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俄羅斯帝國」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俄羅斯帝國(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簡稱為俄國、帝俄。是1721年至1917年間俄羅斯國家的名稱。末代沙皇尼古…”)
 
行 1: 行 1:
 俄羅斯帝國(俄 :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 簡稱為 、帝俄 是1721年至1917年 國家的名稱。末代沙皇 尼古拉二世 (1868——1918
+
{{Infobox
 +
|native_name = {{lang|ru|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small>([[1918年俄语正写法改革|改革]]前)</small><br>{{lang|ru|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small>([[1918年俄语正写法改革|改革]]后)</small>
 +
|conventional_long_name = 俄羅斯帝國
 +
|common_name = 俄國
 +
|continent = 歐亞大陸
 +
|region =
 +
|country = 俄羅斯
 +
|era =
 +
|status = 帝國
 +
|government_type = [[君主專制]]<br/><small>(1721–1906)</small><br/>[[二元制君主立憲制]]<br/><small>(1906–1917)</small>
 +
|year_start = 1721年
 +
|year_end = 1917年
 +
|event_pre = [[彼得一世]]登基
 +
|date_pre = {{OldStyleDate|1682年|5月7日|4月27日}}{{anchor|infoc}}<sup>[[#inforefc|[c]]]</sup>
 +
|event_start =  帝國 聲明
 +
|date_start = 10月22日<small>([[儒略历]]10月11日)</small>
 +
|event1 = [[十二月黨人起義]]
 +
|date_event1 = {{OldStyleDate|1825年|12月26日|12月14日}}
 +
|event2 = [[1861年俄國農奴制度改革|農奴制廢除]]
 +
|date_event2 = {{OldStyleDate|1861年|3月3日|2月19日}}
 +
|event3 = [[1905年俄國革命]]
 +
|date_event3 = 1905年1月–12月
 +
|event4 = [[1906年俄羅斯憲法|頒布憲法]]
 +
|date_event4 = {{OldStyleDate|1906年|4月23日|5月6日}}
 +
|event_end = [[俄國二月革命|二月革命]]
 +
|date_end = 3月15日<small>([[儒略历]]3月2日)</small>
 +
|event_post = [[十月革命]]
 +
|date_post = {{OldStyleDate|1917年|11月7日|10月25日}}
 +
|p1=俄罗斯沙皇国          |flag_p1=Flag_of_Oryol_(variant).svg
 +
|s1=俄罗斯共和国          |flag_s1=Flag of Russia.svg
 +
|s2=蘇維埃俄國           
 +
|flag_s2=Flag of Russian SFSR (1918-1937).svg
 +
|s3=德意志帝国           
 +
|flag_s3=Flag of the German Empire.svg
 +
|s4=桦太厅                |flag_s4=Merchant flag of Japan (1870).svg
 +
|s5=阿拉斯加州           
 +
|flag_s5=US flag 48 stars.svg
 +
|image_flag = Flag of Russian Empire.svg
 +
|image_coat = Coat of  Arms of  Russian Empire.svg
 +
|symbol = 俄羅斯帝國國徽
 +
|symbol_type = 國徽
 +
|image_map = Russian Empire (orthographic projection).svg
 +
|image_map2 = The Russian Empire-en.svg
 +
|image_map_caption = 俄罗斯帝国史上控制的领土及势力范围
 +
<div style="padding:0.5em 0.5em 0.25em 8.0em;text-align:left;font-size:95%;">
 +
{{legend|#346733|领土{{anchor|infoa}}<sup>[[#inforefa|[a]]]</sup>}}
 +
{{legend|#49C946|势力范围}}
 +
</div>
 +
|capital = [[圣彼得堡]]<br/><small>(1721–1728)</small> <br>[[莫斯科]]<br/><small>(1728–1730)</small> <br> [[圣彼得堡]]{{anchor|infob}}<sup>[[#inforefb|[b]]]</sup><br/><small>(1730–1917)</small>
 +
|latd=59 |latm=56 |latNS=N |longd=30 |longm=20 |longEW=E
 +
|national_motto = {{lang|ru|''Съ нами Богъ''}}<small>([[俄语]])<br />“[[主与我们同在]]”</small>
 +
|national_anthem = 《[[俄罗斯人的祈祷]]》(1816 - 1833)<br/>《[[天佑沙皇]]!》(1833 - 1917)<br>({{lang-ru|Боже, Царя храни!}})</div>{{center|[[File:Bozhe, tsarya khrani!.ogg]]}}
 +
|common_languages = 官方语言:<br />[[俄语]]<br />区域语言:<br />[[芬兰语]]<br />[[瑞典语]]<br />[[波兰语]]<br />[[德语]]<br />[[罗马尼亚语]]
 +
|religion = 官方宗教:<br />[[俄罗斯正教会|俄罗斯正教]]<br />少数宗教:<br />[[天主教会|罗马天主教]]<br />[[新教]]<br />[[犹太教]]<br />[[伊斯兰教]]<br />[[旧俄罗斯正教]]<br />[[佛教]]<br />[[异教]]
 +
|currency = [[俄羅斯盧布|盧布]]
 +
|title_leader = [[俄國君主列表|皇帝(沙皇)]]
 +
|leader1 = [[彼得大帝|彼得一世]](首)
 +
|year_leader1 = 1721–1725
 +
|leader2 = [[尼古拉二世]](末)
 +
|year_leader2 = 1894–1917
 +
|title_deputy = [[俄罗斯政府首脑列表|大臣会议主席]]
 +
|deputy1 = [[谢尔盖·维特]](首)
 +
|year_deputy1 = 1905–1906
 +
|deputy2 = [[尼古拉·戈利岑]](末)
 +
|year_deputy2 = 1917
 +
|legislature = {{link-ru|政府参议院|Правительствующий сенат}}
 +
|house1 = [[国家议会]]
 +
|house2 = [[国家杜马]]
 +
|stat_year1=1866年 |stat_area1=22800000
 +
|stat_year2=1916年 |stat_area2=21799825
 +
|stat_year3=1916年 |stat_area3= |stat_pop3=181,537,800
 +
|footnotes = {{unbulleted list
 +
  | {{longitem|style=line-height:1.05em |{{anchor|inforefa}}a. '''[[#infoa|^]]'''1866后阿拉斯加[[阿拉斯加易手|被出售给美国]],但俄国亦获取了[[巴统]]、[[卡爾斯州|卡尔斯]]、[[帕米尔高原|帕米尔]]和[[外裡海州|外里海]]。}}
 +
  | {{anchor|inforefb}}b. '''[[#infob|^]]''' 1914年更名为彼得格勒。
 +
  | {{longitem|style=line-height:1.05em |{{nowrap|{{anchor|inforefc}}c. '''[[#infoc|^]]''' 俄国继续使用[[儒略历]]直至其[[俄国二月革命|崩溃]]。}} }}
 +
}}
 +
| today = {{hidden |style=font-size:110%;padding:0.25em 0 0; |headerstyle=text-align:left;font-weight:normal;
 +
|header = &nbsp;
 +
|content = {{raise|0.25em |{{unbulleted list |{{flag|Russia}} |{{flag|Ukraine}} |{{flag|Belarus}} |{{flag|Moldova}} |{{flag|Finland}} |{{flag|Estonia}} |{{flag|Latvia}} |{{flag|Lithuania}} |{{flag|Poland}} |{{flag|Armenia}} |{{flag|Georgia}} |{{flag|Azerbaijan}} |{{flag|Kazakhstan}} |{{flag|Kyrgyzstan}} |{{flag|Tajikistan}} |{{flag|Uzbekistan}} |{{flag|Turkmenistan}} |{{flag|Turkey}} |{{CHN}} |{{flag|United States}} ({{flagicon image|Flag of Alaska.svg}} [[阿拉斯加州]])|{{flag|Iran}} }} }}
 +
}}
 +
}}
 +
'''俄罗斯帝国''' [[1918年 语正写法改革|旧俄文]] {{lang|ru|'''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lang-ru|''' 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 ), 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 ''' ''' 帝俄'''或'''俄国''', 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為[[皇帝#俄罗斯|皇帝]]起 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 ( )| 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罗斯]],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俄属北美|阿拉斯加]](1867年前 ,包括了整个[[中亚]]、[[華沙大公國|波兰]]及[[芬兰]],与[[挪威]]、[[瑞典王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國]](當時為[[清朝]])、[[李氏朝鲜|朝鲜]]與[[日本]](前期為[[江戶幕府]]、後為[[大日本帝國]])接壤。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罗斯帝国共有1億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億6,570万人,仅次于[[大清帝國]]及[[大英帝国]]。
  
 俄羅斯帝國
+
  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 俄羅斯帝國 ”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 ]]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 长期 沙皇 制度  {{lang|ru|Царство}} ,这是在1547 ,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 语单词 彼得大帝 刚刚更换了一个拉丁化 代名词。也许后者是为了让欧洲承认 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发生在17世纪 斯的 扩张 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 ,俄 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 的领土到太平洋和[[大洪水时代|波 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 斯帝 国的成立
按俄羅斯及 界主流學派觀點 ,沙皇 俄國 簡稱沙俄 是1547~1721 羅斯的國號 而1721年 彼得大帝 在與瑞典 大北方戰爭勝利後,被 元老院授予“全 皇帝” 頭銜 正式稱皇帝 從此以後的 正式國號為“ 帝國”(簡稱“帝 ”,而非“沙俄”,但中文中仍習慣將“沙俄”這個名稱用於 國,並相應地將俄羅 稱為“沙皇”,但也有人認為雖然彼得大帝稱皇帝,卻並未廢除“凱撒”——即所謂“沙皇”稱號,所以這種稱呼不為錯誤)
 
  
  總體來看 廣義上 “沙俄”指1547~1917 的俄國, 狹義上 “沙 ”指1547~1721 的俄國, 而“ 帝俄 ”即為1721~1917的 俄國
+
  俄罗斯帝国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纪後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 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 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 俄國 農奴制度改革|农奴制改革]])。1914年8月 政局动荡不定 的俄 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 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 俄國 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声明 俄罗斯 国灭亡,[[ 羅斯共和國]]和[[ 俄國 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與[[蘇聯]]取代。
  
