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Audio|Ru-CCCP.ogg|(发音)),简称苏联(СССР/|USSR),是一个存在于1922年至1991年的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佔有东欧的大部分,以及几乎整个中亚和北亚;陆地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及朝鲜接壤;而与瑞典、日本、美国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起源自1917年的俄国革命,俄罗斯帝国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后,临时政府成立,但仅执政了不到8个月,布尔什维克便很快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并于选举后武力解散俄国立宪会议,史称十月革命及一月剧变;之后俄国发生内战,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红军击败了白军以及协约国的武装干涉。1922年12月,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外高加索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併,成立首个以社会主义为理念的国家——苏联。
第一任苏联领导人弗拉基米尔·列宁于1924年去世后,党总书记约瑟夫·斯大林从一连串的权力斗争中胜出,取得了领导权。斯大林以计划经济作保障,在欧美经济危机期间推行惊人的大规模重工业化,但也进行多次大清洗,导致逾百万人在政治斗争中被整肃或被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于1939年和德国共同瓜分了波兰、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处理。不过很快两者关系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国等轴心国入侵,历经了4年激烈的战事后取得了胜利,与美国一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两个国家,被称为超级大国,同时因出兵击败纳粹德军,在战后得以控制东欧大部分国家,并与美英法盟军一起瓜分德国占领区。
苏联而后与卫星国组成的华沙条约组织(华约),与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对峙,这两大军事集团在冷战时期于全世界展开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政治斗争,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级资源价格回落,此时的苏联大力施行福利国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压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试图进行改革政策,将国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宽对东欧等其他卫星国的控制,却导致苏联在1991年解体,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叶尔钦所领导的俄罗斯联邦继承了苏联主要的军事、经济和国际地位,但人口损失近半的情况下,苏联建立的红色秩序已经不复存在,原为苏联卫星国的东欧国家也纷纷加入以美国和欧盟为首的北约。
儘管苏联宪法规范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为中央政府权力高度集中,并奉行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的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政策,[1]由苏联共产党一党执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2]
目录
名称
苏联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旧译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苏维埃”(сове́т)是俄语词汇音译,意为“代表会议”或者“会议”。
苏联15个加盟国的官方语言名称为:
- 俄语:lang|ru|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Soyuz Sovetskikh Sotsialisticheskikh Respublik
- 乌克兰语:lang|uk|Союз Радянських Соціалістичних Республік}} Soyuz Radyansʹkykh Sotsialistychnykh Respublik
- 白俄罗斯语:lang|be|Саюз Савецкіх Сацыялістычных Рэспублік}} Sayuz Savyetskikh Satsyyalistychnykh Respublik
- 乌兹别克语:lang|uz|Совет Социалисти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и Иттифоқи}} Sovet Sotsialistik Respublikalari Ittifoqi
- 哈萨克语:lang|kk|Советтік Социалисті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 Одағы}} Sovettik Socïalïstik Respwblïkalar Odağı
- 格鲁吉亚语:lang|ka|საბჭოთა სოციალისტური რესპუბლიკების კავშირი}} sabch’ota sotsialist’uri resp’ublik’ebis k’avshiri
- 阿塞拜疆语:lang|az|Совет Сосиалист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ы Иттифагы}} Sovet Sosialist Respublikaları İttifaqı
- 立陶宛语:lang|lt|Tarybų Socialistinių Respublikų Sąjunga}}
- 摩尔多瓦语:lang|mo|Униуня Републичилор Советиче Сочиалисте}} Uniunea Republicilor Sovietice Socialiste
- 拉脱维亚语:lang|lv|Padomju Sociālistisko Republiku Savienība}}
- 吉尔吉斯语:lang|ky|Советтик Социалистти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 Союзу}} Sovettik Sotsialisttik Respublikalar Soyuzu
- 塔吉克语:lang|tg|Иттиҳоди Ҷумҳуриҳои Шӯравии Сосиалистӣ}} Ittihodi Çumhurihoji Şūraviji Sosialistī
- 亚美尼亚语:lang|hy|Խորհրդային Սոցիալիստական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ունների Միություն}} Khor'hr'dayin Soc'ialistakan Hanrapetut'yunner'i Miutʿyun
- 土库曼语:lang|tk|Совет Социалисти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ы Союзы}} Sowet Sosialistik Respublikalary Soýuzy
- 爱沙尼亚语:lang|et|Nõukogude Sotsialistlike Vabariikide Liit}}
除俄语外的上述14种语言中,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阿塞拜疆语、摩尔多瓦语、吉尔吉斯语和土库曼语使用了“苏维埃”原词或同源词,余下则采用本地语言中意为“会议”的词汇作为翻译。
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苏联在中文语境中有时也会被错误地简称为“俄国”“苏俄”,牛津词典中对于“俄国”的解释有“代指前苏联”的义项。[3]
中苏交恶以后,中共开始称呼苏联及苏共政权为“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简称“苏修”。
历史
列宁时期
19191107-lenin second anniversary october revolution moscow.1919年列宁、列夫·托洛茨基同列夫·加米涅夫庆祝十月革命胜利二周年.
