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咽痛(pharyngalgia)是咽部常见症状,主要由咽部疾病引起,也可是咽部邻近器官或全身疾病在咽部的表现。其表现有刺痛、钝痛、烧灼痛、隐痛、胀痛、跳痛等表现,可分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视疾病的性质和患者对痛的敏感度而异。[1]
目录
症状起因
口腔疾病
如口腔黏膜的急性炎症、鹅口疮、口腔溃疡、舌炎、脓性下颌炎、舌及口底癌等。
咽喉疾病
- 炎症:急性咽包括鼻咽、口咽及喉咽炎、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急性扁桃体包括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和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侧壁及咽后壁脓肿、奋森咽峡炎、咽喉白喉、咽喉黏膜溃疡,以及咽喉的结核、梅毒、真菌感染等。
- 外伤:包括机械性创伤、化学性腐蚀伤和烧伤、烫伤以及手术创伤等。
- 异物:如鱼骨、鸡骨、假牙等嵌顿于咽喉腔内。
- 肿瘤:主要是指咽、喉、扁桃体的恶性肿瘤包括癌和肉瘤。
食管疾病
食管的炎症溃疡、异物、肿瘤及创伤和烧伤,均可引起咽痛。
其他疾病
舌咽神经痛、喉上神经痛、茎突综合征、颈动脉鞘炎等,都可引起咽痛。某些全身性疾病,如麻疹、猩红热、急性白血病、粒细缺乏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可引起咽痛。[2]
常见疾病
口腔黏膜急性炎症、鹅口疮、口腔溃疡、舌炎、脓性下颌炎、舌及口底癌、急性咽包括鼻咽、口咽及喉咽炎、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急性扁桃体包括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和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侧壁及咽后壁脓肿、奋森咽峡炎、咽喉白喉、咽喉黏膜溃疡、咽喉结核、梅毒、真菌感染、恶性肿瘤、舌咽神经痛、喉上神经痛、茎突综合征、颈动脉鞘炎、麻疹、猩红热、急性白血病、粒细缺乏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
鉴别诊断
咽壁感染性咽痛
如咽黏膜急性炎症或溃疡等。咽痛程度常与病变的轻重成正比。吞咽时,因咽肌收缩等动作,加重对痛觉神经末梢的刺激和压迫,致咽痛加剧。若病变累及咽壁的肌肉组织,则影响吞咽动作,发生吞咽困难。
咽壁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以细胞浸润为主,对痛觉神经末梢的刺激和压迫较轻亦较缓和,所以咽痛甚轻或无咽痛。
痛觉神经末梢受刺激和压迫后,通过神经的联系可引起反射痛。如舌咽神经受刺激和压迫便可引起反射性耳痛。
咽壁非感染性咽痛
咽壁异痛、外伤、恶性肿瘤溃烂、黏膜的过敏反应、茎突过长、咽肌风湿性病变、舌咽神经痛等,均可因刺激或压迫痛觉神经末梢引起咽痛。如口咽及舌根部癌肿已溃烂,常有剧烈咽痛。
反射性咽痛
- 牙源性或口腔感染性咽痛:第3磨牙阻生及冠周炎常有咽痛和吞咽痛,并伴有咀嚼痛和张口困难。冠周炎感染若向腭舌弓扩散,可形成所谓“假性扁桃体周脓肿”,实为腭舌弓脓肿,有剧烈咽痛和吞咽困难,这种患者常先就诊于耳鼻喉科。由牙齿感染,特别是下颌磨牙感染引起的口底化脓性蜂窝组织炎,因病变部位在颈前上部,下颌骨和舌骨之间,常有吞咽痛及吞咽困难。舌根部肿瘤亦诉咽痛,间接喉镜检查有时亦难鉴别,用手指触诊局部有木板样硬度,可与舌根轮廓乳头和舌扁桃体增生如软橡皮样相鉴别。
- 鼻源性咽痛:多不重,常因鼻炎和鼻窦炎所致鼻塞,而张口呼吸,加之鼻涕后流刺激咽部,有咽部干痛,尤以鼻后和咽部的后上方为甚。
- 喉源性咽痛:除前述声痛外,喉部疾病也可引起激发性咽痛,如急性会厌炎其口咽部可能完全正常,而咽痛症状却很严重。又如晚期喉结核病变浸润至喉周围粘膜或杓部,吞咽饮食时受到刺激,可发生很剧烈的咽痛。喉部其他病变侵犯这些部位时,如环杓关节炎,同样可以发生吞咽痛。
- 颈部病变所致的咽痛:颈动脉鞘炎可发生反射性咽痛。此外,颈部纤维组织炎、颈淋巴结炎、甲状腺炎、颈椎病等,也可引起咽痛或局部痛感。
- 食管源性咽痛:食管上段异物、炎症、食管入口处环咽肌失弛缓症,常有轻重不同的咽痛主诉。
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咽痛
咽痛可为全身性疾病的一个局部症状,常见于下列疾病:
- 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等,常因有咽峡炎和咽部溃疡致明显的咽痛,且为早期症状,常首先就诊于耳鼻喉科。
- 急性传染病:咽痛常为急性传染病的初期症状,如流行性脑膜炎、麻疹、猩红热、兔热病、伤寒病等,早期发生咽峡炎或溃疡而出现咽痛,以后逐渐出现特征性症状。因此,对咽痛患者应观察病情的发展,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和地区,尤宜注意。
- 其他疾病:风湿病可引起咽肌风湿病变,发生吞咽痛。痛风亦可引起剧烈的咽痛,可伴有高烧和全身不适;有一种天疱疮样血肿性咽峡炎(简称咽部血肿),系悬雍垂和软腭突发血肿,致发生剧痛,检查发现由于缺乏维生素C致小血管脆性增加所引起。有些妇女因雌激素分泌亢进,在月经前三四日内可有咽部灼热感或刺痛,属“雌激素分泌亢进综合征”。[4]
检查
体格检查应首先并重点检查咽部,一般检查有困难者(如张口困难)应进行纤维内窥镜、X线等特殊检查。如咽部体征与咽痛症状不符,应仔细检查邻近器官。在进行局部检查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系统查体。因为许多咽部的症状、体征,可能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因此,不能只注意了局部表现,忽视了全身情况而造成误诊。血液化验、咽分泌物涂片及细菌培养、细胞学检查、病理活检等,可根据需要进行。
