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歷代帝王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歷代帝王廟

圖片來自trip

歷代帝王廟,其原址為保安寺,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131號,是明朝清朝皇家祭祀三皇五帝和歷代帝王的場所。[1][2]

基本信息

  • 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所在:北京市西城區
  • 分類:古建築
  • 時代:明、清
  • 編號:4—129
  • 登錄:1996年

文物簡介

  • 明嘉靖十年(1531年)始建,,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幾經調整,最後將祭祀的帝王確定為188位。乾隆更是提出了「中華統緒,絕不斷線」的觀點。它是中國古建築寶庫中的精品,更是吸引海內外華人祭祖炎黃、頌揚先賢、增強歷史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場所。
  • 2019年1月,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歷代帝王廟今年將啟動15年來的首次大規模修繕。歷代帝王廟修繕方案已獲批覆,目前閉館準備修繕,預計今年上半年進場施工,2020年修繕完成後重新開放。

歷史沿革

  • 尊崇或祭祀歷代賢明帝王是中國古代歷朝沿襲的政治傳統,如唐昭宗時,建漢昭烈廟,祭祀地點在涿州。宋寧宗時,地方官員先後在韶州和衡陽建立「舜廟」。
  • 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在祭祀歷代帝王時亦不懈怠,金朝規定,「前代帝王,三年一祭,於仲春之月,祭伏羲於陳州、神農於亳州、軒轅於居州……」,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亦繼承了這一傳統,從元世祖忽必烈元仁宗泰定帝元文宗元順帝,皆在中原敕建古代帝王的祭祀廟宇並命人祭祀,如「仁宗延佑三年,修殷王墓,敕衛輝昌平守令修治,歲時致祭」。
  • 元朝蒙古人進士答祿與權主張統一祭祀[3]明太祖朱元璋也曾批評這種情形,決定於洪武六年興建統一的歷代帝王廟。

明朝始建

  • 歷代帝王廟於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始建於京師欽天山(今北極閣)之南,供奉三皇五帝和夏禹商湯周武王漢高祖漢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共17位開國帝王,隨後於洪武二十一年廢祭隋文帝
  • 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帝厘定祀典,乃決定按南京歷代帝王廟的樣式,在北京興建歷代帝王廟。據《明世宗實錄》及《日下舊聞考》記載,當時右春坊右中允廖道南提議撤除靈濟宮二徐真君五代南唐宗室徐知證徐知諤)的神像,改設歷代帝王與歷代名臣神位。禮部則認為靈濟宮地方窄隘,不足以改設歷代帝王廟。嘉靖帝乃命工部擇其他地方建廟。[1]
  • 《明世宗實錄》載,嘉靖十年正月十二日(1531年),工部上報興建歷代帝王廟新址為「阜城門內保安寺故址,舊為官地,改置神武后衛,而中官陳林鬻其餘為私宅。地勢整潔,且通西壇,可贖遷而鼎新之。奏入報可。」嘉靖十年二月十二日,嘉靖帝「躬祭歷代帝王於文華殿。正殿分設帝王五壇一十六位,丹陛東西分設名臣四壇共三十七人。」嘉靖十年三月十七日(壬寅),「建歷代帝王廟,遣工部尚書蔣瑤行祭禮,右侍郎錢如京提督工程」。嘉靖十年五月,「禮部議帝王廟名臣牌位,視太廟功臣式,帝王神牌量增高廣,以別隆殺,帝王朱地金書,名臣赤地墨書。從之。」[1]
  • 《明世宗實錄》載,嘉靖十年九月,翰林院修撰姚淶請求在北京和南京的歷代帝王廟中均罷黜元世祖神位。「禮部覆議以為,胡元受命九世,世祖最賢,其一代之治有足稱者。所謂夷狄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亦春秋興言之法。且自古帝王常優崇勝國,以昭忠厚,太祖神謀睿斷,必有見於此,載在祀典百餘年,於茲矣,宜遵舊制,廟祀如故。上從部議。」[1]
  • 《明世宗實錄》載,嘉靖十年九月,北京歷代帝王廟建成,嘉靖帝「命加督工右侍郎錢如京支從二品俸,員外張集等各升賞有差。」嘉靖十一年八月甲午(1532年),嘉靖帝至歷代帝王廟躬祭歷代帝王,翰林院侍講學士廖道南以皇帝親祭歷代帝王禮成,敬獻《景德崇聖頌》。[1]北京歷代帝王廟建成後,南京歷代帝王廟被廢棄,北京歷代帝王廟成為中國唯一的歷代帝王祭祀場所。
  • 《明世宗實錄》載,嘉靖二十四年二月庚子(1545年),禮部給事中陳棐請撤銷歷代帝王廟中的元世祖木華黎博爾忽赤老溫伯顏等五人的神位,獲嘉靖帝同意,同時還撤銷了南京歷代帝王廟中的元世祖像。[1]

