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達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

史達林.jpg
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任期
1922年4月3日-1952年10月16日
(此後仍為排名第一的書記處書記至逝世)[1]
前任 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責任秘書)
繼任 尼基塔·赫魯曉夫(第一書記)
第1、4任部長會議主席
任期
1941年5月6日-1953年3月5日
國家元首 尼古拉·什維爾尼克
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
前任 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
繼任 格奧爾基·馬林科夫
蘇聯第5任國防部部長
任期
1941年7月19日-1946年2月25日
總理 自己
前任 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
繼任 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布爾加寧
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正式成員
任期
1919年3月25日-1953年3月5日
個人資料
出生 1878年12月18日(舊曆12月6日)
第比利斯省哥里
(今喬治亞哥里
逝世 1953年3月5日(1953-03-05)(74歲)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莫斯科
國籍 蘇聯
政黨 蘇聯共產黨
配偶 葉卡捷琳娜·斯瓦尼澤(1906年-1907年)
娜傑日達·阿利盧耶娃(1919年-1932年)
兒女 雅科夫·約瑟福維奇·朱加什維利
瓦西里·約瑟福維奇·斯大林
斯韋特蘭娜·約瑟福芙娜·阿利盧耶娃
宗教信仰 無(共產主義),前為格魯吉亞正教會教徒
軍事背景
效忠 蘇聯
服役 蘇聯紅軍
服役時間 1943年–1953年
軍銜 蘇聯大元帥
指揮 蘇聯紅軍最高統帥
參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格魯吉亞語იოსებ სტალინი俄語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發音[ˈjosʲɪf vʲɪsɐˈrʲonəvʲɪt͡ɕ ˈstalʲɪn]Template:Audio,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原名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澤·朱加什維利Template:Lang-kaTemplate:IPA-ka),蘇聯領導人,執政近三十年(1924-1953年),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人民委員會(後改稱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蘇聯大元帥,對二十世紀蘇聯和世界影響深遠。他全面推行農業集體化,引發1932年蘇聯大饑荒,以計劃經濟實施大規模工業化,使蘇聯成為重工業軍事大國。同時樹立個人崇拜,對黨、政、軍領導人以至普通幹部和群眾進行大清洗,大量屠殺和壓迫流放少數族裔,造成逾數以十萬人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紅軍盟軍共同擊敗軸心國,蘇聯領土大擴張。戰後扶植社會主義陣營,在冷戰中與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峙。

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喪失大片領土及超級大國的地位,使得一些俄羅斯民眾懷念前蘇聯的光輝,正是在斯大林執政期間蘇聯得到大片領土及成為超級大國。2008年,俄羅斯國家電視台舉行「最偉大的俄羅斯人」評選,結果斯大林名列第三位(四至六位分別是普希金彼得大帝列寧),僅次於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彼得·斯托雷平[2]。民眾對斯大林的正面評價之高出乎俄羅斯政府意料之外令俄羅斯政府感到不安。俄羅斯共產黨指責說「評選被政府操控以防止斯大林、列寧居榜首」。2009年10月29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克里姆林宮博客上,譴責試圖重樹斯大林形象的做法,他說那個年代大規模殺害是不可以正當化的。[3]1937年至1938年被稱為蘇聯「大恐怖」時期,期間130萬人被判刑,其中68.2萬人遭槍殺。德米特里·阿納托利耶維奇·梅德韋傑夫表示斯大林「對自己的人民發動戰爭,這是令人髮指的罪行……(衛國戰爭)是全國的勝利也是人民的勝利。雖然我對當時絕大多數領導人並沒有好感」。[4]

早年生活

1878年12月18日,斯大林生於俄羅斯帝國第比利斯省西部哥里城(今格魯吉亞什達-卡特利州首府)。父親為奧塞提亞人鞋匠,母親是格魯吉亞人農奴。斯大林在家中排行第三,兩個兄長在嬰兒時夭折[5]。早期他父親頗為富裕,擁有自己工廠[5],但嗜酒無度,經常毒打妻兒[6]。及後家庭財政轉差,斯大林隨父母多次搬家。母語格魯吉亞語,10歲那年,母親把他送到哥里的神學學校就讀,在那裡他學會俄語,但講俄語時仍帶有格魯吉亞口音。16歲時,進入第比利斯一所東正教中學讀書,他成績優秀並獲得獎學金。期間他接觸到一些革命書籍,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1898年8月,斯大林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899年,因無法支付突漲的學費,最終放棄考試,被學校開除[5]。隨後他供職於第比利斯氣象觀測台,積極參與革命。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分裂,他選擇加入以弗拉基米爾·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一邊。不久斯大林成了高加索地區主要革命活動者,組織罷工、發放傳單,為布爾什維克活動募集資金,為之而搶劫銀行、綁架、敲詐。1906年夏天,斯大林和葉卡捷琳娜·斯瓦尼澤結婚,不久首個兒子雅可夫·朱加什維利誕生。

1907年6月26日,斯大林和手下在第比利斯市內廣場伏擊帝國銀行護送隊。槍戰中,自製炸彈爆炸殺死40人,而斯大林和手下則劫取25萬盧布脫逃[5]。隨後他帶着妻子來到巴庫,但斯瓦尼澤卻在1907年12月因斑疹傷寒去世。斯大林在悲痛中渡過,幾個月後,他把孩子雅可夫交給娘家撫養。到巴庫後,他積極從事阿塞拜疆波斯地區革命活動,暗殺極右翼民族主義團體「黑色百人團」成員,並參與綁架、搶劫等。1902年4月-1913年3月間,因參加革命活動被逮捕7次、流放6次,從流放地逃出5次。1912年,斯大林來到聖彼得堡,在列寧指示下創辦《真理報》。1913年3月,他發表《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一文,首次使用筆名「斯大林」(意思為「鋼鐵的人」)。不久,他最後一次被捕。1916年,沙俄政府將他強征入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卻被醫生檢查出左臂有傷,於是他免於參與動員,被流放到阿欽斯克

革命時期

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爆發,沙俄羅曼諾夫王朝滅亡。斯大林被釋放,他於3月25日重返彼得格勒聖彼得堡),與列夫·加米涅夫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等人繼續從事布爾什維克真理報》的編輯工作。他們曾一度對亞歷山大·克倫斯基俄國臨時政府持支持態度,而在4月召開的黨內會議中,列寧主張推翻臨時政府,斯大林等人於是轉變立場支持列寧。會議上他被選為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成員。同年發生七月事件,列寧由於試圖發動革命而被臨時政府所通緝,斯大林協助他逃往芬蘭,為了避免擴大流血衝突,斯大林下令讓被圍困的布爾什維克黨員投降[5]。不久列寧重返俄國,並在斯莫爾尼宮策劃武裝起事推翻臨時政府,斯大林成為領導團體的一員,最終布爾什維克在十月革命中成功奪取政權,隨後他被任命為民族事務人民委員[7]

