括降溫治療,採用物理措施降溫,必要時適當應用皮質激素;注意預防和治療繼發感染;患者往往有高熱、大汗,注意水電介質平衡;糾正貧血,可輸新鮮全血或充氧血;預防出血,血小板過低可輸注血小板懸液。   

化療

不管應用單藥化療或聯合化療,效果均不滿意,難以得到持久的完全緩解。一般可採用治療惡性淋巴瘤或治療急性白血病的化療方案治療,少數緩解期可達6-12個月。   

重症病例病程進展快。末經治療的自然病程為三個。輕型起病緩,進展慢,未經治療可存活1年以上。對治療有反應者,獲得緩解的病人,生存期可延長。   

國內療效標準

  1. 完全緩解:症狀及屬於本病的不正常體徵均消失。血紅蛋白濃度≥100g/L,白細胞數≥4.0×109/L,分類正常,血小板數≥100×109/L;骨髓塗片中找不到異常組織細胞。
  2. 部分緩解:自覺症狀基本消失,體溫下降或穩定一段時間,腫大的肝、脾、淋巴結明顯縮小(肝、脾最大不超過肋緣下1.5厘米)。血象接近但未達到完全緩解標準。骨髓液塗片中異常組織細胞基本消失或極少量。

國外療效標準

根據Zucker及Tseng報道的資料綜合如下。   

  1. 完全緩解:症狀及體徵消失,未在新的部位出現腫瘤性病變,骨髓塗片中未見惡性細胞。   
  2. 部分緩解:可供測定的病灶和腫大的組織器官的最大垂直直徑減少≥50%,且不出現新的病灶。

預後

本病大多發病急、病程短。Ishii等報道在14例惡組病人中,血清TNF濃度≥50pg/ml者病情嚴重,預後極差。而凝血狀態和血清LDH、【【鐵蛋白】】和IL-1的血清濃度與預後無關。綜合國內報道病例808例,觀察到死亡者669例,87.1%生存期<6個月;7.9%生存期為6個月~1年;僅有5%生存期>1年以上(最長1例14年)。在作者綜合的1458例中有8例發生白血病(0.55%)。「惡組」死亡原因最多見為全身衰竭;其次為出血(主要是胃腸道,其次為顱內);再次為嚴重感染;少數由於肝腎功能衰竭或心力衰竭致死。單純累及皮膚而無內臟器官侵犯者預後較佳,可存活10多年。侵犯內臟的病例,預後都很差,與年齡、性別、侵犯部位等因素無關。

預防護理

  1. 協助病人日常生活,降低耗氧量,減輕心,肺負擔。
  2. 保證病人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保持環境安靜,舒適,避免不必要的操作,減少干擾因素,如噪音,探視者,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3. 經常與病人一起討論能夠預防或減輕疲勞的方法,如儘量避免誘發因素,保持病情穩定,降溫,止痛,及時更換汗濕衣褲,被服。

護理

指導病人使用全身放鬆術,如深呼吸,聽音樂,放鬆全身肌肉,減輕疲勞,鼓勵病人多進食,增強營養,補充能量和水分,以補充疾病的消耗。

飲食保健

  1. 維持理想的體重。
  2. 攝入多種食物。
  3. 每天飲食中包括多種蔬菜和是水果。
  4. 攝取更多的高纖維食物如:全谷麥片豆類、蔬菜、水果。
  5. 減少脂肪總攝入量。
  6. 限制酒精類飲料的攝取。
  7. 限制醃製、熏制、及含亞硝酸鹽類食品的攝入。

視頻

最全細胞知識

視頻

細胞組織的壞死及修復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