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洛陽市(pinyin|Luòyáng,郵政式拼音:Loya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中原地區,中國四大古都之一,現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絲綢之路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城市,也是國務院認定的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聯合國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稱號< name="sjmc"/>。洛陽自夏朝開始,前後有十三個正統朝代以其為都,擁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來源請求|reason=洛陽建都史民間爭議較多,建議給出權威並得到廣泛認可的依據}}。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禮樂,兩漢文章,魏晉風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陽城在歷史的長河中數度興廢,活躍在文明中心長達數千年,與國家與民族的命運始終相依。[1]
洛陽位於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謂「陽」,故名洛陽,又稱雒陽、洛邑、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兩水,也稱伊洛。洛陽地處中原,境內山川縱橫,西依崤山,由函谷關通關中平原,東臨嵩岳,北靠太行與黃河之險,南望伏牛、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之說。洛陽以其四面環山、八關都邑的地理優勢,成為歷代帝王青睞之所;也因其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為古往今來的水陸交通要地。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中國」一詞最初便是指古代洛陽地區。[2]沿洛水自東向西的洛河兩岸,於不足30公里的範圍內,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東周王城、漢魏洛陽故城和隋唐洛陽城五大都城遺址,人稱「五都貫洛」。都城遺址分布之密集,聯繫之密切,時間跨度之大,舉世罕見。
現代的洛陽以龍門石窟、白馬寺和關林等歷史名勝,牡丹、水席、杜康酒等傳統文化,以及二里頭遺址、漢魏洛陽故城和隋唐洛陽城等國家大遺址而聞名,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陽有三項六處世界文化遺產,其遺產數量在中國城市中僅次於北京。洛陽有5A級景區四項五處,位居全國地級市前列。洛陽是首批經中國國務院批淮的享有地方立法權的13個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業城市和優秀旅遊城市,也是首批中國創新型試點城市,中原經濟區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3]洛陽全境總面積15,230平方公里,現下轄八縣一市六區,截止2015年,洛陽市中心市區建成面積達209平方公里。[4]根據中國國務院2012年批淮的《洛陽市城市總體規劃》,到2020年,中心城區人口達到285萬人,中心城區面積將達614平方公里,[5]逐步把洛陽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友好、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6]2016年,國務院相繼批覆《洛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一期建設規劃》、設立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洛陽片區,千年古都又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目錄
- 1 歷史
- 2 新石器時代——人猿相揖別
- 3 二里頭文化——東亞青銅潮
- 4 二里崗文化——分界夏與商
- 5 周公定鼎——禮樂出中原
- 6 平王東遷——名義上的天子
- 7 秦漢一統——三川郡和河南郡
- 8 光武中興——古典時期的絲路起點
- 9 魏晉風度——世家大族的洛京時代
- 10 北魏遷洛——征服和滲透
- 11 隋朝東都——大運河的中樞
- 12 大唐神都——中古時期的世界中心
- 13 北宋西京——名士養老的宜居之城
- 14 金朝蒙古——遊牧鐵蹄和滾滾黃河
- 15 明朝清朝——商隊和會館
- 16 近代——中原重鎮、抗日前線
- 17 當代——老工業基地、中原副中心
- 18 自然地理
- 19 地理
- 20 氣候
- 21 自然資源
- 22 政治
- 23 現任領導
- 24 行政區劃
- 25 人口
- 26 文化
- 27 文學
- 28 牡丹
- 29 牡丹名園
- 30 著名典故
- 31 文化輻射
- 32 對中國地名的影響
- 33 對日本城市的影響
- 34 節會
- 35 戲曲
- 36 飲食
- 37 經濟
- 38 農業
- 39 工業
- 40 服務業
- 41 交通
- 42 航空
- 43 鐵路
- 44 公路
- 45 城市軌道交通
- 46 教育科研
- 47 旅遊名勝
- 48 著名人物
- 49 城市榮譽
- 50 友好城市
- 51 參考文獻
- 52 外部鏈接
- 53 鏈接
- 54 參考文獻
歷史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核心發祥地,華夏、中華、中土、中國、中原、中州等稱謂均源自於古老的洛陽城和河洛文明。元代以前,洛陽長期被認為是中國的天然法定都城Template:來源請求,大一統的王朝多以洛陽為首都或陪都,割據政權也均以進入洛陽作為逐鹿的目標和自身正統性的象徵,這一時期的洛陽歷史承載了中國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元代以後因戰亂和政治經濟中心的轉移,洛陽地位有所下降,退化為中部地區一個普通縣的水平,這一時期的洛陽歷史折射了中國各地方在農業社會晚期的普遍狀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洛陽人口數量、城市規模和工商業發展都有較大的飛躍,成為以重工業製造和歷史文化旅遊聞名的重要城市,這一時期的洛陽歷史反映了一個內陸城市的現代化建設歷程。
傳說時代和半信史
相傳在文字發明之前,伏羲治理天下,在洛陽孟津黃河邊觀察了背負圖點的祥獸「龍馬」,從中獲得啟示,進而創立了陰陽、四象、八卦,這就是「龍馬負圖」的傳說。「河圖」成為傳說中華夏先民從蒙昧走入啟蒙的標誌,伏羲也因此被尊奉為人文始祖。
黃帝的曾孫帝嚳定都於亳(相傳今洛陽偃師)。共工氏頭撞不周山,天柱折斷,大地傾斜,帝嚳下令火正吳回帶兵平亂,放逐共工氏到幽州。相傳帝嚳品德崇高,深受百姓的愛戴。帝嚳生了四個兒子:后稷封到西方,是周朝的始祖,契封到東方,是商朝的始祖,摯和堯在帝嚳之後相繼為帝。
帝堯晚年洪水滔天,四岳舉薦崇伯鯀(相傳封地在今洛陽嵩縣)治水,九年沒有成功。帝堯在羽山處死了鯀,任用鯀的兒子禹接替。禹觀察洛河裡神龜背上的圖案「洛書」受到啟發,治水成功,成為天下共主。大禹治水的過程記載在《尚書·禹貢》,當時的已知世界被劃分為九州,洛陽屬禹貢九州的豫州,居其他八州之中央。「豫」是安逸舒適的意思。
禹死後,他的兒子啟取得了權力。有扈氏不服,率領部族討伐啟,大戰於甘(相傳在今洛陽西南)。啟在戰前作《甘誓》,稱他的權力是「恭行天」的,這便是中國君權神授的濫觴。啟擊敗有扈氏,從此禪讓制被世襲製取代,古代文獻中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開始。
啟的兒子太康的國都在斟鄩。太康只顧遊玩,不理政事,夏部族權威削弱。東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領羿,率軍遷至夏的屬地窮石(相傳在今洛陽南),與當地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窮氏,並趁太康在外遊玩時奪取了夏政。太康的五個弟弟被趕到洛汭(洛水匯入黃河處),作《五子之歌》,敘失國之事,表達中國原始的政治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太康的後人少康聯合方國部落消滅有窮氏,後世稱「少康中興」。一種傳說少康就是杜康,在逃亡期間發明了用糧食釀酒的方法,被尊為酒祖。
夏的都城多次遷移,桀時才又回到斟鄩。史書記載桀是位昏庸好色的君王,暴虐民眾,大興土木,使得諸侯叛離。東方商部落的首領湯,此時是專為夏王室征伐的方伯,史書稱讚他修德愛民、寬厚仁慈。諸侯紛紛棄桀歸湯,湯也藉機網羅人才。有莘氏(相傳今洛陽伊川)不滿桀的統治,與商湯聯姻,伊尹作為陪嫁的奴隸接近商湯,得到重視,被授予天下之政[注 26]。湯派伊尹到夏廷朝貢,潛入觀察夏地的動靜,並不斷討伐親夏的屬國,「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羽翼豐滿後,湯會集諸侯盟國,宣告與夏作戰,與桀在鳴條(今洛陽附近)決戰。桀戰敗逃至南巢。滅夏後,湯在夏都斟鄩附近營建都城西亳以監視夏的遺民。
夏代以及夏商交替時期的歷史撲朔迷離,迄今並未發現當時的文字佐證。根據後來眾多史料記載,夏都斟鄩和商都西亳的位置大致都在洛陽盆地:《今本竹書紀年》曰:「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史記正義》云:「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須於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史記·吳起列傳》言:「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國語·周語》載:「昔伊洛竭而夏亡。」《漢書·地理志》說:「屍鄉,殷湯所都。」《水經注》說:「亳,本帝嚳之墟,在《禹貢》豫州河、洛之間,今河南偃師城西二十里屍鄉亭是也。」《括地誌》說:「河南偃師為西亳,帝嚳及湯所都。」
三皇五帝的傳說、夏代和商代前期的半信史,是關於洛陽的最早資料,正在不斷地與最新考古成果相印證。
新石器時代——人猿相揖別
洛陽博物館珍藏的 Bronze tripod juc.是二里頭出土的銅爵,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河洛地區的先民在距今10000年左右,步入了新石器時代。這一時期洛陽一帶人口急劇增多,氣候由濕潤轉向乾旱,生存在這裡的大象、犀牛、水牛已經滅絕,大片的黃土覆蓋了草原和叢林。洛陽的新石器時代遺存十分豐富,目前發現的有200餘處,主要分布在黃河兩岸以及伊、洛、纏、澗流域,包含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的堆積,層次清晰,且有明顯的連續性。[7]
裴李崗文化是迄今洛陽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類型,距今約9000年到7000年,主要遺址有偃師高崖和宮家窯等。當時已經懂得畜牧和耕種。人們會在田裡種植小米,又會在家裡養豬。房屋均為半地穴式建築。陶器多為手制,以紅陶和灰陶為主,石器以磨製為主,有紋飾的器物較少。裴李崗文化亦是現時中國已知的最早陶器文化。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的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文化,距今約7000年到5000年。1921年瑞典地質學者安特生在洛陽附近的仰韶村首次發現彩陶文化,成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發源。洛陽分布有孟津妯娌遺址、洛陽王灣、史家灣、孫旗屯、矬李遺址等。這時已出現發達的磨製石器和精緻的骨器。陶器多是手制或輪制,主要呈紅色,常有彩繪圖案或織物紋路。彩陶是仰韶文化最明顯的特徵。當時人已經習得魚獵和編織。村落有一定的布局,村外有墓地和窯場,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