临床表现
自发性咽痛
在咽部平静无任何动作时出现的咽痛,称为自发性咽痛。有时为持续性,有时为间歇阵发性,多为钝痛或刺痛,或为跳痛,常局限于咽部某一部位。大多数自发性咽痛系咽部疾病所引起,检查时多有明显的咽部体征;如果无咽部体征则应注意是否有小恶性肿瘤,颈动脉鞘炎,神经症或者声痛。
激发性咽痛
咽部各种活动如吞咽活动,进食或压舌板等器械的刺激所引起的咽痛称激发性咽痛。此种咽痛可很严重,咽下困难,且吐出动作也很痛,致有唾液外流症状,小儿常不能自诉咽痛,但在吞咽时都有痛苦表现,其主要表现是拒绝饮食。
注意事项
用止痛喷雾或锭剂以缓解咽部疼痛,查全血细胞计数、单核细胞的计数增多。
诊断
由于咽痛可由多种不同的疾病引起,诊断时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发病的时疼痛部位、性质、程度以及伴发症状。如外伤或异物引起的疼痛常有明确的外伤史或误吞异物的病史,但有时异物嵌入组织深部检查时不易被发现,此时应反复仔细检査或进行观察,不要轻易排除异物的可能性;急性炎症引起的咽痛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检査可见咽黏膜充血、水肿、甚至有脓性分泌物;口腔、喉或食道病变引起的咽痛多有相应部位的症状。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咽痛则应有相应的全身性表现。
治疗
病因治疗
应尽量找出病因,及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是咽痛的关键和重点,感染性疾病在未作细菌培养前应选用广谱抗生素。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再选用敏感的药物治疗,邻近器官疾病应请相应科室会诊,协助治疗。
保持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饮食方面,注意给流质或半流食物,以及易消化的高蛋白食品,注意全身情况,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发热病人注意作降温处理。
保持口腔卫生
预防措施
预防感冒
伤风感冒是引起急性咽痛和慢性咽痛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发病率很高。因此,应注意天气的冷暖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活动出汗后不要马上到阴冷地方,或吹风、冲冷水澡。睡觉时应关上电扇,避开风口处。在感冒流行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免相互传染。可服用一些预防感冒的中草药,如贯众、银花煎剂、板蓝根冲剂等。
重视口腔和鼻腔卫生,防治口、鼻疾病
口腔、鼻腔、鼻窦的慢性感染常常因病毒、细菌、毒素、脓液等波及到咽部黏膜而导致咽炎。因此,平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并掌握上、下竖刷牙齿的正确方法。得了齲齿、牙髓炎、牙周炎、鼻炎、鼻窦炎等病,应该积极治疗。
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许多咽部疾病都与全身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保持强健的体魄是预防咽痛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平时生活要规律,劳逸结合,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机体的新陈代谢机能活跃。多进行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精力充沛,增强对冷热的适应力,提高抵抗力。
其他
注意饮食卫生,保证身体营养平衡,少吃过热、过冷及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因职业要求讲话过多的人(如教师、售票员),应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避免高声喊叫,长时间讲话后不要马上吃冷饮,平时还要注意休息。一旦得了急性咽痛,必须及时治疗,不要自认为是小病而忽视治疗,以致迁延日久,转为慢性,增加治疗难度,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日常护理
护理评估
了解咽痛的性质并评估病人疼痛的程度;询问咽部疾病及全身疾病史,有无全身伴随症状。
用药指导
按医嘱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药物。咽部神经敏感,应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易引起恶心、呕吐,应注意告知病人,因咽喉部空气流量大,不宜长期用粉末剂,以防加重咽部干燥感,每次量不宜大,以免引起呛咳。抗生素不宜长期局部应用,以防出现耐药菌株和真菌感染。应用含漱剂,应尽量维持较长时间后吐出,切勿咽下。
生活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保证病人的营养供给,进食流质或鼻饲流质,鼓励病人多饮水。戒除烟酒。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坚持户外活动,可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减轻炎症。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