  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 便已經開始使用“ 沙皇 ”的稱號 自留里克王朝起 都為 莫斯科 ,1712 後遷至聖 彼得 堡( 彼得 格勒)直到1917年 1917年俄 二月革命後,沙皇俄 滅亡
+
== 歷史 ==
 +
=== 彼得大帝和俄 斯帝國 ===
 +
[[File:Peter der-Grosse 1838.jpg|thumb|left|[[彼得大帝]]于1721 正式将 沙皇 俄国更名为俄罗斯帝国 并成为帝国 任皇帝。他推动[[彼得大帝改革|改革]]并将俄国转变为欧洲强国。]]
 +
一開始俄國只是一個在[[ 莫斯科]]附近的小國,其帝國的地位並不被欧洲承認。1682 ,年輕的[[ 彼得 大帝| 彼得 一世]]成為[[沙皇]],一開始他為了保護南方的國界而開始對抗[[克里米亚韃靼人]]和[[奥斯曼帝国]] 為了繼續與奥斯曼帝国的戰爭,彼得開始到歐洲尋找盟友並學習西欧的科學技術,拜訪了[[勃蘭登堡]]、[[荷蘭]]、[[英 ]]和[[神聖羅馬帝 ]]等
  
 國
+
  為了增加與西欧海洋国家交流和贸易的機會并尋找俄 在[[波羅的海]]的出海口, 彼得 在1700年與奥斯曼 国停戰 並對當時 北欧强 [[瑞典王国]]宣戰。在[[芬蘭灣]] [[納爾瓦]] 瑞典軍證明了俄軍完全不是他 們的 對手 幸運 瑞典在這時陷入 波蘭王 位的 爭奪當中。在 喘息的時間,彼得建立了 支新式现 軍隊 當兩支軍隊在1709年在波爾塔瓦再度相遇時 ,俄 國军擊敗了瑞典军,1712 年彼得[[遷都]]到了他新造 [[聖彼德堡]] 致力於俄國的西方化
1721年 彼得 登基後 俄羅斯帝國 的國 旗曾長期是羅曼諾夫皇室 皇帝私人禦旗——金底黑色雙頭鷹,19世紀末 尼古拉二世才將國旗更改為我 知道 樣式,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 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 橫長方形相連而成 自上而下分別為白、藍、紅三色。俄羅斯幅員遼闊,國土跨寒帶、亞寒帶和溫帶三個氣候帶,用三色橫長方形平行相連,表示 俄羅斯地理 置上 的這一 特點。白色 表寒帶一年四季白雪茫茫 自然景觀 藍色既代表亞寒帶氣候區 又像徵 羅斯豐富的地下礦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資源;紅色是溫帶的標誌,也像徵俄羅斯歷史的悠久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白、藍、紅三色旗來自1697 年彼得 大帝在位期間採用 紅、白、藍三色旗 紅、白、藍三色被稱為泛斯拉夫顏色
 
  
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取消三色旗。 1920 蘇維埃政府採用新國旗 由紅、藍兩色構成,左邊為垂直的藍 條, 右邊的紅色旗面上有 顆五角星和交叉著 鐵鎚和鐮刀。此旗後為俄 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 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後,國旗圖案作了修改,為一面紅旗,左上角有金色 五角星、鐮刀和鐵鎚圖案。 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稱為俄羅斯聯邦,隨後採用白、藍、紅三色旗為國旗
+
[[大北方戰爭]]一直持續到了1721 年, 瑞典签署了《[[尼斯塔德 約]]》 彼得 世終於得到了梦寐以求 在波 羅的 海的出海口以及與西欧海洋国家交流的窗口
  
 國
+
=== 的擴張和成熟 ===
拜占庭 國日趨滅亡 程中, 兩個 大國 將雙頭鷹圖案引入自己 國徽 ,以 顯示自己是古羅馬帝國 合法繼承者地位 斯, 莫斯科 公伊凡三世在1473 拜占廷帝國的索非 公主 後,將 雙頭鷹圖案放進 羅斯 徽中 以示莫斯科 第三個羅馬 而另外一個就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 君士坦丁堡陷落後 也把雙頭鷹便成王徽的主體 顯示自己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室的地位。一些德意志地區的諸侯 室都引用了雙頭鷹標誌,顯示自己和 哈布斯堡 王室的親密關係
+
[[File:Rokotov Portrait Catherine II.jpg|thumb|right|1762年至1796年 位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延续了 对外扩张和现代化进 。作为一名自认的[[开明专制]]君主,她在俄罗斯启蒙运动 发挥了重要作用。]]
 +
[[叶卡捷琳娜大帝]]時代可以說是俄羅斯帝國的第二个关键时期 在她去世的时候俄国成为欧 的一个 国,帝 在南方和西方得到相當大的新疆土。1768年,與奥斯曼帝国之間 [[俄土戰爭]]爆發 在1774年 《[[凱納甲湖條約]]》 簽訂而結束 根據這 條約, 國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亞韃靼人]]则终止与奥 曼帝国的附庸国关系 而[[叶卡捷琳娜 帝]]在1783 吞併 克里米 。1787年,第二次俄土戰爭爆發,1792年戰爭結束 後, 俄國 其勢力伸入[[巴爾幹半島]];雖然奥斯曼帝国沒有被 俄國 完全趕出歐洲 但已不再 俄國的嚴重威脅了 。在 西部 俄國則趁著[[波兰立陶宛联邦]]衰败日虛之際 與[[普魯士 国]]、[[ 哈布斯堡 帝国|奧地利帝国]]三次瓜分波蘭
  
  俄羅斯帝國
+
=== 拿破崙戰爭 ===
  俄羅斯聯邦 徽為盾徽。 1993年11月30日 ,俄 決定採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時代 、以雙頭鷹為圖案 的國 徽:紅色盾面 有一隻金色的雙頭鷹 鷹頭上是彼得大帝 三頂皇冠 鷹爪抓著象徵君權 權杖和金球 鷹胸前是一個小盾形 ,上 面是一名騎士和一匹白馬。雙頭鷹由來可追溯 公元15世紀 雙頭鷹原是拜占庭帝 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記。拜占庭帝 曾橫跨 亞兩個大陸,它一頭望著 西 另一頭望著東方,象徵著兩塊大陸間的統一以及各民族 聯合 1453年 曾輝煌 時的拜占庭帝國被奧 曼帝國滅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 一世 英勇戰死
+
{{Main|拿破崙戰爭}}
 +
  身為一個歐洲的主要 ,俄 國也無法避免 參與了與[[拿破崙]]法國 戰爭。1812年6月,拿破崙率領了60萬大軍侵略俄 ,比俄國正規軍大兩倍以 上, 而且裝備更加精良。但在拿破崙推進 同時 也同時面臨了過度擴張 問題 俄國使用了[[焦土戰爭]]的策略 而拿破崙又遇 俄國寒冷的冬天,使得拿破崙遭遇了災難性的慘敗:不到3萬人能回 他們的祖國 在法 軍撤退之際,俄 軍則推進到[[中 ]]和[[ 西 歐]] 最後到了[[巴黎]] 城門邊 在[[反法同盟]]擊敗拿破崙後 沙皇[[亚历山大 世 (俄罗 )|亞歷山大 一世]]被視為歐洲的救世主
  
  弟弟 臣服 斯曼帝國, 一個 帶著兩 兒子 女兒 ·帕 列奧 到羅 後來 ,這 兩兒一女 其父死 後被羅 馬教 撫養成 人。 時的 羅馬政治 了借助俄 羅斯的 軍事 力量 抵禦土 人, 便用聯姻 方式 將索菲 亞許配 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索菲婭由此佩戴著 拜占庭帝國 威嚴 的雙頭鷹徽 記來到 了俄羅斯。 索菲婭協助夫君伊凡 世把 俄羅斯的 土地基本上聯合到 形成了 一個 疆域遼闊 的統 的國 1497 年, 雙頭鷹作 為國家 徽記首次出現在 俄羅斯的國 上, 直至1918年 1993年11月30 日,這只 象徵 俄羅斯 家團 和統一的 雙頭鷹又 回到 俄羅斯的 國徽 上。 二十 末, 國家杜馬從 法律上 確定 雙頭鷹 俄羅斯 國家象徵
+
=== 向遠東擴張 ===
 +
{{See|俄罗斯征服西伯利亞}}
 +
 
 +
早於17世紀,俄國已積極向[[西伯利亚]]擴張,並與[[清朝]]發生衝突。清俄分別於1689年和1727年簽署《[[尼布楚條約]]》和《[[恰克圖條約]]》確立邊界,但這並未阻止俄國的野心。1858年5月,俄國乘[[英國|英]][[法國|法]]聯軍与清政府[[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战]]之際,俄國以武力威脅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簽署《[[璦琿條約]]》,以[[黑龍江]]為邊界。1860年簽訂 《[[中俄北京條約]]》,俄國更把整 [[外滿洲]](包括[[庫頁島]])吞併 並獲得[[海參崴]]這 不凍港,以擴展其 西[[太平洋]]的影響。另一方面,俄國亦企圖將勢力染指庫頁島及[[千島群島]],與[[日本]]展開爭奪。1875年5月7日,时日本與俄國簽訂《[[庫頁島千島群島交換條約]]》,俄國把千島列島北部給予日本,換取庫頁島的主權。19世紀末期,俄國向清政府租借[[大連]],成立[[關東州]]。俄國亦藉得到了[[東清鐵路]]的建築權對內滿洲進一步牽制。
 +
 
 +
俄羅斯帝国在[[北美洲]]亦曾經于1648年派遣探索队成功的探索了阿拉斯加,并于1733年佔有[[俄属北美]],但在1867年10月将其以720万美元(折合2009年的9000万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即今日的[[阿拉斯加州]]。
 +
 
 +
=== 佔領中亞 ===
 +
俄羅 最早向[[中亞]]的活動,是[[彼得大帝]]時代,當時已向[[希瓦汗國]]擴張。在[[克里米亞戰爭]]失敗後。在[[伊格納契夫]]慫恿下,向中亞擴張。由咸海出發。前往[[希瓦汗国]]與[[布哈拉汗国]]。這二國成為附屬國。1864年,占领[[费尔干纳盆地]]的[[浩罕]]與[[塔什干]]。1877年,占领土库
 +
 