龍山文化是繼仰韶文化之後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以表面飾有繩紋與籃紋的黑陶為主要特徵。洛陽附近的龍山文化遺址分布稠密,在伊、洛、纏、澗沿岸的分布幾乎與當今的村落相當。目前發現的重要遺址有:廟底溝、煤山、王灣、孫旗屯、小潘溝、高崖等遺址。當時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有比較發達的畜牧業。制玉水平有了很大的改進,種類豐富、琢磨精緻、造型優美。同時,占卜等巫術活動亦較為盛行。當時已經進入了父權制社會,私有財產已經出現,開始跨入階級社會門檻。
二里頭文化——東亞青銅潮
龍山時代末期,黃河流域城邦林立,猶如滿天星斗。研究表明,黃河在公元前2050±150年有過一次大變道,由東流(山東入海)轉為北流(河北、天津入海)。這次洪水泛濫影響到中下游諸多互不相干的氏族部落,其中對下游的影響比中游要大,下游的龍山文化在這個時期出現文明退化現象,城郭規模縮減,制陶技術退化。而中游的龍山文化以嵩山、洛河為中心開始掘起,被認為是二里頭文化的雛形。大洪水改變了黃河中下游城邦林立的格局,治水需要一個諸族聽命的中央權力來領導,為中國進入國家文明提供了契機與條件。
1959年,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率隊在豫西進行「夏墟」調查時,在洛陽偃師二里頭村發現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遺址,碳14測定遺址距今大約3800-3500年。二里頭遺址規模之大是遠古黃河流域前所未見的,也是同期考古文化中沒有的。這裡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宮殿群、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中國最早的車轍、中國最早的官營手工作坊區、中國最早的鑄銅作坊和綠松石器作坊、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群等,還發現有繪刻於陶器上的陶紋,疑似象形文字的雛形。考古發掘表明,與此同時,興盛一時的中原周邊地區的各支文化先後走向衰落,到了公元前1750年前後,中原龍山文化的城址和大型中心聚落也紛紛退出歷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二里頭文化在極短的時間內吸收了各區域的文明因素,以洛陽盆地為依託最終掘起。二里頭文化的分布範圍首次突破了地理單元的制約,幾乎遍布於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二里頭文化的元素向四圍輻射的範圍更遠大於此。
二里頭是「最早的中國」——東亞大陸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家。整個東亞大陸從沒有中心、沒有核心文化,過渡到出現一個高度發達的核心文化,二里頭正好處於這個從多元到一體的歷史轉折點上。從「滿天星斗」到「眾星捧月」,河洛地區在東亞率先步入青銅時代和國家文明。
二里崗文化——分界夏與商
198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隊在洛陽偃師縣城西屍鄉溝發現了一處規模宏大的二里崗文化城址,迄今探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宮城三重城垣,宮殿建築群密集分布於宮城的中、南部。城址內發現有城門、道路、居址等遺蹟,並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青銅器、玉器等遺物,既有大型宮殿建築,又有軍事防禦設施,具備了早期都城的規模和特點。碳14測定其年代約在公元前1550年至公元前1300年間,屬於二里崗文化。這一時期,二里崗文化不僅迅速覆蓋了二里頭文化的分布區,而且分布範圍進一步擴大,聚落形態和社會結構都有極大的飛躍,其城郭布局有濃烈的軍事攻防色彩。根據不同文化層的堆積關係,加之甲骨文的出現已經完全驗證了商朝世系並推出大致年代,現在主流觀點認為它是商朝初期的都城。
考古發掘表明,約公元前1550年左右,二里崗文化深入洛陽盆地,擊敗並取代二里頭文化,偃師商城的興起和二里頭遺址的衰落基本同時。3500年前,在洛陽盆地可能發生了史書中的那次「殷革夏命」。約公元前1300年,偃師商城衰落。隨着文字的出現,洛陽步入信史時代。
周公定鼎——禮樂出中原
商朝中後期,西方周部落利用農耕優勢逐漸強大起來。周武王趁商國力衰弱,於盟津(今洛陽孟津縣會盟鎮黃河渡口)召集西夷諸侯會師盟誓,渡過黃河滅掉了商朝。伯夷和叔齊不滿武王以下犯上,加上自己世為商臣,以食周粟為恥,隱居於洛陽偃師首陽山採薇而食,最終餓死。
武王克殷時,就有在天下之中的伊水、洛水流域營造新都的想法。武王死後,周公旦輔佐年少的成王。為了鞏固周朝在東方的統治,先派召公奭到伊水、洛水流域查看山川地勢,而後由周公旦在古時稱郟的地方營建新的國都洛邑(今洛陽市纏河兩岸),纏水以西名王城,居住周人,纏水以東名成周,居住殷商遺民,並將象徵最高權力的九鼎放置在那裡,史稱定鼎洛邑。洛邑是中國第一座國家層面詳細規劃建設的都城,所依據的三禮圖是中國最早的城市規劃圖,極大影響着後來各個朝代的城市建設。方格網城市的理念在當時十分先進。成周洛邑建成後成為東方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周天子在此接受諸侯朝貢,並設「成周八師」以征討東夷、淮夷與南蠻。
周天子以宗周鎬京及成周洛邑為西土與東土的政治與交通中心,兩京展開連成的千里土地劃為周王畿,由周天子直轄。西周初年,召公奭留守宗周輔佐周成王,周公旦留守成周掌控東土,史稱「分陝而治」。歷代周天子都要效仿先祖興畋狩之禮,在成周洛邑會見諸侯。1963年出土的青銅器何尊,銘文記述成王繼承武王遺志,營建洛邑之事:「唯王初,遷宅於成周」,「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
周公在洛邑制禮作樂。禮用來分別尊卑,確立等級制度,而樂則用來化解因為禮的等級化、秩序化引起的對立和矛盾。禮樂制度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一起,構成了西周時期的社會制度,也為後來儒家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基礎,由此衍生的物質文明及精神文明皆深刻地影響着後世。
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周南》和《王風》是周王畿洛邑附近民間詩歌的代表:《關雎》、《采葛》等篇向世人傾訴着古代洛陽人的綿綿情思;《螽斯》、《桃夭》等篇表達了古代洛陽人的婚姻家庭觀念和子孫昌隆的願望;《黍離》表達了古代洛陽人面對興廢滄桑的感慨;《君子於役》描繪了先秦時代洛陽中下層人民的生活畫面。《小雅》和《大雅》的一部分,是居住在洛邑的王室及公卿大夫所作的正式詩歌。
老子曾在洛陽管理周室的藏書及檔案,學問日深,聲名日響。孔子就赴洛陽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史稱「入周問禮」。《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兩位大思想家在洛陽歷史性的會面,啟發了儒家學說的誕生。後來因周王室內亂,老子辭職歸隱,騎青牛向西遊歷。在洛陽西郊的函谷關被關令尹喜[6]求留,留下五千言《道德經》飄然而去。洛陽是儒家和道家兩大學說的啟蒙之地。
萇弘學識淵博,在周王室負責觀測天象、推演曆法、占卜凶吉。前518年,孔子到洛陽拜訪萇弘,向其請教音樂的知識,史稱「訪弘問樂」。受萇弘的啟發,孔子次年前往齊國聆聽了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儒家六藝中「樂以發和」思想即源於萇弘。萇弘忠於周王室,死的悲壯冤屈,長眠於邙山腳下(今洛陽偃師化碧村),傳說其血三年化為碧玉,後常用「萇弘化碧」稱頌為國捐軀之士。
平王東遷——名義上的天子
西周中期以後國勢漸衰,和四周方國陷入長期戰爭。周厲王時,東方淮夷侵入伊水、洛水一帶,逼近成周洛邑。前819年,周宣王在成周洛邑大會諸侯,使衰落的周王室權威得到恢復。前816年,周宣王派虢季子白率軍,在洛水北岸大敗獫允,斬首500人,俘獲50人。此戰為西周解除了獫允之患,周宣王在太廟為虢季子白舉行了隆重的表彰,虢季子白特別製造銅盤來紀念這件事情。「虢季子白盤」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周平王依賴諸侯國遷移周民到洛邑。此時周王喪失西半部王畿的土地和人口,需要諸侯供給糧食,僅留有天下共主的虛名。洛邑附近的鄭國掌控王政大權,屢次挑戰周室威嚴。前720年,為緩和矛盾,周鄭互相交換人質。《左傳》認為這是「禮崩樂壞」的縮影。前707年,周桓王率軍伐鄭,被箭射傷,此後周天子再也無力阻止諸侯間的戰爭。前694年,周公黑肩與王子克作亂未成,周莊王殺黑肩,王子克出奔。前675年,五大夫作亂,立王子頹,周惠王出奔。最後仰賴諸侯協助平亂,鄭國獲得虎牢以東的土地。前652年,周襄王在齊桓公的支持下即位,齊桓公受封為霸主。前636年,王子帶帶領狄人攻擊洛邑,周襄王出奔。次年晉文公出兵殺王子帶,迎接周襄王返回洛邑復位。前632年,晉文公召周襄王踐土會盟,周室權威盡失,晉文公稱霸。周襄王去世時,王畿已縮小,周室無錢安葬。前606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今洛陽伊川縣、嵩縣),進軍到洛邑南郊,詢問九鼎的輕重,受封霸主稱號撤兵回國。前520年,王子朝擊敗周悼王,占領王城。周悼王去世後,晉國扶持周敬王對抗王子朝,萇弘主持在纏水以東擴建成周給周敬王居住,東西兩王分據王畿。前516年,晉趙鞅出兵支持周敬王,周王畿再度統一。春秋時代,周王室只能控制洛邑附近,王室內亂不斷,諸侯相互征伐,外又有四方夷狄入侵。春秋五霸以「尊王攘夷」為號召,聯合諸侯抵禦夷狄,以洛邑為中心的華夏文明得以存續。
戰國時期,封建等級宗法制度已蕩然無存。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認韓、趙、魏為諸侯,司馬光認為這是禮制崩壞的一件大事。前370年,齊威王到洛陽朝見周烈王,是數百年來的唯一也是最後一次。周王畿進一步縮小,前440年,周考王封其弟姬揭於王畿(今洛陽),建西周國。前367年,趙國與韓國扶持建立東周國(今洛陽東鞏義市),周王畿遂分裂,周天子成為無地之王,居東周國。周赧王時,東周公不願供養,周赧王只能依靠西周公,遷居王城。
東周時期,今天洛陽市行政區劃內的其他土地大部分屬於晉國和韓國,南部伏牛熊耳山區屬於陸渾之戎。宜陽縣在韓滅鄭之前是韓國的首都。
戰國後期,列國互相吞併的戰爭已白熱化。洛陽人蘇秦,拜鬼谷子為師學習縱橫之術,學成後遊說關東各國,提出合縱抗秦的戰略思想,任聯盟「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軍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蘇秦死後,合縱聯盟被張儀的連橫戰略瓦解。秦武王計劃進取周王城洛陽。他對甘茂說,我想乘着垂帷掛幔的車子,一睹周天子王城的輝煌。如果能滿足這個願望,即使死去也心滿意足。甘茂遂對韓國發動宜陽之戰。前307年,秦軍攻克宜陽,斬首六萬,打通前往周王城洛陽的道路。秦武王率領百輛戰車到達王城(今洛陽王城公園附近),與孟說比賽舉鼎,折斷脛骨而死。前256年,秦將軍摎伐韓、趙,西周君驚恐,聯繫諸侯,出兵伊闕抵禦秦軍。秦軍攻入王城,奪九鼎,西周國滅亡。前249年,秦相國呂不韋攻入鞏,東周國亡。至此周朝僅有的象徵性統治徹底消滅,洛陽被納入秦國版圖。
秦漢一統——三川郡和河南郡
秦王政初年,相國呂不韋被封為文信侯,采邑洛陽十萬戶。他在成周的基礎上進行大規模營建,修築了南宮,使之成為秦滅六國的東方戰略基地。呂不韋和他的食客編撰《呂氏春秋》,留下「一字千金」的典故。秦在河洛地區設立三川郡,郡治在洛陽東的滎陽,兼併六國後,丞相李斯的長子李由擔任三川郡守。
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反秦,周文的前鋒部隊經三川郡向秦地進軍,號稱十萬人,戰車千乘,破函谷關,給秦朝造成一次沉痛的打擊。因後援不力,最後在洛陽西的澠池戰敗。前208年,項羽率楚軍西進,攻克三川郡,斬李由,進入函谷關。項羽封申陽為河南王,都洛陽,不久被漢王劉邦吞併,改設河南郡,治洛陽。劉邦與項羽在洛陽東的滎陽、成皋一線,展開了多年的拉鋸戰,兩軍對峙的界河鴻溝被稱為楚河漢界。最終劉邦戰勝項羽。
洛陽在漢初是全國第一大城市。前202年,劉邦稱帝,定都洛陽,在南宮宴請群臣,討論項羽失敗而自己成功的原因,並提出「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的人才觀。劉邦接受婁敬和張良的勸說遷都關中,仍常居洛陽處理政務。西漢時期在洛陽建設了武庫和敖倉,並派重臣管理,不過洛陽並不是陪都,劉邦之後的皇帝也很少前往。
