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虹橋國際機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圖片來自「中天新聞網」

英語名稱  Shanghai Hongqiao International Airport

位置    中國上海市長寧區閔行區

啟用日期   1929年7月8日

網站    www.shairport.com/index_hqjc.html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IATA代碼是SHA ;ICAO代碼是ZSSS),位於中國上海市長寧區閔行區,長寧與閔行在虹橋機場的區界為擴建為虹橋綜合交通樞紐之前的圍牆邊界,機場全境屬長寧區,擴建後長寧、閔行兩區界限未曾因之改變[1]。在上海的兩個民航機場中,虹橋機場距離市區較近,但規模較小,只運營中國大陸國內航線及部分港澳台和日韓航線。上海的大部份國際航線則是由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負責。

虹橋機場分為一號航站樓和二號航站樓,跑道在兩個航站樓中間。一號航站樓為舊航站樓,位於長寧區;二號航站樓為新航站樓,位於閔行區,大部分航空公司進駐在二號航站樓;而兩個航站樓的聯通則通過機場免費擺渡車或上海地鐵10號線來實現。2017年,虹橋機場共接待進出港旅客4191.13萬人次,實現貨郵吞吐40.80萬噸,起降航班263720架次,2019年客運吞吐量為4567萬人次[2]。客流量位列中國大陸第7位。

2012年起,虹橋機場被Skytrax評為四星級機場[3],並在2019年榮升為五星級機場[4]

歷史

早期歷史

虹橋機場始建於1921年3月,該年北洋政府航空事務處擬定京滬航空線時,始籌劃航線在上海的機場。最初曾選址吳淞,後選中上海縣與青浦縣的267畝土地作為上海航空站。1921年3月10日機場動工,並於同年6月底完成。但因經費不足,僅建成了一條土質飛機跑道,機場未能通航。1929年5月,交通部滬蓉航空管理處選定虹橋機場作為上海航空站,同年7月開航,並於8月開通上海至南京航線。1934年4月再次征地890畝[5]擴建,1931-34年間為歐亞航空公司樞紐機場

1937年8月9日發生虹橋機場事件,是為淞滬抗戰導火線之一。日軍占領上海後,圈地1356畝,將虹橋機場作為軍用機場使用並擴建跑道。抗戰勝利後曾由中華民國空軍接管,後於1946年11月5日由中國航空公司接收復,同年12月被定為國際入境機場。1947年8月行政院決定將虹橋機場定為民用機場。後直屬於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1949年5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機場,後作為軍用機場使用。1950年5月中共中央華東局開始進行虹橋機場重建工程。1963年11月國務院批准虹橋機場擴建為國際民用機場,擴建工程於1964年完工,並於當年5月開通中國-巴基斯坦航線。1972年2月17日,空軍撤離虹橋機場[6]

1984年3月,上海虹橋機場候機樓工程再度擴建,同年9月30日擴建工程完工。擴建後的候機樓,使用面積比過去擴大了一倍。1988年,上海民航進行重大體制改革,實行政企分開,機場和航空公司分營,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從同年6月25日起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7]。1988年12月,上海虹橋機場候機樓第三次擴建,於1991年12月26日完工。

2000年後的改擴建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建成之前,虹橋機場一直是中國大陸最繁忙的機場。機場擴建前,擁有跑道和滑行道各一條,跑道(現第一跑道)長3400米、寬57.6米,停機坪約48.6萬平米,共有66個機位,候機樓占地8.2萬平方米,擁有15個候機大廳、18個貴賓室和15條行李傳輸系統。

浦東國際機場投用後,虹橋機場滑行道於2000年5月28日起實施大修工程,原起降虹橋機場的部分國內外航班自當日起移到浦東機場起降[8]

2002年10月27日,所有在虹橋機場起降的國際、港澳航班遷至浦東機場[9]。由於浦東機場僅憑一條跑道每日卻有超過800架次航班起降,接納的航班數量飽和,因此自2003年11月起,部分飛往山東半島的航班改回虹橋機場起降直至浦東第二跑道完工[10]

作為虹橋交通樞紐計劃的一部分,虹橋機場於2006年實施擴建工程,計劃新增一條跑道和一個航站樓[11]。工程按照計劃要求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前建成的目標[12],第二跑道和第二航站樓分別於2010年3月11日、3月16日建成啟用[13]。但需要注意的是,兩個航站樓之間不直接連通,乘客在兩個航站樓間往返需要藉助短程接駁車,地鐵10號線或其他公交線路。