1914年8月—1918年11月11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7年3月,俄罗斯帝国爆发俄国二月革命,导致沙皇尼古拉二世下台,君主制俄罗斯帝国灭亡。[lower-alpha 1]出现了由市民阶级组织的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的苏维埃(俄语意为「代表会议」)并存的局面。最后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为首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联合其它左翼政党在圣彼得堡发动起义,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并于选举后武力解散俄国立宪会议(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左翼俄国社会革命党得票率超过50%,居第一位;布尔什维克党得票率仅为25%。然而这一选举结果不能得到以布尔什维克为首的苏维埃政权的认可,苏维埃政权有自己的苏维埃大会,自然不会认同已经被自己推翻的临时政府的权力机关)史称十月革命及一月剧变。革命后改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简称苏俄,其后与德意志帝国霍亨索伦王朝及其盟国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法国、日本、波兰、美国等国因不满俄国单方面退出对德意志帝国的战争,以及沙皇俄国债务等问题,对俄国革命进行了武装干涉(其中包括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华民国[4])。恰在此时,原俄罗斯帝国境内持完全不同政治主张的各派势力——包括支持恢复沙皇制的保皇党、支持建立全民普选民主的共和派、被布尔什维克党定性为假社会主义而遭镇压的社会主义者(如左翼俄国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东正教会的虔诚信徒等代表富农、地主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力量,不得不联合起来对抗布尔什维克党,组织起数量庞大、所占地域极其广阔的白军,由高尔察克、邓尼金、弗兰格尔、尤登尼奇等分别在各地指挥,发起了反对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苏俄内战。原俄罗斯帝国境内的各少数民族趁此俄国内战的良机,也相继建立了数个独立主权国家,如西蒙·彼得留拉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库班哥萨克建立的库班人民共和国等,宣布脱离俄罗斯而独立。
由于白军内部矛盾激烈,组成白军的各派势力争权夺利、内斗不断,白军组织松散,没有建立一个真正服众的政治核心,所以经过近4年的(1917年11月—1921年的反抗白军、乌军、黑军、绿军等和协约国武装干涉的战争)的俄国内战,在1921年,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苏维埃红军击败了白军,处决了高尔察克,将邓尼金、弗兰格尔、尤登尼奇等人赶出国境;并击败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外国军队的联合武装干涉,逼迫美国、英国、法国从列宁格勒、乌克兰和外高加索撤军,逼迫美国、日本和中国从西伯利亚撤军;消灭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等宣布脱离俄罗斯独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使其生存下来。战时,为了集中全国力量,消灭敌人,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帮助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挺过了国内战争的危机。战后,战时共产主义继续实行,产生诸多社会矛盾,发生喀琅施塔得起义。为解决国内矛盾,缓解政治危机,1921年3月21日的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通过了新经济政策,代替了先前施行的战时共产主义。
1920年4月,苏俄红军于反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刚刚建立的波兰对苏俄内战的干涉时攻入波兰境内,淮备通过军事行动先解放波兰,进而推动世界革命解放整个欧洲。德国共产党、法国共产党和意大利共产党在西欧对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军队的军事行动多有响应。最终苏俄红军在华沙战役中兵败波兰首都华沙城下,世界革命与占领全欧洲的计划彻底破产。[5]
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正式成立。
由于多年战争,苏俄的生产力大大减弱。1921年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1918年至1920年,彼得格勒失去的75%的人口,莫斯科减少了50%。7年的战争加之严重的干旱造成了巨大的灾荒,全俄约300万人至1000万人饿死。[6]发挥了重大威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和平时期再也无法推行,农民们普遍抗粮不交,粮食的征收不得不动用军队才能完成。农民与工人的罢工活动甚至将矛头指向了苏维埃政权。发生在坦波夫的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于是,列宁转而实行较接近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的生产力恢复至1913年的水平,然而,苏联依然落后于西方国家。斯大林和共产党内多数人认为,新经济政策不仅损害了共产主义的政治理想,也没有足够优秀的经济表现,甚至连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都没有。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党总书记约瑟夫·斯大林在1924—1929年间动用政治手腕,先在1924年联合季诺维耶夫和加米涅夫打倒托洛茨基,又在1926年联合公认的党内右派(支持延续新经济政策)布哈林击败党内左派——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和加米涅夫的“托季联盟”,最终在1929年打倒布哈林,夺得最高权力并彻底结束新经济政策。苏联进入史达林时期。[7]
斯大林时期
Voroshilov, Molotov, Stalin, with Nikolai Yezhov.|斯大林和内务部长叶若夫,叶若夫被处决后很快从照片上被抹去。 列宁时代的新经济政策曾经将苏联的工农业生产总值恢复至1913年的水平。斯大林和共产党内多数人认为,新经济政策不仅损害了共产主义的政治理想,也没有足够优秀的经济表现,甚至连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都没有。因此斯大林主义者认为,苏联必须加速工业化进程,以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在1920年代末期,斯大林发起了一波激进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的工业和农业实施彻底改造。这个被称为“大转向”的经济改革,意味着斯大林对之前列宁从1921年春天俄国内战结束后就一直坚持实行的较接近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的全面摒弃。
斯大林的经济改革并非人人都接受,斯大林为了巩固个人地位和成功,通过残酷的手段打击政治对手,以“肃清反革命”为由展开了大清洗。同时,数以千万计的人被送进了劳改营甚至遭到处决。斯大林也以1932年苏联大饥荒(尤其是乌克兰大饥荒)等失败的农业政策而闻名(强制共产工业化),他也是整个西方世界普遍公认的独裁者,残害无数政治异见分子。
