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彬州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彬州市(旧称“邠县”,1964年改称“彬县”)在中国陕西省西部、泾河中游,是咸阳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渭北塬,南距咸阳120公里,北距甘肃平凉160公里,是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总面积为1202平方公里,辖1街道办事处,8镇,共24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60万亩;2013年人口为35.5万人。

1913年,废州设邠县;1964年09月,改为彬县;2018年05月,撤销彬县,设立县级彬州市[1]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此地属豳国。秦置漆县,属内史。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初设新平郡,辖漆县、鹑觚县等;自此,这里一直有州、县两级政权设置。隋朝,新平郡~度被撤,改设“新平县”,后又恢复郡制。唐时,改新平郡为豳州,初辖新平、三水、永寿、宜禄4县;开元十三年(725年),改“豳州”为“邠州”,并沿袭至清末。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裁州设县,称邠县。

国共内战中期,邠县地处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陕甘宁边区的南部边沿地带。1935年8月,成立正栒邠革命委员会,领导甘肃正宁县陕西栒邑县和邠县的永乐、曹家店地区的革命斗争;1936年1月,正栒邠革命委员会易名新正县苏维埃政府。1947年10月,邠县县政府成立,隶属关中分区;1949年5月,边区政府设“邠县分区”,辖邠县、栒邑、永寿、长武、醴泉、乾县、麟游7县;7月24日,中共夺取邠县全境政权。

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后,1950年5月,撤销“邠县分区”,邠县隶属宝鸡专区;1956年,改为省辖县;1958年,实行大县建制时,长武、栒邑并入邠县,直属省政府;1961年8月,撤销大县建制,恢复原邠县,改属咸阳地区行政公署。1964年,施行汉字简化后,改称彬县。1983年4月,咸阳地区改为省辖咸阳市,彬县成为咸阳市属县。201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彬县,设立县级彬州市,由陕西省直辖,咸阳市代管。

行政区划

彬州市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

城关街道、北极镇、新民镇、龙高镇、永乐镇、义门镇、水口镇、韩家镇和太峪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彬州市位于陕西省渭北高原西部、咸阳市西北部,介于东经107°49′~108°22′、北纬34°51′~35°17′之间。东邻旬邑淳化县,以龙高乡梁家村及金池沟为界;西连长武县甘肃灵台县,以安华沟和车家庄乡的冢子坡为界;南靠永寿、麟游县,以拜家河、沟渠头沟和底店乡的南坪为界;北与甘肃省正宁县接壤,以四郎河为界。城市距西安市150公里、咸阳市120公里。

地貌地形

彬州市属陇东黄土高原塬梁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泾河自西北向东南斜贯中部,将彬州分割成东北、西南两塬夹川道的地貌格局,两个塬体均向泾河下游倾斜。塬面破碎,沟壑密布。有大小沟壑4089条,其中干沟12条,沟壑面积639.59平方公里,占彬州总面积的54.1%,可谓“山大沟多塬窄长,二山五沟三份田”。

土壤分类

彬州市土壤有5个土类,9个亚类,17个土属,37个土种。主要有黑垆土、黄绵土、红土、淤土、潮土,随地形变化,土壤呈带状和区域性的、有规律的分布。

气候特征

彬州市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寒暑极端、四季分明的特点。冬季主要受蒙古高压影响,降水稀少,寒冷干燥且漫长。春季蒙古高压逐渐衰退,热带暖气团逐渐北进,气温回升快,降水增多,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变化多端,易出现“倒春寒”,大风、霜冻等天气。夏季主要受到热带高压影响,气候较热,多雷阵雨,并伴有大风或冰雹,夏末常有伏旱。秋季蒙古高压逐渐加强,副热带高压开始南退,北方冷空气南下时受秦岭山系阻挡,移动迟缓,故秋季多连阴雨,气候凉爽湿润,但有霜冻为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彬州市矿产资源主要包括能源矿产化工矿产、建材类矿产共计10种,为煤、煤层气、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硫铁矿、肥料用有机质页岩陶瓷 粘土、建筑用砂石、砖瓦用粘土等,是陕西省以煤为主的能源矿产地彬长煤矿区的一部分。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55.81亿吨,其中保有资源储量54.39亿吨,占咸阳市保有资源储量107.34亿吨的50.67%,是陕西省重要的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之一。其中探明储量5亿吨以上的井田和勘查区包括彬长矿区大佛寺井田10.69亿吨,雅店勘查区6.37亿吨,小庄勘查区11.61亿吨,文家坡勘查区7.28亿吨,胡家河井田6.80亿吨。

