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铁路管理局组织编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台湾铁路管理局组织编制 |
---|
![]()
|
台湾铁路管理局组织编制,于台湾光复初期,台湾铁路之经营与管理由中央政府委托台湾省政府代管经营,34年成立台湾铁路管理委员会,37年成立台湾铁路管理局,88年7月1日起隶属交通部。[1]
目录
组织简介
- 台湾铁路管理局于局长下置副局长3人、总工程司及主任秘书各1人襄助局长处理局务,并设有运务处、工务处、机务处、电务处、企划处、材料处、行政处、秘书室、主计室、人事室、政风室、劳工安全卫生室、员工训练中心等13个编制单位与营运安全处、秘书处、专案工程处、资产开发中心、附业营运中心、特种防护团、法规小组、客服中心及北、中、南、东区训练中心筹备处等12个任务编组单位及货运服务总所、餐旅服务总所2个直属机构。
- 局外设厂、段、中心、所、队等43个分支机构。[2]
局本部
- 局长
- 副局长
- 主任秘书
- 总工程司
- 副总工程司
- 专门委员
秘书室
- 主任(主秘兼)
- 副主任
第一科
- 科长
- 总务
- 文书
- 文献室
- 图书室
第二科
- 科长
- 视察
- 工程管理股
- 公文管理
第三科
- 科长
- 国会联络室
- 新闻联络室
人事室
- 主任
- 副主任
- 视察
第一科
- 科长
- 任免
- 试务办公室
- 编制
- 人事
第二科
- 科长
- 奖惩
- 劳工
- 勤训
- 总务
第三科
- 科长
- 退休抚恤
- 待遇福利
- 资料
会计室
- 会计主任
- 副主任2名
- 视察
第一科
- 科长
- 视察
- 财务规划
- 预算编审
- 文书
- 档案
- 人事
第二科
- 科长
- 视察(科长室)
- 视察(查帐室)
- 视察(东区)
- 视察(南区)
- 综核
- 料款
- 薪费
- 工款
- 经费
- 营收
第三科
- 科长
- 视察
- 帐务
- 传票仓库
- 决算
- 材料帐
- 财产帐
- 查核室
第四科
- 科长
- 视察
- 调查统计
- 营运统计
- 公务统计
- 统计编审
中部办公室
- 办公室
政风室
- 主任
第一科
- 科长
- 政风综合
- 机密维护
- 设施维护
- 行政考核
- 文书管理
第二科
- 科长
- 反贪
- 防贪
- 阳光法案
- 公务员伦理规范
第三科
- 科长
- 肃贪
- 检举专线
运务处
台铁运务处为台湾铁路管理局主要对外营收单位,其主要执掌为台铁所有客运及货运业务。
- 处长
- 副处长
综核科
- 科长
- 视察
- 考核
- 总务
- 文书
- 图书室
- 稽核
- 物料
- 物料仓库
运转科
- 科长
- 考核
- 保安
- 事故处理
- 设备
营业科
- 科长
- 视察
- 规划
- 自动售票机
- 业务
- 服务
- 旅客洽询申诉专线(营业)
- 客座股
- 票调中心
综合调度所
原称调度总所
- 所长
- 副所长
- 人事主任
- 综合组
- 客车组
- 货车组
- 特运
- 配车台
- 一台
- 二台
- 行车组
- 计画组
- 机车值班
- 客车值班
- 货车值班
- 综合台
- 第一台
- 第二台
- 第三台
- 第四台
- 第五台
- 行车值班
行车控制中心
台北车站大楼4楼南侧
- 主任
- 领班控制台
- 北 面向行车第四~第八台
- 中 面向行车第九~第十三台
- 南 面向行车第十四~第十五台
- 东 面向行车第一~第三台
- 机车控制台
- 北 面向行车第四~第八台
- 中 面向行车第九~第十三台
- 南 面向行车第十四~第十五台
- 东 面向行车第一~第三台
- 号志控制台
- 行车控制台
- 文康室
- 旅客资讯台
- 旅客服务中心
- 旅客洽询申诉专线(行车)
票务中心
- 主任
- 票据印制
- 软票、印制房
- 庶务
- 票据供应
- 票据仓库
- 人事管理员(票务)
运务段
- 高雄运务段
- 组织含嘉义车班组、高雄车班组、特等站1站、一等站7站、二等站7站、三等站16站、简易站15站、招呼站11站,共计57站。
本段辖区:北自云林县林内站南至屏东县枋野站及其分歧沙仑支线,里程共计266.1公里。
- 组织含嘉义车班组、高雄车班组、特等站1站、一等站7站、二等站7站、三等站16站、简易站15站、招呼站11站,共计57站。