美国历史评论家詹明信曾评论到:“斯大林……成功的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经济方面”,认为斯大林带给人们一个“现代化的苏联,把一个农业社会成功的转变为一个拥有受过教育的人民和拥有科学上层建筑的工业国家。”[8]但罗伯特·康奎斯特反对这样的结论,指出“俄罗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是排名第四至五之间的工业经济体”,并认为俄罗斯的工业发展的进步完全可以脱离农业集体化、饥荒和恐怖政策。根据他的说法,苏联工业上的成就远远小于他们所宣称的那样,苏联式的工业化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反创新的死胡同”。[9]
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采用「绥靖政策」安抚希特勒,并姑息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同意纳粹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使得苏联觉得西方国家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lower-alpha 2]苏联在多次提出和英法结盟而不果,英法却相继同纳粹德国发表了带有互不侵犯性质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与此相反,纳粹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却多次向苏联提出希望改善彼此关系。此后,在1939年,苏联采取「祸水西推」的策略派遣外长莫洛托夫与纳粹德国结盟秘密签订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纳粹德国与苏联协同发动的的苏德瓜分波兰爆发后,按照该条约划分的势力范围,苏联以「建立防止德国入侵的东方战线」的名义,于9月17日出兵与德国瓜分波兰,攻打芬兰并占领东欧南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部分地区。并在波兰卡庭森林处决了近两万名波兰战俘。1940年7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红军占领并强行并入苏联,又强行让罗马尼亚割让了摩尔达维亚(摩尔多瓦)给苏联,这些行为加速了其周边国家向法西斯轴心国的靠拢,也使得苏联在卫国战争初期颇不得人心。亚洲方面,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互相承认满洲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东北抗联从满洲撤入苏联境内。并将中东铁路卖给满洲国。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苏联红军在战争初期严重失利,苏军遭受重大军事损失,在开始的头一周苏军就损失了九百架飞机、几千门火炮、一千多辆坦克与几十个正规师。之后,苏德战场成为欧洲大陆的主战场。1941年秋天,德国大军已攻到莫斯科西北近郊,当时苏联政府与各国使节转到现在位于南方的萨马拉市。11月7日当天,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抵达被围困的莫斯科市并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典礼,所有校阅部队在典礼后立即开赴战场。此活动振奋人心。当年苏联政府将此悲壮仪式拍成纪录片在各地播放,在二战时对团结国家民心发挥了极大效果,为苏联争取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苏军最终在莫斯科战役击退了德军。1943年初,苏军经过浴血奋战,获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后,苏军在战场上掌握了主动。到了1945年5月,包括苏联红军的盟军攻占了纳粹德国全境,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全歼日本关东军,但战后至今,还未签署停战协议,因此日俄的二战问题尚未能在亚洲得到解决。
1944年10月,图瓦人民共和国加入苏联。1945年,苏联与中国代表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双方协议外蒙古举行公民投票,以公投结果决定是否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地位,希望换取苏联三个月内从中国东北「撤完」减少对中共的支援。苏联政府的态度对中国国共内战的加剧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1945年后,由于苏联控制了中国满洲(中国东北)及蒙疆(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欲接管满洲,以便能更好的与蒋介石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继续展开武装斗争。而斯大林则为了避免和美国支持的蒋介石国民政府进一步加深冲突,拒绝了毛泽东的要求,决定在中国推行“联合政府”政策。尽管如此,苏军于1946年在撤离满洲回国之前,依然为中共抢占满洲的真空地带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10]例如苏联红军曾经把缴获自日本关东军的部分日本武器移交给中共将领林彪的东北野战军[11]苏联克格勃将军苏多柏拉托夫在其1994年出版的个人回忆录《特殊使命》一书中说,苏联在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沉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这些战略进攻行动期间特意引发“第一次柏林危机”,是斯大林和毛泽东共同协商而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计划,他们想以此转移美国对中国国共内战的战略注意力,将美国的援助重心牵制在欧洲,减少美国对敌视中共的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军队的援助力度。[12]1950年,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条约,中共承认外蒙古独立的现状,苏联租用旅顺及大连军港。苏联承诺1952年底前无偿交还长春铁路,在签订对日和约和最迟不超过1952年底撤出旅顺港。
在朝鲜战争中,金日成曾经得到了斯大林很多帮助,苏联空军秘密参加朝鲜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前司令王海承认虽然被施加很多限制(如只能在平壤及平壤以北的米格走廊作战,不淮在海上或韩国领空作战,作战时必须穿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或朝鲜人民军军服,空中联络时必须使用汉语或朝鲜语),但朝鲜战争初期“空战仍然主要是苏联空军打的”。[13]虽然朝鲜在战前希望达到的统一朝鲜目标并没有实现,[14]但正是由于这场战争,金日成得以继续统治朝鲜,实行独裁统治。
因美国及西欧各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倍感威胁因此在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抗衡,东欧也建立了铁幕,并逐渐赤化东南亚和南美洲,苏联社会主义集团的冷战格局已经浮现。
赫鲁晓夫时期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苏联共产党高层领导人之间进行几年的政治斗争,最后赫鲁晓夫相继击败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继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与米高扬、苏斯洛夫等人形成集体领导制度。此后,苏联进入赫鲁晓夫时期。