清朝重修

  • 清兵入關之後,順治帝增加祭祀元朝和遼朝金朝帝王,並加祭各朝的賢臣,入祀帝王及賢臣多有調整。到順治十七年六月再次調整後,入祀帝王25位、賢臣39位。《清史稿·聖祖本記三》載,康熙六十年四月(1721年),康熙帝命「詔厘定歷代帝王廟崇祀祀典」。[1]
  • 《清聖祖實錄》卷二九二載,康熙六十一年四月初六(1722年),康熙帝更進一步放寬入祀帝王標準稱,「朕意以為,凡曾在位,除無道被弒、亡國之主外,應盡入廟崇祀」。[1]
  • 《清聖祖實錄》載,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根據康熙帝的意見,禮部大臣確定最終入祀名單:正殿增祀夏、商、周、漢、唐、宋、金、元、明歷代帝王143位,配殿增祀名臣40人。當時,康熙帝已駕崩,繼位的雍正帝命按康熙帝諭旨,在歷代帝王廟正殿和配殿增設增祀帝王及名臣的神牌。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增祀帝王及名臣的神牌安奉妥當,雍正帝派履郡王允祹赴歷代帝王廟行禮致祭。當時,歷代帝王廟享祀的歷代帝王共有164位,名臣共有79位。[1]
  • 雍正七年(1729年),歷代帝王廟重修。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修竣工,雍正帝賜《御製重修歷代帝王廟碑》碑文,立碑在歷代帝王廟景德崇聖殿東南。雍正十二年二月乙丑(1734年),雍正帝御製歷代帝王廟、關帝廟、都城隍廟碑文建亭告成,雍正帝命諴親王允祕祭歷代帝王廟,皇四子寶親王弘曆關帝廟,皇五子和親王弘晝祭都城隍廟。[1]
  • 乾隆三年九月(1738年),乾隆帝詣歷代帝王廟行禮,書《御製戊午季秋祭歷代帝王廟禮成紀述八韻》:「明禋稽古制,殷禮值秋時。肅肅旗常列,蹌蹌鵷鷺隨。爽風開寶扇,旭門耀靈祠。兩序陳鐘鼓,千秋煥鼎彝。羹牆增愾慕,典籍信昭垂。對越嚴將祀,欽承儼若思。志曾希舜禹,心愧作君師。代謝固天運,孫曾鑒在茲。」
  • 《清會典事例》載,乾隆十八年(1753年),「奏准:帝王廟門額書『景德門』,增『崇聖』二字。」《清高宗實錄》載,乾隆二十七年二月(1762年),因為歷代帝王廟重修,禮部尚書陳德華奏請將正殿覆瓦改為純黃色,獲乾隆帝准奏。乾隆二十九年三月癸丑(1764年),重修竣工,乾隆帝赴該廟祭祀歷代帝王,並且寫下《御製重修歷代帝王廟碑》碑文和《御製重修歷代帝王廟告成既奉神御復位爰以春祭恭臨式瞻實枚用申誠肅詩》,刻石立碑於景德崇聖殿西南。[1]
  • 乾隆年間,清廷將東漢的漢桓帝漢靈帝、明朝的萬曆帝泰昌帝天啟帝等,總共五位皇帝的牌位從歷代帝王廟移出,將明朝崇禎帝的牌位供入歷代帝王廟祭祀。
  • 歷代帝王廟中景德崇聖殿、景德門、東西配殿的主要構件都是明代遺留下來的,而壁畫、琉璃瓦等多是清代乾隆時期的。
  • 故宮頤和園天壇孔廟等建築雖然都是始建於明代,但留存的明代構件不多,像歷代帝王廟這樣保留了大量明代原構件的極為少見。
  • 道光年間,歷代帝王廟正殿曾經重修。道光二十年正月壬子(1840年),道光帝「諭內閣、現在歷代帝王廟正殿。興修尚未完工。二月二十八日,著即在祭器庫致祭,設樂於庭,百官免其陪祀。」[1]
  • 2002年10月31日,西城區文委統計了明朝嘉靖十一年(1532)至清朝宣統三年(1911)歷代帝王廟祭祀情況,認為在380年歷史中,共舉辦662次祭祀大典,其中皇帝親祭的有16次,遣官祭祀的有646次。[1]