- 宜兰运务段
- 组织含宜兰车班组、一等站3站、二等站5站、三等站11站、简易站9站、招呼站11站,共38站。
本段辖区:宜兰线(暖暖─苏澳)及其分歧之平溪、深澳支线,北回线(苏澳新─汉本),营运里程共计159.3公里。
- 组织含宜兰车班组、一等站3站、二等站5站、三等站11站、简易站9站、招呼站11站,共38站。
- 花莲运务段
- 组织含花莲车班组、特等站1站、一等站2站、二等站2站、三等站21站、简易站10站、招呼站5站,共计40站。
本段辖区:北起花莲县(最北端)和平站,南至台东县(最南端)古庄站(含花莲港线),全长271.6公里。
- 组织含花莲车班组、特等站1站、一等站2站、二等站2站、三等站21站、简易站10站、招呼站5站,共计40站。
车班组
- 基隆车班组
- 主任
- 副主任
- 总务
- 基隆行车人员宿舍
- 车班值班休息室
- 台北车班组
- 主任
- 副主任
- 总务
- 行车人员宿舍
- 备品仓库
- 新竹车班组
- 主任
- 副主任
- 总务
- 新竹行车人员寄宿舍
- 彰化车班组
- 主任
- 副主任
- 总务
- 补票机𢑥集连线
- 彰化行车人员寄宿舍
- 嘉义车班组
- 主任
- 副主任
- 总务行车人员寄宿舍
- 嘉义
- 高雄车班组
- 主任
- 副主任
- 总务
- 派班室
- 高雄行车人员宿舍
- 高雄港行车人员寄宿舍
- 台东新行车人员宿舍
- 宜兰车班组
- 主任
- 副主任
- 花莲车班组
- 主任
- 副主任
- 车班行车人员宿舍
- 花莲行车人员寄宿舍
- 台东行车人员寄宿舍
各地车站
车站等级
台铁各车站,系依照业务情形(含营业进款、客运业务量、货运业务量、车站所在地环境(运转及行车)等四项因素)评定等级。 目前分为以下等级及种类:
- 特等站:依照车站业务情形,评分标准在90分以上,并经抄陈主管机关备查者。所谓“业务情形”包含了营运进款、客运业务、货运业务、运转及行车等因素。
- 一等站:依照车站业务情形,按评分标准在55分以上、90分以下,并经抄陈主管机关备查者。
- 二等站:依照车站业务情形,按评分标准在25分以上、55分以下,并经抄陈主管机关备查者。
- 三等站:依照车站业务情形,按评分标准在25分以下,并经抄陈主管机关备查者。
- 简易站:客运量稀少、设备简单、派有站员而无站长及行车副站长之车站。
- 甲种简易站:于CTC或自动闭塞区间,客运量稀少,派有行车副站长值勤者,可办理行车业务,且行车就地控制盘设在该站内。
- 乙种简易站:于CTC或自动闭塞区间,客运量稀少,不派行车副站长,仅设有候车月台;可办理行车业务,但行车就地控制盘不在该站内,而设在其所属管理站。
- 丙种简易站:于单线简易联动闭塞区间,或电气路牌闭塞区间派有行车副站长值勤者,可办理行车业务。
- 招呼站:为仅设有候车月台而无站员之车站。
- 号志站:办理行车运转,而不办理客货营业之站场。
- 编组站:专办列车编组及车辆调移之站场。
- 调车场:专办列车调度及车辆调移之站场。
车站
- 特等站:4个
- 一等站:28个
- 二等站:24个
- 三等站:74个
- 简易站:42个车站(括弧为其管理站)
- 纵贯线北段:三坑(基隆)、百福(七堵)、五堵(汐止)、汐科(汐止)、浮洲(板桥)、北新竹(新竹)
- 台中线:泰安(后里)、栗林(台中)、头家厝(台中)、松竹(台中)、太原(台中)、精武(台中)、五权(台中)、大庆(台中)、乌日(新乌日)
- 纵贯线南段:大村(员林)、嘉北(嘉义)、水上(嘉义)、柳营(新营)、南科(善化)、大桥(台南)、仁德(中洲)、左营(新左营)、内惟(高雄)、鼓山(高雄)、三块厝(高雄)
- 屏东线:民族(高雄)、科工馆(高雄)、正义(凤山)、后庄(凤山)、竹田(潮州)
- 宜兰线:牡丹(双溪)、大溪(头城)
- 平溪线:平溪(瑞芳)、菁桐(瑞芳)
- 内湾线:千甲(竹东)、新庄(竹东)
- 集集线:集集(二水)、水里(二水)、车埕(二水)*
- 沙仑线:长荣大学(中洲)
- 台东线:林荣新光(凤林)
- 甲种简易站:15个车站(括弧为其管理站)
- 乙种简易站:7个车站(括弧为其管理站)
- 丙种简易站:2个车站(括弧为其管理站)
- 招呼站:41个(括弧为其管理站)
- 纵贯线北段:新富(富冈)、崎顶(竹南)
- 海岸线:谈文(竹南)、龙港(后龙)
- 台中线:造桥(竹南)、丰富(苗栗)、南势(苗栗)