1918年,俄國內戰爆發。斯大林和列夫·托洛茨基等人入選由列寧組建的五人主席團。同年5月,他被派往察里津征糧,在克里門特·伏羅希洛夫謝苗·布瓊尼等人的支持下,他加強在軍隊中的影響力。期間,斯大林多次違抗時任軍事革命委員會主席托洛茨基的決議,處決很多紅軍中在沙皇時代任過職的軍官以及「反革命[8]。為了征糧,他還使用焚燒村莊的手段,逼迫農民服從和防止食物供應被強盜劫掠[7]。最終紅軍在察里津戰役中取得勝利,同時他也和第一騎兵軍的軍人建立政治上的合作關係。在斯大林掌權後,察里津被改名為斯大林格勒(1961年改稱伏爾加格勒)。1919年初斯大林被調回莫斯科,3月24日他與娜傑日達·阿利盧耶娃結婚。5月他又被派往彼得格勒附近的西部前線,期間他嚴厲的把紅軍的逃兵當作叛徒而集體處決。

1919年波蘇戰爭爆發。任蘇軍西南方面軍政委的斯大林希望奪取波蘭城市利沃夫,然而此舉卻違背列寧和托洛茨基主攻華沙的戰略意圖。他的政治把戲促使第一騎兵軍的謝苗·布瓊尼和亞歷山大·葉戈羅夫違背中央的命令,拒絕援助米哈伊爾·圖哈切夫斯基的西北軍[9],最後蘇軍在利沃夫和華沙的兩場戰役均以失敗告終。歸國後,斯大林的行為受到批評,他則辯護說問題在於中央的決策,而同時也主動辭去軍職。在黨內第九次會議中,托洛茨基更是公開的指責他[7]

掌權

1921年紅軍進入格魯吉亞,建立格魯吉亞蘇維埃政權,斯大林在其中舉足輕重 。由於此時列寧托洛茨基在若干問題上有所分歧,於是列寧重用斯大林與之抗衡。在加米涅夫襄助下,1922年4月3日,斯大林在俄共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被選為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同年5月列寧突然中風,被迫停止政務活動。在處理格魯吉亞事件時,斯大林要求削減格魯吉亞的地方自治權,主張格魯吉亞蘇維埃應併入南高加索聯邦再併入蘇聯,引起當地布爾什維克的不滿。他和謝爾戈·奧爾忠尼啟則於是對反對派使用粗暴的高壓政策,列寧對此非常反感,稱他們的行為是「大俄羅斯沙文主義[7]。同時,斯大林要求放鬆外貿壟斷的建議也跟列寧發生分歧。列寧於是在遺囑中寫道:「斯大林太粗暴,這個缺點在我們中間,在我們共產黨人的來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總書記的職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因此,我建議同志們想個辦法把斯大林從這個位置上調開,另外指定一個人擔任總書記。」同時列寧尋求與托洛茨基再次合作。斯大林得知後,在電話里辱罵列寧的妻子娜傑日達·克魯普斯卡婭,列寧之後曾憤怒寫信給斯大林,並以絕交威脅他道歉。斯大林選擇低頭認錯最終事情平息[10]。在列寧健康惡化時期,斯大林和列夫·加米涅夫、格里哥里·季諾維也夫建立政治同盟,共同對抗黨內威望較高的托洛茨基。

1924年列寧逝世後,克魯普斯卡婭把列寧的遺囑交給中央政治局。在蘇共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列寧的遺囑沒有被公布於眾,而僅僅是在中央委員會的高級領導人中傳達,斯大林根據列寧遺囑的建議提出辭職,而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等人不同意,他們認為列寧的建議是不合適的,並一致選舉斯大林為蘇共中央總書記[7]。托洛茨基寫下《論列寧》和《十月的教訓》,直言不諱的批評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等人,促使兩人與斯大林聯手形成共同對抗托洛茨基的局面。三人發表文章稱「托洛茨基主義」並非真正的列寧主義,斯大林還表示「黨的任務就是要埋葬托洛茨基主義這一思潮」[11]。被孤立的托洛茨基在政治鬥爭中失敗,被解除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而不久之後,斯大林與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的意見亦見分歧:斯大林支持尼古拉·布哈林的意見,延續新經濟政策,減少約束農民,並希望先在一國建成社會主義;而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反對放大新經濟政策並擁護世界革命的主張,他們形成「新反對派」,1925年在黨的第十四次代表會議上,他們和斯大林為首的主流派公開對抗,卻以失敗告終。季諾維也夫於是重新聯合托洛茨基,並和列寧遺孀克魯普斯卡婭等人結成反對派聯盟,共同和斯大林的「右傾」集團鬥爭。斯大林充分利用中央權力打壓反對派,1927年12月黨的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後,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等人被先後開除出黨。

1927年末,蘇聯穀物短缺,斯大林認為其為富農囤積之果。他力求迅速消滅富農階級,並始推農業集體化政策。而布哈林等人認為穀物收購危機原因不在於富農,而在於不合理之收購價和工業品不足,堅持新經濟政策[8] 。斯大林於是批評布哈林等人是黨內右傾投降主義集團,並於1929年將布哈林逼出政治局。

統治蘇聯

農業集體化

1927年-1928年,由於蘇聯國家規定的糧食價格太低,農民並不急於賣糧,使糧食收購出現短缺。斯大林認為造成危機的原因是富農階層的蓄意破壞,他不顧布哈林等人的反對,一方面採用特殊手段打擊富農,強迫他們按指定價格賣出餘糧;另一方面推行農業集體化政策。1927年12月,斯大林又提出「消滅富農」的口號,命令沒收富農的財產並將他們放逐,不准他們加入集體公社。由於對「富農」概念缺乏準確界限,集體化開始時國內「富農」占農戶總數不到3%,而最後被剝奪的農戶卻達到農戶總數的6%-8%,部分中農貧農也被當作富農剝奪。1929年11月蘇共中央全會通過決議開始全盤集體化,從此集體農莊的規模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兩個月內集體農莊的比例從15%增長到59.3%),執行過程中,底層執行者經常採用威脅、恐嚇等手段強迫農民入社。1930年3月2日,斯大林在《真理報》發表《勝利沖昏頭腦》一文,批評全盤集體化運動中違反農民自願原則的過火行為,於是引發大規模退社的浪潮[12]。1930年6月,集體農莊比例已由60%降到23.4%,斯大林不得不在6月召開的蘇共第十六次代表大會上再次改變態度,讚揚全盤集體化的成就並批評反對者是「和共產主義的敵人勾結在一起的人」,又一次掀起集體化運動的高潮。到1933年底未加入集體農莊的農戶僅占0.2%,至此全盤集體化的目標基本實現[13]

農業集體化政策引起很多農民的不滿,他們在入社前屠殺和出售牲畜,到了1933年,蘇聯的牲畜總量將近損失50%[12]。部分農民在絕望中毀壞工具、焚燒穀物,還時常參與縱火、暗殺等破壞活動。全盤集體化也沒有給農業生產效率帶來明顯提高,1932年-1934年之間,蘇聯出現嚴重的饑荒,農業總產值下降23%。而且在1936年-1940年集體化完成後,農業總產值也只是維持在1924年-1928年的水平[13]