特別廟中廟

功能改變

  •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遜位,歷代帝王廟祭祀停止。
  • 民國十一年(1922年),中華教育改進社借用歷代帝王廟。民國十四年(1925年),孫中山病逝北京後,相關單位在歷代帝王廟景德崇聖殿內舉辦了悼念活動。民國十八年(1929年)5月22日,帝王廟事務員王述謨匯報稱,帝王廟原來被借給中華教育改進社使用,後來又將東院內東房三間借給中國國民黨北平市第三區黨部,如今又有討逆軍第五路軍總指揮衛隊營營長陳敦初率營部駐紮景德崇聖殿、東西配殿、東西看守房。同年6月8日,帝王廟事務員王述謨匯報稱,駐紮該廟的討逆軍第五路軍總指揮衛隊營已在6月6日開拔,經過查點,該部隊將景德崇聖殿的龕內後面板槽拆毀不少。[1]
  • 民國十八年(1929年)8月30日,帝王廟事務員王述謨匯報稱,河北省國術館占用景德門、景德崇聖殿。同年9月6日,河北省國術館致函內政部北平壇廟管理所,申請借用景德門和景德崇聖殿。但北平壇廟管理所只准許其借用帝王廟後院,要求其保存屋內存放的祭器,不得變更建築原狀,一旦北平壇廟管理所需要,必須立刻退還後院。民國十九年(1930年)8月,河北省國術館占用中國國民黨北平市第三區黨部退還的東院房屋;中華教育改進社遂致函河北省國術館,希望河北省國術館退還借用的房屋,以作為籌備中的北平幼稚師範學校的校址。民國二十年(1931年)5月1日,河北省國術館致函內政部北平壇廟管理所,上報了借用房屋的使用情況與清單,並且匯報了中華教育改進社希望河北省國術館退還所借房屋,作為北平幼稚師範學校校址之事。民國二十年(1931年)5月4日,內務部北平壇廟管理所復函河北省國術館指出,河北省國術館占用的中國國民黨北平市第三區黨部騰退之房屋並沒有請示備案,同時又指出中華教育改進社借用帝王廟全部房屋之事已呈報內務部。[1]
  • 民國二十年(1931年)7月,國立北平研究院對歷代帝王廟進行了測繪(測繪所得的全圖中,祭器庫已不存,西院建築和《大清會典圖》不相符)。壇廟登記記載稱當時廟內有三家單位:中華教育改進社,河北省國術館,北平幼稚師範學校籌備處;西配殿內的牌位在奉軍駐防時被移到景德崇聖殿,西院房屋已殘毀。[1]
  • 民國二十年(1931年)7月4日,北平幼稚師範學校在歷代帝王廟設立。該學校的前身是香山慈幼院幼兒師範科,校址位於香山見心齋,幼兒師範科主任是張雪門[1]
  •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內務部將歷代帝王廟移交給北平市政府,劃歸北平市管理壇廟事務所管理。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9月11日,中華教育改進社致函北平市管理壇廟事務所,表示該社精心使用歷代帝王廟多年,雖經過三次駐軍,但沒有損毀,請示可否開放參觀。北平市管理壇廟事務所令下屬與中華教育改進社商定了參觀辦法。[1]
  •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2月20日,北平市管理壇廟事務所所長陶履敦卸任,同副所長劉德明核查交接了歷代帝王廟物品,並且將移存到大庫祭器櫃的188位帝王神牌、79位名臣神牌供進大殿神龕中。全部物品由中華教育改進社代為保管。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月30日,北平市管理壇廟事物所修繕該廟。[1]
  • 抗日戰爭爆發後,北平幼稚師範學校部分搬遷到廣西桂林。日本占領期間,1941年6月30日,汪精衛政權華北政務委員會北京特別市政府將位於歷代帝王廟的「香山慈幼院女子中學」由私立改為公立,更名為「北京市立第三女子中學」。1945年國民政府光復北平後,稱「北平市第三女子中學」。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名為「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學」。1972年北京市撤銷女校,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學被統編為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學[1]
  • 1953年2月2日至2月26日,北京文物整理委員會對歷代帝王廟牌樓進行了測繪,牌樓在測繪後被拆除。1953年6月10日,北京文物整理委員會測繪該廟,出有平面圖。1958年大躍進期間,廟內的鐵缸、銅缸等被捐獻用來大煉鋼鐵文化大革命爆發後,1966年,廟門前的下馬碑遭到紅衛兵砸毀、推倒並埋進地下。文化大革命期間,歷代帝王及名臣神牌流出,被附近居民改制為板凳。
  • 1976年受唐山大地震波及,歷代帝王廟大門歪閃,大殿、四座碑亭等建築全被定為危房。[1]

修繕開放

  • 1979年,歷代帝王廟被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1983年5月24日,西城區文化文物局向西城區人民政府提交《關於修繕歷代帝王廟,建立我區博物館的報告》,建議將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學遷出,修繕古建築,籌建西城區博物館。1985年3月18日,西城區文化文物局向西城區人民政府提交《關於修復開放歷代帝王廟的請示》。1988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為歷代帝王廟的排險修繕工程撥款。
  • 1991年10月19日至20日,北京電影學院音像出版社在歷代帝王廟拍攝艾敬的電視音樂片《我的1997》。
  • 1992年5月,北京電影製片廠的電影《離婚》在歷代帝王廟拍攝。
  • 1993年5月20日,西城區文化文物局向西城區人民政府提交《關於搶修歷代帝王廟的請示》。1993年12月24日,北京市文物局撥款20萬元人民幣修繕歷代帝王廟。
  • 1994年,排險搶修了大殿、西配殿、碑亭等古建築。
  • 1995年,按原貌修復大門、神庫等古建築。此後歷代帝王廟又逐步接受了多次修繕,同時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學的搬遷與歷代帝王廟的修復開放工作受到了北京市、西城區的重視。