- 纵贯线南段:永靖(员林)、石榴(斗六)、石龟(斗南)、拔林(隆田)
- 屏东线:六块厝(屏东)、归来(屏东)、麟洛(屏东)、崁顶(潮州)、镇安(南州)、东海(枋寮)
- 南回线:内狮(加禄)、枋山(加禄)
- 宜兰线:暖暖(瑞芳)、石城(头城)、外澳(头城)、顶埔(礁溪)、中里(罗东)、新马(苏澳新)
- 北回线:武塔(南澳)
- 台东线:平和(寿丰)、大富(富源)、瑞和(瑞源)
- 平溪线:大华(瑞芳)、望古(瑞芳)、岭脚(瑞芳)
- 内湾线:上员(竹东)、荣华(竹东)、横山(竹东)、合兴(竹东)、富贵(竹东)
- 集集线:源泉(二水)、龙泉(二水)
- 深澳线:海科馆(瑞芳)、八斗子(瑞芳)
- 号志站:7个(括弧为其管理站)
车站等级沿革
- 2001年3月15日起,南回线枋山站由三等站降为简易站,并指定由加禄站管理。
- 2001年6月1日起,北回线武塔站由三等站降为甲种简易站,并指定由南澳站管理。
- 2001年7月16日起,平溪线十分站由三等站改为丙种简易站,并指定由瑞芳站管理;平溪线沿线各站(大华、望古、岭脚、平溪、菁桐)同日起改由瑞芳站管理。
- 2001年9月1日起,内湾线九赞头站由三等站降为乙种简易站,并指定由竹东站管理;合兴、南河、内湾三站同日起改由竹东站管理。
- 2002年6月1日起,南回线泷溪、康乐二站由三等站降为甲种简易站;泷溪站指定由大武站管理,康乐站指定由台东站管理;同日纵贯线五堵站由三等站降为简易站,并指定由汐止站管理。
- 2002年8月13日起,纵贯线北回归线站(甲种简易站)裁撤。
- 2002年10月4日起,纵贯线新设大桥站(简易站,由台南站管理),位于基隆起350.5公里处(永康=台南间),距永康站3.9公里,距台南站2.5公里。
- 2002年11月22日起,台中线新设太原站(简易站,由台中站管理),位于基隆起189.2公里处(潭子=台中间),距潭子站5.1公里,距台中站4.1公里。
- 2002年12月18日起,北回线永春站(招呼站)裁撤。
- 2003年5月9日起,纵贯线新设三坑站(简易站,由基隆站管理),位于基隆起1.3公里处(基隆=八堵间),距基隆站1.3公里,距八堵站2.4公里。
- 2003年6月13日起,北回线武塔站由甲种简易站降为招呼站。
- 2003年7月1日起,纵贯线南港站由一等站降为二等站。
- 2003年7月16日起,屏东线佳冬站由三等站降为甲种简易站,并指定由枋寮站管理;东海站(招呼站)同日起改由枋寮站管理。
- 2003年8月23日起,花东线瑞北站(招呼站)裁撤。
- 2003年10月10日起,内湾线南河站更名为富贵站。
- 2004年2月1日起,宜兰线贡寮、四城二站由三等站降为甲种简易站;贡寮站指定由双溪站管理,四城站指定由宜兰站管理。
- 2004年9月6日起,宜兰线大里站由三等站降为甲种简易站,并指定由头城站管理;石城站(招呼站)原由大里站管理,同日起改由头城站管理;顶埔站(简易站)原由头城站管理,自同日起改由礁溪站管理。
- 2005年1月16日起,宜兰线顶埔站由简易站降为招呼站。
- 2005年8月10日起,纵贯线南港调车场(一等站)裁撤。
- 2005年9月5日起,纵贯线新设嘉北站(简易站,由嘉义站管理),位于基隆起289.2公里处(民雄=嘉义间),距嘉义站2.6公里,距民雄站6.8公里;地址:嘉义市东区忠孝路539之3号(现地址改为:嘉义市东区后湖里保健街110号)。
- 2006年4月4日起,纵贯线新设大村站(简易站,由员林站管理),位于基隆起222.1公里处(花坛=员林间),距员林站3.5公里,距花坛站4.6公里;地址:彰化县大村乡过沟村福进路100号。
- 2006年7月1日起,南回线多良站(招呼站)裁撤。
- 2006年8月1日起,纵贯线大湖站由二等站降为三等站。
- 2006年10月27日起,纵贯线新设新左营站(一等站),位于基隆起397.4公里处(楠梓=左营间),距楠梓站5.1公里,距左营站1.9公里;地址:高雄市左营区菜公路1号(现地址改为:高雄市左营区站前北路1号)。
- 2006年11月1日起,纵贯线左营站由一等站降为简易站,并指定由新左营站管理。
- 2006年12月1日起,台中线新设新乌日站(三等站),位于基隆起201.6公里处(乌日=成功间),距乌日站0.8公里,距成功站2.7公里;台中线乌日站由三等站降为简易站,并指定由新乌日站管理;南回线枋山站由简易站降为招呼站。
