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陳景元(?-1094年),字太初,號碧虛子,建昌南城(今屬江西)人,北宋道士。道教重玄哲學流派的重要人物[1]。
綜述
父陳正為進士出身。少年喪父,「博學多聞,藏書數千卷」[2]。
慶歷二年(1042年),師從高郵天慶觀道士崇道大師韓知止,次年度為道士。後入天台山,閱《三洞經》,再師從天台道士張無夢,得老、莊心印。後游京師,居醴泉觀,講《道德經》、《南華經》,一時名聲大振,公卿爭識之[3]。
宋神宗召對於天章閣,賜號「真靖大師」,為中太一宮主。[4]一生交遊廣泛,「自大丞相吳奎、左相蒲宗孟、翰林學士王歧公而下,一時宗工巨儒洎賢士大夫以篇什唱酬迭遺者甚多。」[5]
熙寧五年(1072),進所注《道德經》,敕當旨為右街都監同簽書教門公事,後累遷至左右街副道錄。他的詩、書、畫皆聞名於世。四方學者雲集從游,他與當時名公王安石、王璉等為方外之友[6]。
生平簡介
陳景元自幼聰穎,有志方外。宋慶曆二年(1042),拜高郵天慶觀韓知止為師。後來陳景元遊歷天台山,遇鴻蒙先生張無夢,得老莊心印。後他隱逸於江淮間,以琴書自娛。宋神宗時,陳景元由禮部侍郎王琪推薦,入京城講《道德經》和《南華經》。神宗聞其名,召陳景元至天章閣,賜號「真靖大師」。
宋熙寧五年(1072),陳景元注《道德經》。神宗御批,並命其為右街都監同簽書教門公事,後遷為右街副道錄。陳景元家藏道、儒、醫書數千卷,皆精心校正。後陳景元歸廬山,臨行時行李無他物,百擔經史而已。
陳景元以老、莊哲理為本,認為虛靜悟道,與萬物合一,就是「神合常道」,而清淨無為,修身治國,即是「能用常道者也」。
陳景元著述甚多,今《道藏》記載有《上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一卷,《西升經集注》六卷,《道德真經藏寶纂微篇》十卷,集《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四卷,《南華真經章句音義》十四卷,《餘事》一卷,《沖虛至德真經釋文》二卷,《碧虛子親傳直指》等。
人物生平
父陳正擢進士第,解朐山令,寓居高郵,以疾終。母貧不能歸。有子四人,陳景元為季子。才除服,而長兄、次兄繼夭,乃有方外志。
慶曆二年(1042),拜高郵天慶觀道士崇道大師韓知止為師。次年,試經為道士。辭別其師,負笈雲遊,入天台山閱三洞道經,遇鴻濛先生張無夢,遂得其《老子》《莊子》微旨。後隱逸於江淮間,以琴書自娛。大約在此時期,始精研《老子》,為其作解。久之,為開闊眼界,欲觀光京輦,禮部侍郎王琪推薦於翰林承旨王岐,使隸籍東京道流。初居醴泉觀,眾請開講《道德經》與《南華經》,於是公卿士夫無不願與之交識。醴泉觀提總特奏請朝廷,令其充本觀修撰。遇邳王謁真君祠,召問道教事,服其該通,奏賜紫衣。宋神宗聞其名,詔設普天大醮,命撰青詞,復令預修奉同天節齋醮,得旨召對天章閣,賜號「真靖大師」。
熙寧五年(1072),進所注《道德經》,神宗極為讚賞,謂陳景元所進經,剖玄析微,貫穿百氏,厥旨詳備。任命其為右街都監同簽書教門公事。謁告還高郵葬親,神宗詔命中使賜白金三十鎰為助。及還京,令選舉精潔道士同焚修於太一宮。熙寧六年十一月十六日,神宗詣宮朝謁,於延祺殿召見,特轉額外右街副道錄,並度弟子三人,命本宮每歲許度弟子一人,月給齋糧米及緡錢,給莊田以贍眾。熙寧八年,以事累稠遝,乞歸廬山,不允,有旨令官吏不干預其本宮事,每歲增賜度牒二道。續奉敕旨,以九等齋科訛舛,普天醮位升降無序,令有司置局,選道士三人備檢討,使陳景元考校。據傳他曾奏請在京道官補員,乞試《道德》《南華》《靈寶度人》三經十道義,神宗准其奏。此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記在元豐三年(1080)十月十六日:「右街道錄張居善等乞自今補道職,試《道德經》《靈寶度人經》《南華真經》等義,並宣讀齋醮科儀祝讀等為兼經,依遷補僧職差官考試。從之。」或許是由他建議,與張居善等人一道奏請。元豐六年,罷本宮事,歸隱茅山,刊正三洞經法。後游嵩少,卜煉丹之所。元皊三年(1088),過京師。不久,朝廷復其右街道錄職。