洛陽人賈誼從小研究詩書,才學過人,被推薦為博士,每每有精闢見解,得到漢文帝的欣賞。漢文帝打算擢升賈誼,遭到官僚與宗室反對,於是外放他為長沙王太傅。賈誼對貶謫不滿,寫就了騷體賦代表作《吊屈原賦》和《鵩鳥賦》,文風上承屈原、宋玉,下啟枚乘、司馬相如,是從楚辭發展到漢賦的重要橋樑。賈誼政論文的代表作有《過秦論》、《治安策》、《論積貯疏》,既有縱橫家的餘風,又有法家論證嚴謹的影響。
前154年,七國之亂席捲關東,洛陽又一次成為全國爭奪的焦點。吳王劉濞部下建議據洛陽武庫,食敖倉粟,利用山河之險,但劉濞沒有聽從,最終被周亞夫搶先占據,以洛陽為大本營,平定叛亂。之後洛陽更成為關東第一軍事重鎮。漢武帝時,寵妃王夫人為兒子劉閎求封於洛陽。漢武帝說:「洛陽有武庫敖倉,漢國之大都也。先帝以來,無子王於洛陽者。去洛陽,余盡可。」[8]
樓船將軍楊仆數有大功,而恥於為關外民。前114年,漢武帝下詔將函谷關東移數百里,遷到新安(今洛陽新安縣)。漢函谷關一直是各朝重要的軍事要塞,也是從洛陽出發的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洛陽商人之子桑弘羊以財政為專長。漢武帝時連年征戰,國用不足。他主持推行鹽、鐵、酒的專賣制度,又推行均輸法,有效調節各地物資流通,增加財政收入,被漢武帝選為託孤大臣之一。漢武帝死後,桑弘羊的政策受到各方「與民爭利」的批評。前81年,桑弘羊與其政策批判者展開激辯,會議期間由桓寬擔任記錄,總結為著名的《鹽鐵論》。
漢元帝時,中郎翼奉上書建議革故鼎新,東遷洛陽,居天下之中,但未得到同意。王莽篡奪帝位後,效法周朝古制推行改革來挽救社會危機,在洛陽設均司市、錢府官,平定物價、實行鹽鐵酒專營。12年,王莽效法周朝實行東西兩都制,洛陽為新室東都。13年,王莽又策劃遷都洛陽,作為唯一的正式國都。這一決定引起了民心浮動,遭到大臣們的反對而推遲。由於農民起義的迅速爆發和蔓延,遷都洛陽的計劃沒能真正落實。
光武中興——古典時期的絲路起點
23年10月,綠林起義軍擁立的玄漢定都洛陽。24年,王莽敗死,玄漢遷都長安,不久失敗,全國陷入混戰。25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以此為根據地,先後蕩平赤眉、王郎、彭寵、張步、愧囂、公孫述、盧芳等割據勢力,統一中國。
東漢洛陽城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擴建。漢光武帝廣建宮殿和台、觀、館、閣,於城外東南側建宗廟,城外西南側設社稷。又在城內北側和城外以東、以南開金市、馬市、南市等集市。宮城最初只有南宮,漢明帝於南宮以北新築北宮,從而形成了南北二宮城相互對應的格局。
漢光武帝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在位期間減少租徭役,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裁併郡縣,精簡官員,史稱「光武中興」。洛陽令董宣不畏權貴,秉公執法,得到漢光武帝的支持和嘉獎,被稱為「強項令」。57年,漢光武帝崩於洛陽南宮前殿,葬原陵(今洛陽孟津縣鐵謝村)。自此歷代帝王公卿將相紛紛選擇安葬邙山,形成了罕見的文化景觀邙山陵墓群。漢明帝即位後,為統一戰爭中功勞最大的二十八人畫像,供奉在在洛陽南宮雲台閣,稱雲台二十八將。
從洛陽出發的征服與探索遠邁前朝。竇固、竇憲多次討伐北匈奴,大獲全勝,斬殺俘虜無數,登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刻石記功,史稱「燕然勒石」,永遠地解除了匈奴北方邊患。班超投筆從戎,立功西域,以三十六人征服鄯善、于寘諸國,留下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千古名句。他更善於用外交手段安撫,西域五十餘國先後降服漢朝,復置西域都護。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羅馬帝國,經條支、安息,到達波斯灣沿岸,是歷代官方使節到達最遠的一次。洛陽是這一時期的絲綢之路起點。166年,羅馬派遣的使者抵達洛陽,以五賢帝之一安敦寧皇帝的名義向漢桓帝進獻了禮物。漢朝也從羅馬使者手中得到了天文學的書籍。絲綢之路的兩端第一次實現了直接交流。
東漢洛陽的開放,為佛教傳入提供了土壤。漢明帝夜夢金人,頂佩白光自西方飛來,遂「感夢求法」,令蔡愔、秦景、王遵等人於64年赴天竺求佛法。[3]他們在大月氏遇到了來自天竺的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得佛經佛像,於是相偕同行,以白馬馱經,於67年來到洛陽。漢明帝赦命在城西的雍門外按天竺式樣建造了一組建築給高僧居住,以僧人們暫住的「鴻臚寺」的「寺」字稱之。為了紀念白馬馱經之功,命名為「白馬寺」。[1][4]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座官辦佛教寺院,自建立後,便成為了中國佛教的傳播中心,被佛教界尊為「釋源」和「祖庭」。攝摩騰和竺法蘭在寺內的清涼台翻譯出了第一部漢語佛經《四十二章經》,後來另一位天竺僧人「曇柯迦羅」又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律《僧祗戒心》。歷朝歷代有許多中外僧侶來此覽經求法。
東漢洛陽是全國儒學的中心。多位皇帝熱心提倡儒學,但是由於當時各家學派對於儒家經典的版本、內容多有爭議,需要中央統一創建標淮。79年,召集各地著名儒生於洛陽白虎觀,公開討論五經。會議連續舉行了一個多月。會後,班固奉旨對會議內容加以總結,寫成《白虎通義》4卷,初步實現了經學的統一。
東漢洛陽開創了古代高等教育的先河。漢光武帝戎馬未歇,先興文教。29年10月,在洛陽城東南的開陽門外興建太學(今洛陽偃師市太學村),所招學生稱之為太學生,四方學士雲集京師。漢明帝還到太學行禮講經。太學講堂「長十丈,寬三丈」,後擴建成240房,1850室,太學生人數多至30000人。隨着朝政日益腐敗,太學生開始參與政治,反對宦官統治,成為東漢後期一股重要的力量。175年,為了刊正經書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經》,由蔡邕、堂溪典、楊賜、馬日磾等人書寫[1],立於洛陽城南太學門外,並列相接,共刻《易經》、《論語》、《尚書》、《春秋》、《公羊》、《魯詩》、《儀禮》七種儒家經典。全國各地來觀看和抄錄經文者絡繹於途。《熹平石經》共四十六石,各高一丈許,寬四尺,兩面刻字,共二十餘萬字,書法為漢隸成熟時期廟堂巨製的代表作[3]。自刻成後幾經戰火,損壞嚴重,近年原碑址附近仍陸續有殘石出現。洛陽太學鼎盛於東漢,魏晉繼承,是世界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
東漢洛陽誕生了當時世界領先的科學技術。張衡仕官於洛陽,他製作了以水力推動的渾天儀,發明了能夠探測震源方向的地動儀,發現了月食的原因,繪製了記錄2500個星體的星圖,計算圓周率淮確至小數點後一位,闡釋了渾天說的宇宙論。張衡的成就與西方同時期的托勒密媲美,地位為現代天文學界所肯定。洛陽也成為世界第一個安裝自動旋轉的天球儀和驗震器的城市。靈台是張衡任太史令時觀測天象的地方。宦官蔡倫用樹皮、破布、魚網等廉價物造紙,大大降低了造紙的成本。105年,蔡倫把改進造紙術的成果報告給漢和帝,得到推廣和普及。造紙術發源於洛陽,傳播到世界各地,引起了一連串的社會變革。
東漢洛陽誕生了輝煌燦爛的文學藝術。漢章帝喜愛草書,隸書草寫又被稱為「章草」。班固《兩都賦》描述洛陽、長安繁華,歌頌漢朝國勢,為漢賦中的精品。張衡《二京賦》辭藻典雅瑰麗,其中《東京賦》描寫洛陽形勝和漢室儀軌。班固在洛陽完成了《漢書》,語言莊嚴工整,典雅遠奧。以後官修史書都仿照其體例,纂修了紀傳體的斷代史。這一時期,五言取代傳統的四言成為新的詩歌樣式。班固的《詠史》是第一首文人五言詩,其後文人五言詩如雨後春筍,如張衡的《同聲歌》、秦嘉的《贈婦詩》、趙一的《刺世疾邪詩》等。《古詩十九首》創作於東漢末年的首都洛陽,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被譽為「五言之冠冕」。曹操早年曾為官洛陽,寫下《蒿里行》和《薤露行》傷悼洛陽的被毀,四言組詩名篇《步出夏門行》借用樂府舊題,即得名於京師洛陽西北城門「夏門」。
東漢中後期,洛陽上演了多次宮廷政變。漢和帝的嫡母竇太后讓兄長竇憲掌權,專橫跋扈引起漢和帝不滿,親政後聯合宦官鄭眾將竇氏一網打盡。漢殤帝剛滿三個月就登上帝位,鄧太后和兄長鄧騭掌握了實際權力,殤帝死後又立漢安帝作為傀儡,漢安帝親政後將鄧氏家族屠滅。漢安帝寵幸閻皇后,沉湎酒色導致朝政腐敗,西羌戰亂日益嚴重。安帝乳母王聖陷害太子劉保,導致其被廢黜。漢安帝去世,閻太后兄妹把持朝政,立年幼的北鄉侯劉懿為帝。宦官孫程等人合謀誅殺閻氏,並迎立劉保為漢順帝。漢順帝對宦官與外戚放任自流,導致梁氏長達20多年的專權,梁冀更是達到了外戚權力的巔峰,漢沖帝、漢質帝都被牢牢控制。漢質帝當面稱梁冀為「跋扈將軍」就被毒死。159年,漢桓帝聯合宦官誅滅了梁氏,宦官開始成為政府的主導力量,腐敗比外戚更甚。這引起了很多士大夫的不滿,他們與外戚聯合,一同對抗宦官,最終導致了兩次黨錮之禍,正直的士大夫全被排斥出政府。漢靈帝把朝政全交給宦官,使政局更為惡化。184年,黃巾之亂爆發,全國陷入混亂。
189年,漢少帝即位。掌控朝政的外戚何進打算剷除宦官勢力,採納士大夫領袖袁紹的建議,讓正駐守西北的董卓率兵進京。但事情泄漏,何進被宦官謀殺。袁紹率軍攻入洛陽宮城,屠殺宦官,外戚和宦官的勢力同歸於盡。董卓到達洛陽控制了朝廷,為樹立威望改立漢獻帝。關東地方勢力不滿,推選袁紹為盟主,組成聯軍討伐董卓,逼近洛陽。190年,董卓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縱火焚燒京師洛陽,經營數百年的洛陽城遭到嚴重毀壞。195年,趁長安發生內鬥,漢獻帝和群臣逃出長安,回到洛陽,但洛陽已是一片廢墟。
魏晉風度——世家大族的洛京時代
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改元建安,並掌握實際權力。當時全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洛陽城凋零殘破,遠離政治中心。建安文人的詩歌中,往往通過懷念故都洛陽表達當下的惆悵。曹植在《送應氏》中寫道:「步登北邙坂,遙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洛陽城的這一劇變,可以作為整個國運民生的縮影。
219年10月,曹操移駕洛陽,興建北部尉廨、建始殿。12月,孫權奪荊州,殺關羽,傳首洛陽。曹操以王侯之禮葬關羽首於洛陽城南(今洛陽偃師市關莊村),自此祭祀不絕。今洛陽市洛龍區有明代所建衣冠冢關林,殿宇廊廡150餘間,古碑刻70餘方,石坊4座,古柏800餘株。建築宏偉,環境幽雅,是海內外關公信仰的主要祭祀場所之一。220年,曹操在洛陽去世。同年,曹丕代漢,定都洛陽。洛陽城除廢棄南宮為閭里外,基本恢復東漢時期舊貌。陳群在洛陽創立九品中正制,使門閥世族的政治特權得到確立和鞏固。224年,在洛陽重修孔廟,立太學,復興儒家正統文化。
魏文帝早年納甄氏,生子曹叡。後甄氏失意有怨言,被賜死。曹叡曾隨魏文帝到萬安山(今洛陽伊川縣)狩獵,見到母子兩鹿。魏文帝射殺了鹿母,曹叡說:「您已經殺掉了母鹿,我實在不忍心再殺掉它的孩子。」魏文帝於是放下了弓箭,決定立其為太子。甄氏與曹植在洛水畔的故事則被神話,223年,曹植由洛陽返回封地,渡洛水時有感而作《洛神賦》,又名《感甄賦》,詞句華美,比喻新奇。由於此賦的影響,故老相傳,就把甄氏認定成了洛神。226年,魏文帝去世,葬首陽陵(今洛陽偃師市南蔡莊)。魏明帝曹叡繼位。229年,洛陽宗廟建成。235年,大修洛陽宮,起昭陽殿、太極殿,築總章觀。239年,魏明帝去世,葬高平陵(今洛陽汝陽縣),遺詔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政。曹爽架空司馬懿,任用親信,僭越弄權。司馬懿藉故生病辭職以迴避曹爽,並在曹爽親信面前裝出重病的樣子[2],令曹爽對他更為鬆懈,同時等待時機反擊。
249年2月5日,少帝曹芳拜謁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親信們皆隨同前往。司馬懿乘機發動政變,關閉洛陽所有城門,占領洛水浮橋,接管曹爽的軍權,以謀反罪名誅滅其三族,史稱高平陵之變。這次政變清除了曹氏宗室的勢力,司馬氏開始控制朝政。251年,司馬懿去世,葬高原陵(今洛陽偃師市首陽山),其子司馬師掌握朝政。曹芳聯合李豐、張緝、夏侯玄等意圖罷免司馬師,三人在洛陽宮門被搜出衣帶詔,慘遭腰斬滅族,曹芳也遭到廢黜。255年,司馬師去世,葬峻平陵(今洛陽偃師市首陽山),其弟司馬昭實際掌權。少帝曹髦對司馬昭日漸不滿,憤慨說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260年5月,曹髦不顧眾臣的反對,率領宮人討伐司馬昭,在洛陽宮東止車門相遇。中護軍賈充在南闕下率軍迎戰,指使成濟一劍刺死曹髦,史稱司馬昭弒君。