 +
=== 改革和革命 ===
 +
俄國在歷史上長期以來是一個農業國家。長期以來的農奴制妨礙了工商業的發展,因此在19世紀中葉以來,俄羅斯帝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皇帝亞歷山大三世(1881-1894在位)時期,俄羅斯 帝國 的經濟成就為:「煤炭開採量增長110%、石油開採量增長1468%、煉鋼工業增長159%、生鐵鍛造業增長487%。當時俄羅斯帝國的小麥和糧食產量達到了世界糧食總產量的15%、黑麥產量達到了全世界總產量的55%,俄羅斯帝國的黃金儲備量增加了210%。俄羅斯國家財政收入增加了9倍,而同時期英國的生產總值只增長了2.5倍,法國增長了2.6倍」。而在俄羅斯帝國的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斯托雷平]]總理執政的時期(1906-1910)改革之下,
 +
糧食收成增加30%。到1913年,農業產值增長2%,居世界第一位;
 +
工業產值增加5%,居世界第一位;
 +
人口增長1,5%,居歐洲第一位。
 +
國民收入總值-164億盧布,居世界第四;
 +
國民生產總值-65億2100萬盧布,居於世界第五。
 +
這輝煌的經濟成就毀於一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俄國內戰。
 +
至1922年蘇聯建國時期 新生的蘇聯面對的是一個民生凋敝、滿目瘡痍的殘破局面。
 +
 
 +
19世紀后期和20世紀初期對俄國來說是 一個 关键時期。歐洲的[[工業革命]]使得俄國與[[西歐]]的發展差距不断加大越來越大。雖然俄国人口較任何一 [[歐洲]]發展國家都多,但大部份都是貧窮的[[农奴]]。1904年—1905年[[日俄戰爭]]的失敗是对其政权的一个打击,俄國境內不斷發生流血革命,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則是导致俄罗斯帝国灭亡的关键,國內無法支應來自[[德意志帝國]]的猛烈攻擊,民生物資極其貧乏。1917年3月,首都彼得格勒市民發動反飢餓[[遊行]],直接引發[[俄國二月革命|二月革命]]。3月15日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禪讓|讓位]]予其弟[[米哈伊爾]][[大公]],但遭米哈伊爾拒絕,於是羅曼諾夫王朝滅亡,由[[亞歷山大·克倫斯基]]所領導的[[俄國臨時政府|俄罗斯共和国]]所取代。
 +
 
 +
== 疆域 ==
 +
=== 疆界 ===
 +
俄國歐洲部份的政治疆界大致和[[東歐平原]]的自然邊界一致,但在此之外它還占有[[芬蘭会议王国]]以及[[波蘭会议王国]]。它的北界達到了[[北冰洋]]以及北冰洋中的諸島。俄罗斯帝国的乌拉尔山以東部為其亞洲的領地,[[西伯利亞]]以及其南部的草原。俄罗斯帝国的亞州部份 歐洲部份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以及[[裡海]]—[[高加索山脉]]為界。南界達到了[[黑海]]东南岸以及[[高加 山脈]]。西部邊界在傳統意義上從[[科拉半島]]途徑[[波羅的海]]直到[[多瑙河]]河口,包含了俄羅斯所占有波蘭的部份。西邊鄰國有[[普魯士王国]],[[奧地利帝国]],以及[[羅馬尼 ]]。
 +
 
 +
=== 地理 ===
 +
[[File:Russia ethnic.JPG|thumb|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部份俄羅斯種族分佈圖。]]
 +
{{Main|俄羅斯地理}}
 +
20世紀初,俄羅斯帝國国土面积达2280万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面積的六分之一,當時俄羅斯帝國的領土面積仅次于[[大英帝國]]。虽然沙俄[[中亚]]、[[北亚]]及[[远东]]占全国领土的四分之三,但大部分人居住[[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歐洲]]部分。沙俄国境内拥有一百多個不同的[[民族]],其中[[俄羅斯族]]佔全國人口的45%。
 +
 
 +
=== 地区建设 ===
 +
除了几乎整个今[[俄罗斯联邦]]的领土,1917年前的俄罗斯帝国还囊括了[[乌克兰]]的绝大部分([[第聂伯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比萨拉比亚]])、[[芬兰]]([[芬兰大公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包括[[萨梅格 罗]]Mengrelia),[[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俄属土耳其斯坦)的中亚联盟,[[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波罗的海省]]区)的绝大部分,[[波兰]]([[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很大一部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阿尔达汉省]]、[[阿尔特温省]]、[[厄德尔省]]、[[卡尔斯省]]和[[埃尔祖鲁姆省]]的东北区域。在1742和1867年之间,[[阿拉斯加]]也是俄罗斯帝国的[[殖民地]]。
 +
随着[[瑞典]]在[[大北方战争]]中失败,[[哈米纳条约]]在1809年9月的签订,芬兰作为一个自治大公国被并入了俄罗斯帝国。[[沙皇]]作为一个[[立宪君主]],通过他的政府和芬兰当地的[[参议院]]来控制芬兰大公国,牢牢地掌握着任免权。
 +
 
 +
=== 属地 ===
 +
通过《[[组织法]]》的第一段阐述,俄罗斯帝国成为了一个不可分裂的联邦。另外,第26段讲到“在俄罗斯帝国的王冠之下俄罗斯、[[波兰-立陶宛联邦|波兰]]、[[芬兰大公国]]联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俄国同芬兰的关系也由组织法的第二段调节为了法律条文:“芬兰大公国,作为俄罗斯帝国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管理内部事务的特殊方针基于特殊的法律条款。”和1910年6月10日法。<ref>{{ru icon}} [http://elibrary.karelia.ru/page.shtml?id=318&num=35&levelID=025001&cType=1 Грибовский, p.35]</ref>
 +
 
 +
1733至1867年之间帝俄也掌控着俗称的[[阿拉斯加|美洲俄罗斯]]。在接受了这片土地后(现在的阿拉斯加),俄罗斯帝国成为了一个疆域横跨欧亚美的庞大帝国。它也由此不同于现在的殖民性帝国。当英法在二十世纪没落了之后,俄罗斯帝国仍保留了相当大一部分的领土,就像早先的共产[[苏联]]和现今的[[俄罗斯联邦|俄罗斯]]。
 +
 
 +
此外,当时的帝国还有相当大的势力范围,特别是在[[关东]]的港口和中国[[东清铁路]]的特权,而这两个特权都同在[[天津]]的特权一样被清政府承认。(在这段时间俄罗斯帝国享有的治外法权请参见[[俄日关系]]条目)
 +
 
 +
1815年,[[格 ·安東·雪佛]]博士<ref>Georg Anton Schäffer(1779-1836)</ref> 达了考艾岛并同当地岛屿的首领([[夏威夷王国]]的国王——[[卡美哈梅哈一世]]的附庸)达成了一个保护协议,但沙皇拒绝批准这笔交易。<ref>[http://www.hawaiiweb.com/kauai/html/sites/russian_fort_elizabeth.html Hawaiiweb.com]</ref>
 +
 
 +
== 政府及行政 ==
 +
[[File:Russian Empire Map.jpg|thumb|250px|1914年的俄罗斯帝国]]
 +
根據[[歐洲王族家譜年鑑]]的記載,俄 斯在1910年時實施的是[[君主立憲制]]的[[沙皇]]政體 這個體系建立於1905年的10月 並且作為過渡期和自成一格的[[政體]]。然而在 天以前,俄羅斯皇帝的權利是[[專制]]而且無限的。 [[十月宣言]]修法和[[國家杜馬]](國會選舉)開始 (1906/04/27),專制這個字就 謹慎地保存著,但是權力已轉為有限的程度。然而這種政權並沒有辦法成為有意義的[[憲法]],因為還缺少了[[議會]]單位。但是無限專制卻給了自我限制專制體系一個空間,無論將會永久專制,或是只按[[獨裁者]]的意見統治及行事,都只會增加各黨間的衝突而已。那麼,目前看來,俄 斯的政府系統最好定義為專制皇帝下的君主權力有限體制。
 +
 
 +
=== 沙皇及 帝 ===
 +
東斯拉夫人就是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 人。 在古基輔羅斯 期俄羅斯為一歐洲 封建貴族制的小國 ,分裂成許多小公國,在公元9~10世紀左右的時候(相當於中國的中晚唐),東斯拉夫人當中的一個名 「羅斯(Русь,名稱由來眾說紛紜,其中說法之一是得名於 羅斯 河)」的部落請來了北歐日耳曼僱傭兵,憑藉使用鐵器的日耳曼僱傭兵 的力量 ,掃平了其他還在使用青銅器的部落,統一了東斯拉夫。
 +
根據古老部落的習俗,最強大的戰士可以封王——於是日 曼僱傭兵([[瓦良格人]])的團長留裡克(Рюрик)就成為了羅斯 最早的第一任大公,[[留里克]]去世後 奧列格成為首領,率領部隊繼續南下,最後定都基輔(就是今日的烏克蘭首都),建立了[[基輔羅斯]],這就是最早的東斯拉夫人國家。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的關係,類似德國人、奧地利人同族同源的關係。
 +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俄國的統治者原本是各地的「王公(князь)」,位於基輔的全羅斯統治者被成為「大公(Великий князь)」,沙皇(царь)一詞是來自於古拉丁文的caesar, 或者古希臘文καῖσαρ的俄文轉寫цезарь,簡化之後變成царь。意思是「[[凱撒]]」。第一位自稱沙皇的是[[伊凡雷帝]]。
 +
這個稱呼不僅僅是一個鞏固中央集權的象徵,更是一個國家、民族概念和民族心的體現。這個說法的來源理論基礎是「莫斯科-第三羅馬」。自始至終,羅馬帝國(第一羅馬),[[拜占庭帝國]](第二羅馬)都是地跨過歐亞非的多民族大帝國,而凝聚帝國國民意志、讓國民認同自己是同胞是一份子的精神理念,就是「我們都是羅馬人」的共同信仰。無論語言、膚色和出身,只有有著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民族認同感,願意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的,就是羅馬人,就可以享有平等同樣的權利。在拜占庭帝國,無論是希臘人,亞塞拜然人,埃及人還是埃塞俄比亞人,只要有著共同的東正教信仰,接納這個大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價值觀,就是「羅馬人」。
 +
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之後,拜占庭帝國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姪女、 索菲 婭·帕列奧羅格(Софья Палеолог)公主輾轉到了莫斯科嫁 給了 當時的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伊凡雷帝的祖父),從而帶去了象徵 拜占庭帝國 榮耀 [[ 雙頭鷹]]國 。之後在她的影響下伊凡三世繼承 羅馬人的理念,開始宣揚「莫斯科-第三羅馬」
 +
「[[第三羅馬]]」是一個精神價值觀概念。簡單而言,是繼承羅馬帝國包容多民族的原則海納百川吸收各個不同民族的人共存。只要是同樣的[[東正教]]信仰、效忠沙皇忠於和祖國、自認為是 俄羅斯 大民族的一份子,就被承認為社會中的同胞。而這個人本身的膚色、語言、出身是完全沒有影響的。就像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時期,所有人都被稱為「羅馬人」,而語言則可以使用拉丁文、希臘文、埃及文、波斯文等
 +
這個就是「第 羅馬」概念的精髓--包容不同,統一信仰。這與當時強調民族純粹性的國家和血統性傳位王朝的歐洲截然不同。俄國有190多個民族, 俄羅斯 概念不是 個血統的概念 而是 一個 精神、文化和信仰的概念。與國籍和民族概念不分的法國和單純以血統定民族的德國、日本不同,俄國人 概念不只是民族血 俄羅斯人,更是接受了俄國文化和語言、有著俄 人這樣自我認知的大民族概念。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凝聚俄羅斯民族的不是血液,而是信仰」
 +
彼得大帝在1721 時改稱自己為[[皇帝]] 並且宣布自己 [[全俄羅斯]]的皇帝。之後的統治者也一直延用這個名稱,在日俄戰爭之後俄羅斯帝國進行了民主改革有了自己的[[ 國家 杜馬]]和國會,但此時沙皇一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被沙皇制度被推翻為止。支後 俄羅斯 西化民主派的俄國臨時政府[[克倫斯基]]上台,皇帝的權力在十月宣言之前被兩項規定所限制,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現有的體制。教宗[[保羅一世]]認為,皇帝和其配偶都必須是[[東正教]]教會的成員之一,而且必須要遵守[[繼承權]]法(Pauline Laws)的規定。但是到了1905年10月17日,情況就改變了,皇帝自願限制他的立法權力。他認為在沒有經過[[國家杜馬]](一個自由選舉產生 [[ 民議會]])的同意下,任何提案皆無法通過成為[[法律]]。雖然在1906年4月28日時出現了與 述道德責任相關的法律,並且和組織法一起擴增,但同時皇帝仍然握有解散杜瑪的權利 並且他也行使了這項權利
 +
 
