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文言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图链接文言文
文言文
区域 中国
朝鲜半岛
日本
越南
琉球
年代 前5世纪至后2世纪;
此后直至20世纪初一直作为书面语言
语系
文字 汉字
语言代码
ISO 639-3 lzh
Glottolog Template:Glottolink[1]

文言文古文,非华语社会称古汉文,是汉语族诸语言的一种书面语言,起源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汉语口语。

概述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五四“运动以前历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原图链接文言文

据学者胡适考证,至中国汉代,文言文已经脱离了日常口语,而当时的书面语(即文言文)已经开始向复古和口语化两个方向发展。[2]中国时期,华语族诸语言的口语与先秦时期口语差异更加明显,这时,有三种书面语。

一种书面语是模仿上古汉文书面文献的书面语,如唐宋八大家散文,即古文运动的作品[2]

另一种是在两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即今日的华文,如西汉史记》、东汉佛经翻译、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2]

第三种则是各语言白话文的源头,如唐代的变文、宋代的话本等。到了的近代时期,情况与中古时期类似,既有模仿上古的书面语,如桐城派的散文,亦有今日所谓的文言(如明史清史稿),又有所谓的近代白话,比如《水浒传》、《西游记》等。

由于文言文并不是一时一地的一种语言,因此不同时代或地区的文献,在语法词汇上会有差异。

在20世纪之前,以汉字书写的文言文,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琉球以及马来西亚,是士大夫都能通晓的,故文言文使用在几乎所有正式的文书上,因而能以笔谈的方式跨越语言之间的屏障,如19世纪时操朝鲜语朝鲜王朝云岘君清朝大臣吴长庆笔谈、20世纪操闽南语林献堂与操粤语官话梁启超于日本长崎笔谈。

近代,东亚各国民族主义兴起,文言文的地位逐渐被各国官方语言(日语韩语越南语)代替;而在中国,则随着新文化运动发展被基于北方官话白话文取代。

原图链接文言文

定义与分类

“文言文”这个术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三个不同的含义:古代的汉语、上古汉语和文言。“古代的汉语”泛指鸦片战争以前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现存的古汉语材料是由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语言材料。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书面语言材料是甲骨文,从甲骨文算起,古代汉语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三千多年来,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汉语语法、词汇和语音变化的情形,学者[谁?]将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上古期中古期近代期。上古期是指西元3世纪以前,即历史上商、周、秦和两汉时期;中古期是指西元4世纪到西元12世纪,即历史上的六朝、唐和宋时期;近代期是指西元13世纪到19世纪,即历史上的元、明、清时期。

西方早期来华的教会将文言文分为“深文理(英语:High Wenli)”及“浅文理(英语:Easy Wenli)”[注 1],故圣经有两种文言版本的翻译:深文理是指较为纯粹的文言文,比较晦涩难懂;浅文理则是代指当时通行的书面用语,属于简单的文言文。[3]

介绍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第一个“文”字,为“纹”,修饰之意。“言”字,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两字,就是修饰过的语言,即书面语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在中国古代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得正式书面语的资格。 最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比如像说,“你吃饭了吗?”。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书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

中国在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现当代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原图链接文言文

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时语方言少,易于永续流传。

文言的特点,相对官话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主要表现在语法词汇两方面(以下所述各项特点皆为举例而未完备。):

句式结构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 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固定结构

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与、得无……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殽之战》)

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②---④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样”,⑤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么样”,⑥句中的“孰与”是“与……比较,哪一个……” 的意思。一般地说,“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么办”、“把……怎么样”、“拿……怎么办”、“怎么”,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样”、“怎么样”、 “怎么”等,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二.表反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

例如:

⑦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⑧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何……之有”可译作“有什么……”,“何功之有”即“有什么用处”,是反问句。其用法特点是:何+名词+之+有。“何以……为”、“何……为”可译作“做什么”,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什么”, “为”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何以文为”译为“要华美做什么呢”,“何辞为”译为“要告辞做什么呢”。“不亦……乎”译作“不是……吗”。“不亦乐乎”译作“不是很快乐吗”。

三.表测度的固定结构常 见的有:得无……乎(耶)、无乃……乎。

例如: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得无……乎(耶)”、“无乃……乎”均可译为“恐怕……吧”,都表示推测、估计。“得无异乎”译为“恐怕不同吧”,“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译为“恐怕是教我捉虫的地方吧”,“无乃不可乎”译为 “恐怕不可以吧”,只是例11、13的末句除了表测度外,还带有委婉否定的意味。

四、表感叹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释为“多么”。何……之,解释为“怎么……这样啊”。

例如:

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五.表判断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是之谓、此之谓。

例如:

7.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

8.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

7句中的“是之谓”可译作“这就叫做”,8句中的“此之谓”只能译作“就是说这个”。这两句均为判断句,不过这里的“是”或“此”在古汉语中却是前置的宾语。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因此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并且不使用标点,在“白话文运动”之前,除了白话文小说外的文章均是由文言体写成,包含了策、诗、 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语法特点

文言文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词类词序两方面。一般而言,文言文有比白话更多的词类活用现象。

  • 名词用作动词
    1.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黔之驴》),名词“蹄”在此做动词“用蹄踢”。
    2.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名词“王”在此做使役动词“使……为王”。
    3.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颔”原为名词“下巴”,在此作动词“点头”。
  • 名词用作副词,常与“然”(……的样子)连用:
    1.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聊斋志异》),名词“犬”在动词“坐”前作副词“像犬一样地”。
    2.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脩醉翁亭记》),“翼”在动词“临”前作副词“像翼(翅膀)一样”。
  • 受词前置。目的:使语句顺畅。为了强调受词,将其提前。通常会加语助词
    1. 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基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马首是瞻”即“瞻马首”。“是”为语助词。
  •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孰”、“何”、“悉”等置于动词之前:
    1.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
    2.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3.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4.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 “王曰:‘缚者曷(通“何”)为者也?’”(《晏子春秋》)
  • 在否定句中,用代词宾语时,一般都放在动词前面
    1.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 与“以”连用的倒装句:
    1.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卷石底以出”即“石底卷以出”。
  • 有时会有定语后置的用法,后置的定语常前会加“之”或后面加“者”[4]
    1.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篇第一》)
    3.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杂说四首》)
  • 文言文中常见通假字,出现的原因有作者的主观原因,如一时想不起此字;也有客观原因,如避讳等。
    1.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渊明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说”,通“悦”,喜悦。
    3.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熙”,通“嬉”,开玩笑。

词汇特点

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词汇上有很大差异。这个差异通常必须以词典或字典的形式加以条列,才能完整表达。不过,有个特点可以概括地观察:文言文的词汇较为简洁,例如:相较于白话文的以双音节词为主,文言文中的词以单音节词为主,单字有独立意思。

比较 文言文 现代官话白话文
长短 言简意赅 较长篇
出处用法 书面语为主 “我手写我口”为主,亦经书面修饰
语感 古雅精炼 通俗易明
句末助语词 已、矣、也、乎…… 了、啊、吧、吗……
经典例 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庖丁解牛》《出师表》《六国论》…… 鲁迅呐喊》自序、朱自清《绿》、冰心《纸船》、舒乙《香港:最贵的一棵树》、朱自清《匆匆》……
流传 有一定传统文学修养者,但可于东亚通行 一般中小学生也能看懂,广传于华文世界

常见虚词

而: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因果关系。

且:相当于“啊”

何:什么;怎么样;哪里;多么;为什么;怎么;啊;通“呵”,喝问。

若:如同,像

乎:表疑问;相当于“吗”;表感叹;表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啊”“呀” 。

所:也

乃 :你,你的;他的;此,这;这样,如此。

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难道;怎么。

常见的虚词还有:也、则、以、者、因、之、为、于、兮、焉、与、莫等。

文体分类

中国历代学者对于文体都有不同的分类法。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文体分类研究的开始,相关著作有曹丕的《典论·论文》、李充的《翰林论》、挚虞的《文章流别志论》、刘勰的《文心雕龙》、昭明太子主导的《昭明文选》等。其中《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4类:

  • 奏议
  • 书论
  • 铭诔
  • 诗赋

而《昭明文选》是一本分类很繁杂的选集,将所选的文章分成37类之多。

明清

明朝吴讷著《文章辨体》、徐师曾著《文体明辨》,清朝姚鼐编《古文辞类纂》,都是讨论文体的重要著作。其中《古文辞类纂》将文体分为13类:

  • 论辨
  • 序跋
  • 奏议
  • 书说
  • 赠序
  • 诏令
  • 传状
  • 碑志
  • 杂记
  • 箴铭
  • 颂赞
  • 辞赋
  • 哀祭

现代

郭锡良等人编著的《古代汉语》修订本中分析,文体分类有三种标准:依语言形式分、依内容分、依应用范围分。依语言形式,《古代汉语》先将古代文体分为3大类:

  • 散文
  • 韵文:包括诗词歌赋、铭箴颂赞
  • 骈文:讲究平仄对仗却不押韵,不能归于散文也不能归于韵文,自成一类

在此分类之下,古典散文又可以分为4类:

  • 史传文
  • 说理文
  • 杂记文
  • 应用文

当代传承

对于华语学习者和使用者来说,文言文的缺点在于难懂、不易普及,要读懂文言文须经过适当的训练才能够了解其中的含意,而要写作文言文的难度更高。

从晚开始,就存在儿童过早准备科举状态的现象。晚八股文更严重影响了中国教育的风气。甲午战争前后,何启胡礼垣等人便指出文言文的一个弊端:

所以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后,中国文坛提倡的“我手写我口”、“能识字便能读”的“白话文”渐渐取代了文言文。

然而也有人认为,所谓文言文“难懂、不易普及”、文言文须“经过适当的训练”才能够了解其中的含意、写作文言文“难度更高”等等论点,其实是因为人们从小就一直接受现代白话文教育;如果从一开始就兼学文言文则不会有如此感觉,尤其对于非北方官话使用者来说,现在白话文并不比文言文易学。[5]

中华地区

虽然现代华文社会以白话文写作为主,但是文言文作为一种中华传统文化,仍然受到华人相当的重视,文言文对白话文仍有一定的影响力。现在仍有许多人喜爱在写作白话文时引用文言“典故”、“”,以及华人社会普遍使用的“对联”等等,中文里的许多成语和俗语亦都来自文言文。而对于有志学习中国文学的人,文言文的训练更是不可缺少的。

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教育中,文言文都是必修内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五、六年级开始接触文言文,往后逐渐增多,到高中阶段,文言文基本成了语文课(国文科、中文科)的主体。香港中国语文科课程中,小五生须学习文言文,高中生会更进一步研习文言文。

中国大陆的中考高考都有文言文的相关考题。中国各地不时会出现文言文的高考高分作文,不过自2012年起,随著《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的发布,中国大陆高考作文限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即网络语言、文言文和繁体字均不能再用于高考作文,这引起了部分人的批评[6]。不过有指该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并未严格执行,专家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7]

香港教育界通行的广东话(粤语)保存了不少文言文的字词。[8][9]

文坛曾流行三言混合(白话文+文言+广东话)与“文白夹杂”(白话文+文言)。[10][11]

香港近代由粤剧粤曲粤语流行曲至著名小说家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作品是用“文白夹杂”型式写的。因此,文言文的词句得以在香港70后80后90后中得以传承。

即使到了新文化运动100年后的2012年,文言文仍常被用在中华民国政府公文之中,例如立法院聘请前任立法委员黄淑英任职顾问的公文,便使用文言文书写[12],由于用词艰深,有“绠短汲深”等较少见词汇,使得接到聘书的黄淑英看不懂;立委张晓风则认为书信往来要让对方看得懂比较有诚意。[13]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语法各自不同的方言种类众多,惟独文言文始终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操不同方言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但是,文言文在汉语白话文普及,以及英文成为全球准通用语后,其地位与实用性已经大不如前。

文言文复兴,是当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热点之一。它的产生与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产生,一样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都是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随著大中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逐渐重视与肯定自身传统的中华文化,因此文言文也更加得到重视。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彭富春,就建议应该加强古代汉语教学,并且提出加大文言文在语文课中的比重,文言文应超过白话文的内容、以及设立国家级的古代汉语语言考试等建议[14]

文言文复兴从表面看来,是对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的否定,实质上则是对白话文运动的引伸。白话文的推行,极大地增加了广义文化的受众,但却使传统中国文化的直接受众越来越少,因而就使中国文化的传承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正是基于完整、准确地传承中国文化的需要,文言文复兴才成为历史的必然。文言文复兴不能否定白话文的存在和价值。

中国大陆的文言文复兴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萌芽的。文言文复兴的概念,是青年学者刘周在“中国文化复兴的第一步(倡议书)”中明确提出的。2007年推出的《光明日报》“百城赋”,更表明了国家对待文言文复兴的态度。文言文复兴的倡议书是由一位青年学者提出,说明文言文复兴的发展后劲非常有力。

在网络上,文言文得到了热心网民的推崇和发扬,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维基大典(文言文中文维基百科)等。文言文中文维基百科于2006年7月31日建立,截至2017年已有超过6000条目。

日本

原图链接日本石川县金泽市兼六园内石碑碑文所见汉字是文言文

日本这种书面语被称为“汉文”(かんぶん,Kanbun)。

日本自从中国唐代文化交流,到片假名平假名普及后很多年,文书、碑文、经文等多采用汉字文言文。

图中所见日本石川县金泽市兼六园内之《石川县战死士尽忠碑》石碑,碑文纪念阵亡将士:“人谁无一死?死而得其所,死亦荣矣…”事件是明治十年(1877年)。石碑立于明治十一年(1878年)。

日本高中也教授汉文文言文。

朝鲜半岛

在朝鲜半岛这种书面语被称为“汉文”(한문,Hanmun)。

越南

越南这种书面语被称为“文言”(văn ngôn[15]或“古文”(cổ văn[15],现已几乎不用。

马来西亚

在马来西亚,国中(若有选考华文)和独中的华裔生须开始阅读文言文。华文课本会根据年段,慢慢加入文言文的篇数。此外,文言文和古诗(各一篇)也是华文考试的必考项目之一。