陳景元雖數任道官,卻頗厭身為官事所累。乞歸隱廬山時,行李無他物,百擔皆經史之書。臨別時,王安石問其乞歸之意,答曰:「本野人,而今為官,身有吏責,觸事遇嫌猜,不若歸廬山為佳。」王安石韻其語,書於太一宮壁間:「官身有吏責,觸事遇嫌猜。野性豈堪此,廬山歸去來。」由於他學問淵博,大臣王安石、王珪皆喜與共游,自吳奎、蒲宗孟、王岐而下碩儒大夫,與之唱酬詩歌者甚眾。至垂暮之年,右僕射蘇頌曾感喟地對他說:「真靖當以所業授門弟子,不爾,則恐陶、葛之學不傳於來世。」陳景元自幼好學,至老不倦,所藏內外書數千卷,皆素所校正。居處以道、儒、醫書各為齋館而藏,四方學者從其游,則隨類校讎,於是人人得盡其學。又喜作正楷,祖述王羲之《樂毅論》《黃庭論》,下逮歐陽詢《化度寺碑》。
其著述甚多,僅《正統道藏》即收載其《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十卷,《南華真經章句音義》十四卷,《章句餘事》一卷,《餘事雜錄》二卷,《沖虛至德真經釋文補遺》二卷,《西升經集注》六卷,《上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一卷,《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四卷。近人蒙文通將其有關《老》《莊》的註解加以校勘、整理,撰《陳景元〈老子〉〈莊子〉注校記》。
學術貢獻
陳景元對道教學術頗有貢獻,時人即稱他兼有司馬承禎之坐忘、吳筠之文章和杜光庭之扶教。陳景元的道論主重玄宗說,特別強調人的名言的局限性,認為「常道」「不可以言傳,不可以智索,但體冥造化,含光藏暉,無為而無不為,默通其極耳」。他又在《南華真經章句音義·序》中指出,讀《老》《莊》經書,「斯乃道家之業務,在長生久視、毀譽兩忘,而自信於道」。其修道論主於清靜說,以「順從自然之道」,「忘緣無累」,「歸於虛靜」為旨要。
思想著述
慶曆二年(1042),師事高郵天慶觀崇道大師韓知止,次年試經,遂度為道士。不久抵天台山,閱《三洞經》,又遇高道鴻濛子張無夢,遂師事之,得老、莊心印。後游京師,居住在醴泉觀,眾人請他講《道德》、《南華》二經,一時名聲大振,公卿士大夫無不欲爭識之。宋神宗聞其名,下詔於當地設普天大醮,命陳景元撰青詞以進,既奏稱善,召對於天章閣,賜號「真靖大師」,隨後又命為中太一宮主。
神宗熙寧五年(1072),陳景元將《道德》、《南華》二註上進朝廷,神宗批曰:「陳景元所進經,剖玄析微,貫穿百氏,厥旨詳備,誠可取也。其在輩流,宜為獎論。」?陳氏的老、莊著作,不僅受到了皇帝的稱頌,其書得以頒行入藏,而且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與他同時或以後的學者紛紛援引其說。
例如南宋楊仲庚曾稱讚他的老學著作《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云:「蓋摭諸家註疏之精華,而參以師傳之秘,文義該贍,道物兼明,發揮清靜之宗,丕贊聖神之化。熙寧中召對便殿,因進所著,睿眷殊渥,宣附《道藏》,鎮諸名山,四海學徒,典刑是賴。仲庚西蜀末褐,訪道東南,課習是經,垂髻逮白。義海重玄,望洋竊嘆,幸《纂微》之要,若披雲霧而睹日月也。」
陳景元一生交遊廣泛,王公大臣、文人學者也與他多有聯繫:「自大丞相吳奎、左相蒲宗孟、翰林學士王歧公而下,一時宗工巨儒洎賢士大夫以篇什唱酬迭遺者甚多。」由此可見陳氏在當時的影響之大。他卒於哲宗紹聖元年(1094),其門徒弟子有許修真等四十餘人。
