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疾風暴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疾風暴雨
jí fēng bào yǔ

近義詞暴風驟雨

反義詞和風細雨

出 處 :《淮南子·兵略訓

體 裁成語

釋 義 :比喻迅猛激烈的鬥爭

疾風暴雨漢語成語,拼音是 jí fēng bào yǔ,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鬥爭。[1]

成語出處

淮南子·兵略訓》:「何謂隱之天?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為變者也。」[2]

成語辨析

【反義詞】不知不覺鴉雀無聲萬籟俱寂巋然不動安如磐石 風平浪靜紋絲不動穩如泰山無聲無息推三擋四積重難返拖泥帶水慢條斯理勢單力薄和風細雨溫文爾雅微乎其微畏首畏尾束手無策縮手縮腳束手束腳銷聲匿跡秘而不宣不露聲色偃旗息鼓和平共處嚴於律己拖拖拉拉無聲無臭

【近義詞】:雷厲風行暴風驟雨 雷奔雲譎猝不及防聲勢浩大石破驚天石破天驚感天動地震天撼地震天動地天崩地坼山崩地裂天翻地覆山塌地崩氣吞山河氣壯山河風馳電掣 聞風而動 令行禁止山搖地動氣勢磅礴重振旗鼓 大張旗鼓 揚鈴打鼓 興師動眾東山再起捲土重來 令行禁止 大肆渲染 死灰復燃扯旗放炮 排山倒海 雷厲風行大張聲勢浩浩蕩蕩轟轟烈烈大力聲討大動干戈聞風而動大刀闊斧大馬金刀[3]

成語用法

疾: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作主語、賓語、定語。

示例

呂氏春秋·孟春》:「﹝孟春﹞行秋令 * 大疫,疾風暴雨數至,藜莠蓬蒿竝興。」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疾風暴雨,不入寡婦之門。」

馮牧不斷革命的戰歌和頌歌》:「他的歌聲有時像疾風暴雨般地激昂高亢,有時又如行雲流水似地宛轉多姿。」亦作「 疾雨暴風 」。

干寶搜神記》卷四:「是日果有疾雨暴風,從 太公 邑外而過。」

斧照伯當上三路,如飄潑盆傾,~,砍剁下來。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二十二回[4]

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勞動的開端》:「革命的疾風暴雨過去了,那血的記憶卻永遠不能從我幼年的心裡抹去。」

王統照烈風雷雨》詩:「這疾風暴雨的日子,正是狂歌起舞的時間!」

詞語分解

疾風的解釋 .急劇而猛烈的風。《莊子·天下》:「﹝ 禹 ﹞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 南朝鮑照出自薊北門行》:「疾風衝塞起,沙礫自飄揚。」 唐 元稹授劉悟檢校司空幽州節度使制》:「勁草可以受疾風,盤根然後見利器。」

暴雨的解釋 中國氣象上規定, 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稱為「暴雨」。按其降水強度大小又分為三個等級,即24小時降水量為50~99.9毫米稱「暴雨」,100~200毫米以下為「大暴雨」;200 毫米以上稱「特大暴雨」。 泛指大而急的雨。大而急的雨。《管子·小匡》:「時雨甘露不降,飄風暴雨數臻,五穀不蕃,六畜不育。」《清史稿·災異志三》:「 即墨 暴雨連綿,水與城齊,民舍傾頽無算。」

外文翻譯

英語 tempest <a sudden rainstorm>

日語 疾風豪雨

參考文獻

  1. 疾風暴雨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10]
  2. 疾風暴雨的出處及用法 - 成語詞典 - 詞典網 成語出處: 《淮南子·兵略訓》:「何謂隱之天?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為變者也。」 成語例句: 斧照伯當上三路,如飄潑盆傾,疾風暴雨,砍剁下來。
  3. 疾風暴雨 .漢辭網[引用日期2019-12-10]
  4. 疾風暴雨的解釋_漢語詞典_詞典網 疾風暴雨的解釋:[tempest] 強疾的風與狂暴的雨,在線詞典。... ·孟春》:「﹝孟春﹞行秋令則民大疫,疾風暴雨數...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回復:疾風暴雨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