 +
=== 英制議會 ===
 +
根據1906年2月20 制定的法律,帝國議會和帝国杜马合併成為帝国立法机关 並且皇帝的立法權從 個時候開始 有和兩議院合作才能正常運作。
 +
 
 +
[[帝國議會 (俄罗斯帝国)|帝國議會]],或稱為英制議會,因為上述的原因而重組,並且產生了196個席位,其中有98個由皇帝題名,剩下的98人則是由選舉產生,而且[[總理]]也是其成員之一。關於這些當選[[議員]],其中有3人是東正教的[[僧侶神父]],另外3人是負責掌管教區或世俗職務的[[白神父]],剩下的18人是貴族,6人是大學或科學學院的成員,以及6人來自[[商會]],6人來自[[工業局]],18人來自有[[地方自治局]]的政府,其餘16人則無,並且有6位來自[[波蘭]]。然而當立法單位和杜馬合作後,該組織的提案卻確很少被實行。
 +
 
 +
=== 杜馬選舉制度 ===
 +
帝國杜馬或是英制杜馬(杜馬帝國)組成了 俄羅斯 的[[下議院]],共有442個席位,並且擁有極度複雜的選舉方式。這些會員的工作是爭取佔了其中壓倒性多數的有錢人 支持,尤其是[[地主階級]],並且代表俄羅斯人民發聲。除了[[中亞]]之外的每一個省,都會推舉出幾個成員,並且他們大多來自大城市。然而這還不表示他們能成為正式議員,他們還必須通過由[[農民]]、[[公民]]和[[地主階級]]的決選才能正式出任。然而當代表團代表較弱勢的業主出席時,那些富有的業主們將會親自上陣,公民(都會人士)則是依照課稅財產被分成兩類,並且被選為[[省代表團]]的成員,農民則是由[[小行政區]]的代表團所代表。工人階級則是以特別的方法對待,如果不是每個工廠任用50個員工,則是選出一個或以上的代表參加代表團。
 +
 
 +
在代表團裡他們進行了秘密的過半數獲勝選舉,優勝者可以代表其參加杜馬英制議會。自從這些人形成了[[保守勢力]](下議院和公民),改革派的人得已擁有從各階層政府推選出一個人參加代表 的權力。因此如果杜馬擁有一些激進份子,那是因為他們享有了七個大城市的特殊專營權,分別是[[聖彼得堡]]、[[莫斯科]]、[[基輔]]、[[敖德薩]]、[[裡加]]和[[波蘭]]的[[華沙]] [[羅茲]]。然而地方會直接選出杜馬的成員,雖說他們的選舉是依照[[應稅財產]]而有所區別的,並且如此一來會給有錢人家一些優勢,以及選出相同數量的代表。
 +
 
 +
===內閣===
 +
根據1905年10月18日起的法律規定 ,用作支持沙皇的最高議會被建立,并在''政府首脑''的名义下,設立了俄罗斯首相。俄国政府由其所有的政府部门和它们的部长组成,各部长並列在下:
 +
* [[皇家法庭法官]]
 +
* [[俄罗斯帝国外交部长列表|外交部长]];
 +
* [[俄罗斯帝国战争部长列表|戰爭部长]];
 +
* 海軍司令
 +
* [[俄罗斯帝国经济部长列表|經濟部長]];
 +
* 工商業部長(1905年創立);
 +
* [[俄罗斯帝国国务部长列表|國務部长]](包括保安,醫療,審查及出版,郵政及通訊,涉外领土事务,事务 計);
 +
* 農業部長;
 +
* 交通部长;
 +
* [[俄罗斯帝国司法部长列表|司法部長]];
 +
* [[俄罗斯帝国教育部长列表|教育部長]].
 +
 
 +
=== 神聖宗教會議 ===
 +
{{Main|神聖宗教會議}}
 +
[[File:Senatesynod.jpg|thumb|总部设在圣彼得堡[[枢密院广场 (圣彼得堡)|枢密院广场]]的参议院和神圣教会]]
 +
最神圣的主教会议(1721年成立)是俄罗斯东正教教会的最高政府机关。这是 个由世俗[[检察官]]主持,代表着沙皇,以及[[莫斯科]],[[圣彼得堡]],[[基辅]]三个大城市和[[格鲁吉亚]]的大主教,另外还有轮流任职 主教。
 +
 
 +
=== 参议院 ===
 +
于[[彼得一世改革]]期间建立的俄罗斯参议院(Pravitelstvuyushchi Senat, i.e. directing or governing senate)的成员全部由沙皇任命。它完备的职能由其下属的几个部门执行:它是拥有否决权的最高机构,是帝国的会计部,也是政治犯的最高法庭,而且它还有一个部门起着同[[英国纹章院]]类似的功效。不仅如此,参议院对帝国各部门之间发生的争论,特别是中央代表和地方选举产生的机构之间的矛盾,也拥有裁判权;而由于沙皇赋予了参议院和[[美国最高法院]]相同的职能,所以参议院可直接否决违背宪法的议案。另外,它还负责颁布新的法律。
 +
 
 +
===行政區劃 ===
 +
{{See|俄罗斯帝国行政区划}}
 +
[[File:Subdivisions of the Russian Empire in 1914.svg|thumb|left|1914年俄罗斯的行政区划]]
 +
[[File:Moscow city hall.jpg|thumb|left|莫斯科的总督府 (1778–82)]]
 +
对于管理而言,俄罗斯被分成了(截至1914)81个省(''{{link-en|guberniyas|guberniya}}''),20个州(oblasts), 和1个([[自治区]])。俄罗斯帝国的[[附庸国]]和[[保护国]],比如[[布哈拉汗国|布哈拉酋长国]],[[希瓦汗国]]和1914年后的[[图瓦]](乌梁海)等则在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占了11个省,17个州和一个自治区([[萨哈林]])。而除俄罗斯本土外,还有另外8个在芬兰,10个在波兰。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因此拥有了59个省和一个州(顿河州),而战争部长对顿河州拥有管辖权;其他的也都有自己的省长和副省长,后者主要是管理当地政府。此外还设有总督区,通常由若干个省份组成,总督通常包括更广泛的权利,总督一般自己命令其管辖范围内军队和武装力量。1906年,俄罗斯帝国已经在芬兰、华沙、[[维尔纽斯]]、基辅、莫斯科和里加设有秘书长。较大的城市(圣彼得堡、莫斯科、[[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刻赤]]、[[尼古拉耶夫]]、[[顿河罗斯托夫|罗斯托夫]])拥有独立于省的属于自己的管理系统;在这些城市中[[警察局长]]相当于省长。
 +
 
 +
== 经济 ==
 +
[[File:100 roubles édités durant le régime tzariste, 1910.jpg|thumb|100卢布,1910年]]
 +
===采矿业和重工业===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width:500px; height:200px;"
 +
|+ 俄罗斯帝国采矿业和重工业和重工业在1912年的分地区产出(占全国产量的百分比)
 +
|-
 +
!
 +
! 乌拉尔地区
 +
! 南区
 +
! 高加索
 +
! 西伯利亚
 +
! 波兰王国
 +
|-
 +
! 金
 +
| 18% || - || - || 81.2% ||-
 +
|-
 +
! 铂
 +
| 100% || - || - || - || -
 +
|-
 +
! 银
 +
| 36% || - || 24.3% || 29.3% || -
 +
|-
 +
! 铅
 +
| 5.8% || - || 92% || - || 0.9% 
 +
|-
 +
! 锌
 +
| - || -  || 25.2% || - || 74.8%
 +
|-
 +
! 铜
 +
| 54.9% || - || 30.2% || 14.9% || -
 +
|-
 +
! 生铁
 +
| 19.4% || 67.7% || - || - || 9.3%
 +
|-
 +
! 钢铁
 +
| 17.3% || 36.2% || - || - || 10.8%
 +
|-
 +
! 锰
 +
| 0.3% || 29.2% || 70.3% || - || -
 +
|-
 +
! 煤炭
 +
| 3.4% || 67.3% || - || 5.8% || 22.3%
 +
|-
 +
! 石油
 +
| - || - || 97% || - || -
 +
|}
 +
 