治學精神
陳景元不但妙得老莊微旨,而且「博學多聞,藏書數千卷」,「自幼讀書,至老不倦」。其著述也很豐富,「有注《道德經》二卷、《老氏藏室纂微》二卷、注《莊子》十卷、《高士傳》百卷、《文集》二十卷,《大洞經音義》、《集注靈寶度人經》傳於世」。
當然,這並不是陳景元的全部著作。《道德經藏室纂微》2卷,見錄於《宋史·藝文志》、《遂初堂書目》。《通志·藝文略》著錄有《南華章句》7卷、《南華總章》1卷。今《正統道藏》載有《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10卷,《南華真經章句音義》14卷,《南華真經章句餘事》1卷,《南華真經餘事雜錄》2卷,《沖虛至德真經釋文補遺》2卷,《西升經集注》6卷,《上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1卷,《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4卷。
至於《莊子注》,今已散佚,幸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稱引其說,得以保存大致面貌。而關於陳景元老莊之學的歷史地位,蒙文通先生也有十分精闢的見解:「碧虛之學,源於希夷。昔人僅論濂溪、康節之學源於陳氏,劉牧《河圖》、《洛書》之學,亦出希夷,而皆以象數為學,又自附於儒家。今碧虛固道士之談老、莊者,求摶之學,碧虛倘視三家為更得其真耶?」周敦頤、邵雍、劉牧之學與陳摶道家思想密切相關,固是事實,而陳景元老莊之學與周氏三人比較,更得陳摶真傳。這一觀點可謂發前人之所未發,具有啟示意義。
著作
《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為北宋道士陳景元纂。據彭耜《道德真經集注雜說》卷上、 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及書前楊仲庚序,此書成於北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 該年神宗召見陳景元於便殿,景元因進所作《藏室纂微》,遂詔令「宣附《道藏》」, 即附於當時的《天宮寶藏》。至南宋寶佑六年(1258),靈應觀住持楊仲庚因「世無善本,流行未博,敬就藏帙,詳加校正,募化善士,命工刊梓,以傳不朽。」
據《宋史·藝文志》《通志·藝文略》及陳景元《藏室纂微開題》等載,此書原為 二卷,《正統道藏》則析為十卷,即《道經》五卷,《德經》五卷,載於洞神部玉訣類。 據文中多「今解曰」云云,蓋將陳景元之《道德經注》和《藏室纂微》混為一編。陳景元在《藏室纂微》中把「道」分為「常道」與「可道」,認為「常道」自然而然,隨感應變,不可以言傳,不可以智索,但體冥造化,無為而無不為。
他認為「常道」 無名,凡有名可標,有言可說者便是「可道」;常道是道之體,而可道乃道之用;常道 湛然不動,而可道有變有遷;常道是理之妙,可道是事之微,常道與可道有內外深淺之 別,但二者並非毫無聯繫,而系體用一源。他指出:「道」的含義是「通」,「萬物得之無所不通」。這與唐代道教重玄派說「道」是「虛通不礙」相一致,顯然受到重玄派的影響。這個無形無名、無所不通的道,由於其體用的變化使萬物得以生成,亦即他所 謂「體用既彰,通生萬物」,這是他的宇宙生成論。
他解釋《老子》「道生一」的「一」 為道之子,為太極,而太極即混元,也就是太和純一之氣。「一」又叫「無為」、「沖 氣」或「元氣」,為妙物之用。當此渾淪一氣,未相離散時,必有神明潛兆於中,這個 神明就是「二」。有神有明,於是有分,所以清、濁、和三氣噫然而出,各有所歸。因此清氣化為天,濁氣化為地,和氣生為人。三才既具,萬物從而資生。這是他描述的宇 宙化生過程。