植被资源

彬州市林业用地45.5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5.6%。其中:林地(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和苗圃)1.39万亩,占林业用地的71%;宜林地13.21万亩,占林业用地的29%。人均有林地1.13亩。天然林3430亩,占有林地1.1%;人工林31.05万亩,占有林地98.9%。有林地中,防护林占51.4%、用材林占14.6%、经济林占34%。防护、用材林主要树种为刺槐和杨树,分别占防护、用材林总面积的92.7%和2.3%,次为油松泡桐山杏侧柏杜梨、椿、楸等。

动物资源

彬州市由于缺少大面积森林,在野生动物中以家室、农田、沟壑为栖息的啮齿类动物占优势,有小家鼠,黑线姬鼠黑线仓鼠大仓鼠鼢鼠瞎老鼠)、达吾尔黄鼠岩松鼠格里猫)等。

属食肉目的兽类有豹(近年少见)、野狐黄鼬黄鼠狼)、青鼬(黄)等。以食草类、农作物、果类和有害昆虫为主的有、狍(黄羊)、野猪野兔蝙蝠大耳蝠等。

在农田、村落、山坡、沟谷常见的有喜鹊灰喜鹊红嘴山鸦秃鼻乌鸦白颈鸦野鸽麻雀、环颈雉(野鸡)、石鸡(呱啦鸡)等。

常见的留鸟有戴胜啄木鸟凤头百灵、普通䴓等,捕食昆虫,对农、林有益。

夏季来这里繁殖的有杜鹃布谷鸟)、燕子(紫燕、马燕)、灰鹡鸽红尾伯劳黑枕黄鹂灰掠鸟、北红尾鸲等农林益鸟。

越冬鸟类有豆雁(大雁)、赤麻鸭(黄鸭)、绿头鸭大鸨(地鹝)。

常见猛禽有老鹰(鹅老)、大(花豹)、红脚隼(青鹰)、鹞子鸱枭猫头鹰(杏猴)。

有害昆虫有蛴螬金针虫蚜虫蝼蛄红蜘蛛麦秆蝇吸浆虫地老虎金龟子蓟马玉米螟高粱条螟粟灰螟粘虫盲椿象蓝条甲菜茎象甲白菜蝇芜青叶蜂菜青虫油菜叶甲小菜蛾纹银夜蛾豆象甘兰夜蛾豆荚螟桃小食心虫蟋蟀炸蜢蚂蚁簸箕虫等。

益昆虫有赤眼蜂螳螂(桑螵蛸)、瓢虫草蛉虫等,为“害虫天敌”。还有湿湿虫萤火虫蜗牛地蝼蝼(土内造窝觅食)。

境内还生存着爬行两栖动物,有无蹼壁虎蟾蜍丽斑麻蜥(俗名蛇齿子)、青蛙。还有节枝动物螃蟹蜈蚣蚰蜓蜘蛛蝎子以及环节动物蚯蚓等。

水资源

彬州市有水库4座,总库容为918万立方米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29.77万人。水利供水工程总供水量3698万立方米,其中向农业供水576万立方米,工业供水799万立方米,城乡居民生活供水1461万立方米,城镇公共供水518万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344万立方米。

人口民族

2018年末常住人口33.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8万人。出生率9.51‰,死亡率6.06‰,自然增长率为3.45‰。

2018年末户籍总户数99513户、364039人。

彬州市境内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回族彝族满族等少数民族。

交通

G70 福银高速、 312国道、 342国道、306省道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西平铁路过境。

经济概况

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彬县被定位为三级城市,属咸阳市的“次区域中心城市”。

2018年生产总值(GDP)217.11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6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8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41.57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比重为8.5 :72.3 :19.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65531元,比上年增长1.1%,按年平均汇率约合9903美元。

科技事业

2018年全市登记各类技术合同6项,合同成交总额1.86亿元。全年申请专利5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5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1件。

教育事业

2018年全市拥有普通高中2所,专任教师381人,招生人数1528人,在校学生4598人,毕业人数1974人。普通初中18所,专任教师841人,招生人数3972人,在校学生10536人,毕业人数2501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97%。

2018年高考一本上线395人,二本上线937人(含一本、不含体育艺术类)。

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125人,招生人数1013人,在校学生1913人,毕业人数457人。