263年夏,司馬昭滅蜀。劉禪移居洛陽,封為安樂公。司馬昭設宴款待劉禪時演奏蜀樂,蜀漢舊臣們想起亡國之痛,個個掩面低頭流淚,獨劉禪怡然自若,不為悲傷。司馬昭便問劉禪:「安樂公是否思念蜀地?」劉禪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264年5月,司馬昭在洛陽受封晉王、相國,加九錫。265年8月,司馬昭去世,葬崇陽陵(今洛陽偃師市後北樓村)。12月,司馬炎代魏,定都洛陽。280年,晉滅東吳,中國重歸一統。孫皓舉家遷往洛陽,封為歸命侯。晉武帝宇量弘厚,能包容異己者,劉禪和孫皓均在洛陽得享天年,葬於邙山。西晉的洛陽又一次成為大一統王朝的首都。《晉書·食貨志》說:「平吳之後,天下無事,賦稅平均,人咸安其業而樂其事。」國家出現一片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
魏晉時期的洛陽是全國儒學和高等教育的中心。洛陽太學在東漢的基礎上重新繁榮起來。241年,刻《正始石經》立於洛陽南郊太學講堂西側(今洛陽偃師市佃莊鎮),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漢隸三種字體寫刻,又名三體石經。石經刻有《尚書》、《春秋》和部分《左傳》,在中國書法史和漢字演進史上有重要的意義。經歷代搬遷損毀,目前國內所有正始石經殘碑存留的文字不到2500字。西晉洛陽太學大體上恢復了舊有規模,在校生達10000餘人。1931年,於西晉太學遺址(今洛陽偃師市大郊村北)出土辟雍碑。辟雍為太學別稱,晉武帝於278年親臨太學立此碑,用整塊石料刻成,通高3.22米。正面碑額隸書「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又再位之盛德隆熙之碑」等23字,刻碑文1500字,記晉武帝興辦太學,親臨辟雍視察講演,以及皇太子再次位臨之事。背面刻學官博士、弟子400餘人的姓名和籍貫。辟雍碑今仍保存在原地。
魏晉時期,洛陽進行了大規模的宮城和皇家園林建設。南宮已廢棄不用,新的宮城是以北宮為基礎改造而成的單一宮城。魏明帝以太極殿和尚書台為外朝,外朝以北為內廷,內廷以北為御苑「芳林園」,宮城正門前銅駝街直達南門,衙署府邸分布於街的兩側。御街與宮苑構成城市中軸線,開創了中國首都規劃的新格局,被以後所有王朝所繼承。在宮城西北角增築金墉城,增強軍事防禦功能。芳林園始建於曹魏,後為避魏帝曹芳之諱而更名華林園,西晉沿用。224年,在園中鑿天淵池,池中起九華台,周圍布置宮殿觀閣。235年,引榖水(澗河)繞過主要殿堂之前形成完整的水系,並廣植松竹草木,捕禽獸充於其中,已有人為縮移大自然山水景觀的意圖。魏明帝令人將長安所遺銅駝及建章宮十二金人運至園中,但承露仙人過重,拆運時打碎了承露盤,傳聞承露盤碎折之時「聲聞數十里」,金人亦為之潸然淚下,唐人李賀為之發「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嘆。
魏晉洛陽匯聚了當時最傑出的文學家。魏文帝身為帝王而愛好文學,著有《典論·論文》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所作《燕歌行》是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詩。曹植早年開朗豪放,在平樂觀(今洛陽孟津縣平樂鎮)豪飲,一斗酒價值萬錢,數百年後使李白欽佩效仿,中年受曹丕逼迫,在洛陽七步成詩,曹魏建立後受到排擠,到洛陽朝見時寫下《贈白馬王彪》,晚年看到京洛少年鬥雞走馬、射獵遊戲,寫下《名都篇》追憶往昔。孔融成名於洛陽。他十歲隨父入京,獨自拜見名士李膺,以學識和機智得到在座士人的讚賞,後以文學成就名列建安七子之首。左思《三都賦》描寫三國首都形勝,當時人爭相傳抄,造成「洛陽紙貴」。潘岳的《悼亡詩》情感細膩;陸機的《文賦》是重要的文學理論;陳壽撰寫《三國志》精煉淮確;張華編纂《博物志》包羅萬象。
魏晉洛陽誕生了輝煌的科技和藝術成果。馬鈞在傳動機械方面造詣很深,成功製造指南車、龍骨水車、水轉百戲,改進了諸葛弩、轉輪式發石機等武器,有「天下之名巧」的美譽。裴秀著有中國最早的地圖集《禹貢地域圖》,提出了傳統地圖繪製方法「製圖六體」,一直沿用到近代投影法的傳入。陸機擅長章草,代表作《平復帖》是傳世至今的最早的書法作品之一。
魏晉洛陽出現了玄學的萌芽。當時政治環境壓抑,世族逃避現實,遂以清談代替。何晏提出「名教出於自然」;以嵇康和阮籍為代表的「竹林七賢」崇尚不拘禮法。阮籍的《詠懷詩》、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幽憤詩》表達對政治黑暗的厭惡。嵇康因不與司馬氏合作,被處死在洛陽東市,臨刑前從容彈奏《廣陵散》,成為絕響。
晉武帝晚年怠惰政事、荒淫無度,在洛陽過起豪華奢侈的生活。晉武帝的母舅王愷與當時首富石崇比富,石崇修建了別墅金谷園(今洛陽老城東北),因山形水勢築園建館,樓榭亭閣高下錯落,金谷水縈繞穿流其間。以石崇為首的一批文學家,經常在金谷園談論時政,吟詩作賦,被稱為「金谷二十四友」。
290年,晉武帝去世,葬峻陽陵(今洛陽偃師市南蔡莊),智力低下的太子司馬衷即位,外戚楊駿輔政。晉惠帝在華林園聽到蛤蟆聲,問:「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朝臣報告百姓沒有飯吃,竟說:「何不食肉糜?」洛陽上演了血腥的八王之亂。291年,皇后賈南風乘機干政,除去楊駿勢力,又先後除掉汝南王司馬亮和楚王司馬瑋,大權獨攬。300年,太子司馬遹因非賈后親生而被廢,趙王司馬倫藉機消滅賈后進而稱帝,不久被其他親王聯軍消滅,晉惠帝復位。此後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先後掌政,在洛陽開展內鬥和屠殺。306年,東海王司馬越最終掌握權力,毒死晉惠帝,晉懷帝司馬熾繼位。
當時天下蝗災,外族叛變,洛陽缺糧。311年4月,漢國劉聰趁洛陽空虛,遣大將呼延晏率兵進攻,前後殲滅三萬餘人。6月,呼延晏和劉曜等人會合,攻破洛陽,俘虜晉懷帝,殺太子、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多人,縱容部下搶掠,並大肆發掘陵墓、焚毀宮殿。洛陽第一次被外族攻破而遭毀滅性破壞,史稱「永嘉之禍」。洛陽傾覆以後,中原的世族十有六七到長江下游的江南避難,後又繼續南遷,一部分人成為客家人的先民。
北魏遷洛——征服和滲透
311年,漢國劉聰攻陷洛陽,此後中原長期陷於戰爭,史稱「五胡亂華」。319年,劉曜與石勒平定靳淮之亂後分別建立前、後趙。325年,劉曜命劉岳圍攻洛陽金墉城,石虎率軍救援,與劉岳在洛水西岸交戰,劉曜的援軍在夜晚譁變潰散。328年,劉曜大破石虎,南渡黃河,圍攻洛陽金墉城。石勒從鞏縣渡洛水,進抵洛陽城下,雙方數十萬軍隊大戰於宣陽門外,劉曜戰敗被擒,不久被殺。329年9月,石勒在洛陽坑殺前趙王公及部眾五千多人。
330年,後趙石勒稱帝,設洛陽為南都。333年,石勒去世,侄子石虎篡奪帝位,石朗在洛陽起兵,兵敗被殺。336年,石虎將洛陽的九龍、翁仲、銅駝、飛廉運到鄴城。石虎對南都洛陽的建設也頗為重視,曾三次役使數十萬人修葺洛陽城。349年,石虎去世,其子為爭帝位互相殘殺。352年,東晉殷浩北伐洛陽,無功而返。356年8月,東晉桓溫北伐,在伊水大破姚襄,收復故都洛陽,修復皇家陵寢,上奏請晉室還都,又建議南遷的世族返鄉。世族們已安於南方,不願北返,晉室始終沒能還都洛陽。365年,前燕太宰慕容恪親自領兵攻克洛陽。370年,前秦符堅以王猛、梁成和鄧羌率軍攻克洛陽,同年滅前燕,統一北方。
378年,鎮守洛陽的北海公符重謀反,很快被平定。383年,前秦符堅敗於淝水之戰,洛陽近郊的丁零部落翟斌叛變,攻克洛陽西的陵雲台。384年,前秦瓦解,鎮守洛陽的平原公符暉率軍撤回關中,東晉軍隊北上進駐洛陽,保護皇家陵寢。390年,西燕慕容永率軍進攻洛陽,東晉守將朱序從河陰(今洛陽孟津縣)渡黃河北上迎戰,擊敗慕容永,又回軍擊退丁零部落翟遼。397年,後秦姚興派姚崇攻擊洛陽,東晉夏侯宗之堅守金墉城,後秦軍裹挾兩萬戶撤退。399年,後秦派姚崇、楊佛嵩攻陷洛陽。416年,姚興去世,姚泓繼位,東晉劉裕派檀道濟等北伐,攻陷洛陽。420年,劉裕篡晉建宋。
422年,劉裕去世,太子劉義符即位,北魏乘機派十萬大軍南侵,占領洛陽,逼退宋將檀道濟。430年,宋文帝劉義隆派到彥之率軍五萬北伐,北魏軍主動撤退,宋軍占領洛陽。由於軍力不足,加上指揮失當,431年北魏重占洛陽。450年,宋文帝出兵六萬北伐洛陽,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所率六十萬大軍正面擊敗,一路追擊至長江。幾百年後辛棄疾在詞中感嘆:「元嘉草草,封狼居婿,贏得倉皇北顧。」此後南朝再未控制過洛陽。
北魏統一北方,中原的社會秩序暫時得到恢復。471年,年僅5歲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祖母馮太后攝政。馮太后是漢人,拓跋宏深受漢文化影響。490年,馮太后去世,孝文帝親政,他認為:「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493年,他以「南伐」為名遷都洛陽,全面改革鮮卑舊俗:以漢服、漢語代替鮮卑服、鮮卑語,遷至洛陽的鮮卑人以洛陽為籍貫,改鮮卑姓為漢姓,並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世族聯姻。嚴厲鎮壓守舊貴族,處死反對改革的太子元恂。北魏放棄了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全面漢化。孝文帝在洛陽鑄造「太和五銖」錢,北方商業重新繁榮;在洛陽修建孔廟,舉行祭孔,修復石經,儒家文化再次復興。
北魏洛陽城是中國古代城市設計的傑作。根據《洛陽伽藍記》中的記載核算,占地面積有100多平方公里, 是世界古代史上面積最大的都城,極盛時人口約60餘萬。它利用漢魏以來的洛陽城作為內城,「大市」、「小市」和「四通市」等工商業區都設在內城以外,外圍新築郭城,郭城內布置有320個方塊形的「里坊」。閶闔門是宮城正門,正殿太極殿在宮城的前部,與閶闔門正對。西陽門和東陽門之間有一條東西向大街,從宮城南牆外通過,成為全城的一條分界線,北面是皇家的宮殿和園囿,南面則分布着官署、寺院和貴族的邸宅。閶闔門至宣陽門的南北向大街──銅駝街是全城的中軸線,宗廟社稷和高級官署分布在銅駝街的兩側。
北魏帝後崇信佛法,在洛陽興修了大量佛教寺院,最盛時多達1367所,且建築雄偉,結構精麗。北魏最著名的建築物永寧寺塔,隸屬於皇家寺院永寧寺,是專供皇帝、太后禮佛的場所,516年由胡太后主持修建。據《洛陽伽藍記》,永寧寺塔為九層木結構,各層每面都有三門六窗。塔剎上有相輪30重,周圍垂金鈴,再上為金寶瓶。寶瓶下有鐵索四道,引向塔之四角,索上也懸掛金鈴。晚上和風吹動,十餘里外都可聽見。塔高49丈,合今136.71米左右,當時百里外可見,是世界上最高的木構建築。534年塔被大火焚毀,遺址中央尚存高大的塔基土台。
北魏在洛陽城南的伊闕開鑿龍門石窟。其中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等都是北魏石窟的代表作:古陽洞是北魏孝文帝為其祖母馮太后營造的功德窟,支持孝文帝改革和遷都的一批王公貴族、高級官吏和僧侶也多於該洞發願造像,是龍門石窟開鑿最早的一個洞窟,洞內四壁及窟頂雕刻各式佛龕多達1000餘個,碑刻題記800多品。賓陽洞包括北中南三洞,是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太后做功德所營造,僅中洞的開鑿就花了24年時間,富麗堂皇是龍門眾多石窟之冠。洞口內壁兩側原本有大型浮雕「皇帝禮佛圖」和「皇后禮佛圖」,構圖嚴謹,雕刻精美,20世紀被盜竊,現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和納爾遜藝術博物館。蓮花洞開鑿於北魏晚期,是利用天然溶洞開鑿,因窟頂浮雕有一朵蓮花而得名。
北魏洛陽經歷了民族大融合,文化科學藝術都呈現新的氣象。《木蘭詩》創作於北魏遷都洛陽後,語言質樸,感情真摯,女英雄花木蘭的形象至今深入人心。楊衒之的《洛陽伽藍記》是一部集歷史、地理、佛教、文學於一身的名著,借佛寺盛衰反映國家興亡。酈道元曾任京師洛陽的行政長官,為寫《水經注》走遍大江南北,被譽為「中世紀全世界最偉大的地理學家」。魏碑書法的代表「龍門二十品」,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質樸,上承漢隸,下開唐楷,兼有二者神韻。