文物保護

  • 1996年,歷代帝王廟被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6月28日,歷代帝王廟下馬碑出土。1999年7月,歷代帝王廟影壁接受修繕,對影壁後面的公廁進行了改造。1999年12月22日,歷代帝王廟修繕工程驗收。[1]
  • 2000年5月15日,北京市文物局在《關於對歷代帝王廟文物保護工作的復函》(京文物[2000]217號)中支持了西城區人民政府提出的搬遷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學,將歷代帝王廟交給西城區管理,修繕後建成博物館開放的意見。2001年9月7日至8日,在西城區文物管理所主持下,對歷代帝王廟門前的三座石橋基礎開展了保護性發掘及測繪工作。
  • 2001年3月20日,歷代帝王廟一期修繕工程開工。
  • 2003年1月,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學遷出歷代帝王廟。2003年1月28日,西城區在歷代帝王廟舉辦交接儀式,歷代帝王廟正式交還文物部門。2003年4月21日,西城區文化委員會上報北京市文物局,變更歷代帝王廟的管理使用單位為西城區文化委員會下屬的「北京歷代帝王廟管理處」。
  • 2004年,一至三期修繕工程完工。2004年,歷代帝王廟對外開放。歷代帝王廟設為「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1]

建築介紹

影壁

  • 位於阜成門內大街南側。始建於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現存為嘉靖九年的原建築。影壁東西長為32.4米,南北厚為1.35米,高度約為5.6米,硬山調大脊,綠琉璃筒瓦。影壁正中及四角有黃底綠琉璃浮雕紋飾,正中為琉璃團花,四角為琉璃岔角。這些琉璃紋飾曾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遭受破壞,被用石灰漿封蓋;1990年進行了修繕;1999年按照明代舊制重修。[4]

廟門

  • 始建於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檐黑琉璃筒瓦綠剪邊歇山頂,平身科單昂三踩斗栱,斗栱與梁枋上有彩繪,門扇為朱紅色。廟門兩側有八字牆。廟門前後出陛,有漢白玉台階,中央有雲山紋御路。1994年廟門挑頂大修時,發現廟門為明代建築,清代修繕時未更新。廟門內有甬道通往景德門。[4]
  • 石橋:共三座,位於廟門前的東西向旱河上。1954年由於道路改造而拆除。[4]
    • 「景德街」牌樓:兩座,分別位於廟門前東西兩側的阜成門內大街上,跨街而建。1954年由於道路改造而拆除。詳見下文。
    • 下馬碑:兩座,立於清朝,碑座為長方形。東下馬碑正面用滿文漢文蒙古文鐫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背面用回文藏文托忒文鐫刻該句。西下馬碑正面用回文藏文托忒文鐫刻該句,背面用滿文漢文蒙古文鐫刻該句。乾隆《禮部則例》等書稱其為「下馬牌」,似乎原來是木牌,乾隆年間才換成石碑。木牌原來立在三座旱石橋以南的朱柵外,改為石碑後立在三座旱石橋的兩側,旱石橋拆除後,下馬碑遷至廟門前兩側。文化大革命期間,下馬碑被砸斷,埋在地下。1999年10月,兩塊下馬碑被掘出,隨後於同年按原貌復立在廟門前兩側。
    • 旁門:廟門東西兩側有左、右旁門各一座。旁門內分別是東、西甬道,通往東、西掖門。[4]

景德門

  • 始建於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四周有漢白玉護欄,前後三出陛,中央為雲山紋御路。單檐黑琉璃筒瓦綠剪邊歇山頂調大脊,平身科為單昂三踩斗拱,旋子彩畫,金蓮水草天花。2002年修繕後,特留下一間清朝雍正年間的金蓮水草天花。按照禮制,景德門平時緊鎖,唯有皇帝前來親祭歷代帝王時才打開,專供皇帝出入。
    • 掖門:景德門東西兩側各有一座掖門,通往中院。掖門均為黑琉璃筒瓦綠剪邊歇山頂調大脊。
    • 鐘樓:位於廟門東側旁門東北,地處東甬道以東。始建於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二層,重檐歇山頂,懸掛祭祀朝鐘。朝鐘後來毀滅,毀滅時間不詳。如今鐘樓內懸掛着2004年仿明朝永樂年制「金鏞」。歷代帝王廟不設鼓樓,僅設鐘樓。[4]
    • 古槐:位於鐘樓南側,是一株國槐,可能是明朝保安寺的遺物。