2018年小学81所,专任教师1375人,招生人数5055人,在校学生27471人。幼儿园66所,专任教师648人,在园幼儿1504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25人,在校残疾儿童114人。

第五届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原图链接来自新浪网图片

文化事业

2018年全市拥有影剧院1个,国家一级图书馆1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拍摄本土道德题材电影一部。年内新购图书22种5283册,累计纸质图书藏量22.62万册,电子图书藏量35万册。接待读者13.8万人次,流通图书4.1万册次。

2018年为6个镇综合文体中心和85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发体育健身器材150多套,价值450多万元,做到村级体育健身器材全覆盖。

体育事业

2018年举办了第五届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省十六运圣火传递、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篮球赛、2018南北女排对抗赛、丝绸之旅首届马戏艺术节、咸阳市扶贫小戏巡演、2018元宵节社火展演、全国广场舞彬州市“体彩杯”基层展演等大型活动共计25场次,参与人数7.7万人次。

历史文化

社火

起源于先周时期的祭祀社神活动。最初的社火表演含有很大的娱神成分。流传数千年后,娱神成分不断削弱,艺术成分不断增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火的娱神成分进一步减少,而艺术成分进一步增多,已成为一项新的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但一些传统的形式得以保留,譬如扮演“春官”,以“催春朝社”为宗旨。社火排练多在岁末年初,演出一般在元宵节前后,社火是总称,按“故事”分为社火竹马两种,社火为白天“故事”,竹马为晚间“故事”。白天“故事”主要有马故事、抬亭、车亭、高跷等;晚间“故事”主要有耍竹马、跑旱船舞龙灯舞狮子等。

彬州民间刺绣的样式或形象保留着上古先民的遗风,如阴历端午节儿童佩戴的“疥毒子”(蛙形香包,上绣“五毒”,包括蜘蛛蝎虎蜈蚣),形象和喻义与原始民俗、历法有关。据《诗经·豳风》中“衮衣绣裳”句,说明彬县民间刺绣的历史最晚也在西周以前。如今,在彬州的香庙乡、龙高镇,北塬、南塬一带的很多偏远乡村,依然保留着很多刺绣服饰,最有特点的是裹肚、兔鞋、猪鞋,常见村童穿着。彬州民间刺绣绝大多数仅为生活中的艺术,并没有受到市场冲击,因而生活味淳正,地方特色突出[2]

特产美食

大觐枣

在彬州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诗·豳风》中有“八月剥枣”诗句。明诗云:“百年生聚滋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杀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树龄300年以上的大觐枣药用极高,自古以来为历代贡品。大觐枣色泽鲜艳,个大核小,皮薄肉厚,味甜汁浓,营养丰富。鲜果含糖量20.6%,干果含糖量78.43%,含蛋白质1.2~2.3%,脂肪0.2~0.4%,并含有铁、钙、磷等矿物质,为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每100克中含维生素D3000毫克,营养成份高于其他枣类。大觐枣重鲜果单果最重达50克,素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之美誉。

彬州梨

原名“老遗生”梨,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彬县分布广泛。5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新品种并在今太峪镇姚联村(曹村自然村)培育、制种、嫁接并向全县推广种植。主栽品种以酥梨为主,到2003年彬县彬州梨栽植面积2.3万亩,年产量2.8万吨。彬州梨单果重300~500克,最大的500克以上,素以果面鲜黄、果皮薄、果肉白、果核小、汁多无渣、酸甜适口、香甜浓郁而驰名省内外,为历代贡品。经测定,彬州梨含可溶性固形物13~14%,硬度13.5磅[3]

柿子

不但色泽鲜艳、滋味甘美,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每100克柿子含糖量达到15-20%,蛋白质0.7克,钙10毫克,磷19毫克,维生素c16毫克,并含有钾、铁、钠、镁、碘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同时,柿蒂,柿霜柿叶均可入药,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天然保健食品。

红富士

主要种植区在北极塬、新民塬和龙高镇都属于高海拔区域种植,由于该地区昼夜温差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使得苹果个大甘甜,,而且营养价值高,果皮中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助消化,而且苹果中近一半的维生素C也紧贴果皮部位,并且抗氧化作用较其他水果蔬菜都高,同时果皮可以抑制齿垢的酶活性及口腔内细菌的生长,能保护牙齿。果肉内富有Ca、Fe、蛋白质等人体所需营养物质。