蘇聯1928年-1934年間農業集體化過程中,穀物的總產量下降7.8%,而同期的國家收購量卻增加150%,這直接導致波及烏克蘭北高加索伏爾加地區哈薩克斯坦西伯利亞等地的嚴重的饑荒[14][15][16]。在此次饑荒中死亡的人數大約在600萬-1000萬之間[13][17][18],其中以烏克蘭大饑荒最為慘重(餓死250萬-500萬人)。為了控制農民向人滿為患的城市轉移,政府恢復沙皇時代的內部護照制度,宣布農民不經許可滯留城鎮為非法行為[19]。在此期間國內數以萬計的農民暴動此起彼伏,蘇聯當局不得不使用正規軍以剿匪的名義鎮壓反抗農民[13]

1945年二戰結束後,蘇聯再次出現饑荒,約有100萬-150萬人因此而喪生[20]

大規模工業化

從1927年到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為止,斯大林提出要在短期內實現趕超發達國家的目標,於是按照每五年一計劃的方式,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經濟模式發展經濟。1928年-1932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推行農業集體化政策。隨後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則以犧牲農業為代價,大規模發展重工業。在這段時間內,蘇聯的工業總產值以驚人的速度增長,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結束後,工業總產值達到1928年的446%,平均每年增速為18%[19]。其中鋼產量達1770萬噸,煤為1.28億噸,電力為362億度。期間在烏拉爾山以東的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庫茲涅茨克等地建立諸多新興工業區。1938年起第三個五年計劃則集中發展軍事工業,到1941年6月,蘇聯的坦克總數高達2.4萬台,火炮約11萬門,飛機1.8萬架,成為重工業和軍事大國。但蘇聯國內日常消費品的生產卻被忽視,城市居民並未分享到多少工業進步的成果。和1928年相比,1937年蘇聯的人均食品消費和人均工業消費品量下降3%-8%。工人需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工作量,且不能達到生產要求的會被處分,以至進行勞改甚至被槍決[19]。1935年首先取消麵包和麵粉、米的配給制,後來又取消了按定額發放的其它食品的配給制。1936年初,工業品也採取類似的措施。」與1932年相比,蘇聯1937年通過零售商品流轉渠道供應的重要日用工業品和食品增長情況如下:針織外衣增長2.86倍,針織內衣3.08倍,砂糖1.92倍,動物脂肪1.59倍,糖果點心0.81倍,灌腸和熏制食品3.90倍,靴子1.18倍,長、短褲子0.97倍,自行車3.2倍,留聲機10.7倍,手錶7.2倍。消費品的銷售額有很大的增長[21]

科學

蘇聯政府治下的科學一如藝術和文學一樣受到嚴厲的意識形態控制。 在不涉及意識形態的領域有長足的進展,但是斯大林時期在科學領域非常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宣傳李森科的生物學說而反對孟德爾遺傳學說,稱其為「資產階級偽科學」轉而宣傳李森科的雜交學說,從而造成農業減產。凡是敢於公開提出質疑批評的都受到譴責和監禁。[22][23]

宗教

斯大林是一個無神論者,他忠實地執行着要建設社會主義就要消除宗教這一信條。蘇聯政府通過無神論教育、反宗教宣傳和反宗教社會機構、岐視性的法律和恐怖運動對付信徒們。到1930年代晚期在公開場合表明自己與宗教有關已經是一件危險的事。[24]

斯大林對東正教的迫害使得它作為一個社會機構在1930年代幾乎被消滅:1939年活動的教區從1917年的54000下降到幾百個,很多教堂被毀,數以萬計的教士、僧侶和修女被迫害或處決。大清洗耳中就有超過十萬人被槍決。[25][26]在二戰中宗教作為一種愛國組織得到一定的復興,數以千計的教區又重新興辦,直到赫魯曉夫時期又迎來新一輪的壓制。俄國東正教會對蘇聯政府和斯大林的承認使得它與外國東正教會決裂。

斯大林在死去前不久還下達新的迫害宗教的命令。[27]在蘇聯很多少數派宗教如天主教、受洗派、伊斯蘭教、佛教和猶太教都受到相同的待遇:大量僧侶被處決,教堂、清真寺、猶太教堂、佛教廟和紀念物被毀。

斯大林主義

斯大林主義是指蘇聯和受蘇聯影響的共產主義國家,在斯大林統治下及其之後的共產主義理論,主要包括斯大林的政治經濟外交主張,其中有一國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社會始終存在階級鬥爭等觀點。但是,斯大林本人從來不承認自己創立任何同馬克思列寧主義並列的所謂「斯大林主義」,一直以來他都認為自己是列寧的學生。很多人認為斯大林主義的一個核心是中央集權體系。托洛茨基認為斯大林主義體制的本質是獨裁政策,這個解釋被反對斯大林主義的評論家們廣泛運用。斯大林主義還經常被他們稱為「紅色法西斯主義」。季米特洛夫認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全部經驗證明這個真理:誰如果不是真正的列寧主義者,他就不可能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誰如果不是真正的斯大林主義者,他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列寧主義者。」[28]

戈爾巴喬夫時期對整個斯大林模式或者說斯大林主義加以全盤否定,以建立「民主、人道的社會主義」。[29]1988年12月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第一書記雅魯澤爾斯基承諾堅決地摒棄一切過時的東西,剷除斯大林主義的殘餘,「不讓永遠結束的歷史重演」。[30]1989年3月7日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政治局討論有關徹底消除斯大林主義的決議的執行情況,強調一定要把為斯大林主義受害者平反的工作進行到底。[31]1979年中國托派理論家鄭超麟出獄後提出「斯大林主義的社會階級基礎是官僚幹部」。

大清洗

1934年12月1日,蘇聯政治風頭正盛的列寧格勒州委書記謝爾蓋·基洛夫斯莫爾尼宮三層被刺客槍擊頭部身亡。斯大林對此案高度重視,他親自前往列寧格勒參與調查和審訊,並且宣稱此次暗殺是由托洛茨基及其反對派所策劃,開始針對老布爾什維克的清洗。1935年2月原內務人民委員部的黨中央書記格里科·雅戈達尼古拉·葉若夫接替。同時安德烈·維辛斯基被任命為檢察長。斯大林以「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反蘇聯合總部」的名義逮捕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等人,以逼供手段迫使他們認罪,最後於1936年8月在莫斯科公審將他們處死[32]。不久後,又以「托洛茨基反蘇軍事組織」的指控處決圖哈切夫斯基紅軍將領。1938年3月針對「右派托派反蘇聯盟」,斯大林又以同樣的手段處決布哈林等人。1938年4月內務部的葉若夫被拉夫連季·貝利亞接替,失勢的雅戈達、葉若夫均遭到清洗。1940年,身在墨西哥托洛茨基被蘇聯特務刺殺。大清洗最終變成對黨、政、軍、中央、地方幹部的全面清洗和鎮壓,受害者的人數至少在70萬人以上[33][34]列寧時代的政治局成員「老布爾什維克」只剩下斯大林,米哈伊爾·加里寧莫洛托夫三人,蘇聯元帥中的五人只剩下伏羅希洛夫布瓊尼兩人(因為此兩人能力平庸)。