景德崇聖殿

  • 始建於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為歷代帝王廟的正殿,採用中國古建築的最高形制。景德崇聖殿取「景仰德政,崇尚聖賢」之意。該殿面闊九間(51米),進深五間(27米),重檐廡殿頂,立有60根金絲楠木柱,地面墁金磚。清朝雍正、乾隆時期曾經大修,將該殿及御碑亭的綠琉璃筒瓦頂更換為黃琉璃筒瓦頂,並重繪金龍和璽彩畫。清朝乾隆時期,殿內主祀三皇五帝、歷代帝王188人的神牌。該殿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殿前設有月台,月台東西長27米,南北寬15.5米,東面、南面、西面有石護欄,南面三出陛,中央是雲山紋御路,東面、西面各出一陛。明間內懸掛有乾隆帝御題匾額「報功觀德」,兩側柱子上懸掛有乾隆帝御題對聯「治統溯欽承法戒兼資洵哉古可為鑑,政經崇秩祀實枚式煥穆矣神其孔安」。[4]
    • 神龕及神牌:殿內神龕及神牌等全部物品原已無存,現按原貌恢復。現在殿內分為七座神龕,神龕上有毗盧帽,刷有足金。七座神龕內供奉188名歷代帝王的神牌:中心龕位供奉三皇,左一龕(中心龕位東側第一龕)供奉五帝,右一龕供奉夏、商40位帝王,左二龕供奉周朝32位帝王,右二龕供奉兩漢三國、東晉、南北朝40位帝王,左三龕供奉唐、五代、遼、宋38位帝王,右三龕供奉金、元、明30位帝王。神牌為赤底金書,原來由雍正帝御題。文化大革命期間,神牌被周邊居民拿走製作小板凳等家具,至今尚無一件原物被發現。如今該殿修復後所立神牌上的字是用電腦打出的楷書字體。每座龕位前,都設有成套相同的祭器案、俎案、香案。最靠近每座龕位的是一祭器案,案上擺放青銅爵、登、豆、簋、簠、鉶以及竹籩、篚等祭器。祭器案南側為一俎案,按照古制,祭祀帝王用「太牢」,每個俎案擺放豬頭、牛頭、羊頭各一個。俎案南側為一香案,上面放有一香爐、二燭台。殿內東西兩側放置有祭祀時使用的樂器、儀仗等物。[4]
    • 東燎爐:位於東掖門內東側。始建於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綠色琉璃燎爐,可能用來焚燒祭祀歷代帝王的祝文、神帛等等。2004年復建。[4]
    • 西燎爐:位於西掖門內西側。始建於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灰磚灰瓦頂燎爐,可能用來焚燒祭祀歷代名臣的祝文、神帛等等。2004年復建。[4]

東配殿

  • 位於景德崇聖殿前東側,坐落在平直台基上。面闊七間(33.4米),進深三間(14.6米),一出陛、八級。黑琉璃瓦綠剪邊歇山頂,平身科為單昂三踩斗拱,旋子彩畫,井口天花,磚鋪地。原來除了面向院內的一面為木製並列的格扇外,其他三面都是磚砌厚牆,如今的窗戶是1949年後拆除磚牆安裝的。原先殿內崇祀40位文臣,按照古制,祭祀功臣用「少牢」,每個俎案擺放豬頭、羊頭各一個。功臣牌位為赤地墨書,體量比帝王牌位要小。殿內原物已無存。如今該殿作為展室對外開放。[4]

西配殿

  • 位於景德崇聖殿前西側,與東配殿形制相同。原先殿內崇祀39位武將,祭祀也用「少牢」。殿內原物已無存。如今該殿作為展室對外開放。[4]
    • 正東碑亭:位於景德崇聖殿東側。建於清朝乾隆年間,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海水江崖石雕地面。立有乾隆五十年(1785年)《御製祭歷代帝王廟禮成恭記》碑,滿漢合文。碑下有趺座,上有碑額,整座碑通高7.54米。 [4]
    • 東南碑亭:位於景德崇聖殿東南側。建於清朝雍正年間,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海水江崖石雕地面。立有雍正、乾隆「父子碑」,碑陽是雍正十一年(1733年)《御製歷代帝王廟碑》碑文,滿漢合文;碑陰是乾隆五十年(1785年)《御製歷代帝王廟禮成述事》文,漢文。碑下有趺座,上有碑額,整座碑通高7.53米。[4]
    • 正西碑亭:位於景德崇聖殿西側。建於清朝雍正年間,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海水江崖石雕地面。立有「無字碑」。碑下有趺座,上有碑額,整座碑通高7.83米。[4]
    • 西南碑亭:位於景德崇聖殿西南側。建於清朝乾隆年間,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海水江崖石雕地面。立有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御製碑,碑陽是《御製重修歷代帝王廟碑》碑文,滿漢合文,碑陰為《御製歷代帝王廟瞻禮詩》文,漢文。碑下有趺座,上有碑額,整座碑通高6米。[4]
    • 古炮群:位於西配殿西北側。2000年代,歷代帝王廟修繕過程中,在廟內西部出土了多門古炮。歷代帝王廟以西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內,也曾在施工中出土多門古炮。這些古炮可能和明朝興建歷代帝王廟前,該地為神武后衛所在地有關。
    • 老樹:位於西配殿西北側,古炮群南側。