 +
==基础设施==
 +
 
 +
===铁路===
 +
1860年后的铁路规划和建设对于俄罗斯的经济、文化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央机关和贵族阶层们基本垄断了决策,但地方氏族阶层为铁路的建设提供了需求。地方的贵族、商人和企业家畅想 从地方到帝国 的未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时常与其他城市竞争,由此也为帝国的经济做出了贡献<ref>Walter Sperling, "Building a Railway, Creating Imperial Space: 'Locality,' 'Region,' 'Russia,' 'Empire' as Political Arguments in Post-Reform Russia," ''Ab Imperio'' (2006) Issue 2, pp 101-134.</ref>。俄国军队在19世纪80年代在中亚修建了两条主要铁路:高加索铁路,连接黑海海滨的[[巴统]]和里海海滨的[[巴库]];外里海铁路,由里海海滨的[[克拉斯诺沃茨克]]起始,直至[[布哈拉]]、[[撒马尔罕]]和[[塔什干]]。两条铁路为帝国的商业和战略需求服务,同时促进了人口流动<ref>Sarah Searight, "Russian railway penetration of Central Asia," ''Asian Affairs'' (June 1992) 23#2 pp 171-80</ref><ref>Новы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Брокгауза и Ефрона Т.17 - "Железные дороги" 387</ref>。
 +
 
 +
{| border="1" cellpadding="5" cellspacing="0" align="center"
 +
|'''年份'''
 +
|1840
 +
|1850
 +
|1860
 +
|1870
 +
|1880
 +
|1890
 +
|1900
 +
|1911
 +
|-
 +
|'''公里数'''
 +
|26
 +
|601
 +
|1590
 +
|11243
 +
|23982
 +
|32390
 +
|56976
 +
|78468
 +
|}
 +
 
 +
===海港===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collapsible collapsed" border="1"
 +
|+ 俄罗斯帝国最大的港口,按照1912年外来船只的吨位排序(单位为千吨)
 +
|-
 +
! scope="col" | 港口
 +
! scope="col" | 吨位
 +
! scope="col" | 区位
 +
|-
 +
| [[里加]] || 1528 || 波罗的海
 +
|-
 +
| [[刻赤]] || 33 || 波罗的海
 +
|-
 +
| [[阿尔汉格尔斯克]] || 549 || 白海
 +
|-
 +
| [[费奥多西亚]] || 175 || 黑海
 +
|-
 +
| [[奥涅加]] || 98 || 白海
 +
|-
 +
| [[马里乌波尔]] || 266 || 黑海
 +
|-
 +
| [[叶夫帕托里亚]] || 66 || 黑海
 +
|-
 +
| [[苏呼米]] || 45 || 黑海
 +
|-
 +
| [[伊斯梅尔]] || 47  || 黑海
 +
|-
 +
| [[阿斯塔拉]] || 64  || 里海
 +
|-
 +
| [[符拉迪沃斯托克]] || 891 || 太平洋
 +
|-
 +
| [[阿穆尔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 || 57 || 太平洋
 +
|-
 +
| [[阿斯特拉罕]] || 34 || 里海
 +
|-
 +
| [[巴库]] || 286 || 里海
 +
|-
 +
| [[列尼]] || 173 || 黑海
 +
|-
 +
|  [[克拉斯诺沃茨克]] || 21 || 里海
 +
|-
 +
|  [[巴统]] || 898 || 黑海
 +
|-
 +
| [[波季]] || 348 || 黑海
 +
|-
 +
| [[别尔江斯克]] || 80 || 黑海
 +
|-
 +
| [[新罗西斯克]] || 646 || 黑海
 +
|-
 +
| [[尼古拉耶夫 (乌克兰)|尼古拉耶夫]] || 721 || 黑海
 +
|-
 +
| [[利耶帕亚|利巴瓦]] || 796 || 波罗的海
 +
|-
 +
|  [[敖德萨]] || 1243 || 黑海
 +
|-
 +
| [[纳尔瓦]] || 95 || 波罗的海
 +
|-
 +
|  [[赫尔松]] || 252 || 黑海
 +
|-
 +
|  [[塔林|列威利]] || 65 || 波罗的海
 +
|-
 +
| [[塞瓦斯托波尔]] || 44 || 黑海
 +
|-
 +
| [[圣彼得堡]] || 2024 || 波罗的海
 +
|-
 +
| 格尼申斯克 || 67 || 黑海
 +
|-
 +
| 彼尔诺夫 || 23 || 波罗的海
 +
|-
 +
|  [[塔甘罗格]] || 657 || 黑海
 +
|-
 +
|  [[文茨皮尔斯|文达瓦]] || 604 || 波罗的海
 +
|-
 +
|}
 +
 
 +
== 宗教 ==
 +
[[File:Kazan Cathedral (Saint Petersburg).jpg|thumb|right|圣彼得堡[[喀山大教堂 (圣彼得堡)|喀山大教堂]],修建于1801至1811年,此前[[圣以撒大教堂]]为[[俄罗斯正教会]]的主教堂。]]
 +
俄罗斯帝国的国教是[[俄罗斯正教会|俄罗斯东正教]],沙皇是其领袖,同时还保有最高保护者的称号。沙皇虽然能够进行任命与去职,却不能修改教条及教会传授的内容。东正教在宗教意义上的领导机关是最神圣主教会议,这一会议在宗教事宜上享有极大的权力。理论上所有宗教信仰都是自由的,但对于犹太人则有一定的限制。
 +
 
 +
根据1905年发布的1897年俄罗斯帝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全俄罗斯帝国宗教信徒大致人数如下: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宗教
 +
!信徒<ref>[http://www.archipelag.ru/ru_mir/religio/statistics/said/statistics-imp/ Results of the Russian Empire Census of 1897, Table XII (Religions)]</ref>
 +
|-
 +
|[[俄羅斯東正教會| 俄羅斯 東正教]]
 +
|align=right|87,123,604
 +
|-
 +
|[[伊斯蘭教]]
 +
|align=right|13,906,972
 +
|-
 +
|[[羅馬天主教]]
 +
|align=right|11,467,994
 +
|-
 +
|[[猶太教]]
 +
|align=right|5,215,805
 +
|-
 +
|[[信義宗]]<ref>
 +
The [[Lutheranism|Lutheran Church]] was the dominant faith of the [[Baltic Provinces]], of [[Ingria]], and of the [[Grand Duchy of Finland]]</ref>
 +
|align=right|3,572,653
 +
|-
 +
|[[旧信徒]]
 +
|align=right|2,204,596
 +
|-
 +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亞美尼亞使徒]]
 +
|align=right|1,179,241
 +
|-
 +
|[[佛教]]及[[藏傳佛教]]
 +
|align=right|433,863
 +
|-
 +
|其他非基督宗教
 +
|align=right|285,321
 +
|-
 +
|[[歸正宗]]
 +
|align=right|85,400
 +
|-
 +
|[[門諾會]]
 +
|align=right|66,564
 +
|-
 +
|[[亞美尼亞禮天主教會|亞美尼亞禮天主教]]
 +
|align=right|38,840
 +
|-
 +
|[[浸信會]]
 +
|align=right|38,139
 +
|-
 +
|[[犹太教卡拉派]]
 +
|align=right|12,894
 +
|-
 +
|[[聖公宗]]
 +
|align=right|4,183
 +
|-
 +
|其他基督宗教
 +
|align=right|3,952
 +
|}
 +
 
 +
俄罗斯正教会设有三位[[都主教]](分别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喀山),十四位[[总主教]]和五十位主教,全部由僧侣中产生。被选中的僧侣必须已婚,但是鳏夫却不被接纳,而且在东正教中,一场婚姻是不能被任何东西打破的,所以鳏夫修士无法晋升。这些规则被一直沿用至今。
 +
 
 +
==军事==
 +
{{Main|俄罗斯帝国军事史}}{{See also|俄瑞战争|俄土战争|俄波战争|日俄战争}}
 +
[[File:Tkachenko BrigMerkury.jpg|thumb|right|第八次俄土战争中帝国海军舰船同两艘奥斯曼舰船交战。]]
 +
 
 +
俄罗斯帝国的武装力量由[[俄罗斯帝国陆军]]、[[沙皇俄国海军|俄罗斯帝国海军]]及{{Link-en|俄罗斯帝国空军|Imperial Russian Air Force}}组成。
 +
 
 +
== 社会 ==
 +
{{See also|俄罗斯文化|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歌剧|俄罗斯帝国科技|俄罗斯帝国电影}}
 +
俄罗斯帝国总体上是一个农业社会,散布在广大的领土上。1913年,80%的人口属于农民。苏联史学家认为19世纪的俄罗斯帝国持续处在系统性 危机中,工人和农民陷入贫困,最终导致了20世纪初的革命,但近期俄罗斯学者的研究对此提出了质疑。鲍里斯·米尔诺夫对19世纪后期的改革进行研究,参照1861年废除农奴制、农业生产状况、生活水平指标以及对于农民的征税情况,认为这些改革在很大程度 提升了社会的福利水平 此外,他还发现在18世纪俄罗斯人民的福利状况主要处在下降趋势,但在18 至1914年则处于缓慢提升的状态<ref>Boris N. Mironov, "The Myth of a Systemic Crisis in Russia after the Great Reforms of the 1860s-1870s," ''Russian Social Science Review'' (July/Aug 2009) 50#4 pp  36-48.</ref><ref>Boris N.  Mironov, ''The Standard of Living and Revolutions in Imperial Russia, 1700-1917'' (2012) [http://www.amazon.com/Standard-Revolutions-1700-1917-Routledge-Explorations/dp/0415608546/  excerpt and text search]</ref>。
 +
 
 +
=== 阶级 ===
 +
俄罗斯帝国的臣民被分为不同的阶级,例如贵族、神职人员、商人、[[哥萨克]]和[[农奴]]。高加索及非俄罗斯民族地区的原住民 例如[[韃靼斯坦]]、西伯利亚和中亚居民,则被官方登记为外籍人。
 +
 
 +
81.6%的人口属于农民阶级,0.6%属于贵族,0.1%属于神职人员,9.3%属于商人,6.1%属于军人。超过8800万人是农民,其中一部分曾经是农奴(1858年为10,447,149名男性),其他为土地农民(同年9,194,891名男性,除去阿尔汉格尔斯克省)和自由农民(同年842,740名男性)。
 +
 