琉球

在日本萨摩藩占领其之后,琉球逐渐日化,原有的文言文教学也逐渐和日本一致。

文言文研究

古汉语语法学的建立

中国古代学者很早就注意对语法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在这方面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宝贵的见解。但是语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事了,建立古汉语语法学的是清末的马建忠,他于西元1898年写成的《马氏文通》首先创建了一个语法体系。

研究语料

当我们把鸦片战争以前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统称为古代汉语时,这是个有几千年漫长历史的语言。对这个过程中的汉语语料,可以取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果我们把“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都考虑在内的话,那么对古代汉语语料的研究可以归结为六种:“专书、断代、泛时”等三种的共时研究;“比较、贯通、汉语史”等三种的历时研究

未来发展

用科学方法去建立上古汉语语法体系,将可大大节省数以亿人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青少年以及其他想学习古汉语者。若有一套语法体系,能完善且充分反映上古汉语的语法特点,那将会是完成汉语史的奠基石。理论上,这个体系有助于充实、丰富世界的语言学理论。古汉语的研究一方面要借鉴现代汉语以及中国各地的方言之研究思想和成果,另一方面又不宜用现代语法的框架来套住古代语法。因此,要从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入手,建立古汉语的语法系统。既要注意古今的迥异,也要注意古今的微殊,即大同中的小异。当我们用现代汉语的框架研究古汉语时,往往易于抹杀大同中的小异,易于“以同代异、以今律古”。同样是古代,也存在分期的不同,这里同样有既要借鉴而又不要比附的关系。另外,还要借鉴汉藏语系里的其他语言之研究成果。要建立文言语法体系,研究者还有许多许多基础工作要做,需吸收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等多方的成果,以求建立一套“泛时”的“古汉语语法体系”。中国从上古到清代,大量的典籍是用文言写成的,因此极需要研究文言语法以及文言的发展。有了一部反映从上古直至清代语法全貌的“新《文通》”后,马建忠所期望的“循是而学文焉”,将会更上一层楼。文言研究也有助发扬和恢复中华传统文化

注释

  1. 或称“深文言”和“浅文言”。

参考文献

引用

  1. Template:Glottolog
  2. 2.0 2.1 2.2 胡适. 白话文学史. 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 7530632493. 
  3. George Kam Wah Mak. Protestant Bible Translation and Mandarin as the National Language of China. BRILL, 2017. 2017-03-13. ISBN 9789004316300. 
  4. 微幽堂. 定语后置. 
  5. 俞复《蒙学读本全书一编约旨》:“日本寻常小学读本一二编,皆用国音白话,然彼有通国所习之假名,故名物皆可用之。我国无假名,则所谓白话者,不过用这个那个,我们他们,助成名语。儿童素未习官音者,与解浅近文言,亦未见有难易之别,况儿童惯习白话,后日试学作文,反多文俗夹杂之病……”
  6. 多数参与调查者反对高考禁用文言文. infzm.com民调中心. 2012-06-13. 
  7. 高考作文应慎用网络语言、文言文. 东方早报. 2012-06-06. [失效链接]
  8. 陈云 《粤语书写的两途(上)》
  9. 陈云《粤语书面语的两途(下)》
  10. 《三及第文体滚瓜烂熟》(星岛教育中文网乐)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3-11-03.
  11. 李婉薇. 《清末民初的粤语书写》. ISBN 978-962-04-3082-4 (Chinese (Hong Kong)). 
  12. 何孟奎. 立院公文难懂 王金平:会改革. 中央通讯社. 2012-03-05 [2012-03-06] (Chinese (Taiwan)). 
  13. 黄扬明. 立院公文好艰涩 前立委看呒. 苹果日报. 2012-03-05 [2012-03-06] (Chinese (Taiwan)). 
  14. 彭富春代表建议强化古代汉语教学. 新华网. 2009-03-05. 
  15. 15.0 15.1 Nguyễn Tri Tài. Giáo trình tiếng Hán. Tập I: Cơ sở. Nhà xuất bản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2002年: 第5页. 

书籍

  • 左松超,《汉语语法(文言篇)》,五南图书出版(台北市),ISBN 978-957-11-5378-0
  • 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ISBN 978-7-100-03667-2
  •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商务印书馆,1991年
  • 史存直,《文言语法》,中华书局,2005年,ISBN 978-7-101-04585-7
  • 刘景农,《汉语文言语法》,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1112-8
  • 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吉林教育出版社,ISBN 978-7-5383-3430-2
  •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
  • 洪乾祐,《闽南语考释》,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ISBN 978-957-547-103-3

外部连结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