在此期间,赫鲁晓夫结束警察恐怖,释放数百万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名誉。但赫鲁晓夫通过苏共二十大上发表的秘密报告全面批判斯大林,也一度引发东欧社会主义盟国的政治动盪,引发波兰哥穆尔卡新政府的反苏情绪和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组成的“裴多芬俱乐部”为主导的带有强烈反苏情绪的匈牙利事件。
此后,苏联和很多国家爆发政治衝突。但在太空科技领域,苏联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960年,中苏决裂。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在1963年相继发表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谴责赫鲁晓夫的批判斯大林与搞经济改革,是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搞修正主义即假社会主义。[15]霍查领导下的阿尔巴尼亚公开支持中共谴责苏联,金日成领导下的朝鲜也在内部文件中赞成中共(但朝鲜在公开场合中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左右逢源,来回摇摆,保证自身的最大利益。[16])苏修这一称号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邓小平和阿利雅分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巴尼亚上台并实行经济改革后才废止不用。
1959年,作为苏联经济改革的一部分,赫鲁晓夫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行“美国商品展览会”,将百事可乐等美国著名商业品牌引进苏联国内与东欧市场,同时与时任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进行“厨房辩论”。[17]赫鲁晓夫在苏联国内的经济改革在1968年勃列日涅夫镇压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后陷入停滞。[18]
勃列日涅夫时期
1979年6月卡特与勃列日涅夫签订《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 1964年,赫鲁晓夫被以不流血政变方式被迫下台,勃列日涅夫取代其出任第一书记,成为最高领导人,他在解除了谢列平等人的威胁之后,跟作为政府首脑的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和作为国家元首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波德戈尔内一起建立了“三驾马车”的集体领导体制。[19]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停滞时代/集权主义的复辟)。在此时期内,苏联的军事实力已经跟上了美国;但是,苏联整体经济水平依然落后于美国。勃列日涅夫为了收买民心,通过推行福利体系来提高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使得苏联人享受到了稍稍次于东德的富裕,但由于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这种福利体系为日后石油贬值后的苏联衰弱埋下了伏笔。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凭藉著强大的军力,对外推行扩张政策,多次在东南亚与南亚引发武装衝突,并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但是在1969年,苏联却与另一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多次发生边境军事衝突,几乎濒临战争的边缘。同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却成为苏联继北约之后的头号敌人。尽管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极力在中东地区扩张,扩大了苏联在中东的势力范围,但当苏联支持的埃及和叙利亚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再次败给以色列之后,借助战后亨利·基辛格在以、阿之间的穿梭外交谈判,哈菲兹·阿萨德领导下的叙利亚开始谋求在美国与苏联之间进行平衡外交,不再专一依赖苏联。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领导下的埃及与苏联彻底闹翻、反目成仇。[20]
进入1970年代,在对市场社会主义掀起批判浪潮的情况下,苏联的经济改革从强调改革传统体制到强调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由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加强对企业的控制,改革重心由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转移到合并企业,建立联合公司。[18]政治上勃列日涅夫结束了赫鲁晓夫的去斯大林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斯大林的形象。[21]但赫氏改革在苏联,以及在东欧的卫星国(傀儡政权),如卡达尔的匈牙利、盖莱克的波兰仍有部分延续,如卡达尔的匈牙利政府在1979年进一步允许把亏损的国营小型工商企业改由职工承包或租给私人经营、把私营企业的合法雇工人数限制放宽到30人、除税收外政府不干预企业资金的流动、允许企业自主在社会上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等等。
1983年,苏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710美元,是美国同时期的三分之一,而其卫星国东德则达到了5670美元,是全世界最富裕的自称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国家。[22]但当苏联在勃列日涅夫命令下入侵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导致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对苏实施粮食禁运后,尤其是在苏联耗费大量财力应对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后,加之苏联石油出口也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落而缩水,苏联人民的日用品消费和副食(如奶酪、黄油)等的采购都受到明显影响,生活质量下降,1985年苏联人民每人每天要耗费2个小时的时间排长队购买食物。戈尔巴乔夫改革也因此开启。[23]
戈尔巴乔夫时期
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其后继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安德罗波夫及契尔年科皆在上任不到两年便病逝。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新任总书记,苏联进入戈尔巴乔夫时期。