他在解老時,還闡述了治身治國之道的思想。認為治身治國當以厚重為根本,治身 的人心安靜則萬神和悅,故無嗜欲奔躁之患;治國的人無為則百姓樂康,故無權臣撓亂 之憂。無論治身治國都應順從自然之道,息愛欲之心,以歸虛靜之本。因此他在修煉方 式上強調虛靜寂寞,獨悟,冥覽。他指出,治身與治國的方法一致,二者並行不悖,清靜無為,既是理身之道,也是愛民治國之術。有道之君,若能垂拱無為,功業就可成而 不有,萬物將自賓,四民無不服。 在陳景元的解老中,傳統的神仙長生思想已起了變化。他解釋「是謂深根固蒂長生 久視之道」說,積德之君,其治人事天,厚國養民,植根於無為,固蒂於清靜,社稷延 遠,故謂之長生;臨御常照,故謂之久視。這是從政治的長治久安角度去解釋,不再是 傳統的長生不死思想。
他在序中說,九丹八石,玉醴金液,存真守元,思神歷藏,行氣 鍊形,消災辟惡等,皆老子常所經歷救世之術,非至極者也。對傳統的神仙術抱看不起的態度,強調此非老子的宗旨。另外,他還常徵引《易》、《莊子》的思想來解老,體現了他的學術特色。
評價
總之,他認為《老子》一書統論空洞虛無、自然道德、神明太和、天地陰陽、聖人、 侯王士庶、動植之類,廣大而無所不包,細微而無所不襲。上之首章,明可道常道為教宗,敘體而合乎妙;上之末章,以無為無不為,陳教之旨,敘用而適乎道,故體用兼 忘,始末相貫。下之首章,明有德無德,為教之應,因時之澆淳而次乎妙;下之末章, 以信言不信言,為教之用,任物之華實而施乎道。此經以重玄為宗,自然為體,道德為用,其要在乎治身治國。
影響
《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在宋代便產生了一定影響。李庭《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疏抄 序》稱其所解「中間貫穿百氏,剖析玄微。引證詳明,本末畢備,尤為近世所貴。」宋人薛致玄說,自陳景元後,「道家之學翕然一變」。①近人蒙文通認為:宋代解老之家 頗重陳景元,於徵引之多可以概見,此風會之一變。陳景元之學淵源於陳摶,後人每嘆 陳摶之學僅於象數圖書,讀陳景元老子注,而後知二程所論者,景元書中已有之,足見 二程之學於景元淵源之相關。②這表明陳景元的解老對宋代理學有一定影響。
宋彭耜纂集的《道德真經集注》集引《藏室纂微》較多,董思靖《道德真經集解》 亦有所引。今人引用參考此書的有:朱謙之《老子校釋》、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 (作為引用版本)、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張松如《老子說解》。可見其為諸家所重視,是道教解老著作中較為重要的一部。
藏書
好學,通貫古今,聚書數萬卷,士大夫皆樂於隨之游。精於校勘之學,皆手自校寫,達5 000餘卷。後歸於廬山,行李百擔,皆為經史典籍數萬卷。又分別建立藏書處,以分藏道藏、儒書、醫學書。精於書法,尤善小楷體,經他手抄之書,皆精善婉雅。
參考文獻
- ↑ 朱封鰲著,天台山道教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10,第70頁
- ↑ 彭耜《道德真經集注·宋解經姓氏》
- ↑ 宋遼金元(上) .中國道教協會.2011-06-08[引用日期2012-08-10]
- ↑ 薛致玄:《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開題科文疏》卷1
- ↑ 薛致玄:《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開題科文疏》卷1
- ↑ 論陳景元的《莊子》研究
- ↑ 李玉安 黃正雨.中國藏書家通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