 +
=== 农奴制 ===
 +
[[File:Gorskii 04422u.jpg|right|thumb|俄罗斯农民——谢尔盖·普罗库京-高尔斯基摄于1909年。]]
 +
 
 +
俄国[[农奴制]]创立于16世纪,在17世纪中期(1647年)成为了 法律 条文.在1861年的改革后,[[1861年俄國農奴制度改革|俄罗斯帝国废除了农奴制]]{{efn|但是在1904年地主阶级被废止前,农民都得接受体罚。}}。
 +
 
 +
从[[农奴制|农奴]]变成的农民得到了分配的耕地。但这些土地只是被分给了[[农村公社]],一个管理这些耕地所有权和税款的组织。如果想切实的拥有耕地,农民需要交付附有税率的“赎金”。而在那时候,没有土地的农民只能去给别人干短工来赚取“赎回”土地的钱。不过在向沙皇交了这笔钱之后,新生的农民也就正式的成为了农民,不受地主的任何限制。但是这笔钱很高,因为是先由沙皇付给地主赎金,所以农民直接把钱还给沙皇,而后者要求的年利率是6%,支付期限是49年。另外,对地主经济 的补偿理由并不是土地,而是他们损失 应该为其义务劳动的农奴。不仅如此,很多地主还盘算着如何减少以前自己地上的农奴可以分得的已经少得可怜的土地,比如剥夺他们最需要的部分:农奴小屋周边的牧草地。其结果就 自由身的农民依然需要为以前的主人干活,借此来偿还赎回土地 费用
 +
 
 +
== 注释 ==
 +
{{notelist|iger=}}
 +
 
 +
== 參考文獻 ==
 +
{{Reflist|2}}

於 2019年1月22日 (二) 09:55 的修訂

俄羅斯帝國舊俄文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亦簡稱為沙皇俄國沙俄帝俄俄國,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為皇帝起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羅斯,同時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達黑海南部、西起波羅的海、東達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個中亞波蘭芬蘭,與挪威瑞典王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羅馬尼亞奧斯曼帝國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國(當時為清朝)、朝鮮日本(前期為江戶幕府、後為大日本帝國)接壤。根據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記,俄羅斯帝國共有1億2,560萬人,至1914年達到1億6,570萬人,僅次於大清帝國大英帝國

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歷史學家認為「俄羅斯帝國」真正誕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諾夫哥羅德共和國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據另一個角度來看,長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後已經帝國的當代俄語單詞,而彼得大帝剛剛更換了一個拉丁化的代名詞。也許後者是為了讓歐洲承認俄羅斯作為一個歐洲的君主制國家。發生在17世紀俄羅斯的擴張,最終導致在17世紀中葉,俄羅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亞之後,俄羅斯的領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戰爭(1654—1667年)之後的左岸烏克蘭;這個標誌着俄羅斯帝國的成立。

俄羅斯帝國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紀後期的歐洲相繼進行工業革命時沒有緊隨時代的步伐,導致其經濟實力在20世紀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時代遠不及歐洲幾大強國,儘管在此期間推行了幾次較為成功的改革(如亞歷山大二世農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動盪不定的俄羅斯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堪的戰局直接導致了在1917年爆發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簽署退位聲明,俄羅斯帝國滅亡,俄羅斯共和國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爾什維克通過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取代。

歷史

彼得大帝和俄羅斯帝國

File:Peter der-Grosse 1838.jpg
彼得大帝於1721年正式將沙皇俄國更名為俄羅斯帝國,並成為帝國首任皇帝。他推動改革並將俄國轉變為歐洲強國。

一開始俄國只是一個在莫斯科附近的小國,其帝國的地位並不被歐洲承認。1682年,年輕的彼得一世成為沙皇,一開始他為了保護南方的國界而開始對抗克里米亞韃靼人奧斯曼帝國。為了繼續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彼得開始到歐洲尋找盟友並學習西歐的科學技術,拜訪了勃蘭登堡荷蘭英國神聖羅馬帝國等。

為了增加與西歐海洋國家交流和貿易的機會並尋找俄國在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彼得在1700年與奧斯曼帝國停戰,並對當時的北歐強國瑞典王國宣戰。在芬蘭灣納爾瓦,瑞典軍證明了俄軍完全不是他們的對手。幸運的是,瑞典在這時陷入了波蘭王位的爭奪當中。在這喘息的時間,彼得建立了一支新式現代化的軍隊;當兩支軍隊在1709年在波爾塔瓦再度相遇時,俄國軍擊敗了瑞典軍,1712年彼得遷都到了他新造的聖彼德堡,致力於俄國的西方化。

大北方戰爭一直持續到了1721年,瑞典簽署了《尼斯塔德條約》,彼得一世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在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以及與西歐海洋國家交流的窗口。

俄國的擴張和成熟

File:Rokotov Portrait Catherine II.jpg
1762年至1796年在位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延續了帝國的對外擴張和現代化進程。作為一名自認的開明專制君主,她在俄羅斯啟蒙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葉卡捷琳娜大帝時代可以說是俄羅斯帝國的第二個關鍵時期,在她去世的時候俄國成為歐洲的一個大國,帝國在南方和西方得到相當大的新疆土。1768年,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俄土戰爭爆發,在1774年以《凱納甲湖條約》的簽訂而結束。根據這個條約,俄國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亞韃靼人則終止與奧斯曼帝國的附庸國關係,而葉卡捷琳娜大帝在1783年吞併了克里米亞。1787年,第二次俄土戰爭爆發,1792年戰爭結束後,俄國將其勢力伸入巴爾幹半島;雖然奧斯曼帝國沒有被俄國完全趕出歐洲,但已不再是俄國的嚴重威脅了。在西部,俄國則趁著波蘭立陶宛聯邦衰敗日虛之際,與普魯士王國奧地利帝國三次瓜分波蘭。

拿破崙戰爭

身為一個歐洲的主要國家,俄國也無法避免的參與了與拿破崙法國的戰爭。1812年6月,拿破崙率領了60萬大軍侵略俄國,比俄國正規軍大兩倍以上,而且裝備更加精良。但在拿破崙推進的同時,也同時面臨了過度擴張的問題。俄國使用了焦土戰爭的策略,而拿破崙又遇上俄國寒冷的冬天,使得拿破崙遭遇了災難性的慘敗:不到3萬人能回到他們的祖國。在法國軍撤退之際,俄國軍則推進到中歐西歐,最後到了巴黎的城門邊。在反法同盟擊敗拿破崙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被視為歐洲的救世主。

向遠東擴張

早於17世紀,俄國已積極向西伯利亞擴張,並與清朝發生衝突。清俄分別於1689年和1727年簽署《尼布楚條約》和《恰克圖條約》確立邊界,但這並未阻止俄國的野心。1858年5月,俄國乘聯軍與清政府開戰之際,俄國以武力威脅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簽署《璦琿條約》,以黑龍江為邊界。1860年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俄國更把整個外滿洲(包括庫頁島)吞併,並獲得海參崴這個不凍港,以擴展其於西太平洋的影響。另一方面,俄國亦企圖將勢力染指庫頁島及千島群島,與日本展開爭奪。1875年5月7日,時日本與俄國簽訂《庫頁島千島群島交換條約》,俄國把千島列島北部給予日本,換取庫頁島的主權。19世紀末期,俄國向清政府租借大連,成立關東州。俄國亦藉得到了東清鐵路的建築權對內滿洲進一步牽制。

俄羅斯帝國在北美洲亦曾經於1648年派遣探索隊成功的探索了阿拉斯加,並於1733年佔有俄屬北美,但在1867年10月將其以720萬美元(折合2009年的90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即今日的阿拉斯加州

佔領中亞

俄羅斯最早向中亞的活動,是彼得大帝時代,當時已向希瓦汗國擴張。在克里米亞戰爭失敗後。在伊格納契夫慫恿下,向中亞擴張。由鹹海出發。前往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這二國成為附屬國。1864年,占領費爾干納盆地浩罕塔什干。1877年,占領土庫曼。

改革和革命

俄國在歷史上長期以來是一個農業國家。長期以來的農奴制妨礙了工商業的發展,因此在19世紀中葉以來,俄羅斯帝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皇帝亞歷山大三世(1881-1894在位)時期,俄羅斯帝國的經濟成就為:「煤炭開採量增長110%、石油開採量增長1468%、煉鋼工業增長159%、生鐵鍛造業增長487%。當時俄羅斯帝國的小麥和糧食產量達到了世界糧食總產量的15%、黑麥產量達到了全世界總產量的55%,俄羅斯帝國的黃金儲備量增加了210%。俄羅斯國家財政收入增加了9倍,而同時期英國的生產總值只增長了2.5倍,法國增長了2.6倍」。而在俄羅斯帝國的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斯托雷平總理執政的時期(1906-1910)改革之下, 糧食收成增加30%。到1913年,農業產值增長2%,居世界第一位; 工業產值增加5%,居世界第一位; 人口增長1,5%,居歐洲第一位。 國民收入總值-164億盧布,居世界第四; 國民生產總值-65億2100萬盧布,居於世界第五。 這輝煌的經濟成就毀於一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俄國內戰。 至1922年蘇聯建國時期,新生的蘇聯面對的是一個民生凋敝、滿目瘡痍的殘破局面。

19世紀後期和20世紀初期對俄國來說是一個關鍵時期。歐洲的工業革命使得俄國與西歐的發展差距不斷加大越來越大。雖然俄國人口較任何一個歐洲發展國家都多,但大部份都是貧窮的農奴。1904年—1905年日俄戰爭的失敗是對其政權的一個打擊,俄國境內不斷發生流血革命,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則是導致俄羅斯帝國滅亡的關鍵,國內無法支應來自德意志帝國的猛烈攻擊,民生物資極其貧乏。1917年3月,首都彼得格勒市民發動反飢餓遊行,直接引發二月革命。3月15日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讓位予其弟米哈伊爾大公,但遭米哈伊爾拒絕,於是羅曼諾夫王朝滅亡,由亞歷山大·克倫斯基所領導的俄羅斯共和國所取代。