北魏以洛陽為起點的絲綢之路沿線交流頻繁。495年,孝文帝為安頓來朝傳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嵩山少室山建少林寺。釋迦牟尼第二十八代徒菩提達摩「一葦渡江」,游化嵩洛,教授禪法,止於嵩山少林寺,於寺中面壁九年,在石洞留下《易筋經》和《洗髓經》。達摩創立的禪宗成為漢傳佛教最重要的流派,少林寺也被尊為「禪宗祖庭」。518年,宋雲與崇立寺沙門惠生、法力等西行,從洛陽出發,經西域、波斯抵達天竺。522年,攜大乘經論一百七十部返回洛陽。拜占庭的石棉布、水銀、琉璃、藥材輸入到中國,中國的絲綢、銅器輸出到拜占庭和波斯。波斯薩珊王朝曾遣使來訪,中國的養蠶術也在這個時期傳到西方。洛陽成為國際性的大都市。
499年,北魏孝文帝去世,葬長陵(今洛陽孟津縣朝陽鎮)。太子宣武帝元恪繼位,前期咸陽王元喜輔政,南征北伐,國勢達到鼎盛,後期高肇專權,鮮卑貴族也開始腐化,北魏逐漸衰弱。515年,宣武帝去世,葬景陵(今洛陽古墓博物館),因崇信佛教而未按舊制處死太子生母。孝明帝元詡繼位,生母胡太后臨朝,私通清河王元懌,朝政日益腐敗。邊鎮豪強爾朱榮,利用六鎮起義的混亂局面發展壯大。528年,胡太后毒死孝明帝,先後立孝明帝獨女和堂侄元釗為帝。爾朱榮以給孝明帝報仇為藉口,立孝莊帝元子攸,率大軍南下,占領洛陽,將胡太后和元釗沉於黃河,誘騙王公百官兩千多人至河陰(今洛陽孟津縣)盡殺之,史稱「河陰之變」。遷到洛陽的漢化鮮卑貴族和出仕北魏的漢族世家被消滅殆盡,北海王元顥投奔南梁。529年,梁武帝派陳慶之護送元顥北返繼位。陳慶之以7000騎兵攻至洛陽,但因孤軍無援,最後失敗。530年,孝莊帝在爾朱榮晉見時親自將其殺掉。爾朱世隆和爾朱兆攻入洛陽殺孝莊帝,改立節閔帝元恭。532年,高歡攻占洛陽,改立孝武帝元修,消滅爾朱氏。孝武帝不願被高歡控制,534年逃到關中投奔宇文泰。高歡立孝靜帝元善見,並遷都於鄴,北方就此分裂。高歡將洛陽城內40萬戶居民遷到鄴城,並拆毀洛陽宮殿,建築材料運往鄴城。
537年,東魏高歡敗於沙苑之戰,西魏宇文泰乘勢派軍出擊,元季海與獨孤信率步騎二萬東進占領洛陽。538年7月,東魏高歡派遣侯景、高敖曹等包圍洛陽的獨孤信,西魏宇文泰率軍救援。8月,兩軍在河橋(今洛陽孟津縣東北黃河上)展開大戰。東魏高敖曹、李猛、宋顯等人戰死,一萬五千人被俘,被趕下黃河溺死的數以萬計。西魏軍漸漸不支,宇文泰燒營返回關中,焚燒洛陽城內所有房舍。東魏高歡親自領軍來援至孟津,還未過河,已在河橋大破西魏軍。高歡把金墉城徹底剷平後撤軍。
蓋世繁華的洛陽城,自東周成周城開始,歷經東漢、曹魏、西晉、北魏1300年的建設和使用,故址被永久廢棄,逐漸化為農田。又過了1400年後,漢魏洛陽故城(今洛陽白馬寺東金村)在考古發掘下重新被世人了解,城垣、門闕、街道、護城河、金墉城、宮城區、永寧寺、靈台、太學遺址和刑徒墓地均保存完好,1961年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隋朝東都——大運河的中樞
河橋之戰後,洛陽基本被夷平,成為東西魏的邊境。538年12月,西魏是雲寶襲擊洛陽,洛陽再入西魏。543年2月,東魏高仲密據虎牢叛變,西魏宇文泰親自率軍接應,軍至洛陽。東魏高歡也親自領兵十萬,自黃河北岸渡河。3月,兩軍在邙山決戰,西魏軍大敗。東魏乘勝追擊,再次占領洛陽。546年,東魏高澄將洛陽石經52碑遷往鄴城。550年,高洋代魏,建立北齊。564年,北周宇文護派尉遲迥率精兵十萬直指洛陽,北齊高湛派蘭陵王高長恭、大將斛律光、段韶救援洛陽,在邙山大破北周軍。高長恭相貌英俊,作戰勇敢,邙山大捷威震全國,北齊軍中傳唱《蘭陵王入陣曲》歌頌他的英勇。575年,北周宇文邕親征洛陽,大軍六萬攻克河陰(今洛陽孟津縣),進軍包圍洛口,焚燒河橋。北齊洛州刺史獨孤永業固守金墉城,北周軍撤退,多次沒能從正面攻克洛陽。577年,北周經由晉陽攻克鄴城,滅北齊,洛陽守將投降,北方統一。
579年,北周升洛陽為東京,管轄關東地區。徵召民夫修築洛陽宮,並把鄴城的石經遷回洛陽。581年,楊堅受禪建立隋朝,同年撤銷東京。583年,隋文帝發展黃河漕運,在洛陽設河陽倉(今洛陽偃師市)。584年,關中饑饉,隋文帝前往洛陽就食,次年返回。589年,隋滅陳,統一中國。594年,關中大旱,隋文帝再次前往洛陽就食,和陳叔寶登邙山,陳叔寶作詩:「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太平無以報,願上東封書。」請求舉行封禪。
大唐神都——中古時期的世界中心
武德四年(621年),置洛州總管府,轄洛州、鄭州、熊州、榖州、嵩州、管州、伊州、汝州、魯州等九州,洛州轄洛陽、河南、偃師、緱氏、鞏、陽城、嵩陽、陸渾、伊闕等9縣。貞觀元年(627年),分全國為十道,洛陽屬河南道。
唐代自高宗始以洛陽為都,稱東都──顯慶二年(657年)置東都。武則天稱帝後,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定都洛陽,開鑿龍門石窟,令薛懷義為白馬寺住持,大規模整修白馬寺。唐代,中國佛教臻於鼎盛,其中禪宗正在洛陽形成。
唐玄宗時期,玄宗長期居於洛陽,曾敕令大修中嶽廟,並賜風穴寺(位於今汝州)內佛塔名「七祖塔」。開元元年(713年),改洛州為河南府。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於洛陽置都畿道。天寶年間,改東都為東京。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陽。
唐天右四年(907年),唐室亡祚,其後中原相繼出現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朝,史稱五代,多都於洛陽。這一時期洛陽仍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北宋西京——名士養老的宜居之城
宋時以洛陽為西京,置河南府。朝廷設「國子監」於洛陽,名臣遺老和文人學士多會於此。趙普、呂蒙正、富弼、文彥博、歐陽修都曾居住洛陽。司馬光在洛陽完成了史學巨著《資治通鑑》。
金朝蒙古——遊牧鐵蹄和滾滾黃河
南宋時,金人佔中原,定洛陽為中京,改河南府為金昌府,並河南縣入洛陽縣。時因洛陽舊城毀棄,便在隋唐城東北角另築新城,周圍不足9里,即今日老城之前身,它僅是隋唐洛陽城的一小部分而已。
自元代始,洛陽不復為京,降為河南府治。
明朝清朝——商隊和會館
明代河南府轄洛陽、偃師、鞏縣、孟津、登封、新安、澠池、宜陽、永寧、嵩縣等10縣,又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清代洛陽仍為河南府治。
近代——中原重鎮、抗日前線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宣告遜位。袁世凱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選定洛陽作為屯兵之地,在今洛陽市西工區中州中路兩側修建新式兵營,訓練新式陸軍。從1914年開始,袁世凱召集石家莊等地的建築商齊聚洛陽,大規模建設西工兵營,經過兩年施工,耗資170萬銀兩的西工兵營初具規模。兵營建成不久,袁世凱逝世,西工兵營成為各軍閥交替占據的要地。1920年9月2日,直系軍閥吳佩孚戰勝皖系軍閥段祺瑞後進駐洛陽,在西工兵營設置了兩湖巡閱使公署和陸軍第三師司令部,他以雄踞洛陽,統治四方的雄心大規模擴建西工兵營,並建設飛機場,1924年他從法國購進4架飛機,成為洛陽最早的飛機,同時為控制河南,又將河南省長公署遷至洛陽。1924年秋,直奉兩系軍閥再爆戰爭,至1927年3月,奉軍占領鄭州,同時,國民政府又決定繼續北伐,吳佩孚自知中原不保,離開洛陽退往四川。同年5月25日,馮玉祥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打敗駐守在洛陽以張治公為首領的鎮嵩軍,12月,馮玉祥擔任河南省主席後,將西工兵營改名為新柳營,在兵營建立航空學校,培養飛行員。
1932年,日軍進攻上海,1月,國民政府定洛陽為行都,各個機構都遷至洛陽辦公,《淞滬停戰協定》簽訂後,同年十二月首都遷回南京。1938年6月,華北大部分地區淪陷,洛陽成為北方抗日前哨,國民政府第一戰區長官司令部駐洛陽。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1944年,陷於困境的日本侵略軍發動了以爭奪洛陽為目標的河南戰役,面對數倍於己的日軍,國軍第15軍和94師堅守洛陽21天,國軍陣亡1.3萬多人,僅剩1000餘人。日軍雖被殲2萬,但不斷增援,洛陽最終還是淪陷。
當代——老工業基地、中原副中心
1948年3月7日,陳賡發起洛陽戰役,解放軍最終於4月5日攻占洛陽。1954年,中共中央確定洛陽為重點建設城市,[9]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包括東方紅拖拉機廠、洛陽礦山機器廠、洛陽軸承廠、洛陽銅加工廠、洛陽柴油機廠、洛陽耐火材料廠和洛陽熱電廠等7個由蘇聯援建的大型重工業工廠被安排在洛陽西郊澗西區,洛陽逐漸形成一座重要的新興重工業城市。後於三線建設時期建設的洛陽玻璃廠和80年代建設的洛陽煉油廠也成為洛陽的骨幹企業。但從改革開放初期開始,國有大企業因受稅務負擔過重、機制不活等原因影響而變得萎靡不振,洛陽經濟實力衰退,城市面貌幾十年未有太大改觀。進入新世紀,孫善武主政洛陽後,不惜舉債大建大高樓、大馬路、大廣場,大拆小破房,洛陽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中國國務院於2011年10月8日出台《關於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作為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陽市得到有力政策支持[10]。
自然地理
地理
洛陽地處天下之中,三面環山,兩條大河穿過,這裡就是風水學的發源地。洛陽市地處九州腹地,位於中國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交界帶,歐亞大陸橋東段,在東經111°8' - 112°59'、北緯33°35' - 35°05'之間,東西長約179公里,南北寬約168公里。橫跨黃河中游南北兩岸,東鄰鄭州,西接三門峽,北跨黃河與焦作接壤,南與平頂山、南陽相連。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複雜多樣,其中山區面積占45.51%,丘陵面積占40.73%,平原面積占13.8%。[11]
洛陽的山脈主要由伏牛山、崤山、熊耳山、外方山四大山系構成,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這些山絕大部分位於欒川、嵩縣、洛寧、汝陽境內,新安、宜陽、偃師、伊川、孟津也有分布。境內河渠密布,分屬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黃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鐵灤河、澗河、纏河等10餘條河流蜿蜒其間。洛陽境內山川縱橫,河渠密布,古代有「四面環山六水併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
氣候
洛陽位於暖溫帶南緣向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光照充足,屬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夏熱多雨,秋季溫和,冬季寒冷。年均氣溫14.86℃, 熱量分布因受地貌影響,各地差異較大。黃河、洛河、伊河等河谷地帶及其附近的丘陵和緩坡山地,年平均氣溫12.1 - 14.5°С,其中西南部山區為低值區,年平均氣溫12.1 - 16.°C,伊川、宜陽為高值區,年平均氣溫14.5°C,其餘各縣在13.8度以上。全市年平均降水量530 - 1100毫米,山地為多雨區,河谷及其附近的丘陵區為少雨區。降雨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洛陽地區年日照2083 - 2246小時,日照率47 - 53%。一年中以5 - 8月最多,月日照一般都在200小時以上。洛陽的這種氣候非常適合牡丹花的生長,這也是洛陽牡丹名滿天下的原因之一。游洛陽的最佳季節是秋天,「九月九日登高日」,秋高氣爽,登山賞菊。4月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天氣有些乾燥,但可以欣賞無數牡丹爭芳鬥豔的奇麗景象。[12]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方面,洛陽市森林植物中有高等植物173科、830屬、2308種及198個變種、6個變型,有珍貴的領椿木、鐵杉、連香、銀杏、山白芍等樹種,有華山松、冷杉、樺、油樺等林木。洛陽市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全市有陸棲脊椎動物342種,其中有珍稀動物190餘種,主要有獐、貂、水獺、大鯢及多種珍貴鳥類。天然藥物480餘種,有黨參、黃芩、防風、天麻等珍貴藥材;礦產資源方面,洛陽礦產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已探明有鉬、鋁、金、銀、鎢、煤、鐵、鋅、水晶、鉛等甲類礦產資源26種,這些礦藏儲量大,品位高,易於開採利用。其中鉬礦儲量居全國首位,為世界三大鉬礦之一;水利資源方面,黃河中下游最大的水利樞紐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洛陽市孟津縣和河南省濟源市交界處的黃河幹流主河道上。