戈尔巴乔夫属于改革派。1986年,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受挫,进展缓慢的情况下转向政治改革,在他与他的亲密同僚和朋友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等人共同的集体领导下,苏联在国内开始实行经济重建和开放性政策,在经济上希望彻底抛弃计划经济并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在思想和学术领域主张对苏联政府过去犯下的很多历史污点和历史错误进行清算,平反冤假错案。戈尔巴乔夫和他的智囊雅科夫列夫还提出了“多一份民主,就多一分社会主义”的口号,主张维护和增大苏联人民的民主权利。[24]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随著中央权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包括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等人)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随著「开放性」的日益深入,苏共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时,逐渐失去了民心。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在1930、1940年代流放和打压鞑靼人、车臣人等少数民族行为的强烈谴责,激发了苏联多个少数民族群体强烈地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情绪,1988年鞑靼人在苏联首都莫斯科的抗议示威是苏联的民族关系开始步入剧烈动荡期的标志,也预示着苏联解体和崩溃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25]
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民主化”、“公开性”和“舆论多元化”的口号,戈尔巴乔夫高度评价赫鲁晓夫时期召开的苏共二十大“是对极权主义体制的第一次冲击,是朝社会民主化迈进的第一次尝试”。不过,戈尔巴乔夫认为赫鲁晓夫在揭露斯大林方面还有局限性。1990年7月,苏共第28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清楚地写道:“极权的斯大林体制给国家、人民、党、社会主义思想本身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一体制正在被消除,苏联正在走向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 name="people1"/>
1991年8月19日,苏共党内保守派组成的紧急状态委员会为防止戈尔巴乔夫下放权力导致国家解体而发动政变,被称为八一九事件,他们将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度假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软禁,并试图派兵拘禁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但由于军队倒戈以及民众反对,政变在三天后以失败告终,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均被逮捕并遭到政治清洗,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开始掌握实权,并联合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宣布乌克兰于1991年8月24日独立,苏联开始解体。
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佈苏联共产党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1991年12月8日,他联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以建立一个类似大英国协的架构来取代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陆续离开,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佈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月25日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由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取代。12月26日,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宣告苏联正式解体,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联邦继承了苏联的主要国土、工业设施和军事设施。
地理
苏联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为22,402,200平方公里,覆盖六分之一的地球陆地表面积,与北美洲面积相当。欧洲部分为苏联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占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亚洲部分延伸到太平洋西岸和阿富汗边界而人口较少。苏联横跨11个时区,自东向西横跨10,000公里,自北向南近7,200公里。它有5个气候带:苔原、针叶林、草原、沙漠和山地。
苏联拥有超过60,000公里的边界,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边界,与阿富汗、中国、捷克斯洛伐克、芬兰、匈牙利、伊朗、蒙古、朝鲜、挪威、波兰、罗马尼亚、土耳其接壤,并与美国和加拿大隔海相望。
苏联境内最长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最高峰是高7,495米的共产主义峰(今伊斯梅尔·索莫尼峰),位于塔吉克斯坦。世界上最大的湖——里海和世界上最深的,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也位于苏联。
苏联人口
冷战时期,苏联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次于中国与印度。
苏联人口普查一般安排在逢9的年度,如1939年、1949年、1959年。
苏联的人口:
- 1926年为1.47亿
- 1939年初的统计是1.7亿。
- 1939年9月-1940年国界向西推进了300到400公里,增加了2000多万人口,1940年人口达到了1.94亿。
- 1946年人口为1.67亿。
- 1979年1月17日人口普查为2.655亿人,男女比例467:533。平均家庭人口3.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5。城市人口63%。
- 1988年初人口上升到2.845亿,
- 1991年解体前夕,人口达到峰值2.867亿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2700万人。1920-1924年出生男性是死于战争比例最高的年龄组。1939年这一年龄组有4 685 000人;1949年这一年龄组为2 719 000人,男女比例38:62。其次为1915-1919年出生的年龄组,1939年这一年龄组有4 221 000人;1949年这一年龄组为2 514 000人,男女比例41:59。 1946年总人口中男性占43.6%,1951年为43.4%。
1917年城市人口占18%。1962年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农村人口。
行政区划
苏联名义上近似于联邦制,根据苏联成立宣言和条约,历次苏联宪法所规定:苏联是各主权苏维埃共和国联合的联盟国家,各加盟共和国具有主权国家地位,加盟共和国拥有自己的宪法,还可以自由退出联盟,还有同外国建立外交关系、同外国缔结条约及交换外交和领事代表、参加国际组织的活动的权利(1936年宪法,还规定加盟共和国均有权建立自己的军队)。各加盟共和国间的疆界,须经有关共和国彼此协商并经批淮始可予以变更。加盟共和国下辖的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简称自治共和国|Автономн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АССР)也拥有较大的权利,拥有自己的宪法,自治共和国的领土未经其同意也不得予以变更。[26]因此苏联的行政区范围理应当是由联盟下的各国政府自行独立管理的,乃是国家主权不可侵犯,不过,实际操作上则更多地表现出单一制的国家特点。