大清洗活動也涉及到社會中的許多人:知識分子、農民(尤其是所謂的「富農」)、神職人員、技術專業人員和少數族裔。很多人遭到逮捕,被關押在古拉格集中營里,遭受身體和精神上的虐待,部分人在飢餓、疾病等惡劣的生存環境中死亡[35]。蘇聯境內的諸多少數族裔被集體遷移和流放,其中包括:波蘭人[36]伏爾加德意志人[37]摩爾多瓦人[38]猶太人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39]立陶宛人克里米亞韃靼人[40]車臣人[41]哈薩克人朝鮮人等等。蒙古人民共和國領導人喬巴山也效仿斯大林對國內實施政治清洗(大鎮壓)[42]

一位名叫亞歷山大·奧爾洛夫的蘇聯秘密警察自稱曾參與大清洗的行動,後來流亡美國,寫下《斯大林肅反秘史》(The Secret History of Stalin's Crimes)一書,披露大清洗的許多內幕。

其他政策

斯大林在30年代主導蘇聯外交。他先逐步改善與英法等國家的關係,1933年又同美國正式建交。1934年蘇聯被接納加入國際聯盟並擔任常任理事國,使蘇聯走出建國初期孤立的處境。1936年底,斯大林在蘇維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了《關於新憲法草案》的報告,大會隨後通過蘇聯憲法草案(這部憲法也被稱為「斯大林憲法」,之後的蘇聯憲法雖幾經修改,但都以此版本為基礎),從法律上規定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和計劃經濟體制。斯大林把俄羅斯人視為其他少數族裔的老大哥,他不斷提升俄羅斯民族英雄和俄語在蘇聯的地位[43]。文學藝術方面,斯大林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為藝術家創作的指導綱領。

蘇聯的擴張

斯大林起初欲與建立反對納粹德國的同盟卻遭遇失敗[44][45],於是轉而尋求和德國建立合作。同期阿道夫·希特勒也為避免使德國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遂於1939年8月23日派外交部長約阿希姆·馮·里賓特洛甫前往蘇聯,與蘇方代表莫洛托夫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雙方秘密劃分勢力範圍,其中包括對波羅的海三國和對波蘭的瓜分[46][47] 。同年9月1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9月17日,蘇聯紅軍以保護波蘭東部的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為理由入侵波蘭東部,占據維斯瓦河以東的波蘭領土,並將其併入蘇聯國內的白俄羅斯蘇維埃烏克蘭蘇維埃兩個加盟共和國之中。之後斯大林下令對波蘭戰俘實施清洗,其中以卡廷森林事件最為著名[48][49][50]。同年秋季,蘇聯向芬蘭提出領土交換的要求,遭到芬蘭的拒絕。不久後蘇聯製造「曼尼拉事件」,並以此為藉口廢除《蘇芬互不侵犯條約》,於1939年11月30日動用紅軍四十多萬人進攻芬蘭,引發蘇芬戰爭。在芬軍頑強抵抗下蘇軍損失慘重,但最終芬蘭因寡不敵眾被逼割讓卡累利阿等地來換取和平。1940年間,蘇聯吞併波羅的海的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三國,又強逼羅馬尼亞割讓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

1940年9月27日,納粹德國、法西斯意大利日本帝國在德國柏林簽署三國同盟條約,確立三個軸心國的同盟關係。同年10月,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寫信給斯大林,稱德方希望將蘇聯拉入軸心國集團,建立「四國同盟」[51]。斯大林遂派遣莫洛托夫前往柏林談判。德方提供「四國條約」草案,要求蘇聯只能向國土以南的印度洋方向擴張[45]。斯大林同意簽署條約,但同時要求將土耳其保加利亞也劃入蘇聯的勢力範圍之中[52] 。希特勒對此十分不滿,於是不再給予蘇方答覆[53][54] 。1941年4月13日,斯大林為避免遭受德國和日本兩面夾擊,在莫斯科同日本外相松岡洋右簽署《蘇日互不侵犯條約》,相互承認雙方的勢力範圍,並承諾在對方的戰爭中保持中立。

蘇德戰爭

1941年6月22日早上4時45分,希特勒突然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夥同匈牙利羅馬尼亞芬蘭等國軍隊,發動閃擊蘇聯的巴巴羅薩作戰計劃。在此之前,斯大林已經收到來自一些蘇聯間諜和蘇軍將領的警告[44][55],但他認為納粹德國不會冒着兩線作戰的危險,在徹底擊敗英國之前就進攻蘇聯[44],因此沒有對同納粹德國展開本土戰爭做充分的準備。在確認德軍的入侵後,斯大林擔任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和蘇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並於7月3日發表演說,號召蘇聯人民不僅要消除本國面臨的危險,還要幫助解放在德國法西斯奴役下的歐洲各國人民。在德軍的突然打擊之下,同時因為大清洗帶來的負面影響,蘇軍措手不及,損失慘重。德軍入侵後一個月,占領的蘇聯領土相當於法國領土的兩倍。而在8月,由於斯大林拒絕採納格奧爾基·朱可夫的建議,下令紅軍死守基輔,結果導致蘇軍西南方面軍基輔戰役中被德軍圍殲,納粹德軍宣布殲滅蘇軍66萬人,希特勒宣稱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殲滅戰[44]。1941年11月初,德國中央集團軍逼近莫斯科城下,斯大林堅決留在城裡組織反擊。11月7日,斯大林命令蘇聯紅軍在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式,發表重要講話,講話中斯大林說道:「讓我們的偉大祖先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德米特里·頓斯科伊庫茲馬·米寧德米特里·波扎爾斯基亞歷山大·蘇沃洛夫米哈伊爾·庫圖佐夫的英姿,在這次戰爭中鼓舞着你們吧」[56],斯大林在這次講話中提及的這些俄羅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的用意,是以俄羅斯民族主義來鼓舞蘇軍戰鬥。受閱的蘇軍部隊隨即從紅場直接開赴前線。在格奧爾基·朱可夫亞歷山大·華西列夫斯基等將領的指揮下,蘇軍最終守住莫斯科,並在12月的反攻中將德軍擊退。莫斯科戰役的勝利使德軍的巴巴羅薩計劃宣告破產,之後德軍被迫改閃擊戰持久戰

1942年,德軍將戰略重點放在南線。同年7月,德軍向伏爾加河地區的重要城市斯大林格勒發起猛攻。經歷200多天血腥的戰鬥,直到1943年2月,蘇軍以重大傷亡為代價最終守住城市,並將德國第6軍團約33萬名德軍士兵全部圍殲,此役被認為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56]。1943年7月,蘇聯又取得庫爾斯克戰役的勝利。對此斯大林評價道:「如果說斯大林格勒會戰預示着德國法西斯的衰落,那麼庫爾斯克會戰則使它面臨滅頂之災」。1943年11月,斯大林參加德黑蘭會議,同美國英國領導人富蘭克林·羅斯福溫斯頓·丘吉爾等人會談,通過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決定[44]。之後蘇聯在對德戰爭中逐漸轉入反攻。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底登陸