彬州御面

又称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其色纯如玉,味美筋甜,清香爽口。以其制作方法称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称为“玉面”,以其为宫中贡品而称为“御面”。

制作方法是:取上乘精粉适量,拌匀揉成面团,将面团放于凉水盆中反复揉洗,直到洗净面筋为止。再将洗出的面水过箩沉淀,在凉快干净处沉淀一夜。第二天滤掉在上面的清水,把粉浆用小火在锅内提炼成团,人工搓成小块、笼蒸一小时后出锅,用饴络床压制成粉条状。或用文火在锅里边搅边炼,炼成半熟为宜,再揉成细长条,置于笼内蒸熟。然后缓缓晾冷,用锋刃片切成极薄的片,佐以蒜泥、姜末、陈醋、精盐香油,即可食用。御面筋光柔软,光滑爽口。2003年4月,彬州制作的御面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4]

桂花蜂糕

是彬州市地方传统民间小吃。用小麦蜂蜜做成。原料是,按普通小麦面粉1000克、蜂蜜400克、菜籽油150克比例配料并加入糖桂花、鸡蛋等。制作方法是:先发酵“起面”,再加碱,加干面粉,蜂蜜、清油揉和成团或条状,经反复加温发酵后,使面团软而不流,倒在垫有面饼状底衬的蒸笼上,加热蒸熟。出笼冷却后,切成菱形小块,即可食用。蜂糕状如蛋糕,甜酥绵软,冷食如酥,热食如饴。

旅游名胜

金池革命旧址

位于龙高镇金池村,是解放前中共彬县委员会、彬县县政府驻地。建国前,这里是中共彬旬工委、赤水县委、关中地委等党组织在彬县活动的中心,也是在这里,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陕甘宁游击队经常活动,在彬县人民中播下了革命火种;也是在这里,彬县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军民认真开展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以及文化、教育等各项活动,巩固、发展、壮大彬县地区党组织,为全面接管彬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年9月份正式启动金池革命旧址修复工作,期间共走访历任县级领导11人、各界知情人士350多人,收集各类展品400多件、照片300多幅、文字史料4万多字,制作展板300多块,加固维修窑洞15孔,周围保护范围3000平方米,完成投资400万元。

修复后的金池革命旧址分为三个自然展区:一区为办公区,8孔窑洞,坐北向南5孔窑洞,最西端1孔为时任县委书记任君顺居住和办公地,坐西向东3孔窑洞,中间1孔为时任县长张效良居住和办公地,其余为机关工作人员居住和办公地。二区为革命历史展区,4孔窑洞,按照历史分期,分4个单元布展。三区为生活区,3孔窑洞,主要再现革命战争年代县委、县政府的后勤保障情况。修复后的金池革命旧址已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

大佛寺石窟

位于彬州市城西十公里的西兰路旁,寺窟始凿于北朝,大规模开凿于唐初,贞观二年(628年)∶基本建成,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他指挥的彬州浅水原大战和五龙阪大战中阵亡将士而建,起名应福寺。北宋改名庆寿寺。明以来俗称大佛寺,以阿弥陀佛造像高大精美而得名。

大佛寺因山起刹,雕石成像,共130多个石窟,错落有致地分布于约400米长的立体崖面上。共有佛龛446处,造像1980余尊,分为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四部分,曾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

“大佛窟”是全寺的中心,也是该寺最大的洞窟。窟平面成半圆形,径约34米,高31米。窟内有一佛二菩萨石胎泥塑像3尊。阿弥陀佛(俗称大佛)倚崖居中,高20米,肩宽13米、手高4.5米、指长2米,宝石蓝髻护顶,秀眉慈目,跌坐于莲台之上。大佛头像后有2道圆形雕刻花边、7尊浮雕坐佛,附近散布着19个飞天。被誉为陕西丝绸之路第一大佛。

豳州驿

位于彬州市的南大门太峪镇,这里交通便利、青山延绵、田园秀美,集人文精华,揽天地形胜,于2015年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并已逐步发展成为彬县城美丽的后花园。豳州驿景区总占地面积176亩,含40亩太平湖水系、80亩果香花海园林公园和3871㎡的商业风情街[5]

石龙窝

位于彬州市城北5公里处的瑶池头村龙王沟内。相传周代有石龙飞卧于此,故得名。其景色以清幽著称,夏季,“瀑布落自崖端,晴雨飞于四壁”,隆冬,悬崖峭壁上缀满冰乳,晶莹剔透。旧时每逢天旱,士民多于此处祈雨,据传屡有灵验,故又称“龙窝灵雨”,为古邠十二景之一。