2011年6月15日開始,機場對既有東跑道進行道面及助航燈光改造,工程於11月16日完工[14]

2014年11月6日起,虹橋機場一號航站樓進行史上最大規模的改造。2017年3月26日一號航站樓A樓及交通中心正式啟用後,B樓隨之進行封閉改造。一號航站樓所有改造工程於2018年10月15日完成[15]

虹橋機場在2015年度曾以4.3%的準點率被FlightStats評為當時全球188個大中型機場中準點率第6低的機場[16]

2020年3月25日起,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境外防輸入工作需要,虹橋機場暫停國際和地區線運營,臨時轉場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運營。保留虹橋機場國內線航班和備降功能[17],部分工作人員調至浦東機場負責防疫工作[18]。2023年3月26日起,虹橋機場恢復境外航線[19],首個出境航班是中國東方航空執飛的MU721次,目的地為香港國際機場。2023年夏秋航季執行後,虹橋機場計劃每周執行國際、港澳台航班314架次,相較於2019年同期增加22架次。[20]

機場設施

航站樓

自2010年3月16日0時起,除春秋航空和出入境航班在1號航站樓辦理登機手續、登機外,其餘所有航班的登機手續均在2號航站樓辦理。2019年7月中旬起,1號和2號航站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航班實現值機、安檢、登機全面無紙化,通過手機二維碼或身份證取代原先紙質登機證和安檢驗訖憑證[21]

1號航站樓

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位於機場東側,分為A、B樓,主要辦理兩國(日韓)三地(港澳台)航班和春秋航空廈門航空河北航空運營的國內航班。T1航站樓始建於1984年,經過1988年以及1994年的擴建,形成了現在T1航站樓A、B樓的基本格局[22]。2014年,T1航站樓開始改造工程:改造涉及對外立面、內部結構的調整,登機口調整為可為寬體客機提供兩門上下客的雙頭登機橋等[23]。改造後T1航站樓出發大廳經歷了全方位改造升級,同時新建頂層為公園的地面交通中心,建築面積提升至20.37萬平方米[24][25]。改造分為兩部分,第一期先改造A樓,2017年3月16日A樓改造完成後開始對B樓進行改造,全部工程於2018年10月15日竣工投用[26]。1號航站樓的改造工程於2017年第23屆聯合國氣候大會的推薦項目專家組中排名第一併獲得「2017年綠色解決方案獎——既有建築綠色改造解決方案獎」一等獎[27]

機場將原地面停車場改建為面積兩萬多平方米的綠化植被,同時新建了8萬多平方米的地下車庫以改善航站區的微環境。1號航站樓在改造工程中拆除了原有出發大廳的混凝土屋頂,改為挑高18米的大型鋼結構屋頂,同時沿用原航站樓45°傾斜安置的出發大廳設計。到達層則加裝發光天花板、柚木裝飾等元素提升空間舒適度,減輕層高過低給旅客帶來的不適與焦慮感[28]。 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改建工程亦注重環保設計,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儘可能多利用既有結構來降低工程量並控制成本和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染。改造後的航站樓將能達到25%的節能效率:首先設計部門在出發大廳設置鋁板立面和天窗遮陽隔柵、並將A樓屋面傾斜角度設置為40°以在夏季遮蔽強烈的直射光,同時在冬季可利用光線漫反射來提升市內空間光照效,同時在屋頂部的通風窗可在適當時打開,以改善室內通風效果。聯檢大廳設置了結合支撐、通風和採光功能為一體的傘形立柱,降低建築運用能耗並提升空間開闊感[28]

現今,1號航站樓分為A、B兩樓。A樓主要負責國際及港澳台航班,設有A、B兩個值機島。A樓空側商業區域面積5620平方米,為上海石庫門建築風格,其中免稅店面積有2080平方米[29]。A樓出入境管制區共新設54條查驗通道,其中人工檢查通道共34條。另外出境區設有9條自助通道[30],入境區則設有12條[31]

B樓負責春秋航空廈門航空河北航空航班,其值機區位於D島。改造後的T1B樓成為中國大陸自助流程比例最高的航站樓[15],即使在出入港高峰期間,從值機到登機口也只需花費十餘分鐘[32]。B樓設有28套自助值機終端、18套自助行李託運終端和6個人工櫃檯。B樓的安檢區位於D島兩側,通往空側16號-27號候機口。安檢區除了普通的人工驗證通道外,還引入8套自助安檢驗證設備。B樓的到達區則設有3個行李轉盤[27]