1945年2月4日,斯大林參加雅爾塔會議,根據協議,蘇聯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成員,並將波蘭等地劃入自己的勢力範圍。5月,蘇聯紅軍攻克德國首都柏林希特勒自殺身亡,納粹德國宣告無條件投降。同時蘇軍進入並控制東南歐等地區。7月17日,斯大林出席波茨坦會議。8月8日,蘇聯撕毀《蘇日中立條約》向日本宣戰,同時立即發起八月風暴行動入侵滿洲。一周之內,蘇蒙聯軍迅速擊潰日本關東軍滿洲國軍,推翻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權滿洲國蒙疆自治政府。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的勝利告終,而蘇聯也在戰爭中付出重大犧牲(死亡人數達到2820萬人[57])。同年,斯大林獲蘇聯大元帥軍銜。

蘇聯紅軍進入歐洲地區時,對占領區域的人民實施相當數量的謀殺強姦、破壞和洗劫等罪行,並經常以殘酷的方式對待戰俘。蘇軍在占領德國後,約有200萬德國婦女被蘇軍士兵強姦,其中的20萬婦女因傷害、自殺和被殺而死亡[58][59][60][61]。在布達佩斯戰役後,城內有5萬婦女遭到強姦[62]。在波蘭南斯拉夫等地也出現多起強姦和洗劫行為[63]。斯大林卻對此不以為然,他對一位南斯拉夫游擊隊領袖向他抗議紅軍行為的回應是:「難道他不能理解一位橫過數千公里血、火和死亡的士兵找個女人快樂並拿些小玩意嗎?」[63] 雖然後來斯大林下令強姦的士兵將受到懲罰[64],但強姦事件依然層出不窮,直到1947年冬,蘇聯部隊被官方限制在嚴密看管的駐地和軍營,將他們與東德居住人口完全分離才解決問題。[65]

中蘇關係

斯大林在中國第一次大革命的時候,提出關於中國革命的一系列問題,並對之作了論斷,駁斥托洛茨基派關於中國問題的觀點,促使中共走上布爾什維克的道路。斯大林關於中國革命的學說包括《論中國革命的前途(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三十日在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中國分委會的演講)》《中國革命問題(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一日聯共中央所批准的給宣傳員的提綱)》《和中山大學學生的談話(一九二七年五月十三日)》《中國革命和共產國際的任務(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在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八屆全會第十次會議上的演講)》《關於中國(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在《真理報》發表《略談現代題材》一文的後半段)》《關於中國(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在聯共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監委會全體聯席會議上的演說)》。斯大林指出中國社會性質的第一個特徵是:「中國半殖民地的地位和帝國主義財政經濟的統治。」「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就是反對封建殘餘的鬥爭和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的結合」。「反對封建殘餘的農民革命『是共產黨在中國革命現階段的主要任務之一。』」斯大林指出:買辦資產階級一貫是中國革命「不共戴天」的敵人。而在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事件」以後,斯大林更指出「南京和南京政府是民族反革命中心」,指出中國革命必須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投降帝國主義的大資產階級作鬥爭。斯大林認為:「為了召喚千百萬的中國農民階級起來革命」,為了鞏固工農聯盟,中國無產階級可以通過三條道路去實現對於農民的領導,就是:一,通過建立農民委員會,二,通過新的人民革命政權的機構,三,通過革命的軍隊。「或用沒收地主田地的方法,或用減稅減租的方法來滿足自己迫切的要求」,「幫助農民反對地主分子」。[66]斯大林在1926年11月間論中國革命前途的時候指出:「中國革命主導者和領導者的作用,中國農民領袖的作用,不可免地要落在中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手中」「中國革命的特點是武裝的人民反對武裝的反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問題實質上就是農民問題」。毛澤東是斯大林的學生。毛澤東根據斯大林的理論提出關於中國革命是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毛澤東把斯大林論布爾什維克化的十二條件和聯共黨史結束語六條列為整風運動最基本的文件。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的文件中,號召中共黨內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應以斯大林的偉大著作《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為中心教材。毛澤東寫道:「聯共黨史是一百年來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最高的綜合與總結,是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典型,在全世界上還只有這個完全的典型。我們看列寧斯大林他們是如何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蘇聯革命的具體實踐互相結合,又從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就可以知道我們在中國是應該如何工作了。」[67]

二戰爆發前夕,蘇聯曾與1937年8月20日與剛剛開始全面的抗日戰爭南京國民政府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為抗日戰爭提供武器和物資援助,並派遣空軍戰鬥機志願隊助戰,一直到1941年初斯大林與日本帝國簽定《蘇日中立條約》之後,蘇聯戰鬥機志願隊才撤離中國回蘇。1945年8月14日,國民政府在蘇聯保證「不干涉新疆事務,不在中國東北長期駐軍不回,不以任何形式援助中國共產黨及其所屬一切武裝」的條件下,簽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具有國際法主體地位的主權獨立國家(外蒙古獨立)。

二戰期間,斯大林支持新疆地區的穆斯林在伊寧事變中建立第二東突厥斯坦共和國以對抗中華民國。他暗中支持維吾爾族共產主義運動領導人阿合買提江·哈斯木同中國國民黨軍隊對抗。

二戰結束後,由於蘇聯控制中國滿洲(中國東北)及蒙疆(內蒙古)的部分地區,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欲接管滿洲,以便能更好的與蔣介石中國國民黨繼續展開武裝鬥爭。而斯大林則為了避免和美國支持的蔣介石國民政府進一步加深衝突,拒絕毛澤東的要求,決定在中國推行「聯合政府」政策。儘管如此,蘇軍於1946年在撤離滿洲回國之前,依然為中共搶占滿洲的真空地帶提供很多便利條件[68]。例如蘇聯紅軍曾經把繳獲自日本關東軍的部分日本武器移交給中共將領林彪東北野戰軍[69]1946年國共談判的努力宣告失敗,第二次國共內戰全面爆發。1994年,蘇聯克格勃將軍蘇多柏拉托夫出版個人回憶錄《特殊使命》一書中說,蘇聯在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這些戰略進攻行動期間特意引發「第一次柏林危機」,是斯大林和毛澤東共同協商而做出的一個重大戰略計劃,他們想以此轉移美國對中國國共內戰的戰略注意力,將美國援助重心牽制在歐洲,減少美國對敵視中國共產黨蔣介石領導下的國軍的援助力度。[70]1949年,中國共產黨擊敗南京國民政府,取得中國大陸地區控制權,並於10月1日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年12月16日早晨,毛澤東到達莫斯科,12月21日毛澤東參加斯大林七十壽辰慶祝活動。[71]1950年2月,蘇聯與中國結盟,簽定《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給予中國經濟援助。斯大林曾經稱毛澤東為「穴居馬克思主義者」,並在毛訪蘇後「沒有說過關於他的一句好話」。[72]