- 2007年1月2日起,纵贯线八堵站由一等站降为二等站。
- 2007年3月30日起,花东线安通站(招呼站)裁撤。
- 2007年4月16日起,内湾线九赞头站由丙种简易站调整为简易站。
- 2007年5月8日起,纵贯线新设百福站(简易站,由七堵站管理),位于基隆起8.3公里处(七堵=五堵间),距七堵站2.7公里,距五堵站3.6公里。
- 2007年12月30日起,纵贯线新设汐科站(简易站,由汐止站管理),位于基隆起14.6公里处(汐止=南港间),距汐止站1.5公里,距南港站4.1公里。
- 2008年3月27日起,花东线海端站由三等站降为乙种简易站,并指定由关山站管理。
- 2008年4月1日起,海岸线谈文站由甲种简易站降为招呼站。
- 2008年5月15日起,集集线浊水站由招呼站提升为丙种简易站;集集线车埕站由招呼站提升为简易站。
- 2008年12月16日起,纵贯线高雄港站(一等站)裁撤;前镇车场原由高雄港站管理,自同日起改由高雄站管理。
- 2008年12月25日起,纵贯线拔林站由简易站降为招呼站。
- 2009年7月13日起,纵贯线鼓山站(三等站)改建地下化,暂停营运。
- 2010年7月14日起,纵贯线新增南科站(简易站,由善化站管理),位于基隆起337.1公里处(善化=新市间),距善化站4.6公里,距新市站4.7公里。
- 2010年10月1日起,纵贯线中洲站由三等站提升为二等站。
- 2011年1月2日起,沙仑线新增长荣大学站(简易站,由中洲站管理)、沙仑站(乙种简易站,由中洲站管理)。
- 2011年9月2日起,纵贯线新增浮洲站(简易站,由板桥站管理),位于基隆起38.0公里处,距板桥站2.5公里,距树林站2.7公里。
- 2011年11月11日起,纵贯线新增北新竹站(简易站,由新竹站管理);内湾线新增世博(千甲)站(简易站,由新竹站管理)、竹科(新庄)站(简易站,由新竹站管理);六家线新增六家站(乙种简易站,由竹东站管理)。
- 2011年11月11日起,内湾线内湾.九赞头二站由简易站调整为乙种简易站;竹中站由招呼站提升为甲种简易站。
- 2012年9月28日起,纵贯线新增北湖站(甲种简易站,由湖口站管理),位于基隆起87.1公里处(富冈=湖口间),距富冈站3.2公里,距湖口站2.5公里。
- 2012年12月28日起,林口线所有的车站(招呼/货运站)裁撤。
- 2013年1月25日起,内湾线世博(千甲)站更名为千甲站、竹科(新庄)站更名为新庄站。
- 2013年6月27日起,花东线月美站(招呼站)裁撤。
- 2013年11月14日起,花东线溪口站(招呼站)裁撤。
- 2014年1月9日起,深澳线新增海科馆站(招呼站,由瑞芳站管理)。
- 2014年1月10日起,纵贯线新增仁德站(简易站,由中洲站管理),位于基隆起362.2公里处(保安=中洲间),距保安站1.4公里,距中洲站2.6公里。
- 2014年7月17日起 宜兰线中里站(招呼站)管理站由二结站改为罗东站。
- 2014年7月18日起,宜兰线苏澳站由一等站降为二等站;苏澳新站由二等站升为一等站。
- 2014年7月19日起,北回线花莲站由一等站升为特等站。
- 2014年7月31日起,台中线新乌日站由三等站升为二等站。
- 2015年9月1日起,屏东线潮州站由三等站升为一等站。
- 2016年5月12日起,纵贯线南港站由二等站升回一等站。
- 2016年6月29日起,纵贯线新增三姓桥站(简易站,由新竹站管理)。
- 2016年9月10日起,配合高铁苗栗站开通,提供站外转乘,丰富站由招呼站提升为简易站。
- 2016年12月28日起,深澳线八斗子站复驶(招呼站,由瑞芳站管理)。
- 2017年9月6日起,纵贯线新增新富车站(招呼站,由富冈站管理)。
- 2018年7月10日起,花东线林荣车站复驶,因由新光集团出资复站,故更名林荣新光车站(简易站,由凤林站管理)
- 2018年10月14日:高雄市区铁路地下化第一阶段完工通车,新增美术馆、民族、科工馆、正义四座地下车站。复兴号列车只行驶到潮州车站,以北由莒光号列车取代。
- 2018年10月28日,台中都会区铁路高架捷运化计画第二阶段完工,增设栗林、头家厝、松竹、精武、五权五座高架车站。
工务处
机务处
该处业务职掌主要负责台铁铁路车辆运转检修及司机员服勤管理。
- 综核科
- 行车技术科
- 车辆技术研考科
- 车辆科
- 工事科
机厂