祭器庫

  • 位於景德崇聖殿正北,是整個歷代帝王廟最北的建築,其後面幾米處就是該廟北側圍牆。
  • 祭器庫始建於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前後帶有廊步。祭器庫是存放祭祀物品的場所。
  • 2003年進行復建。[4]

「景德街」牌樓

  • 阜成門內大街上,景德門前的東西兩側原來各有一座牌樓,形制大致相同,因為匾額上有「景德街」三字,故通稱「景德街」牌樓。建築學家梁思成評價:「北京的古牌樓數這兩座構造形式最好,雕作最為精美;牌樓裝點着街市景觀,從它的東面向西面望去,有阜成門城樓的襯托,晴天時可看到西山,尤其傍晚日落時特別美。」梁思成多次呼籲保護這兩座牌樓。[5]
  • 1950年代初,北京城市建設及市政改造掀起高潮,城樓和城牆先後遭到拆毀,馬路拓寬。在古建築拆除的第一波浪潮中,「景德街」牌樓因身份特殊而倖免。但有關部門對街市牌樓進行勘測時,發現景德街東牌樓南側柱子下沉。交通部門也反映:「女三中(歷代帝王廟)門前牌樓影響交通,僅1950年12月一個月就發生交通事故3次,造成人員傷亡和牌樓被撞損。」北京市人民政府最終在1953年決定拆除「景德街」牌樓。[5]
  • 經梁思成多次請求,「景德街」牌樓在拆除過程中受到小心對待,構件榫卯禁止用大鋸鋸斷,拆卸中要保持構件及榫卯的完整性。1954年1月,北京市建設局養路工程事物所組織人力,拆卸「景德街」牌樓。拆卸前,進行了拍攝、測量構件、繪製圖樣等工作,拆卸時詳細登記了構件。拆卸後構件存在北京市建設局阜城門外的後庫內。「景德街」牌樓的拆除,令梁思成傷心掉淚好多天。[5]
  • 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式批准首都博物館新館建設工程。人們決定在建館工程建設的同時,在大廳內復建「景德街」牌樓,以免建成後有礙牌樓運入,因此牌樓成為第一件進入首都博物館新館的文物,也是第一件入館的展品。原有兩座牌樓的構件由於損壞遺失,只能復原為一座牌樓。在數月時間內,這座牌樓安裝就位,牌樓正面按原有風格繪製了彩畫,背面根據「修舊如舊」原則保留原貌。2005年12月16日,首都博物館新館舉行建成典禮,對外開放。在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高34米的禮儀大廳最北面,就是牌樓。牌樓高9.74米、寬21.86米。四根立在漢白玉柱石上的紅色立柱,支着金龍合璽彩畫的門額及七座綠色琉璃瓦頂。牌樓正中上方的藍色匾額上,寫有「景德街」三個金字。[5]