朝鮮戰爭

1950年1月,在蘇聯和美國撤出在朝鮮半島的駐軍後,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政府與蘇聯領導人密切協商,並使斯大林「同意朝鮮勞動黨領導層對局勢的分析和他們準備以軍事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的設想」[73][74]。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毛澤東則認為此時打仗時機不好[74]。5月13日,金日成和朴正愛等到達北京,說明斯大林已經同意。5月15日,毛澤東告訴金日成,同意統一朝鮮半島。[75]斯大林給金日成提供258輛T-34-85坦克,組建「亞洲除蘇軍外最強大的裝甲力量」。[76]6月25日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迅速擊潰準備不充分的大韓民國的武裝力量韓國國軍,占領韓國首都漢城。而美國主導的聯合國軍在隨後參戰,於9月份通過仁川登陸而擊退南下的朝鮮人民軍後,於10月7日越過三八線向平壤推進。毛澤東希望立即出兵援朝,並要求蘇聯提供空軍支援,而斯大林擔心與美國發生直接的軍事衝突,也懷疑毛澤東出兵的誠意和效果,故一開始要求取消出動空軍,後經協商重新確認,由於調度需要時間,將於志願軍入朝後的12月開始派遣蘇聯空軍的精銳戰鬥機飛行員到朝鮮秘密支援,蘇聯飛行員被命令必須身着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服,而且空中行動範圍被嚴格限制,只被允許在鴨綠江南岸的「米格走廊」一帶上空作戰[77]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前司令員王海在其自傳《我的戰鬥生涯》中寫道:「戰爭初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還相當年輕、弱小,空戰主要是蘇聯空軍打的。」 [78]1953年7月27日,參戰雙方,由南日大將為首席談判代表的朝鮮人民軍與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代表團,和由馬克·克拉克上將為首席談判代表的聯合國軍與韓國國軍的代表團,最終在板門店簽署《朝鮮停戰協定》,結束戰事。

反猶運動

斯大林本人帶有鮮明的反猶主義傾向,早在1907年他就曾私下表示:「要把俄國革命當中的猶太幫一一清除掉」[79]。(猶太裔布爾什維克領袖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大清洗中均被清除。)之後斯大林也多次在私下發表反猶言論[80][81]。而在公開發言中,斯大林則批評反猶主義立場[82]1947年聯合國以巴分治的決議上,蘇聯投了贊成票,還向以色列提供武器援助,但同時一場蘇聯國內針對猶太人的清洗計劃正逐步展開。1948年1月,蘇聯猶太人反法西斯委員會主席所羅門·米霍埃爾斯秘密警察暗殺[83]。11月,蘇共中央稱「猶委會」是一個反蘇宣傳中心,同時下令解散該委員會並查封它的印刷出版機構。幾個星期後,一些著名的猶太人士遭到逮捕、逼供和處決。1952年,斯大林認為克里姆林宮內部存在一個「醫生殺手組織」,遂下令調查並逮捕克里姆林宮的九位醫學專家(其中有六人是猶太人)。斯大林在政治局會議上公開表示:「任何一個猶太人都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是美國情報機關的間諜。[84]」1953年1月,真理報上刊登文章《醫療專家面具下的邪惡間諜殺手》披露「醫生案件」,指出「醫生殺手」與國際猶太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組織「焦因特」有聯繫,並指控他們利用職務之便殺害安德烈·日丹諾夫等國家高級領導人[85],掀起國內的反猶運動。社會上還出現傳言,稱當局計劃將猶太居民全部驅逐到西伯利亞遠東[86]。同年斯大林去世,貝利亞隨後表示「醫生案件」是「原內務部領導人」一手炮製的假案,將此案被捕者全部釋放並平反,事件最終得以平息。

逝世

1953年1月,斯大林的私人醫生維諾格拉多夫醫生案件中被逮捕。之後斯大林拒絕醫生接近,身體狀況逐漸變差。2月28日晚,斯大林和拉夫連季·貝利亞格奧爾基·馬林科夫尼基塔·赫魯曉夫尼古拉·布爾加寧在自己的私人別墅里舉行宴會,一直持續到次日凌晨4點鐘才將客人送走。3月1日白天,警衛員始終未見斯大林走出房間。由於斯大林平日裡命令守衛不得打擾他的生活,警衛員直到晚上10點才以送郵件的名義進入房間,結果發現斯大林癱倒在小餐廳里,意識尚存但不能正常說話。警衛馬上將斯大林扶到沙發上,並迅速聯繫醫生和政治局成員。斯大林陷入嚴重的中風,他右手癱瘓,雙腿失去知覺,失去語言能力,心臟和呼吸活動出現嚴重障礙。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享年74歲。

依據官方說法,斯大林是因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腦溢血去世的。但也有人懷疑斯大林是被謀殺的。阿夫托爾漢諾夫早在1975年便稱斯大林是被貝利亞在礦泉水中下毒殺害的。莫洛托夫在回憶錄中稱貝利亞對他說「我把他(斯大林)收拾了。」赫魯曉夫也稱「對於斯大林的生病去世,貝利亞並不掩飾其喜悅之情。在斯大林處於無意識狀態時,貝利亞竭力表示自己對斯大林沒有好感,當斯大林恢復知覺時,他則每次都向他表達熱愛和忠誠。」俄《共青團真理報》在進行調查後也聲稱斯大林是被貝利亞毒死的。[87][88]另有說法稱是鐵托為了報復斯大林的22次暗殺企圖而毒殺的。[89]

斯大林去世之後,他的遺體被保存在莫斯科紅場列寧墓中,供瞻仰參觀。隨後赫魯曉夫在朱可夫元帥的幫助下,將貝利亞逮捕槍決,最終坐上蘇聯的第一把交椅。在1956年蘇共二十大上,赫魯曉夫發表「秘密報告」,全面批判斯大林,掀起去斯大林化運動。1961年10月31日,根據蘇共二十二大做出的決議,斯大林的遺體被從列寧墓中移出,遷葬於克里姆林宮紅場墓園牆下[90]。斯大林的死造成日經指數下跌10%,因為他的死意味着朝鮮戰爭即將結束,從而使日本失去主要經濟來源的朝鮮軍需。

婚姻與家庭

斯大林1904年首次結婚,1907年他的妻子葉卡捷琳娜·斯瓦尼澤死於斑疹傷寒。他們的兒子雅可夫·朱加什維利被姨媽養大,成年後來到莫斯科接受高等教育。雅可夫和父親的相處並不愉快,斯大林曾輕蔑的說他「不過是個鞋匠」。當斯大林得知雅可夫的未婚妻尤利婭是個猶太人時,粗暴辱罵他們,雅可夫開槍自殺未遂,斯大林發現受傷的兒子時說:「他竟然沒能射準。[91]」後來雅可夫在蘇德戰爭中任蘇聯紅軍西方面軍炮兵連上尉連長,1941年在斯摩棱斯克戰役中被德軍俘虜,後德軍提出用雅可夫交換被俘的弗里德里希·保盧斯元帥,斯大林答稱「我不會用一名將軍交換一名士兵」、「我沒有一個叫雅可夫的兒子」及「你們手裡不只是我兒子雅可夫,還有上百萬人都是我的兒子,要麼把他們全部釋放,要麼讓雅可夫和他們分享同樣的命運[92]」,斷然拒絕。1943年,雅可夫在德國俘虜營中,因拒絕服從警衛命令而被槍殺[93]

