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9月20日是陽曆年的第263天(閏年是264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02天。
目錄
大事記
前5世紀
4世紀
11世紀
13世紀
14世紀
16世紀
17世紀
19世紀
- 1838年:湖廣總督林則徐奏陳嚴禁吸食鴉片。
- 1854年: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英國和法國聯軍在阿爾馬河戰役中擊敗俄國軍隊。
- 1863年:上海英、美租界正式合併,改稱「上海公共租界」。
- 1863年:南北戰爭:奇卡牟加戰役結束,南部聯邦軍隊取勝,這是南部聯邦軍隊最後一次取勝。
- 1865年:清朝洋務派官員曾國藩、李鴻章在上海設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成為清末最重要的軍工廠。
- 1870年:普法戰爭:普魯士軍包圍巴黎。
- 1870年:意大利軍隊進入羅馬,結束了教宗在世俗方面的權利,實現意大利統一。
20世紀
- 1912年:袁世凱下令全國尊孔。
- 1914年:中華革命黨在日本東京召開會議,確定「青天白日滿地紅」為中華民國國旗。
- 1922年:中國共產黨第一份機關報《嚮導》周報出版發行。
- 1932年:印度民族運動領袖「聖雄」甘地在獄中開始絕食鬥爭,要求為賤民在印度教徒選民單中保留140人席。
- 1945年:印度國大黨在聖雄甘地和尼赫魯領導下舉行孟買會議,拒絕了英國提出的印度實現自治的建議,要求英國人離開印度。
- 1946年:首屆戛納電影節在法國戛納舉行。
-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誕生。
- 1954年: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
- 195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
- 1963年:美國總統肯尼迪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美蘇聯合探索月球。
- 1964年:中華民國政府以叛亂罪逮捕台獨分子、台灣大學教授彭明敏。
- 1965年: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
- 1981年:中國首次通過一枚運載火箭發射三顆衛星成功。
- 1985年:朝鮮和韓國藝術團和故鄉訪問團通過板門店軍事分界線首次互訪。
- 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員蕭天潤經韓國抵達台灣,向中華民國政府投誠。
- 1986年:中國首座現代化海洋採油平台在渤海埕北油田建成。
- 1989年:戴克拉克就任南非總統。
- 1989年:美派兵鎮壓美屬維爾京群島騷亂。
- 1992年:法國公決以微弱多數批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
- 1994年:國際《核安全公約》簽署。
- 1994年:北京建國門發生槍擊案。
- 1995年:863太平洋科考隊回到北京。
- 1999年:首批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東帝汶。
21世紀
- 2001年:中共中央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1]
- 2015年:「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的涵蓋範圍除港鐵、5間專利巴士、渡輪服務及462條(約91%)「綠色」專線小巴路線外,再增加多16條(約3%)「綠色」專線小巴路線。
- 2018年:坦尚尼亞一艘渡輪疑因超載在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翻沉,導致至少136人遇難,截至該天結束時,救援人員還在找尋仍然失蹤的數十人。[2]
- 2019年:吉里巴斯政府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邦交,並與中華民國斷交。
出生
- 1746年:貝尼奧斯基,波蘭裔匈牙利伯爵,曾提出「福爾摩沙殖民計畫」。(1786年逝世)
- 1758年:讓-雅克·德薩林,海地革命領袖,獨立後稱帝(1804年–1806年)加冕為雅克一世。(1806年逝世)
- 1778年:法比安·戈特利布·馮·別林斯高晉,沙皇俄國海軍軍官,南極洲發現者之一。(1852年逝世)
- 1833年:埃內斯托·泰奧多羅·莫內塔,義大利新聞記者,1907年獲諾貝爾和平獎。(1918年逝世)