院房特點

  • 廟門至景德門之間,東西兩側各有一院,分別開有一個院門,朝向景德門前的院落。
  • 東院:包括神廚、神庫、宰牲亭、井亭。祭祀大典舉行前兩天,朝廷派員挑選牛羊豬作為祭品,隨後在宰牲亭內宰殺。神廚用來製作祭品,祭品製成後放在神庫內,供祭祀大典使用。[4]
    • 神廚:位於東院北側,坐北朝南,始建於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現存建築為明代原建築。黑琉璃瓦綠剪邊硬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帶有前廊步。內室徹上明造,不設天花,紅幫青衣椽子,雄黃玉彩畫(意在防蟲防腐。2004年前修復時因雄黃難尋,改用米黃)。梁枋彩畫上方不畫,一色青,寓意「普照乾坤」;下方僅畫一道黑槓,寓意「一統天下」。神廚是祭品的製作場所。如今作為展室對外開放。[4]
    • 神庫:位於東院東側,坐東朝西,始建於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現存建築為明代原建築。黑琉璃瓦綠剪邊硬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帶有前廊步。室內裝修與神廚相同。神庫是祭品的存放場所。如今神庫內設有《三皇五帝與百家姓》展覽,介紹中國常見姓氏自三皇五帝的源頭。[4]
    • 宰牲亭:位於東院東南側,坐東朝西,始建於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現存建築為明代原建築。黑琉璃瓦綠剪邊重檐歇山頂。宰牲亭是宰殺犧牲的場所,又稱打牲亭。宰牲亭內設有石槽,用於洗滌祭品。[4]
    • 井亭:位於東院西南側,始建於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是歷代帝王廟最矮的建築。井亭用於清洗犧牲、調製祭祀羹湯。井亭屋面是灰色小筒瓦盝頂,中心露空,和井口相對,取「天地一氣」之意。井深七至八米,現已枯。井口的石墩曾經被占用歷代帝王廟的學校用作旗杆石。[4]
  • 西院:進入院門為一東西向的甬道,甬道北側並列有兩個院落,甬道南側有一個院落。
    • 關帝廟:位於甬道北側靠東的院落內北側,坐北朝南,清朝增建。硬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帶有前廊。關帝廟專門祭祀關羽,是歷代帝王廟的「廟中廟」。2003年復建。關帝廟最早見於清朝嘉慶年間編纂的《大清會典》,由此推測,關帝廟至遲出現於乾隆末期。殿外廊柱的楹聯為「浩氣丹心萬古忠誠昭日月,佑民福國千秋俎豆永河山」。該廟內的原狀已不可考,如今在廟內正面有一神龕,龕內有關羽帝服金身塑像,其臉為金色,神龕上方懸掛匾額「神勇」,神龕兩側對聯為「功高當世允文允武,德被生民乃聖乃神」。廟內東側朝西為關平塑像,西側朝東為周倉塑像。[4]
      • 西廂房:位於關帝廟前西側,是介於甬道北側兩個院落之間的一座房屋,坐西朝東。其內舉辦《悲壯人生、千古神聖(關公文化展)》,以身臥當陽、頭枕洛陽、魂歸故鄉、位尊帝王廟為主線,講述了關羽死後獲得的尊崇。
    • 祭器庫:位於甬道北側靠西的院落內北側,坐北朝南,清朝增建。硬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帶有前廊。祭器庫是存放祭器的場所。2003年復建。現為辦公用房。[4]
      • 齋宿房:位於祭器庫前西側,坐西朝東,清朝增建。硬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一間。齋宿房是監督製作祭品、擺放祭器與樂器的官員吃齋住宿的場所。2003年復建。現為辦公用房。[4]
    • 典守房:位於甬道南側偏西,其東側就是甬道南側院落的院門。典守房坐南朝北,清朝增建。硬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帶有前廊。典守房是看守官員的辦公場所。2003年復建。現為辦公用房。[4]
    • 樂舞執事房:位於甬道南側院落內偏東,坐西朝東,清朝增建。硬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一間。樂舞執事房是主管祭祀樂舞官員的辦公場所。現為辦公用房。[4]