1919年,41歲的斯大林再婚,第二任妻子娜傑日達·阿利盧耶娃當時18歲。後來,她為斯大林生下一個兒子瓦西里·朱加什維利和一個女兒斯維特蘭娜·阿利盧耶娃。1932年11月8日,娜傑日達在陪同斯大林參加一次晚宴後,次日被發現在自己臥室自殺身亡,身邊有一把左輪手槍。官方則宣稱她的死因是闌尾炎。有人認為娜傑日達與斯大林在政治上存在分歧,又為丈夫的放蕩和粗暴所惱,於是悲憤的選擇開槍自殺[94]。也有人認為是斯大林親手謀殺自己的妻子,或是他指使人殺的[95][96]。娜傑日達的兄弟不久之後身亡,加深人們對娜傑日達死因的疑問。

斯大林和娜傑日達的兒子瓦西里是空軍飛行員,由於他屢立戰功,24歲就成為蘇聯最年輕的空軍少將。1952年他因指揮空軍飛行表演發生嚴重的事故,被斯大林撤職。此後瓦西里曾一度意志消沉,常常酗酒鬧事。斯大林死後,瓦西里被逮捕並被判決八年監禁,他於1962年死於酗酒。女兒斯維特蘭娜,曾因男友和第一任丈夫是猶太人而遭到父親粗暴干涉,並與1949年被迫嫁給安德烈·日丹諾夫的兒子。1967年,斯維特蘭娜從蘇聯叛逃到美國。她移居美國後發表自傳,其中描述父母的關係。她同時表示自己憎恨蘇聯並永遠都不會回到俄羅斯。斯韋特蘭娜的女兒,留在蘇聯並成為一名火山科學家,從年輕時就定居在堪察加半島的火山觀測站,她反對母親的政治立場。