- 1842年:詹姆斯·杜瓦,蘇格蘭物理學、化學家,杜瓦瓶發明人,成功液化多種氣體開啟低溫物理研究。(1923年逝世)
- 1868年:拉瑪五世,泰國曼谷王朝第五代君主(1868年10月1日至1910年10月23日在位),現代泰國的締造者。(1910年逝世)
- 1872年:毛利斯·甘莫林,法國一級上將。(1958年逝世)
- 1878年:厄普頓·辛克萊,美國小說家。(1968年逝世)
- 1884年:麥克斯威爾·柏金斯,美國出版史傳奇人物,發掘並編輯出版佛蘭西斯·史考特·基·費茲傑羅及歐內斯特·海明威等人作品。(1947年逝世)
- 1885年:傑利·羅爾·莫頓,美國鋼琴演奏家、樂隊指揮和作曲家,自詡為「爵士樂的發明人」。(1941年逝世)
- 1899年:列奧·施特勞斯,德裔美國政治哲學家,美國新保守主義思想淵源之一。(1973年逝世)
- 1915年:丁光訓,中國基督教新教三自愛國運動和現代派神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前中華聖公會浙江教區主教。(2012年逝世)
- 1916年:馬利克·米拉吉·哈立德,巴基斯坦過渡時期總理(1996年11月5日─1997年2月7日)。(2003年逝世)
- 1917年:阿諾·奧爾巴赫,美國傳奇籃球教練,人稱「紅衣主教」。(2006年逝世)
- 1931年:夏春秋,香港主持人。
- 1934年:索非婭·羅蘭,意大利影星。
- 1940年:麻生太郎,日本政治家和企業家。
- 1943年:黃樹棠,香港男演員。
- 1945年:范徐麗泰,香港政治人物。
- 1946年:鄧光榮,香港演員。(2011年逝世)
- 1947年:小田和正,日本歌手。
- 1948年:喬治·R·R·馬丁,美國作家、編劇,時代雜誌評選為2011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人之一。
- 1949年:安東尼·丹尼生,美國演員,被譽為「1980年代美國影視第一壞人」。
- 1951年:哈維爾·馬里亞斯,西班牙小說家、翻譯家及專欄作家。
- 1963年:劉寶傑,台灣主持人。
- 1964年:張曼玉,香港電影演員,共獲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四屆台灣金馬獎影后。
- 1966年:努諾·貝登科特,美國吉他音樂家,獲1990年告示牌音樂誌最佳貢獻第一名。
- 1969年:黃乙玲,台灣歌手。
- 1971年:江美儀,香港著名女藝員。
- 1971年:亨里克·拉爾森,非歐混血瑞典前足球運動員及國腳。
- 1974年:許茹芸,台灣歌手。
- 1975年:艾莎·阿基多,義大利演員、導演、歌手和模特兒。
- 穆恩·布拉得古德,美國演員、模特兒。
- 胡安·巴布羅·蒙托亞,哥倫比亞籍一級方程式賽車手。
- 1976年:一青窈,日本流行音樂歌手、作詞家和女演員。
- 堀江由衣,日本聲優。
- 1977年:安室奈美惠,日本歌手。
- 1980年:瑪莉亞卡拉·波高諾,義大利超級名模。
- 1981年:鍾妮·德斯,美國時裝模特兒。
- 1982年:胡歌,中國演員。
- 1983年:伊藤由奈,日本歌手。
- 1984年:布萊恩·茹貝爾,法國花式溜冰選手,獲世界花式溜冰錦標賽2007年金牌與2008年銀牌。
- 1987年:孫佳人,韓國藝人。
- 1988年:大本彩乃,日本女子流行電音組合Perfume成員。
逝世
- 1957年:西貝柳斯,芬蘭作曲家。(1865年出生)
- 1936年:王亞樵,有「暗殺大王」之稱,被國民黨特務刺殺。(1887年出生)
- 1993年:埃里希·哈特曼,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空軍戰鬥機飛行員,一生共擊落352架敵機,為世界空戰歷史上擊落最多敵機的飛行員。(1922年出生)
- 1999年:賴莎·戈爾巴喬娃,前蘇聯領袖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的妻子。(1932年出生)
- 2019年:史明,提倡「臺灣民族主義」與「獨立建國路線」的革命家,臺獨運動流派中的臺獨左派的重要領導人之一。(1918年出生)
- 曾憲梓,香港商人,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1934年出生)
節假日和習俗
- 日本:空之日
- 德國兒童節
- (中國)全國愛牙日
參考文獻
- ↑ 2001年9月20日 中共中央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2013-09-20].
- ↑ 坦尚尼亞渡輪沉沒 增至至少136人罹難. Sina News 新浪新聞. 2018-09-21 [2018-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