疆域

疆界

俄國歐洲部份的政治疆界大致和東歐平原的自然邊界一致,但在此之外它還占有芬蘭會議王國以及波蘭會議王國。它的北界達到了北冰洋以及北冰洋中的諸島。俄羅斯帝國的烏拉爾山以東部為其亞洲的領地,西伯利亞以及其南部的草原。俄羅斯帝國的亞州部份和歐洲部份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以及裡海高加索山脈為界。南界達到了黑海東南岸以及高加索山脈。西部邊界在傳統意義上從科拉半島途徑波羅的海直到多瑙河河口,包含了俄羅斯所占有波蘭的部份。西邊鄰國有普魯士王國奧地利帝國,以及羅馬尼亞

地理

File:Russia ethnic.JPG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部份俄羅斯種族分佈圖。

20世紀初,俄羅斯帝國國土面積達228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面積的六分之一,當時俄羅斯帝國的領土面積僅次於大英帝國。雖然沙俄中亞北亞遠東占全國領土的四分之三,但大部分人居住烏拉爾山脈以西的歐洲部分。沙俄國境內擁有一百多個不同的民族,其中俄羅斯族佔全國人口的45%。

地區建設

除了幾乎整個今俄羅斯聯邦的領土,1917年前的俄羅斯帝國還囊括了烏克蘭的絕大部分(第聶伯烏克蘭克里米亞)、白俄羅斯摩爾多瓦比薩拉比亞)、芬蘭芬蘭大公國)、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包括薩梅格列羅Mengrelia),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屬土耳其斯坦)的中亞聯盟,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羅的海省區)的絕大部分,波蘭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很大一部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阿爾達漢省阿爾特溫省厄德爾省卡爾斯省埃爾祖魯姆省的東北區域。在1742和1867年之間,阿拉斯加也是俄羅斯帝國的殖民地。 隨着瑞典大北方戰爭中失敗,哈米納條約在1809年9月的簽訂,芬蘭作為一個自治大公國被併入了俄羅斯帝國。沙皇作為一個立憲君主,通過他的政府和芬蘭當地的參議院來控制芬蘭大公國,牢牢地掌握着任免權。

屬地

通過《組織法》的第一段闡述,俄羅斯帝國成為了一個不可分裂的聯邦。另外,第26段講到「在俄羅斯帝國的王冠之下俄羅斯、波蘭芬蘭大公國聯合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而俄國同芬蘭的關係也由組織法的第二段調節為了法律條文:「芬蘭大公國,作為俄羅斯帝國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其管理內部事務的特殊方針基於特殊的法律條款。」和1910年6月10日法。[1]

1733至1867年之間帝俄也掌控着俗稱的美洲俄羅斯。在接受了這片土地後(現在的阿拉斯加),俄羅斯帝國成為了一個疆域橫跨歐亞美的龐大帝國。它也由此不同於現在的殖民性帝國。當英法在二十世紀沒落了之後,俄羅斯帝國仍保留了相當大一部分的領土,就像早先的共產蘇聯和現今的俄羅斯

此外,當時的帝國還有相當大的勢力範圍,特別是在關東的港口和中國東清鐵路的特權,而這兩個特權都同在天津的特權一樣被清政府承認。(在這段時間俄羅斯帝國享有的治外法權請參見俄日關係條目)

1815年,格奧爾格·安東·雪佛博士[2]到達了考艾島並同當地島嶼的首領(夏威夷王國的國王——卡美哈梅哈一世的附庸)達成了一個保護協議,但沙皇拒絕批准這筆交易。[3]

政府及行政

File:Russian Empire Map.jpg
1914年的俄羅斯帝國

根據歐洲王族家譜年鑑的記載,俄羅斯在1910年時實施的是君主立憲制沙皇政體。這個體系建立於1905年的10月,並且作為過渡期和自成一格的政體。然而在這天以前,俄羅斯皇帝的權利是專制而且無限的。在十月宣言修法和國家杜馬(國會選舉)開始後(1906/04/27),專制這個字就被謹慎地保存著,但是權力已轉為有限的程度。然而這種政權並沒有辦法成為有意義的憲法,因為還缺少了議會單位。但是無限專制卻給了自我限制專制體系一個空間,無論將會永久專制,或是只按獨裁者的意見統治及行事,都只會增加各黨間的衝突而已。那麼,目前看來,俄羅斯的政府系統最好定義為專制皇帝下的君主權力有限體制。

沙皇及皇帝

東斯拉夫人就是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在古基輔羅斯時期俄羅斯為一歐洲的封建貴族制的小國家,分裂成許多小公國,在公元9~10世紀左右的時候(相當於中國的中晚唐),東斯拉夫人當中的一個名為「羅斯(Русь,名稱由來眾說紛紜,其中說法之一是得名於羅斯河)」的部落請來了北歐日耳曼僱傭兵,憑藉使用鐵器的日耳曼僱傭兵的力量,掃平了其他還在使用青銅器的部落,統一了東斯拉夫。 根據古老部落的習俗,最強大的戰士可以封王——於是日耳曼僱傭兵(瓦良格人)的團長留裡克(Рюрик)就成為了羅斯人最早的第一任大公,留里克去世後,他的部將奧列格成為首領,率領部隊繼續南下,最後定都基輔(就是今日的烏克蘭首都),建立了基輔羅斯,這就是最早的東斯拉夫人國家。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的關係,類似德國人、奧地利人同族同源的關係。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俄國的統治者原本是各地的「王公(князь)」,位於基輔的全羅斯統治者被成為「大公(Великий князь)」,沙皇(царь)一詞是來自於古拉丁文的caesar, 或者古希臘文καῖσαρ的俄文轉寫цезарь,簡化之後變成царь。意思是「凱撒」。第一位自稱沙皇的是伊凡雷帝。 這個稱呼不僅僅是一個鞏固中央集權的象徵,更是一個國家、民族概念和民族心的體現。這個說法的來源理論基礎是「莫斯科-第三羅馬」。自始至終,羅馬帝國(第一羅馬),拜占庭帝國(第二羅馬)都是地跨過歐亞非的多民族大帝國,而凝聚帝國國民意志、讓國民認同自己是同胞是一份子的精神理念,就是「我們都是羅馬人」的共同信仰。無論語言、膚色和出身,只有有著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民族認同感,願意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的,就是羅馬人,就可以享有平等同樣的權利。在拜占庭帝國,無論是希臘人,亞塞拜然人,埃及人還是埃塞俄比亞人,只要有著共同的東正教信仰,接納這個大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價值觀,就是「羅馬人」。 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之後,拜占庭帝國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姪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Софья Палеолог)公主輾轉到了莫斯科嫁給了當時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伊凡雷帝的祖父),從而帶去了象徵拜占庭帝國榮耀的雙頭鷹國徽。之後在她的影響下伊凡三世繼承了羅馬人的理念,開始宣揚「莫斯科-第三羅馬」 「第三羅馬」是一個精神價值觀概念。簡單而言,是繼承羅馬帝國包容多民族的原則海納百川吸收各個不同民族的人共存。只要是同樣的東正教信仰、效忠沙皇忠於和祖國、自認為是俄羅斯大民族的一份子,就被承認為社會中的同胞。而這個人本身的膚色、語言、出身是完全沒有影響的。就像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時期,所有人都被稱為「羅馬人」,而語言則可以使用拉丁文、希臘文、埃及文、波斯文等。 這個就是「第三羅馬」概念的精髓--包容不同,統一信仰。這與當時強調民族純粹性的國家和血統性傳位王朝的歐洲截然不同。俄國有190多個民族,俄羅斯人的概念不是一個血統的概念,而是一個精神、文化和信仰的概念。與國籍和民族概念不分的法國和單純以血統定民族的德國、日本不同,俄國人的概念不只是民族血統上的俄羅斯人,更是接受了俄國文化和語言、有著俄國人這樣自我認知的大民族概念。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凝聚俄羅斯民族的不是血液,而是信仰」。 彼得大帝在1721年時改稱自己為皇帝,並且宣布自己為全俄羅斯的皇帝。之後的統治者也一直延用這個名稱,在日俄戰爭之後俄羅斯帝國進行了民主改革有了自己的國家杜馬和國會,但此時沙皇一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被沙皇制度被推翻為止。支後俄羅斯西化民主派的俄國臨時政府克倫斯基上台,皇帝的權力在十月宣言之前被兩項規定所限制,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現有的體制。教宗保羅一世認為,皇帝和其配偶都必須是東正教教會的成員之一,而且必須要遵守繼承權法(Pauline Laws)的規定。但是到了1905年10月17日,情況就改變了,皇帝自願限制他的立法權力。他認為在沒有經過國家杜馬(一個自由選舉產生的國民議會)的同意下,任何提案皆無法通過成為法律。雖然在1906年4月28日時出現了與上述道德責任相關的法律,並且和組織法一起擴增,但同時皇帝仍然握有解散杜瑪的權利,並且他也行使了這項權利。

英制議會

根據1906年2月20日制定的法律,帝國議會和帝國杜馬合併成為帝國立法機關,並且皇帝的立法權從這個時候開始只有和兩議院合作才能正常運作。

帝國議會,或稱為英制議會,因為上述的原因而重組,並且產生了196個席位,其中有98個由皇帝題名,剩下的98人則是由選舉產生,而且總理也是其成員之一。關於這些當選議員,其中有3人是東正教的僧侶神父,另外3人是負責掌管教區或世俗職務的白神父,剩下的18人是貴族,6人是大學或科學學院的成員,以及6人來自商會,6人來自工業局,18人來自有地方自治局的政府,其餘16人則無,並且有6位來自波蘭。然而當立法單位和杜馬合作後,該組織的提案卻確很少被實行。

杜馬選舉制度

帝國杜馬或是英制杜馬(杜馬帝國)組成了俄羅斯的下議院,共有442個席位,並且擁有極度複雜的選舉方式。這些會員的工作是爭取佔了其中壓倒性多數的有錢人家支持,尤其是地主階級,並且代表俄羅斯人民發聲。除了中亞之外的每一個省,都會推舉出幾個成員,並且他們大多來自大城市。然而這還不表示他們能成為正式議員,他們還必須通過由農民公民地主階級的決選才能正式出任。然而當代表團代表較弱勢的業主出席時,那些富有的業主們將會親自上陣,公民(都會人士)則是依照課稅財產被分成兩類,並且被選為省代表團的成員,農民則是由小行政區的代表團所代表。工人階級則是以特別的方法對待,如果不是每個工廠任用50個員工,則是選出一個或以上的代表參加代表團。