解体之前(1989年),全联盟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包括东斯拉夫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波罗的海三国及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下设边疆区和州,全国共有155个州(область)和6个边疆区(Края),在一些加盟共和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按各民族人数多少分别成立自治共和国、自治州和自治专区,全联盟共设有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автономная область),10个自治专区(автономный район)。
这15个加盟共和国和分别是:
宪法顺序 | 加盟共和国 | 苏联1956–1991年时期各加盟共和国地图 | |
---|---|---|---|
1 | [Flag of Russian SFSR.|border | Flag of Russian SFSR]]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 Republics of the USSR. |
2 | Flag of Ukrainian SSR|border | Flag of Ukrainian SSR]]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
3 | [Flag of Byelorussian SSR.|border | Flag of Belarusian SSR]] 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
4 | [Flag of Uzbek SSR.|border | Flag of Uzbekistan SSR]] 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
5 | [Flag of Kazakh SSR.border | Flag of Kazakhstan SSR]]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
6 | [Flag of Georgian SSR.|border | Flag of Georgian SSR]] 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
7 | [Flag of Azerbaijan SSR.|border | Flag of Azerbaijan SSR]] 亚塞拜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
8 | [Flag of Lithuanian SSR.|border | Flag of Lithuanian SSR]]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
9 | [Flag of Moldavian SSR.|border | Flag of Moldovan SSR]] 摩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
10 | border | Flag of Latvian SSR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
11 | [Flag of Kyrgyz SSR.|border | Flag of Kyrgyzstan SSR]] 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
12 | [Flag of Tajik SSR.|border | Flag of Tajikistan SSR]] 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
13 | [Flag of Armenian SSR.|border | Flag of Armenian SSR]] 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
14 | [Flag of Turkmen SSR.|border | Flag of Turkmenistan SSR]] 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
15 | [[Flag of Estonian SSR.border | Flag of Estonian SSR]]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政治
根据苏联宪法的第六条,苏联共产党及其2000万党员是国家的统治核心。每个工厂和集体农庄都要建立党的支部。整个系统的核心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在斯大林时代以后,为了避免权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苏共实行集体领导的原则,谁能够掌握中央委员会的多数票,谁就能掌握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意识形态与外交冲突
苏联声称奉行社会主义,是全世界第一个进入发达状态的社会主义国家。并通过社会主义国家组织-共产国际领导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戏剧性的是,苏联和当时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状态,其中苏联最大的敌人除西方的北约外,另一个头号敌人便是同属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60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军事基地对抗美国太平洋舰队被中国强硬拒绝后,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认为苏联是披着红色外衣的帝国主义而与其展开意识形态论战,后从论战演变为军事冲突。最后以苏联当时最强大的盟友中国倒戈背叛苏联告终,一般研究者也认为中国的倒戈给当时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予以重击,苏联不可避免的解体命运埋下定时炸弹。进而导致了中国将主要敌人从西方转为苏联,并进行防御苏联进攻的三线建设和苏联的远东建设。
实际上苏联在冷战时期除朝鲜战场秘密参与外,即使最危险的古巴导弹危机也并未与西方国家发生过直接军事冲突。然而苏联与中国两个社会主义阵营对抗近三十年间,却发生了严重的珍宝岛武装冲突,将两国推向了战争边缘。虽然苏中两国关系经历巨大变化,但苏联从1949年第一次在联合国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的联合国席位到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的二十多年间,无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关系的好与坏,苏联的态度从坚定、毫无保留的支持到支持但不再提案再到只支持、不发言、不提案,经历了三次不同的转变,这三次转变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关系的变化是分不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俄罗斯)之间恶化了近30年外交关系在苏联解体前的1989年才得以正常化。
政党