4F 休息區 休息室(限制區)
3F 休息區 休息室(限制區)
2F 國際、港澳台出發[33] 值機A/B區、海關、檢疫、出境、安全檢查、登機口T01-02、T09-T15
國內出發 值機D區、安全檢查、登機口T20-21、T26-27
1F 國內到達 行李提取07-09、接送區
國內出發 遠機位T16-19、T22-25
國際、港澳台出發 遠機位T03-08
國際、港澳台到達 入境、行李提取01-04、海關
B1 停車場P1


2號航站樓

虹橋2號航站樓於2010年3月16日投入使用。2號航站樓位於1號航站樓西側,總面積36.26萬平方米,主要為國內航班提供服務。為給西側的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騰出空間,2號航站樓的外觀設計較為簡潔,但內部通過集中式的布置減小規模,體現了 「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的科技創新理念。

2號航站樓由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的郭建祥主導設計。該航站樓與磁懸浮虹橋站、國鐵上海虹橋站等合為一體,成為集航空、高速鐵路、磁懸浮、地鐵、長途大巴、公交車和私家車為一體的巨型綜合交通中心,對於進出港旅客而言,有高達56種換乘方式可供選擇,大大提高了旅客集散效率。[34]

2號航站樓考慮到主要面向國內航班,採用了成熟的前列式航站樓布局,旅客從值機到步行至登機廊橋的距離不超過300米。航站樓設計則遵循簡約大方的原則,主要運用水平直線作為設計元素,以與浦東國際機場形成差異。航站樓共設置43座登機廊橋,[35]以實現70%以上的航班靠橋率;航站樓亦改進了值機和安檢區域設計,提供80個值機櫃檯與47條安檢通道,並加長了X光安檢儀傳送帶和開箱台,進一步縮短旅客值機和安檢的等候時間。[36]

2號航站樓還提供了充足的機場商業。航站樓內零售總建築面積達到10773平方米,並執行與上海市內商店「同城同價」原則。在航站樓與磁懸浮站、地鐵虹橋2號航站樓站連接的東交通中心,更設置一座4層高的交通商業中心,在減小航站樓面積的情況下集約高效地擴充了機場商業容量。

2號航站樓指示牌設計由曾經負責JR東日本重慶軌道交通車站指示牌設計的GK設計公司設計[37],以綠色指示航站樓信息、橙色指示磁懸浮信息、藍色指引國鐵信息、紅色指引地鐵信息,通過顏色來實現導視系統的快速分流;機場停車場則採用動物和水果作為停車區域標誌,幫助旅客實現快速尋車。樓內還有3塊航顯大屏、若干信息小屏與平面指示圖,這幾者構成一個完整的視覺導引體系,提升旅客尋路體驗。[38]

4F 休息區 休息室
休息室(限制區)
3F 出發[39] 值機A-D區、安全檢查
值機E-H區、往上海虹橋站
M2 出發 登機口21-40、46-50、56-75;商店
2F 到達 到達登機口、轉機
1F 到達區 行李提取、轉機櫃檯、接送區
出發 遠機位41-45、51-55
東交通中心 虹橋2號航站樓站、公交、上海虹橋站

跑道

虹橋機場設有兩條南北向的跑道,編號為18L/36R和18R/36L,其中跑道18R/36L主要用於離場;跑道18L/36R主要用於進場,經管制員同意可用於離場。跑道位於兩個航站樓之間。兩條跑道在1993年的規劃中間隔1700米,為虹橋綜合交通樞紐讓出建設地塊後間隔縮短至365米,是中國內地首個擁有近距離跑道的機場。

落地航空器應根據 ATC 給出的脫離方向,就近選擇快速出口滑行道脫離跑道,並及時報告塔台管制員;

虹橋機場已經採用國際民航組織制定的消噪音離場程序 1(NADP1),旨在降低起飛跑道末端附近區域的噪音。

繞滑道

虹橋機場在跑道末端設有兩條繞滑道,用於東西兩側機坪之間的穿越,繞滑正常情況下提供給停靠西機坪的進港航空器使用且繞滑僅限單向運行。

原則上虹橋機場24小時使用繞滑。

繞滑可以供翼展< 36m 的機型無限制使用; 36m≤ 翼展< 52m 的機型限制使用;翼展 ≥52m的機型禁止使用。

運行中翼展< 36m 的機型原則上使用繞滑滑行。翼展 ≥36m 的機型主用 H2 (或 H6 )穿越 18R(或 36L )跑道。

以下情況可以進行穿越跑道:

  1. 當夜間本場全部起飛航空器結束後,可以轉換為穿越跑道模式;
  2. 當南、北繞滑因道面等一些特殊原因不能使用時,轉換為穿越跑道模式;
  3. 虹橋機場處於低能見度運行時,使用穿越跑道模式。

機坪

虹橋機場實施機坪運行管制。機坪管制職責:負責機坪管制區域航空器的推出,開車,滑行和其他涉及航空器運行的指揮工作。

機坪管制與地面管制的移交點和移交方式聽從管制員指令執行。

空中交通服務通信設施通信頻率

  • D-ATIS:132.25MHz
  • 塔台管制(E TWR):118.1MHz(124.3MHz)
  • 西塔台管制(W TWR):118.65MHz(118.25MHz)
  • 進近管制:126.65MHz
  • 機坪管制頻率:121.675MHz(E)/121.95MHz(W)
    • 備用:121.55MHz
  • 地面管制頻率:121.6MHz(E)/121.9MHz(W)
    • 備用:121.575MHz
  • 地面放行頻率:121.75MHz
  • 機場運行指揮中心(AOC):130.75MHz
    • AOC呼號:浦江
  • 簽派/平衡:131.5MHz
  • 緊急頻率:121.5MHz

航空公司及航點

國內航線

國際及港澳台航線

周邊交通

虹橋機場的周邊交通主要以地鐵、機場巴士、出租車以及公共汽車為主。虹橋機場由於臨近市中心,沒有自己的機場巴士,但有來往浦東機場的機場巴士一線,聯通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

1號航站樓

軌道交通

  • 虹橋1號航站樓站位於1號航站樓南側,有軌道交通10號線經過,站廳、路軌呈東西向排布。其中車站3號口離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最近,但3號口沒有專用閘機供攜帶大件行李的乘客出入,攜帶大件行李乘客應從1號口出入

地面公共交通

公交線路
  • 807路(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清澗新村)靠近1號航站樓國內達到3號門
  • 806路(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盧浦大橋)在1號航站樓國際、港澳台到達4號門
  • 1207路(虹橋機場—上海動物園
機場免費擺渡車
  • 虹橋機場航站樓擺渡車(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

2號航站樓

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位於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內。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是集合民航、鐵路、地鐵、巴士、長途巴士等交通工具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其「面向全國,服務長三角」的目標使得虹橋2號航站樓的接駁交通十分便利[40]

軌道交通

虹橋2號航站樓站位於航站樓西側的東交通中心的B1F和B2F層,有2號線10號線經過。2號線和10號線各在北南設有獨立的站廳,互不聯通。2號線列車運行區間為徐涇東浦東國際機場10號線列車的運行區間為虹橋火車站基隆路,往航中路方向的乘客需在龍溪路下車換乘。

地面公共交通

機場免費擺渡車
  • 虹橋機場航站樓擺渡車(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
虹橋樞紐東交通中心[41]
候車室 公交車 起點站 終點站
1號候車室 316路[42] 虹橋東交通中心 延安東路中山東一路
虹橋樞紐4路 虹橋樞紐東交通中心 紫竹科學園區
941路 虹橋樞紐東交通中心 上海火車站(南廣場)
(經停虹橋機場1、2號航站樓)
2號候車室 虹橋樞紐9路 虹橋樞紐東交通中心 嘉定客運中心
機場一線 虹橋樞紐東交通中心 浦東機場

意外事故

1982年9月17日:日本航空由上海虹橋飛往成田機場792號航班在起飛後發生液壓故障,在返航虹橋機場時衝出跑道致使飛機受損,導致27人受傷[43]

1989年8月15日: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一架註冊編號為B-3417的安托諾夫An-24執行由上海飛往南昌的MU5510次航班在虹橋機場起飛時,因引擎故障墜毀於距機場約240米的周家浜中,導致34人遇難,僅6人生還[44]

1993年4月6日: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一架註冊編號為B-2171的麥道MD-11從北京經上海至洛杉磯的MU583次航班在美國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南約950海里的太平洋上空飛行時,前緣縫翼伸出,飛機急速跌落和上升數次,高度下跌了5000英尺。此次事故造成兩名乘客死亡,149名乘客和7名機組成員受傷。事故中飛機結構沒有受損,但機艙內飾受損嚴重[45]