在代表團裡他們進行了秘密的過半數獲勝選舉,優勝者可以代表其參加杜馬英制議會。自從這些人形成了保守勢力(下議院和公民),改革派的人得已擁有從各階層政府推選出一個人參加代表團的權力。因此如果杜馬擁有一些激進份子,那是因為他們享有了七個大城市的特殊專營權,分別是聖彼得堡莫斯科基輔敖德薩裡加波蘭華沙羅茲。然而地方會直接選出杜馬的成員,雖說他們的選舉是依照應稅財產而有所區別的,並且如此一來會給有錢人家一些優勢,以及選出相同數量的代表。

內閣

根據1905年10月18日起的法律規定 ,用作支持沙皇的最高議會被建立,並在政府首腦的名義下,設立了俄羅斯首相。俄國政府由其所有的政府部門和它們的部長組成,各部長並列在下:

神聖宗教會議

File:Senatesynod.jpg
總部設在聖彼得堡樞密院廣場的參議院和神聖教會

最神聖的主教會議(1721年成立)是俄羅斯東正教教會的最高政府機關。這是一個由世俗檢察官主持,代表着沙皇,以及莫斯科聖彼得堡基輔三個大城市和格魯吉亞的大主教,另外還有輪流任職的主教。

參議院

彼得一世改革期間建立的俄羅斯參議院(Pravitelstvuyushchi Senat, i.e. directing or governing senate)的成員全部由沙皇任命。它完備的職能由其下屬的幾個部門執行:它是擁有否決權的最高機構,是帝國的會計部,也是政治犯的最高法庭,而且它還有一個部門起着同英國紋章院類似的功效。不僅如此,參議院對帝國各部門之間發生的爭論,特別是中央代表和地方選舉產生的機構之間的矛盾,也擁有裁判權;而由於沙皇賦予了參議院和美國最高法院相同的職能,所以參議院可直接否決違背憲法的議案。另外,它還負責頒布新的法律。

行政區劃

File:Moscow city hall.jpg
莫斯科的總督府 (1778–82)

對於管理而言,俄羅斯被分成了(截至1914)81個省(guberniyasguberniya),20個州(oblasts), 和1個(自治區)。俄羅斯帝國的附庸國保護國,比如布哈拉酋長國希瓦汗國和1914年後的圖瓦(烏梁海)等則在俄羅斯的亞洲部分占了11個省,17個州和一個自治區(薩哈林)。而除俄羅斯本土外,還有另外8個在芬蘭,10個在波蘭。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因此擁有了59個省和一個州(頓河州),而戰爭部長對頓河州擁有管轄權;其他的也都有自己的省長和副省長,後者主要是管理當地政府。此外還設有總督區,通常由若干個省份組成,總督通常包括更廣泛的權利,總督一般自己命令其管轄範圍內軍隊和武裝力量。1906年,俄羅斯帝國已經在芬蘭、華沙、維爾紐斯、基輔、莫斯科和里加設有秘書長。較大的城市(聖彼得堡、莫斯科、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刻赤尼古拉耶夫羅斯托夫)擁有獨立於省的屬於自己的管理系統;在這些城市中警察局長相當於省長。

經濟

採礦業和重工業

俄羅斯帝國採礦業和重工業和重工業在1912年的分地區產出(占全國產量的百分比)
烏拉爾地區 南區 高加索 西伯利亞 波蘭王國
18% - - 81.2% -
100% - - - -
36% - 24.3% 29.3% -
5.8% - 92% - 0.9%
- - 25.2% - 74.8%
54.9% - 30.2% 14.9% -
生鐵 19.4% 67.7% - - 9.3%
鋼鐵 17.3% 36.2% - - 10.8%
0.3% 29.2% 70.3% - -
煤炭 3.4% 67.3% - 5.8% 22.3%
石油 - - 97% - -

基礎設施

鐵路

1860年後的鐵路規劃和建設對於俄羅斯的經濟、文化和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央機關和貴族階層們基本壟斷了決策,但地方氏族階層為鐵路的建設提供了需求。地方的貴族、商人和企業家暢想「從地方到帝國」的未來,謀求自己的利益,時常與其他城市競爭,由此也為帝國的經濟做出了貢獻[4]。俄國軍隊在19世紀80年代在中亞修建了兩條主要鐵路:高加索鐵路,連接黑海海濱的巴統和裏海海濱的巴庫;外裏海鐵路,由裏海海濱的克拉斯諾沃茨克起始,直至布哈拉撒馬爾罕塔什干。兩條鐵路為帝國的商業和戰略需求服務,同時促進了人口流動[5][6]

年份 1840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1
公里數 26 601 1590 11243 23982 32390 56976 78468

海港

宗教

File:Kazan Cathedral (Saint Petersburg).jpg
聖彼得堡喀山大教堂,修建於1801至1811年,此前聖以撒大教堂俄羅斯正教會的主教堂。

俄羅斯帝國的國教是俄羅斯東正教,沙皇是其領袖,同時還保有最高保護者的稱號。沙皇雖然能夠進行任命與去職,卻不能修改教條及教會傳授的內容。東正教在宗教意義上的領導機關是最神聖主教會議,這一會議在宗教事宜上享有極大的權力。理論上所有宗教信仰都是自由的,但對於猶太人則有一定的限制。

根據1905年發布的1897年俄羅斯帝國人口普查統計結果,全俄羅斯帝國宗教信徒大致人數如下:

宗教 信徒[7]
俄羅斯東正教 87,123,604
伊斯蘭教 13,906,972
羅馬天主教 11,467,994
猶太教 5,215,805
信義宗[8] 3,572,653
舊信徒 2,204,596
亞美尼亞使徒 1,179,241
佛教藏傳佛教 433,863
其他非基督宗教 285,321
歸正宗 85,400
門諾會 66,564
亞美尼亞禮天主教 38,840
浸信會 38,139
猶太教卡拉派 12,894
聖公宗 4,183
其他基督宗教 3,952

俄羅斯正教會設有三位都主教(分別在莫斯科、聖彼得堡和喀山),十四位總主教和五十位主教,全部由僧侶中產生。被選中的僧侶必須已婚,但是鰥夫卻不被接納,而且在東正教中,一場婚姻是不能被任何東西打破的,所以鰥夫修士無法晉升。這些規則被一直沿用至今。

軍事

File:Tkachenko BrigMerkury.jpg
第八次俄土戰爭中帝國海軍艦船同兩艘奧斯曼艦船交戰。

俄羅斯帝國的武裝力量由俄羅斯帝國陸軍俄羅斯帝國海軍俄羅斯帝國空軍Imperial Russian Air Force組成。

社會

俄羅斯帝國總體上是一個農業社會,散布在廣大的領土上。1913年,80%的人口屬於農民。蘇聯史學家認為19世紀的俄羅斯帝國持續處在系統性的危機中,工人和農民陷入貧困,最終導致了20世紀初的革命,但近期俄羅斯學者的研究對此提出了質疑。鮑里斯·米爾諾夫對19世紀後期的改革進行研究,參照1861年廢除農奴制、農業生產狀況、生活水平指標以及對於農民的徵稅情況,認為這些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社會的福利水平。此外,他還發現在18世紀俄羅斯人民的福利狀況主要處在下降趨勢,但在18世紀末至1914年則處於緩慢提升的狀態[9][10]

階級

俄羅斯帝國的臣民被分為不同的階級,例如貴族、神職人員、商人、哥薩克農奴。高加索及非俄羅斯民族地區的原住民,例如韃靼斯坦、西伯利亞和中亞居民,則被官方登記為外籍人。

81.6%的人口屬於農民階級,0.6%屬於貴族,0.1%屬於神職人員,9.3%屬於商人,6.1%屬於軍人。超過8800萬人是農民,其中一部分曾經是農奴(1858年為10,447,149名男性),其他為土地農民(同年9,194,891名男性,除去阿爾漢格爾斯克省)和自由農民(同年842,740名男性)。

農奴制

File:Gorskii 04422u.jpg
俄羅斯農民——謝爾蓋·普羅庫京-高爾斯基攝於1909年。

俄國農奴制創立於16世紀,在17世紀中期(1647年)成為了法律條文.在1861年的改革後,俄羅斯帝國廢除了農奴制[lower-alpha 1]

農奴變成的農民得到了分配的耕地。但這些土地只是被分給了農村公社,一個管理這些耕地所有權和稅款的組織。如果想切實的擁有耕地,農民需要交付附有稅率的「贖金」。而在那時候,沒有土地的農民只能去給別人干短工來賺取「贖回」土地的錢。不過在向沙皇交了這筆錢之後,新生的農民也就正式的成為了農民,不受地主的任何限制。但是這筆錢很高,因為是先由沙皇付給地主贖金,所以農民直接把錢還給沙皇,而後者要求的年利率是6%,支付期限是49年。另外,對地主經濟上的補償理由並不是土地,而是他們損失了應該為其義務勞動的農奴。不僅如此,很多地主還盤算着如何減少以前自己地上的農奴可以分得的已經少得可憐的土地,比如剝奪他們最需要的部分:農奴小屋周邊的牧草地。其結果就是自由身的農民依然需要為以前的主人幹活,藉此來償還贖回土地的費用。

注釋

  1. 但是在1904年地主階級被廢止前,農民都得接受體罰。

參考文獻

  1. Template:Ru icon Грибовский, p.35
  2. Georg Anton Schäffer(1779-1836)
  3. Hawaiiweb.com
  4. Walter Sperling, "Building a Railway, Creating Imperial Space: 'Locality,' 'Region,' 'Russia,' 'Empire' as Political Arguments in Post-Reform Russia," Ab Imperio (2006) Issue 2, pp 101-134.
  5. Sarah Searight, "Russian railway penetration of Central Asia," Asian Affairs (June 1992) 23#2 pp 171-80
  6. Новы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Брокгауза и Ефрона Т.17 - "Железные дороги" 387
  7. Results of the Russian Empire Census of 1897, Table XII (Religions)
  8. The Lutheran Church was the dominant faith of the Baltic Provinces, of Ingria, and of the Grand Duchy of Finland
  9. Boris N. Mironov, "The Myth of a Systemic Crisis in Russia after the Great Reforms of the 1860s-1870s," Russian Social Science Review (July/Aug 2009) 50#4 pp 36-48.
  10. Boris N. Mironov, The Standard of Living and Revolutions in Imperial Russia, 1700-1917 (2012) excerpt and text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