祭祀人物

景德崇聖殿

王朝 入祀人物
三皇 太昊伏羲氏
炎帝神農氏
黃帝軒轅氏
五帝 少昊
顓頊
夏朝
中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商朝 湯 子履
太甲 子至
沃丁 子絢
大庚 子辯
小甲 子高
雍己 子伷
太戊 子密
中丁 子莊
外壬 子發
河亶甲 子整
祖乙 子滕
祖辛 子旦
沃甲 子踰
祖丁 子新
南庚 子更
陽甲 子和
盤庚 子旬
小辛 子頌
小乙 子斂
武丁 子昭
祖庚 子躍
祖甲 子載
廩辛 子先
庚丁 子囂
文丁 子托
帝乙 子羨
西周 周武王 姬發
周成王 姬誦
周康王 姬釗
周昭王 姬瑕
周穆王 姬滿
周共王 姬繄扈
周懿王 姬囏
周孝王 姬辟方
周夷王 姬燮
周宣王 姬靜
東周 周平王 姬宜臼
周桓王 姬林
周莊王 姬佗
周僖王 姬胡齊
周惠王 姬聞
周襄王 姬鄭
周頃王 姬壬臣
周匡王 姬班
周定王 姬瑜
周簡王 姬夷
周靈王 姬泄心
周景王 姬貴
周悼王 姬猛
周敬王 姬匄
周元王 姬仁
周貞定王 姬介
周考王 姬嵬
周威烈王 姬午
周安王 姬驕
周烈王 姬喜
周顯王 姬扁
周慎靚王 姬定
西漢 漢高帝 劉邦
漢惠帝 劉盈
漢文帝 劉恆
漢景帝 劉啟
漢武帝 劉徹
漢昭帝 劉弗陵
漢宣帝 劉詢
漢元帝 劉奭
漢成帝 劉驁
漢哀帝 劉欣
東漢 漢光武帝 劉秀
漢明帝 劉莊
漢章帝 劉炟
漢和帝 劉肇
漢殤帝 劉隆
漢安帝 劉祜
漢順帝 劉保
漢沖帝 劉炳
蜀漢 漢昭烈帝 劉備
東晉 晉元帝 司馬睿
晉明帝 司馬紹
晉成帝 司馬衍
晉康帝 司馬岳
晉穆帝 司馬聃
晉哀帝 司馬丕
晉簡文帝 司馬昱
北魏 魏道武帝 拓跋珪
魏明元帝 拓跋嗣
魏太武帝 拓跋燾
魏文成帝 拓跋濬
魏獻文帝 拓跋弘
魏孝文帝 元宏
魏宣武帝 元恪
魏孝明帝 元詡
劉宋 宋文帝 劉義隆
宋孝武帝 劉駿
宋明帝 劉彧
南齊 齊武帝 蕭賾
陳朝 陳文帝 陳蒨
陳宣帝 陳頊
唐朝 唐高祖 李淵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肅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适
唐順宗 李誦
唐憲宗 李純
唐穆宗 李恆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瀍
唐宣宗 李忱
唐懿宗 李漼
唐僖宗 李儇
後唐 唐明宗 李亶
後周 周世宗 柴榮
遼朝 遼太祖 耶律阿保機
遼太宗 耶律德光
遼景宗 耶律賢
遼聖宗 耶律隆緒
遼興宗 耶律宗真
遼道宗 耶律洪基
北宋 宋太祖 趙匡胤
宋太宗 趙炅
宋真宗 趙恆
宋仁宗 趙禎
宋英宗 趙曙
宋神宗 趙頊
宋哲宗 趙煦
南宋 宋高宗 趙構
宋孝宗 趙眘
宋光宗 趙惇
宋寧宗 趙擴
宋理宗 趙昀
宋度宗 趙禥
宋端宗 趙昰
金朝 金太祖 完顏阿骨打
金太宗 完顏晟
金世宗 完顏雍
金章宗 完顏璟
金宣宗 完顏珣
金哀宗 完顏守緒
元朝 元太祖 孛兒只斤·鐵木真
元太宗 孛兒只斤·窩闊台
元定宗 孛兒只斤·貴由
元憲宗 孛兒只斤·蒙哥
元世祖 孛兒只斤·忽必烈
元成宗 孛兒只斤·鐵穆耳
元武宗 孛兒只斤·海山
元仁宗 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泰定帝 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
元文宗 孛兒只斤·圖帖睦爾
元寧宗 孛兒只斤·懿璘質班
明朝 洪武帝 朱元璋
建文帝 朱允炆
永樂帝 朱棣
洪熙帝 朱高熾
宣德帝 朱瞻基
明英宗 朱祁鎮
景泰帝 朱祁鈺
成化帝 朱見深
弘治帝 朱祐樘
正德帝 朱厚照
嘉靖帝 朱厚熜
隆慶帝 朱載坖
崇禎帝 朱由檢

東配殿

王朝 入祀人物
三皇 風后
倉頡
五帝
伯夷
商朝 伊尹
傅說
西周 召公奭
畢公高
召穆公
仲山甫
西漢 張良
曹參
周勃
魏相
東漢 鄧禹
耿弇
蜀漢 諸葛亮
唐朝 房玄齡
李靖
宋璟
郭子儀
許遠
李晟
裴度
北宋 曹彬
李沆
王曾
富弼
文彥博
南宋 李綱
韓世忠
文天祥
金朝 完顏宗翰
元朝 穆呼哩
布呼密
明朝 徐達
常遇春
楊士奇
于謙
劉大夏

西配殿

王朝 入祀人物
三皇 力牧
五帝 皋陶
伯益
商朝 仲虺
西周 周公旦
太公望
呂侯
方叔
尹吉甫
西漢 蕭何
陳平
劉章
丙吉
東漢 馮異
馬援
蜀漢 趙雲
唐朝 杜如晦
狄仁傑
姚崇
張巡
李泌
陸贄
遼朝 耶律曷魯
北宋 呂蒙正
寇準
范仲淹
韓琦
司馬光
南宋 趙鼎
岳飛
金朝 完顏斡魯
完顏宗望
元朝 伯顏
脫脫
明朝 劉基
李文忠
楊榮
李賢

關帝廟

王朝 入祀人物
蜀漢 關羽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歷代帝王廟大事記,歷代帝王廟,2006-01-04
  2. 帝王廟動態,lddwm
  3. 上書請祀三皇。下禮官議,遂並建帝王廟。且遣使者巡視歷代諸陵寢。設守陵戶二人,三年一祭,其制皆由此始。《明史》(卷136)。
  4.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歷代帝王廟遊覽指南,歷代帝王廟,於2014-09-24
  5. 5.0 5.1 5.2 5.3 北京市文物局編,文物背後的故事,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