政治
現任領導
機構 | Template:CPC/logo 中國共產黨 洛陽市委員會 書記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洛陽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主任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洛陽市人民政府 市長 |
25px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洛陽市委員會 主席 |
---|---|---|---|---|
姓名 | 李亞[13] | 李少敏[14] | 劉宛康[15] | 劉應安[16] |
民族 | 漢族 | 漢族 | 漢族 | 漢族 |
籍貫 | 河南省永城市 | 河南省濮陽縣 | 河南省唐河縣 | 河南省鞏義市 |
出生日期 | 1963年9月(61歲) | 1955年10月(69歲) | 1962年8月(62歲) | 1958年6月(66歲) |
就任日期 | 2017年1月 | 2014年2月 | 2017年1月 | 2014年2月 |
區劃沿革
1912年,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建立後,廢清代的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署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19縣。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1932年,日軍進攻上海,國民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
1948年,洛陽被中國共產黨接管後,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併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纏河區。1982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淮,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縣、孟津縣、偃師市改隸洛陽市。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縣、宜陽縣、嵩縣、欒川縣、汝陽縣、伊川縣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1986年臨汝縣(今汝州市)劃入平頂山市。2000年6月,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2007年3月,伊濱區(伊洛工業園區)管委會成立,2009年元月伊濱區整體代管諸葛、李村兩鎮,統一領導和管理區域內行政、經濟和社會事務,2010年10月又整體代管龐村、佃莊和寇店三鎮。現管轄5個鎮,106個行政村,總面積280平方公里,總人口25.5萬人。伊濱區是未來10年洛陽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行政區劃
目前,洛陽市轄6個市轄區、8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市轄區:西工區、澗西區、老城區、洛龍區、纏河回族區、吉利區 縣級市:偃師市 縣:孟津縣、新安縣、伊川縣、宜陽縣、嵩縣、欒川縣、汝陽縣、洛寧縣
另外,洛陽市還設立以下經濟功能區: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伊濱區(原伊洛工業園區)、龍門文化旅遊園區。
洛陽市行政區劃圖 | |||||||||||
---|---|---|---|---|---|---|---|---|---|---|---|
{{洛陽市行政區劃圖} | |||||||||||
區劃代碼[17] | 區劃名稱 | 漢語拼音 | 面積[18] (平方公里) |
政府駐地 | 郵政編碼 | 行政區劃[19] | |||||
街道 | 鎮 | 鄉 | 其中: 民族鄉 |
社區 | 行政村 | ||||||
410300 | 洛陽市 | Luòyáng Shì | 15,235.85 | 洛龍區 | 471000 | 55 | 99 | 32 | 1 | 414 | 2770 |
410302 | 老城區 | Lǎochéng Qū | 57.58 | 西關街道 | 471000 | 9 | 31 | 11 | |||
410303 | 西工區 | Xīgōng Qū | 47.55 | 王城路街道 | 471000 | 9 | 58 | 5 | |||
410304 | 纏河回族區 | Chánhé Huízú Qū | 25.28 | 東關街道 | 471000 | 7 | 1 | 1 | 26 | 3 | |
410305 | 澗西區 | Jiànxī Qū | 81.96 | 湖北路街道 | 471000 | 14 | 88 | 22 | |||
410306 | 吉利區 | Jílì Qū | 77.17 | 大慶路街道 | 471000 | 4 | 8 | 29 | |||
410311 | 洛龍區 | Luòlóng Qū | 556.11 | 開元路街道 | 471000 | 8 | 9 | 63 | 171 | ||
410322 | 孟津縣 | Mèngjīn Xiàn | 734.44 | 城關鎮 | 471100 | 10 | 15 | 219 | |||
410323 | 新安縣 | Xīn'ān Xiàn | 1,164.24 | 城關鎮 | 471800 | 10 | 1 | 48 | 258 | ||
410324 | 欒川縣 | Luánchuān Xiàn | 2,476.98 | 城關鎮 | 471500 | 12 | 2 | 4 | 209 | ||
410325 | 嵩縣 | Sōng Xiàn | 3,007.22 | 城關鎮 | 471400 | 10 | 6 | 8 | 310 | ||
410326 | 汝陽縣 | Rǔyáng Xiàn | 1,328.08 | 城關鎮 | 471200 | 8 | 5 | 18 | 206 | ||
410327 | 宜陽縣 | Yíyáng Xiàn | 1,650.42 | 城關鎮 | 471600 | 11 | 5 | 15 | 358 | ||
410328 | 洛寧縣 | Luòníng Xiàn | 2,303.70 | 城關鎮 | 471700 | 10 | 8 | 387 | |||
410329 | 伊川縣 | Yīchuān Xiàn | 1,059.45 | 城關鎮 | 471300 | 10 | 4 | 372 | |||
410381 | 偃師市 | Yǎnshī Shì | 665.67 | 商城街道 | 471900 | 4 | 9 | 32 | 210 | ||
註:澗西區數字包含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所轄2街道;洛龍區數字包含伊濱區(伊洛工業園區)所轄5鎮,面積279.95平方公里。 | |||||||||||
{{洛陽市行政區劃} |
人口
區劃名稱 | 常住人口[20](2010年11月) | 戶籍人口[21] (2010年末) | ||
---|---|---|---|---|
總計 | 比重 (%) |
每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 | ||
洛陽市 | 6549941 | 100 | 430.07 | 7035414 |
老城區 | 163176 | 2.49 | 2875.85 | 145704 |
西工區 | 372941 | 5.69 | 6684.73 | 356533 |
纏河回族區 | 177939 | 2.72 | 4270.19 | 178793 |
澗西區 | 619221 | 9.45 | 6973.21 | 531760 |
吉利區 | 69076 | 1.05 | 900.63 | 68656 |
洛龍區 | 523726 | 8.00 | 1067.22 | 379737 |
孟津縣 | 414637 | 6.33 | 546.51 | 473395 |
新安縣 | 470198 | 7.18 | 405.24 | 535678 |
欒川縣 | 342848 | 5.23 | 138.39 | 341567 |
嵩 縣 | 507052 | 7.74 | 168.66 | 590877 |
汝陽縣 | 408009 | 6.23 | 306.12 | 483285 |
宜陽縣 | 636491 | 9.72 | 385.89 | 710169 |
洛寧縣 | 421262 | 6.43 | 182.71 | 516070 |
伊川縣 | 756669 | 11.55 | 714.21 | 855422 |
偃師市 | 666696 | 10.18 | 997.18 | 867768 |
註:常住人口數據中,澗西區的數字包含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05826人;洛龍區的數字包含伊濱區226623人及龍門文化旅遊區33260人。 |
夏、商、周三代,洛陽是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公元前770年,平王遷都洛邑,人口漸增。至公元前650年,東周襄王時,國都洛陽居住人口達11.7萬人,是世界第二大城市。
秦漢洛陽人口的持續發展,至東漢形成第一個高峰,人口增至51萬,東漢末年人口劇減,曹魏時又逐漸恢復,到西晉達一定規模。晉末兵燹不已,人口,或死亡,或外遷,數量迅速減少;北魏遷都洛陽,使得人口劇增,形成洛陽歷史上人口發展的第二個高峰。
北魏後期,政局動盪,人口發展又呈下降趨勢;隋唐鼎盛時期,洛陽人口有100餘萬,形成第三次人口發展高峰;北宋時期,人口發展速度平穩;靖康之難,居民大量南遷江浙閩粵等地,以至元朝,洛陽人口不足五萬人;明清時期,洛陽人口發展速度維持在一個中等縣的水平。
洛陽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46個民族成份,其中漢族人口約佔全市總人口的98.8%,其他少數民族約佔全市總人口的1.2%,其中超過1000人的民族有回族、滿族和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近6萬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0%以上。至2010年11月,洛陽市常住人口為6549486人,其中男性人口占50.48% ,女性人口占49.52%。[22]
洛陽是個移民城市,居民來自中國各地。中華民國初期發生災荒,當時洛陽的人口大幅減少,許多人逃往臨近的省份(如陝西,山東,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發起「支援國家建設運動」,大量知識分子,工人從東北、上海,江蘇等地遷入洛陽,這些人及其後裔在洛陽的城市人口中的比例很高,約占40%強。
澗西區和西工區的外來移民最多,原因主要是該地區是洛陽的新區和大型國有企業聚集區,這一地區的普通話使用率最高,而老城區與纏河回族區大多為原住居民,以講洛陽話為主。
文化
洛陽是中華文化的讀本。史學考證知,華夏文明首萌於此,道學肇始於此,儒學淵源於此,經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玄學形成於此,理學尋源於此。洛陽還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泉,河即黃河,洛即洛水。洛陽同時也是聯合國授予的世界文化名城。
文學
洛陽作為王都大邑,自然成為歷代騷人墨客彰顯才華的必趨之地;這裡的名勝古蹟和自然風光是河洛文學發展的沃土。歷代以來無數文人墨客在河洛大地上揮翰著文,留下了不可勝計的絢麗華章。河洛文學,以漢、魏、唐、宋為標誌,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經歷了無比的輝煌。正所謂:河洛自古富才強,漢魏文章半洛陽。