1998年9月10日:一架中國東方航空公司飛機註冊編號為B-2173、機型MD-11的MU586次航班,原定由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飛到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再到美國洛杉磯機場。起飛後因起落架故障(曲動連杆銷子因質量問題折斷)返回虹橋機場迫降並成功,此航班是中國民航首宗迫降的例子[46]

1999年4月15日:大韓航空由虹橋飛往金浦機場KE6316次航班起飛後機長貿然推杆使飛機失速墜毀在莘莊鎮,導致三名機組人員、地面5人罹難,42人受傷[47]

2000年9月14日:法國航空由上海虹橋飛往巴黎夏爾·戴高樂機場的AF111次航班起飛前滑行時,在跑道末端掉頭時滑出跑道,前輪陷入草地中,壓斷了跑道地下的電纜。事件導致虹橋機場關閉數小時,大量航班備降浦東國際機場。事件中無人受傷[48][49][50]

2002年6月8日:一班由香港飛往上海的港龍航空客機,航班號為KA890的空中巴士A321型,抵達虹橋國際機場後,起落架正常放下後,飛機向跑道降落,左後輪胎突然爆裂,機上沒有人員受傷[51]

2013年6月7日: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一架ERJ-145執行由淮安飛往上海虹橋的MU2947航班,於降落上海虹橋機場跑道時,前起落架先於主起落架觸地並折斷,飛機衝出跑道[52]

2016年10月11日: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一架A320(註冊號B-2337)執行MU5643航班於上海虹橋機場36L跑道起飛時,和另一架正在穿越跑道的東航A333(B-6506,MU5106航班)發生衝突。由於A320機組的正確處置,飛機在A333上方19米處擦過。事後根據民航總局的調查結果,事件原因是塔台在指揮時失誤,在指揮A333穿越時遺忘A320已得到起飛指令,同時A333機組也存在標準作業程序問題[53]

視頻

直擊上海虹橋機場國際、港澳台航線復航首日:航班量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實拍上海虹橋站,中國超大型高鐵站,帶大家現場走走