苏联共产党的政治局成员属于国家的特权阶级。他们享受专门的医疗保健,可以去特供商店购买免税低价的西方进口奢侈品,住上国家提供的公寓和别墅,有专用的车队和位于马路中央的专用快车道,还有专用的狩猎林区和疗养海滩。他们的子女可以轻易地入党,进入国际关系学院这样的名牌大学深造,并在外交部、外贸部和驻外使馆这些地方找到最好的工作。这个阶层还包括军队、克格勃的首脑,以及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官员。次一等的阶级为工厂厂长、银行经理、地方领导和党支部书记这样的人物。他们控制物资的分配和地方的特权。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在斯大林时代最低。这也是和当时苏联的国内外处境有关的。赫鲁雪夫时代,苏联与美国展开了和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竞赛,民众的生活开始有所好转。布里兹涅夫提出了「全民党」、「全民国家」的概念,国内的政治斗争不再牵涉到普通民众,并且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政府提供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房租非常便宜,每月只需几卢布,其中还包括了供热费、电话费和水费。很多人都能去黑海度假,或者领著政府补贴在疗养院裡休养。这是苏联模式的福利国家概念。虽然没有多少消费品可卖,但是物价也比较低。但是与北欧的福利国家不同,苏联的福利政策并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其财政保障,因此造成了后布里兹涅夫时代的经济困难。苏联宪法为就业提供了保障,因此人们觉得不一定非得去上班不可。贪污、盗窃和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现象非常普遍,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布里兹涅夫时代的后半部分被称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
秘密警察
斯大林时期的党内斗争,失败者被迁到边远地区担任无足轻重的职务。对于持不同政见者,视其影响力的高低,採取流放出国或者关入特殊精神病院的惩罚。普通民众中的政治犯则像刑事罪犯一样关入监狱和劳改营。克格勃是苏联恐怖特务统治的代名词,它有70多万僱员,和差不多同等数目的告密者。KGB的势力在国内渗透到了各个阶层和各个部门。事实上,「克格勃」这个词如今已经成了秘密警察恐怖统治的代名词。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他的继任者赫鲁晓夫宣布停止秘密警察制度,但秘密警察依然大规模存在于苏联以及其位于东欧的卫星国境内。而克格勃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才停止运作。
苏联政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戈巴契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有显著变化,戈巴契夫提出了改革与新思维,力图从根本上用全新的思路审视社会主义道路,并摆脱斯大林模式留给苏联的一切不合理的遗产。1987年戈巴契夫在苏共中央一月全会的报告中指出,「改革的实质是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社会全面民主化」是苏联「现行政治制度变革的纲领」;改革的目的是「使社会主义具有最现代化的社会组织形式,最充分地揭示我们制度的人道主义性质」。1990年7月苏共二十八大通过「纲领性声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一般认为,戈巴契夫的政治思想跟民主社会主义非常接近,并且从原则上摒弃了斯大林主义。
随著苏联解体,标志了苏联最终摆脱了史达林主义的束缚,并且为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政治体制
苏联政治结构[27][28][29][30] | ||||||
---|---|---|---|---|---|---|
1922年—1936年 | 1936年—1946年 | 1946年—1988年 | 1988年—1990年3月14日 | 1990年3月14日—1990年12月26日 | 1990年12月26日—1991年12月26日 | |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 苏联苏维埃代表大会 | 苏联最高苏维埃 | 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 |||
最高立法、检察机关 |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 |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 苏联最高苏维埃 (自1990年起仅行使立法和检察权)
| |||
闭会期间最高立法、检察机关 |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 | |||||
最高行政机关 | 苏联人民委员会 | 苏联部长会议 | 苏联部长会议 | 苏联部长内阁 |
最高领导人
- 苏联最高领导人列表|苏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列表:
任次 | 姓名 | 肖像 | 任期始于 | 任期终于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备注 | ||||||||||||||||||||||||||||||||||||||||||||||||||||
---|---|---|---|---|---|---|---|---|---|---|---|---|---|---|---|---|---|---|---|---|---|---|---|---|---|---|---|---|---|---|---|---|---|---|---|---|---|---|---|---|---|---|---|---|---|---|---|---|---|---|---|---|---|---|---|---|---|---|---|
1 |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 [Lenin loc ggbain. | 1917年11月8日 | 1924年1月21日 |
与苏联同盟的亚洲国家:
非洲苏联在非洲都有零星的同盟国,这些同盟国主要集中在南非洲,以及东非洲。 在苏联势力范围内或与苏联同盟的非洲国家:
美洲苏联在中美洲亦有同盟国,主要是引发古巴危机的古巴,古巴革命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并与美国断交。此外,拉美不少政权曾为是社会主义政权,如智利的阿连德、尼加拉瓜的奥尔特加。奥尔特加在1979年领导尼加拉瓜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的桑解阵政权后,陷入内战,苏联亦有参与。 这些国家大部份都在苏联中后期、共产主义政权结束、苏联瓦解及冷战结束时与苏联脱离关系。 经济苏联在冷战期间,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直到20世纪80年代被日本超过。但与实行资本主义及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不同,其经济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的,国家垄断生产资料。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方式对经济实行控制和调整。在1928年至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佔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苏联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但是苏联的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甚合理。事关国防的军事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和航天工业非常发达,其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事关民生的轻工业和农业则相对落后。 苏联的主要工业地带集中在莫斯科、列宁格勒、顿巴斯、乌拉尔山脉等地区。