先秦時期,《詩經·周南》中的大多數作品產生於河洛地區,其中《關雎》幾千年來一直向世人傾訴著河洛人的綿綿情思。大作家賈誼是洛陽才子,他既有被譽為「西漢鴻文」的《過秦論》,大氣磅礡,情采飛揚;又有被視為代表漢代騷體賦創作最高成就的《吊屈原賦》和《鵩鳥賦》,情感激越,頗富哲理。班彪影響在先,班固傾力撰寫,班昭補編在後,「三班洛陽著《漢書》」成為千古佳話;班固寫《兩都賦》首揚東都,張衡「精思傅會」作《二京賦》成為「長篇之極軌」。王充正文風,批判虛偽浮靡;蔡邕擅文章,行文清麗典雅;趙一作《刺世嫉邪賦》,詩人怒髮衝冠;蔡文姬寫《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才女飽蘸血淚。
建安時期,曹氏三父子均嗜好文學,以「建安七子」為代表的一大批志高才強的作家聚其周圍,呈「眾星拱月」之勢。雖然他們的多數作品並不是作於洛陽,但是,他們本人與洛陽有不解之緣,他們創作的與洛陽關係密切的佳作也不在少數。如曹操的《蒿里行》和《薤露行》都是在傷悼洛陽的被毀;孔融成名於洛陽;被譽為「建安之傑」的曹植才高八斗,超然不凡,《送應氏》和《贈白馬王彪》兩篇名作的產生均與洛陽有關,他創作的《洛神賦》令人銷魂。正始以後,「竹林七賢」和「金谷二十四友」齊聚洛陽,他們各具風采,爭奇鬥豔,使洛陽成了文學藝術薈萃之都,為河洛大地留下了無數瑰麗華章。左思閉門宜春裡,構思十年,傑作《三都賦》使「洛陽紙貴」;潘岳揮筆敘哀情,風韻清麗,瀟灑洛陽城令「擲果盈車」。從「樂不思蜀」到「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河洛文學再添千古流傳的典故傳說;從陸機的《洛陽記》到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更以文學的手筆使古洛陽的輝煌永載史冊。
唐代,大詩人李白著有〈春夜洛城聞笛〉,杜甫在他20歲以前一直生活在洛陽,河洛文化陶冶了他的性情品質;最後一次告別洛陽,他沿途寫下了「三吏」、「三別」,達到其詩歌創作的顛峰。後來的白居易幽居履道裡,他在洛陽居住長達18年之久,洛陽大地上幾乎處處都有他的足跡,他的詩中也處處可見對洛陽的描寫。在他留下的3000多首詩中,謳歌洛陽的多達800餘首,為河洛文學留下了眾多璀璨奪目的佳句。韓愈教學東都,廣聚賢才,提攜後進,將洛陽稱為自己的故鄉;杜牧科考東都,才華橫溢,文思泉湧,成就功名從洛陽開始。詩聖詩鬼李賀作為唐詩百花中的一朵奇葩,為詩歌創作嘔盡心血,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對其有重要影響。另外,像古文運動的先驅者獨孤及、詩豪劉禹錫、中唐大才子元稹、詩人盧仝等人都為河洛文學的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北宋之際,西京洛陽為文人才子逗留之地和許多開國元勳功成身退之所,如歐陽修、司馬光,以及四朝元老呂蒙正、宰相富弼、西京留守文彥博等。這些才華卓著的人們,以詩會友,在洛陽寫下了眾多詩詞名篇,對北宋前期文學的發展起著重要推動作用。
牡丹
牡丹歷來被譽為「花中之王」,富麗堂皇,國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寓意。
洛陽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宋,有詩云「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相傳唐武則天寒冬設宴賞花,令百花綻放,唯牡丹不從,貶之洛陽。豈知牡丹遷洛後竟吐蕊怒放,武后聞知,命火燒牡丹。牡丹枝幹燒焦,次年卻依舊葉榮華髮,且花更大,色更艷。洛陽牡丹遂馳名天下做花魁,洛陽人培育牡丹、觀賞牡丹亦日盛成俗。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和白居易都曾有詩描述花開時節的洛陽城,劉禹錫詩云: {cquote|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白居易詩云: {cquote|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在今天,洛陽把牡丹的栽培作為發展旅遊經濟的資源之一,市內和郊區有幾個大型的牡丹栽培基地,它們兼有旅遊、研究的作用,每個基地都有從火車站直達的公交車。從1983年起,在每年四月上中旬舉辦洛陽牡丹花會,洛陽牡丹花會是中國四大名會之一。自2011年起,河南省洛陽牡丹花會正式升格為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由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河南省文化廳和洛陽市人民政府承辦。
牡丹名園
王城公園因建於古代東周王城的遺址上,故名王城公園,是洛陽觀賞牡丹最重要的場所。始建於1956年,栽植牡丹將近2萬株,有320個牡丹品種,建有牡丹閣、牡丹仙子花壇群等觀賞佳景。每年4月15日至25日牡丹花會期間遊人如織。
西苑公園位於洛陽市澗西區南昌路和九都路的交接處,原名植物園,因建於隋朝西苑遺址上,故更名西苑公園。該園建於1958年,種植牡丹近200個品種,共6000餘株。
洛浦公園位於洛河兩岸,是河南省最大的開放式城市帶狀公園,東西綿延長達16公里,總面積近1200萬平方米。由上陽宮、同樂園,華林園,洛神浦和濱河遊園五大園區組成。
牡丹公園是以牡丹著稱的公園。位於澗西區西苑中路中段。建於1956年,牡丹為該園的主要花木,有牡丹花壇10個,種植牡丹3960株,200多個品種。
中國國家牡丹園建於1985年,栽植牡丹近400個品種,共20萬株。1992年被中國林業部命名為國家牡丹基因庫。因該園地處邙山,花期晚於市區。
中國國花園位於隋唐古城遺址上,東起洛陽橋,西至牡丹橋,南臨洛宜路,北至洛浦公園南堤。國花園以隋唐歷史文化為基礎,以牡丹文化為主要內容,融歷史文化、牡丹文化和園林景觀為一體,堪稱洛陽園林之經典。
著名典故
不食周粟:商末,武王伐紂時會八百諸侯於洛陽孟津,渡河後與紂王軍隊交戰於牧野。紂王因奴隸陣前倒戈而敗,後自焚於鹿台,商朝滅亡,周朝建立。伯夷、叔齊為表達對殷商的忠心,決定不食周粟,隱居於首陽山採薇而食。有婦人曰:「子義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憤絕食而死,葬於首陽山。後人就用「不食周粟」一詞來表示忠誠堅定。
債台高築:出自《漢書·諸侯王表序》。周赧王56年(前259年),周赧王為了聯合楚國、魏國,攻打被秦國圍困的趙國都城邯鄲,向當地富賈借債。結果只有楚國和燕國的軍隊到達,最終合縱失敗。事後當地富人向周赧王討債,他只好躲到宮內一座高台內,此台後來被稱為避債台,「債台高築」一詞就被用來表示負債纍纍。
懸樑刺股:傳說東周時期,洛陽的蘇秦拜鬼谷子為師。幾年後他變賣家產周遊列國,向各國國君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但卻未能得到賞識。此時的蘇秦變得窮困潦倒回到洛陽,但是家人卻看不起他,於是蘇秦重新苦心攻讀。把頭髮束住吊在房樑上,後來獲得合縱六國的成功。這就是懸樑刺股的「懸樑」由來。之後的《三字經》更有名句「頭懸樑,錐刺股」。
前倨後恭:東周的蘇秦第一次周遊列國,沒有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回到家鄉洛陽苦讀後,又開始第二次周遊列國,最終說服了當時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合縱抗秦,他被封為「縱約長」,掛六國宰相之印。蘇秦再次回鄉後,他的親人一改往日的態度,都「四拜自跪而謝」,妻子對他態度的轉變更是「前倨而後恭」。蘇秦不由嘆息:「人生在世,地位財富,真不可忽視啊」。
洛陽紙貴:西晉時著名的文學家左思的《三都賦》見世後,風行洛陽,世家閥閱爭相傳抄,市場上的紙價迅速上漲。「洛陽紙貴」便由此而來。
挑肥揀瘦: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建立了第一座貴族大學太學。有位叫甄宇的老師在太學裡供職。某年臘月三十,劉秀下詔賞賜太學裡的老師每人一隻羊。羊被趕到太學大院後,由於每隻羊大小不等、肥瘦不一,大家商量良久也未能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分配方案。這時甄宇說:「我們為人師表,不能斤斤計較,挑肥揀瘦。」說罷,他便從羊群中挑出一隻最小最瘦的羊牽了回去。甄宇的舉動使大家停止了爭論,羊群很快被大家分完。之後分羊的佳話便流傳開來,洛陽城裡的人無不讚揚甄宇,還給他起了別號「瘦羊博士」。
文化輻射
對中國地名的影響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的銘文,銘文里的「中國」是指洛邑所在的洛陽盆地及以其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史記·周本紀》在記述這段歷史時,認為洛陽盆地為「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 name="中國"/>另外,中國很多地方都有以洛陽命名的鎮或者村,追根溯源,這些地方的命名和洛陽市有直接的關聯,大部分是古代中原戰亂,洛陽一帶的居民遷移到這些地方,為了表達對故土的思念而將居住地定名為洛陽,這些就包括了福建泉州市洛陽鎮、韶關市洛陽鎮、隨州市洛陽鎮、河池市洛陽鎮、江西吉安市洛陽村、浙江餘杭仁和鎮洛陽村、獐山鎮洛陽村、廣東省連州市洛陽村、湖南省婁底市洛陽灣村、台灣屏東縣鹽埔鄉洛陽村,以及近代被取消的洛陽鎮,包括陝西延安富縣洛陽鄉、貴州省貴陽市洛陽鎮、重慶市巫山縣洛陽鄉。江蘇省常州市洛陽鎮也和洛陽市有直接關聯,據當地洛陽西街秦觀祠內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的碑文和《秦氏宗譜》的記載,一秦姓禹夫出任河南洛陽縣尉死於任所。禹夫的兒子因哀痛其父死於任所,即把當地改為洛陽。
對日本城市的影響
日本的京都別名洛陽[23],京都的歷史始自平安時代的平安京,一直到明治維新遷都,一千多年來一直是日本的首都。平安京完全仿照唐代京師長安和東都洛陽來設計,不僅設計一樣,連選址也是依據中國風水。平安京最初被分成東西兩個部分,東側為「左京」被稱為「洛陽」,西側為「右京」被稱為「長安」。雖然是依據當時的風水術選址,但右京長安的風水並不好,地處沼澤,開發工作還沒有成功就荒廢了。平安京就只剩下了左京「洛陽」。於是,一千多年來京都就一直被稱為洛陽。由於首都被稱為洛陽,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前,戰國大名帶兵攻入京都的行動被稱為「上洛」,上洛是諸如武田信玄等戰國大名追求的目標,如同中國春秋時期的「問鼎中原」(稱霸諸侯)。同樣,京都附近的近畿地區被稱為「洛中」。京都府內至今仍隨處可見諸如「洛東」、「洛西」、「洛南」、「洛北」、「洛中」、「洛陽」之類的地名。除了京都之外,日本的另一個城市奈良市在古代又被稱為「平城京」,起初本打算仿照北魏大同的「平城京」,但北魏很快把首都遷到了洛陽,所以,奈良就仿照漢魏洛陽城建造了奈良的「平城京」。近些年,日本還誕生了「洛陽學」,是專門用來研究古都洛陽的一門學科。[24]
節會
洛陽牡丹花會始辦於1983年4月15日,此後在每年春季的4月至5月舉辦。2011年洛陽牡丹花會升格為國家級的花會。[25]牡丹花會從「以花為媒,廣交朋友,宣傳洛陽,發展經濟」到「花會搭台、經貿旅遊唱戲,政府搭台、企業唱戲」, 牡丹花會已經成為洛陽發展經濟、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招展引會、招團引游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為洛陽走向世界搭建了一座橋樑,成為世界了解洛陽的名片。
黃河小浪底觀瀑節是河南省旅遊局和小浪底水利樞紐建管局聯合洛陽市政府和濟源市政府在每年夏季的6月底舉辦的節會,黃河小浪底觀瀑節始辦於2006年,[26]依託黃河小浪底風景區的旅遊資源,小浪底觀瀑節在拉動消費、帶動相關行業、促進地區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7]
河洛文化旅遊節始辦於2004年9月27日至10月27日,在每年的秋季舉辦[28]該旅遊節以弘揚河洛文化,促進洛陽旅遊發展、拉近閩台距離為主旨,作為洛陽「旅遊強市」戰略的一部分,已成為展示河洛文化和中原風采的重要平台。[29]
伏牛山滑雪旅遊節由中國滑雪協會、河南省體育局聯同洛陽市人民政府主辦於每年冬季1月份在欒川舉辦,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是欒川縣6個4A級旅遊景區之一,也是中原地區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備、品牌知名度最高的綜合性高山滑雪度假基地。[30]
戲曲