參考文獻

  1. 《第四章蘇聯領導體制的演變》,第104、117頁。
  2. Medieval warrior overcomes Stalin in poll to name greatest Russian
  3. 最受歡迎的俄羅斯人 斯大林排名第三
  4. Russian Prime Minister: Stalin Waged War on His Own People
  5. 5.0 5.1 5.2 5.3 5.4 Simon Sebag Montefiore. Young Stalin. 2007. ISBN 9780297850687
  6. Ludwig, Arnold M., King of the Mountain: The Nature of Political Leadership,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2, ISBN 0813190681 p.152
  7. 7.0 7.1 7.2 7.3 7.4 Robert Service. Stalin: A Biography. 2004. ISBN 978-0-330-41913-0
  8. 8.0 8.1 Simon Sebag Montefiore. Stalin: The Court of the Red Tsar, Knopf, 2004 (ISBN 1-4000-4230-5).
  9. Stalin: The Man and His Era, Beacon Press, 1987, ISBN 0-8070-7005-X, Google Print, p.189
  10. 三件事上產生分歧,列寧與斯大林絕交致病情惡化
  11. 《斯大林全集》第6卷第304、309頁。
  12. 12.0 12.1 沃爾特·G·莫斯《俄國史》第二部分:斯大林、右翼反對派、第一個五年計劃、集體化 ISBN 9787807001676
  13. 13.0 13.1 13.2 13.3 沈志華《新經濟政策與蘇聯農業社會化道路》 ISBN 7-5004-1611-3
  14. Engerman, David. Modernization from the Other Shore. 
  15. Famine on the South Siberia. 
  16. Demographic aftermath of the famine in Kazakhstan. 
  17. Robert Conquest (1986) The Harvest of Sorrow: Soviet Collectivization and the Terror-Fam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05180-7, p. 306.
  18. Davies and Wheatcroft, p. 401. For a review, see Davies & Weatcroft, 2004 (PDF). Warwick. 
  19. 19.0 19.1 19.2 《劍橋歐洲經濟史》第八卷 ISBN 7-5058-2893-2
  20. Michael Ellman, The 1947 Soviet Famine and the Entitlement Approach to Famine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4 (2000): 603-630.
  21. 《經濟史》第4卷第611頁、第610頁
  22. Olival Freire, Jr.: Marxism and the Quantum Controversy: Responding to Max Jammer's Question
  23. Péter Szegedi Cold War and Interpretations in Quantum Mechanics
  24. Pospielovsky, Dimitry V. (1988) A History of Soviet Atheism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 Believer, vol 2: Soviet Anti-Religious Campaigns and Persecutions,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p. 89
  25. Yakovlev, Alexander N.; Austin, Anthony and Hollander, Paul. A Century of Violence in Soviet Russia.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65. ISBN 978-0-300-10322-9. 
  26. <Pipes, Richard. Communism: A History. Modern Library Chronicles. 2001: 66. ISBN 0-679-64050-9. 
  27.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of All Times for Smartphones and Mobile Devices P137
  28. 1952年7月2日人民日報《喬治·季米特洛夫——國際工人運動的傑出的活動家》
  29. 試析俄羅斯對斯大林主義的重新評價
  30. 1988年12月23日人民日報《波黨召開十屆十中全會 雅魯澤爾斯基呼籲達成民族諒解》
  31. 1989年3月11日人民日報《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政治局強調 全面評價貝魯特》
  32. 沈志華《一個大國的崛起和崩潰》第三部分:蘇聯30年代大清洗 ISBN 9787509709269
  33. Communism: A History (Modern Library Chronicles) by Richard Pipes, pg 67
  34. Soviet Repression Statistics: Some Comments by Michael Ellman, 2002
  35. 索爾仁尼琴古拉格群島》ISBN 9787501437870
  36. Poland's Holocaust, Tadeusz Piotrowski, 1998 ISBN 0-7864-0371-3, P.14
  37. Deportation[失效連結]
  38. Russification and Ethnic Consciousness of Romanians in Bessarabia[失效連結]
  39. Soviet Mass Deportations from Latvia[失效連結]
  40. Deportation of Crimean Tatars by Stalin[失效連結]
  41. Remembering Stalin's deportations
  42. Hiroaki Kuromiya, The Voices of the Dead: Stalin's Great Terror in the 1930s. Yale University Press, 24 December 2007. ISBN 0300123892 p. 2
  43. Russi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007 [19 July 2008]. 
  44. 44.0 44.1 44.2 44.3 44.4 Geoffrey Roberts:Stalin's Wars: From World War to Cold War 1939-1953 ISBN 9780300112047
  45. 45.0 45.1 William L. Shirer: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A History of Nazi Germany ISBN 0671728687
  46. Encyclopedia Britanica, German-Soviet Nonaggression Pact, 2008
  47. Text of the Nazi-Soviet Non-Aggression Pact, executed 23 August 1939
  48. Fischer, Benjamin B., "The Katyn Controversy: Stalin's Killing Field[失效連結]", Studies in Intelligence, Winter 1999–2000, last accessed on 10 December 2005
  49. Mosnews story: Katyn Massacre Was Not Genocide — Russian Military Prosecutor, 11.03.2005 online[失效連結]
  50. Excerpt from the minutes No. 13 of the Politburo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meeting online[失效連結]
  51. Tobias R. Philbin III:The Lure of Neptune: German-Soviet Naval Collaboration and Ambitions, 1919-1941 ISBN 0872499928
  52. Nekrich, A. M. (Aleksandr Moiseevich):Pariahs, partners, predators:German-Soviet relations, 1922-1941 ISBN 0231106769
  53. Donaldson, Robert H. and Joseph L. Nogee, The Foreign Policy of Russia: Changing Systems, Enduring Interests, M.E. Sharpe, 2005, ISBN 0765615681, pages 65-66
  54. Churchill, Winston, The Second World War,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1953, ISBN 0395410568, pages 520-21
  55. Stalin's Intelligence. The New York Times. 
  56. 56.0 56.1 [BBS水木清華:斯大林1941年11月7日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的演講] 引用錯誤:無效的<ref>標籤;name屬性「EBdates」使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57. Glantz, David, The Soviet-German War 1941–45: Myths and Realities: A Survey Essay, 11 October 2001, page 13
  58. Richard Overy, Russia's War: Blood upon the Snow (1997), ISBN 1-57500-051-2
  59. Helke Sander and Barbara Johr. BeFreier und Befreite. Krieg, Vegewaltigung, Kinder 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2005), ISBN 3-596-16305-6
  60. Franz W. Seidler and Alfred M. de Zayas. Kriegsverbrechen in Europa und im Nahen Osten im 20. Jahrhundert Hamburg-Berlin-Bonn (2002), ISBN 3-8132-0702-1 (German)
  61. Dokumentation der Vertreibung der Deutschen aus Ostmitteleuropa, 5 Bde, 3 Beihefte, Bonn 1953-1961
  62. Mark, James "Remembering Rape: Divided Social Memory and the Red Army in Hungary 1944-1945"Past & Present - Number 188, August 2005, pp. 133
  63. 63.0 63.1 Norman M. Naimark. The Russians in Germany: A History of the Soviet Zone of Occupation, 1945-1949. Cambridge: Belknap, 1995, ISBN 0-674-78405-7, pp. 70-71 引用錯誤:無效的<ref>標籤;name屬性「Naimark, Russians in Germany」使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64. Norman M. Naimark. The Russians in Germany: A History of the Soviet Zone of Occupation, 1945-1949. Cambridge: Belknap, 1995 p. 92 ISBN 0-674-78405-7
  65. Naimark. The Russians in Germany, p. 79
  66. 1950年2月7日人民日報《學習斯大林關於中國革命的學說》
  67. 1949年12月15日人民日報《斯大林與中國革命——為慶祝斯大林七十壽辰而作》
  68. 沈志華,《一個大國的崛起與崩潰》第六部分:斯大林與中國內戰的起源 ISBN 9787509709269
  69. 楊奎松《讀史求實》:蘇聯給林彪東北野戰軍多少現代武器
  70. 新浪網:1948年柏林危機是否影響中國
  71. 伊·科瓦廖夫口述,江陽譯,〈斯大林與毛澤東的明爭暗鬥〉(下),明報月刊香港,1993年2月號,第130頁
  72. Khrushchev: The Man and His Era 作者:William Taubman P336
  73. 楊奎松,《評〈抗美援朝戰爭史[失效連結]〉》
  74. 74.0 74.1 《毛澤東的翻譯師哲眼中的高層人物》決定抗美援朝 段落,人民出版社,2005年
  75. 清源<韓戰秘密檔案的公開>,《明報月刊》,香港,1994年9月號,頁68。
  76. 當時美軍僅在日本有幾個連的M-24輕型坦克。New Vanguard,T-34-85 44-94,P34
  77. 沈志華,《一個大國的崛起與崩潰》第七部分:蘇聯投入朝鮮戰爭空軍的考察 ISBN 9787509709269
  78. 米格走廊:蘇聯空軍秘密參加朝鮮戰爭
  79. Ro'i, Yaacov , Jews and Jewish Life in Russia and the Soviet Union, Routledge, 1995, ISBN 0714646199, page 103-6
  80. Brent & Naumov:Stalin's Last Crime: The Plot Against The Jewish Doctors, 1948-1953 ISBN 0060933100
  81. Brackman, Roman, The Secret File of Joseph Stalin: A Hidden Life, Frank Cass Publishers: 384, 2001, ISBN 0714650501 
  82. Joseph Stalin. Works, Vol. 13, July 1930-January 1934, Moscow: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1955, p. 30
  83. Robert Conquest Reflections on a Ravaged Century (2000) ISBN 0-393-04818-7
  84. From the diary of Vice-Chair of the Sovmin V.A. Malyshev. See G. Kostyrchenko, Gosudarstvennyj antisemitizm v SSSR, Moscow, 2005, pp. 461, 462
  85. Vicious Spies and Killers under the Mask of Academic Physicians. Pravda. 13 January 1953: page one [2007-03-01]. 
  86. Template:Ru iconEdvard Radzinsky. Сталин, Moscow, Vagrius, 1997, ISBN 5-264-00574-5
    • Available online
    • Translation: "Stalin", 1996, ISBN 0-385-47397-4 (hardcover), 1997, ISBN 0-385-47954-9 (paperback) Ch. 24
  87. 史達林遇害真相——死於貝利亞投毒[失效連結]
  88. 最新證據:斯大林遇害真相——死於貝利亞投毒
  89. Did Yugoslav dictator Tito poison Stalin? Historian claims he killed rival after being the target of 22 Soviet assassination attempts
  90. 葉永烈的新浪博客:神秘的斯大林墓,其中引用據稱是斯大林遺體遷葬一事的親歷者尼古拉·扎哈羅夫將軍的回憶
  91. Hartston, William. Encyclopedia of Useless Information. Naperville, Illinous: Sourcebooks, Inc. 2007. 350.
  92. The Death of Stalin's Son - TIME
  93. Stalin’s son was executed in Nazi camp – archives, RT, May 12, 2012. Retrieved May 13, 2012.
  94. Koba the Dread, p. 133, ISBN 0786868767; Stalin: The Man and His Era, p. 354, ISBN 0807070017, in a footnote he quotes the press announcement as speaking of her "sudden death"; he also cites pp. 103–105 of his daughter's book, Twenty Letters to a Friend, the Russian edition, New York, 1967.
  95. YouTube上的Joseph Stalin Biography 1 of 2
  96. V. Topolyansky. Blow from the past. (Russian: В. Торолянский. Сквозняк из прошлого.) Novaya Gazeta/InaPress. Moscow. 2006. ISBN 5-87135-183-2. The false report was signed by Kremlin's doctors Obrosov and Pogosyants. Obrosov was executed by a firing squad in 1937.

外部鏈接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