次要的工业地区包括波罗的海沿岸、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窝瓦河)中下游。苏联的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和国家调控,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规格和价格都由隶属于中央和各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的国民经济委员会规定。 在沙俄时代,俄罗斯是欧洲的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但是由于20世纪30年代推行农业集体化和消灭「富农」的政策对农业生产的毁灭性破坏,苏联的粮食一直不能自给自足。苏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末期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农业生产以集体农庄为基本单位,通过隶属于集体农庄机械站的拖拉机、汽车和联合收割机实行机械化播种与耕作。 苏联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其他重要作物还有甜菜、棉花、马铃薯、玉米、烟草。高加索地区有咖啡和甘蔗等经济作物。 通过经济互助委员会,苏联对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殖民地式的掠夺性贸易,低价进口原材料,高价出售製成品。这也是导致东欧国家的人民对苏联产生不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苏联经济改革的一部分,总理赫鲁晓夫1959年在首都莫斯科举行了“美国商品展览会”,将百事可乐等美国著名商业品牌引进苏联国内与东欧市场,同时与时任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进行了“厨房辩论”。< name="autogenerated2005"/>赫鲁晓夫在苏联国内所进行的经济改革在1968年勃列日涅夫镇压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后陷入停滞。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对市场社会主义掀起批判浪潮的情况下,苏联的经济改革从强调改革传统体制变为强调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由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加强对企业的控制,改革重心由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转移到合并企业,建立联合公司。< name="autogenerated1"/>但改革在东欧的苏联卫星国,如卡达尔的匈牙利、盖莱克的波兰仍有延续。如卡达尔的匈牙利政府在1979年进一步允许把亏损的国营小型工商企业改由职工承包或租给私人经营、把私营企业的合法雇工人数限制放宽到30人、除税收外政府不干预企业资金的流动、允许企业自主在社会上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等等。< name="autogenerated3"/>但当勃列日涅夫下令入侵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后,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对苏实施粮食禁运。而在苏联耗费大量财力应对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后,加之苏联石油出口也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落而缩水,苏联人民的副食(如奶酪、黄油)采购和日用品消费都开始受到明显影响,生活质量下降。1985年苏联人民每人每天要耗费两个小时的时间排长队购买食物。戈尔巴乔夫改革也因此开启。< name="baidu1"/> 教育科技苏联的教育普及率非常高,在全国实行十年制义务教育,并基本消除了文盲。苏联著名的大学有莫斯科大学、国立帕特里斯·卢蒙巴人民友谊大学(苏联解体之后更名为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列宁格勒大学(苏联解体之后更名为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哈尔科夫大学、基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 苏联科学研究中心是苏联科学院。作家机构为苏联作家协会。官方通讯社为塔斯社。苏联共产党机关报为真理报,其他主要报刊还有消息报、共青团真理报、文学报、劳动报、红星报等。 苏联科学技术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
文化苏联的文学、艺术、电影、出版工作由苏联共产党完全控制,在避免批评政治、作品经过审查的情况下允许自由创作。但是所谓「消极」、「颓废」的作品(相当于西方的先锋派艺术)受到限制和被禁止。但这并未阻止苏联时代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仍然取得了伟大成就,例如,诗人叶塞宁,阿赫玛托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和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小说家肖洛霍夫,导演塔可夫斯基,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舞蹈家乌兰诺娃等等,他们中许多人不仅在苏联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苏联的文化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在十月革命后的第一个十年氛围相对自由,艺术家们运用不同风格进行试验,以创作出独特的苏维埃艺术。列宁同时希望艺术能为俄罗斯人民所理解。而另一方面,上百名知识分子、作家和艺术家被流放或被处决,并将他们的作品查禁,例如叶夫根尼·扎米亚京和尼古拉·古米廖夫。[31] 政府鼓励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一些实验性质的作品被大量创作出来。此时比较活跃的作家有马雅科夫斯基和高尔基。由于电影对识字不多的人群具有巨大影响力,故政府鼓励电影创作,此时艾森施泰因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随后在斯大林时期,苏联文化主要为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其他的艺术流派受到了严重的打压。许多作家也被监禁并处决。[32] 1950年代后期到1960年代早期为赫鲁晓夫的政策缓和时期,审查大幅减少。此时的苏联文化更为关注个人生活,一些实验性质的创作又重新被允许,此时出现了一些批评角度的作品。政府更放松了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调,一些小说的主人公转而更关注自身生活的问题而不是建设社会主义,一些不同政见的地下小说也被创作出来。在建筑风格方面,赫鲁晓夫时期的建筑更重视功能性的设计而舍弃了斯大林时期繁复的装饰。 1980年代后期,随着戈尔巴乔夫提出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艺术领域和媒体的言论自由进一步扩大。[33] 体育苏联在大型国际综合运动会的成绩:
假日苏联主要有八个公立假日,其他假日与公立假日合计约30个。
注释参考文献引用
来源
外部链接参见
Template:Soviet Union topics 苏联加盟共和国 {{Navboxes |
1870年4月22日
title = 国际组织成员 | list1 =
{{UNSC {{JHH Template:华沙条约组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