侍郎湖森林公园

位于彬州市城南40公里处的底店镇牛北村,是由于山体滑坡形成的天然聚湫。湖面面积370亩,平均水深13米,最深处可达18米,总库容约166万立方米,是陕西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美誉。根据县志记载,侍郎湖形成于明嘉靖三十四年的关中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目录》的记载:“秦晋相交,地忽大震,五岳动摇,陵谷变迁。”这次的关中大地震几乎是山河改观,陵谷变迁,沧海成桑田。

太峪草莓基地

位于太峪镇南庄村,由海升集团旗下陕西超越农业有限公司投资9600万元建设。基地占地面积1000亩,包括草莓种植900亩(高架无土栽培300亩、陆地栽培600亩),盆栽树莓100亩,致力打造中国最大夏季草莓鲜供及加工基地。

龟蛇山

位于彬州市龙高镇富仁村泾河岸边,从北边塬面俯瞰,两道山梁奔入泾河,酷似龟、蛇。相传泾河黑龙天性叛逆脾气暴躁,经常让人给他上贡,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骚扰两岸居民,人民叫苦不迭。后来公刘避桀居豳,营建都邑,拓荒垦田,降服了黑龙,才使得风调雨顺,人民丰衣足食。但是黑龙内心不服,一直伺机造反。他等到公刘死后入葬,便立即发动洪水企图淹没公刘墓,幸亏有上游~公里处的伏龙山顽强抵挡,才保住公刘墓。公刘在世发展农业造福人民的事迹感动了上天,为了保护他的墓冢,天庭派下龟、蛇、牛头、马面等各路神仙下凡,化作山岭保护长眠于此的公刘,于是就有了龟蛇山、牛头马面山、蝎子山等在泾河两岸依次排开,犬牙交错,曲曲折折,无论黑龙怎么折腾,泾水自古到今都无法危机到公刘墓。因龟蛇合体即为玄武,故又名玄武神山。

太极湾

位于陕西咸阳彬州市太峪镇,彬州市城东南方向12公里的新堡子乡姚联村(曹村~自然村),泾河大拐弯处,距泾河源头210公里。这里山环水绕,河流在峡谷间曲折迂回,左冲右突,河流湍急,呈明显的下游特征,造就了一个天造地设的阴阳太极图案,形似太极,故得名太极湾。

豳风泾河大桥

南起城中山街北段与纬一路十字,向北跨越滨河大道、河堤路、泾河、福银高速,与国道342平交,向西接创业大道,向东接火车站大街,终点接湫彬公路。全长1569米,其中桥梁长830米,宽32米,双向六车道,两端引线长739米,总投资1.85亿元。

花果山

位于彬州市西五公里的水帘村。南北朝时期,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这里留下佛像石窟群,号称“九曲十八洞”。唐玄藏西天取经时曾途经这里,后人依附“西游”故事,称此地为孙悟空故乡。,并在此塑西游人物,传西游故事。

彬县开元寺塔:位于彬州区,又称“雷峰塔”,俗称“彬县塔”,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

著名人物

陶谷,(903年~970年)字秀实,邠州新平人,北宋著名文人。

张增道,晚清进士。

李鸿超民国时期教育家,后去台湾继续从事教育。

王兆瑞,男,生于1934年3月,小章乡西堡村人,少将军衔。

城市荣誉

2017年12月,彬州荣获2017年陕西省全民健身示范县。

2017年12月,彬州荣获“年度全域旅游创新奖”。

彬州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卫生县城、全国第三届青少年普法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审计宣传先进单位、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第二届全国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展示活动“标准化优秀”称号、全国红十字会宣传先进单位、全国妇女新闻宣传阵地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全民健身示范县、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全省旅游创新奖、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等中省市荣誉160多项,承办省市各类现场会10多次。

2018年6月5日,彬州市被全国普法办公室表彰为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2018年6月,彬州市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优秀单位。

城市排名

2018年8月,煤炭工业网公布2017年全国原煤产量千万吨以上县市名单,彬州市原煤产量3454.15万吨,排第12名。

2018年10月,彬州入选“2018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98名。

视频

彬州市 相关视频

你好!彬州市
8月里的,彬州侍郎湖,你还记得吗
彬州市南大街夜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