參考連結

  1. 上海市測繪院. 上海分區地圖——閔行區地圖 2017年1月第五版. 中華地圖學社. ISBN 978-7-80031-838-2. 
  2. 上海浦東機場年旅客量突破7000萬 僅次於北京香港. 航空圈. 2018-02-01 [2018-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5) (中文). 
  3. Shanghai Hongqiao Airport Quality Rating. SKYTRAX. [2017-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9). 
  4. 5-Star Airports. Skytrax. [2019-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1). 
  5.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zY5MTQyOQ==&mid=100010790&idx=1&sn=e86c89fa98e82dae951cbd66234428cf ,空港六路1號
  6. 上海通志 >> 第二十九卷交通運輸(下) >> 第三章航空運輸 >> 節.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6). 
  7.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天眼查. [2021-05-19]. 
  8. 起降上海虹橋機場的部分航班5月28日起搬場. 上海青年報 (新浪網). 2000-05-24 [2019-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9. 上海宣布民航航班10月27日零時起部分東移浦東. 新華社. 2002-10-15 [2019-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10. 上海浦東機場趨於飽和 部分航班回遷虹橋機場. 中國網. 2003-11-13 [2019-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11. 上海虹橋機場擴建工程獲批准總投資153億. 第一財經日報 (新浪網). 2007-02-27 [2019-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12. 虹橋機場擴建工程內容調整環境影響第三次公示 (PDF). 上海市環境熱線. 2007-09-19 [2009-11-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3-02). 
  13. 2號線明年3月16日通虹橋機場 將設站點連接京滬高鐵(原載《新聞晨報》). xwcb.eastday.com. 2009-12-25 [2009-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6) (中文). 
  14. 虹橋機場東跑道今日修復. 東方早報 (新浪網). 2011-11-16 [2019-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15. 15.0 15.1 上海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改造3年多竣工,本月15日正式運行. 搜狐. 2018-10-09 [2018-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9). 
  16. The World's Most Delayed Airports. tripsavvy. 2017-05-10 [2017-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5). 
  17. 上海虹橋機場所有國際港澳台航班轉場至浦東機場運營. 新京報網 (新浪網). 2020-03-24 [2020-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4). 
  18. 東航地服外航服務中心:蓄能準備虹橋T1重啟出入境. 中國民航網. 2023-02-17 [2023-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2). 
  19. 3月26日起 上海虹橋機場將恢復國際、港澳台航線. 上海證券報. 2023-03-21 [2023-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7). 
  20. 李佳佳. 上海機場新航季航班量恢復至2019年同期約八成. 中國新聞網. 2023-03-26 [2023-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6). 
  21. 無紙化全面上線!7月中旬起,虹橋機場國內航班值機、安檢、登機,一張身份證全搞定. [2019-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4). 
  22. 虹橋機場T1航站樓將啟動最大規模改造,歷時3年難度超新建. 澎湃新聞. 2014-10-30 [2017-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7). 
  23. 上海虹橋機場T1航站樓A樓啟用. 新華網. 2017-03-26 [2017-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9). 
  24. 虹橋機場T1航站樓開始改造 預計2017年中完工. 民航資源網. 2014-12-20 [2017-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9). 
  25. 虹橋機場T1航站樓改造工程啟動. 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2014-10-30 [2017-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31). 
  26. 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改造完成全面啟用. [2018-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5). 
  27. 27.0 27.1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1號航站樓改造完成全面啟用. 中國民航網. 2018-10-15 [2018-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5). 
  28. 28.0 28.1 郭建祥; 呂程. 「傳承」與「提升」——虹橋國際機場T1航站樓改造設計. 建築學報. 2019, (612): 44-49. 
  29. 上海虹橋機場T1A樓改造完成 多式交通「一站式」換乘. 新華網. 2017-03-20 [2018-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6). 
  30. 上海邊檢友情提示——上海邊檢12月1日起啟用出境自助通道. 上海邊檢. 2017-12-20 [2018-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5). 
  31. 虹橋機場口岸啟用12條邊檢自助通關通道. 上海邊檢. 2017-03-27 [2018-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5). 
  32. 上海虹橋機場T1 B樓啟用 早高峰無人誤機. 民航資源網. 2018-10-15 [2018-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5). 
  33. 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T1)設施分布. 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2018-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5). 
  34. 張海盈. 虹橋樞紐總設計師:曾一一研究56種換乘方式. 東方網. 2015-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2) (中文). 
  35. 上海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今日啟用. 中國民用航空局. 2010-03-16 [2017-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4). 
  36. 楊芬. 值得借鑑的樣板候機樓——虹橋機場T2航站樓. 民航資源網. 2010-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2) (中文). 
  37. 客戶案例 環境設計. GK Shanghai上海藝凱設計有限公司. [2018-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8). 
  38. 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八大亮點. 中國民航新聞信息網. 2010-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2) (中文). 
  39. 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T2)設施分布. 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2017-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40. 面向全國,服務長三角:專訪上海機場吳念祖. 民航資源網. 2010-03-15 [2017-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2). 
  41. 劉武君. 綜合交通樞紐規劃.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 43. ISBN 978-7-5478-1306-5. 
  42. 新浪網/東方早報: 申城六條公交線路今起駛入虹橋東交通中心. [2011-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1). 
  43. 陳義星; 柳祖恩. 日航DC-8 J8048號機高壓氣瓶爆炸事故分析. 上海鋼研. 1984, (5) [2014-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1). 
  44. 第二節 航空安全保衛.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7). 
  45. Engineering Problem Or Crew Error Caused Jet to Pitch Violently - The Washington Post. HighBeam Research. [September 11,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46. 東航一客機因機械故障緊急迫降成功. 光明日報. 1998-09-12 [2014-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47. 大韓飛機墜毀前後. 是兆新、周峻 (生活時報). 1999-04-17 [2013-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6). 
  48. 上海專電:法航一架空中客車A340客機颱風中滑出跑道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已經關閉. 人民網. 2000-09-14 [2018-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2-09). 
  49. 上海專電:滑出跑道的法航客機已被拖離現場 上海虹橋機場尚未開放. 人民網. 200-09-14 [2018-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8-25). 
  50. 詳訊:法航一班機在上海起飛時滑出跑道(附圖). 新浪網. 2000-09-14 [2018-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7). 
  51. 上海虹橋機場驚險一幕:客機爆胎乘客經歷生死劫. 搜狐網. 2002-06-10 [2017-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1). 
  52. 網曝東航客機衝出虹橋跑道 前起落架折斷. 網易新聞. 2013-06-07 [2017-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1). 
  53. 民航局對「10.11」事件作出嚴肅處理. 中國民用航空局. 2016-10-21 [2017-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