为办理机、客、内燃车及货物车辆之修理、制造事项设立,机厂底下各设技术、工作、材料三组、总务室及劳工安全卫生室, 并得视业务需要分设各类工场。
- 台北机厂
- 技术组
- 工作组
- 材料组
- 总务室
- 劳工安全卫生室
- 柴电机车工场
- 回转机工场
- 电力机车工场
- 电子研修工场
- 工机工场
- 组件工场
- 转向架工场
- 电机工场
- 客车工场
- 电联车工场
- 研发工场
- 人事室
- 主计室
- 政风室
- 高雄机厂
- 工作组
- 技术组
- 材料组
- 总务室
- 人事室
- 会计室
- 政风室
- 劳工安全卫生室
- 第一工场
- 第二工场
- 第三工场
- 第四工场
- 花莲机厂
- 总务室
- 工程组
- 第一工场(引擎、变速机、空压机、冷却器)
- 第二工场(转向架、车轮)
- 第三工场(发电机)
- 第四工场(材料)
- 劳工安全卫生室
- 会计室
- 人事管理员
机务段
检车段
电务处
电务段
电力段
行政处
- 文档科
- 事务科
- 出纳科
- 防护科
材料处
企划处
- 综核科
- 企研科
- 地权科
- 开发科
- 资讯中心
餐旅服务总所
货运服务总所
货运服务所
阿里山森林铁路管理处
- 2018年6月30日,该管理处结束运作并转移给林务局,由后继机关阿里山林业铁路及文化资产管理处运作。
其它单位
- 法规小组
- 铁路工会
- 员工训练中心 地址:台北市北投区公馆路83号
- 劳安室
- 员工福利委员会
- 劳工教育
特种防护团
- 局本部紧急应变中心(灾害应变中心)
- 北区紧急应变小组
- 台北区联合办事处(紧急应变小组)
- 七堵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台北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树林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桃园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新竹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中区紧急应变小组
- 台中区联合办事处(紧急应变小组)
- 苗栗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大甲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台中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彰化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二水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南区紧急应变小组
- 高雄区联合办事处(紧急应变小组)
- 斗六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嘉义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台南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高雄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宜兰区紧急应变小组
- 宜兰区联合办事处(紧急应变小组)
- 瑞芳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宜兰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苏澳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东区紧急应变小组
- 花莲区联合办事处(紧急应变小组)
- 花莲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玉里地区紧急应变小组
- 台东地区紧急应变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