戲曲作為文學、音樂、舞蹈、美術、雜技和武術等多種文化成分構成的綜合藝術,可追溯到漢唐時期的樂舞百戲,而古都洛陽正是這一時期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之—。據史書記載,中國的樂舞表演藝術從萌芽到成型,幾乎都和洛陽有關。洛陽的樂舞活動當自夏朝以前的祭祀活動開始。五帝之一的帝嚳定都西亳,他的樂歌《六英》就提到了歌與樂舞的配合,並有「絲竹」的伴奏。西周到東周,洛陽更是當時樂舞活動最集中的地方,隆重而華美的「周禮」就是由許多樂舞組成。
洛陽市的地方劇種除有豫劇和河南曲劇外,還曾有越調、河北梆子、京劇、二夾弦、懷梆、羅戲、蒲劇等,除豫劇、河南曲劇、越調、京劇外,其他小劇種早已沒落,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前,洛陽戲曲舞台上演出的劇目多以生、淨為主角。 三十年代,因坤角(女演員)登上舞台,以旦角為主角的劇目逐漸多了起來。當時在洛陽較為知名的豫劇藝人有馬雙枝、馬金風、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湯蘭香等,他們大部分的演出沒有文學腳本,全是藝人口頭流傳。洛陽曲劇自1926年正式搬上舞台,演出的劇目,大多從其他劇種移植而來。[31]
飲食
洛陽民間主食五穀,輔以菜蔬,今古一脈。同時洛陽靠近黃河,土地肥沃,特產豐富,古時為帝王之都,因此品種繁多的洛陽飲食中,既有出自古代宮廷的佳肴,也有來自民間的美味。洛陽的周圍四面環山,雨量較少,民間飲食多用湯類,在冬季可以抵禦乾燥而寒冷的天氣,所以洛陽飲食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水席,各式各樣的湯成為洛陽餐桌上最平常的飲食。洛陽飲食文化可以濃縮為一個字:「湯」。
洛陽是歷史名酒杜康酒的發源地。自古而今,酒是洛陽民間禮宴、節宴、日常小聚的伴飲之物。與酒俗一樣,洛陽風味小吃的歷史源遠流長,粗糧細做,細糧巧做,產生了個性鮮明的洛陽傳統風味小吃。
經濟
農業
洛陽農業結構因地制宜,區域化、規模化發展,形成優質專用糧食、林果、中藥材、煙葉、花卉苗木等六大支柱產業,畜牧業、奶業也有發展。洛陽有天然化工原料植物漆樹、油桐等;有經濟植物核桃、山查、板栗、蘋果、柿子等。還是重要的藥材產地,種類多達1480餘種。洛陽是河南小麥重要產區,偃師的小麥栽培技術馳名全國,畝產高達千斤以上。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煙葉、油料等。土特產品主要有偃師的泡桐,孟津的梨和黃河鯉魚,新安的柿子和櫻桃,洛寧綠竹和獼猴桃(奇異果)等等。孟津的奶山羊和伊川的大尾牛,分別被國家確定為山羊和大尾牛生產基地縣。
工業
洛陽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新興重工業城市,是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重點建設的工業中心之一,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洛陽有7個。一些與軍工相關的重工業全國領先,擁有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輕紡、食品等6大支柱產業和東方紅拖拉機({hkex2|0038}})、洛陽浮法玻璃({hkex2|1108}})、大陽摩托、HJD04程控交換機、白馬棉紗、牡丹銅材等一大批國際國內名牌產品,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省級14個。但隨著改革開放後暴露的一些體制問題,20世紀90年代國有的大型重工業企業十分艱難。近年來經過政策調整,洛陽重工業發展恢復了較快的速度,機械工業、冶金、建材、石化、紡織、食品等行業開始復甦。洛陽同時從「工業城市」和「旅遊城市」兩條路出發,在發展工業的同時亦重視旅遊資源開發,大力發展旅遊經濟,經濟總量僅次於省會鄭州,居河南省第二位。洛陽的城市建設快速發展,2002年開始建設的洛陽新區是一個集辦公、文化、商業、金融、體育、休閒娛樂和居住為主要功能的山水園林現代化城區。
服務業
隨着中國推動的中部掘起戰略的逐步實施,洛陽的區位優勢和綜合優勢越來越明顯,洛陽的金融業日趨繁榮,多家外域銀行紛紛入駐洛陽,洛陽目前擁有的全國性商業銀行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和招商銀行,地區性商業銀行有洛陽銀行。
洛陽是中國重要的旅遊目的地,洛陽市圍繞"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絲路起點,山水洛陽"的城市品牌形象,整合旅遊產品,截至2016年,洛陽有5A級景區四項五處,即龍門石窟、白雲山風景區、老君山-雞冠洞旅遊區和龍潭大峽谷景區,4A級景區13家,3A以上景區數目位居全國之首。有旅行社89家,其中國際旅行社11家,星級飯店61家,其中五星級2家,四星級9家,三星級29家,二星級20家,一星級1家,2010年全市旅遊總收入旅遊總收入302億元。[32]
交通
歷史上洛陽有四通八達的交通。西周初期,以洛陽為中心在全國建立了第一個大公路網,馳道驛路,其直如矢,無遠不達;隋煬帝在洛陽建東都,下令開鑿大運河,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東南輻射總長達2000多公里的南北水運網;以洛陽為東端起點的「絲綢之路」,可以直馳地中海東岸,明駝宛馬,絡繹不絕。現代,洛陽形成了以公路、鐵路、民用航空、水路和管道為主體的立體化交通運輸格局,是中原地區重要交通網絡中心之一。
航空
洛陽北郊機場(LYA)是河南省僅次於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的第二大空中交通樞紐,總占地面積2600餘畝,跑道長2500米,寬45米,按一級機場標淮設計,二級機場建設使用。洛陽機場是全國淨空條件最好的民用機場之一,全年可飛天氣350天以上,是鄭州機場的固定備降機場。機場先後開通了洛陽至北京、廣州、上海、成都、大連、廈門、福州、西安、烏魯木齊、深圳、重慶、香港、日本岡山等國內、國際和地區航線。
鐵路
普通鐵路:隴海鐵路、焦柳鐵路(洛湛鐵路)、洛宜鐵路。 高速鐵路:徐蘭客運專線、呼南高鐵豫西通道(籌建) 城際鐵路:鄭登洛城際鐵路(籌建)、焦濟洛城際鐵路(籌建)、洛平城際鐵路(規劃) 客運車站:市區主要有4個,其中洛陽站和洛陽東站是隴海鐵路上的客運站,關林站是焦柳鐵路上的客運站,洛陽龍門站是徐蘭客運專線上的高鐵客運站。市域範圍內的客運站還有:隴海鐵路上的偃師站、新安縣站,焦柳鐵路上的孟津站、白合站、王莊站。
公路
名|310}}由連雲港經洛陽至天水,{中國國道名|207}}由錫林浩特經洛陽至海安,{中國國道名|311}}由徐州經洛陽欒川至西峽。
高速:{China Expwy Name|G30}}連雲港經洛陽至霍爾果斯,Template:China Expwy Name洛陽至南京,少洛高速公路洛陽至少林寺,鹽洛高速公路至許昌、亳州、宿州、鹽城,另外還有洛陽繞城高速公路、洛陽欒川高速公路和洛陽盧氏高速公路使洛陽與周邊縣市之間的往來更加便捷。
十二五時期,洛陽將改造、新建洛陽至偃師、孟津、吉利、伊川、宜陽、新安六縣(市)區的5條快速通道項目,完善中心城區到周邊縣(市)區快速骨幹路網,構建半小時經濟圈,形成市縣產業與交通融合的新型城市格局,進而拉動周邊縣市加快發展。[33]
城市軌道交通
洛陽地鐵目前兩條線路在建,其中1號線預計於2021年建成通車,2號線一期預計於2022年建成通車。洛陽是中國內陸省份首個獲批建設地鐵的非省會城市。[34]。
教育科研
洛陽有各類科研院所和科技開發機構達500多家,其中部屬科研院所14家,省市骨幹科研院所18家,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2萬多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有900多人,享有國家級、省級技術津貼的400多人,另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各一名,每萬名職工擁有14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密度居全國前列,洛陽擁有6個國家級工程和技術中心,6個國家級檢測中心。人才密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六一三研究所、黎明化工研究院、石化工程公司等都是國內著名科研機構,不少科研院所的測試和科研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在新材料、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等高科技領域,每年都有新項目和新產品推出,在眾多的科研成果中,高科技成果占三分之一以上,為洛陽今後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主要高校有河南科技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外國語學院、洛陽師範學院、洛陽理工學院。
全日制普通高中有: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河南科技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洛陽理工學院附屬中學、洛陽市第三中學、洛陽市第八中學、洛陽外國語學校、偃師市高級中學、孟津縣第一高級中學等。
旅遊名勝
洛陽東臨嵩岳,西依秦嶺,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複雜多變,孕育出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溫泉、原始森林等風景名勝。洛陽市的旅遊資源在數量、品位都獨具優勢,被旅遊界稱為歷史文化之都和休閒度假之都。龍門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截至2012年,洛陽共有包括龍門石窟景區、洛陽白雲山風景區、老君山-雞冠洞旅遊區和洛陽龍潭大峽谷景區在內的四項國家5A級旅遊景區,另外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75處、市縣級571處,館藏文物40萬件。
洛陽着力構建以市區為核心的旅遊集散地,形成龍門石窟、漢魏故城等為代表的文化旅遊產業園區,以下屬的欒川縣、嵩縣和汝陽南部山區為核心的大伏牛山旅遊產業聚集區,主要包括伏牛山國家級山地度假旅遊區、九龍山溫泉度假區、白雲山索道、陸渾水庫度假區、木札嶺原始生態旅遊區和欒川縣城集散中心等;以新安縣全境為主體的黛眉山旅遊產業聚集區,主要包括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張鈁故居、萬山湖度假區、爛柯山、函谷關和黛眉山國際科考營地等。
此外,還有三條旅遊產業帶,以黃河小浪底風景區、黃河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萬山湖風景區、始祖山景區、黃鹿山景區、西霞院旅遊區、龍馬負圖寺、王鐸故居、漢光武帝陵等景點組成的黃河旅遊產業帶;以神靈寨國家森林公園、洛河漂流、故縣水庫觀光、花果山國家森林公園等組成的洛河流域風光帶;以杜康文化廣場、杜康歷史文化博物館、杜康仙莊、雲夢山景區、大虎嶺森林公園、程園、伊尹祠、范仲淹墓、陸渾水庫旅遊度假區、天池山森林公園、伊河漂流和二程祠等組成的伊河旅遊帶。[35]
著名人物
史前:帝嚳、鯀 夏朝:啟、太康、仲康、相、后羿、寒捉、少康、桀、關龍逄、杜康、羲和 商朝:成湯、伊尹、太甲、太戊 周朝:周公旦、周成王、伯夷、叔齊、周平王、王孫滿、王子帶、王子朝、老子、萇弘、蘇秦 秦朝:呂不韋、李由、申陽 西漢:劉邦、賈誼、桑弘羊、卜式、楊仆 東漢:劉秀、班超、班固、竇固、竇憲、蔡倫、張衡 魏晉:曹操、曹丕、司馬懿、司馬昭、司馬炎、左思、陳壽 東晉十六國:劉聰、石勒、桓溫、姚襄、慕容恪 南北朝:劉裕、王鎮惡、檀道濟、拓跋宏、馮太后、胡太后、陳慶之、爾朱榮、高歡 隋朝:楊廣、宇文愷、李密、王世充 唐朝:李世民、李治、武則天、李弘、狄仁傑、李隆基、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李賀、玄奘、元稹、李德裕 五代:朱溫、李存勖、李嗣源、石敬唐 北宋:趙匡胤、呂蒙正、程顥、程頤、邵雍、司馬光、范仲淹、富弼、文彥博 元朝:察罕帖木兒、王保保 明清:王鐸 現代:張思卿、吉炳軒、周鶴洋、陳明、閻連科、程琳、張海、陳冬、 孟美岐
城市榮譽
洛陽市 | |||||||
File:The peony Capital. | |||||||
簡化字 | 洛阳 | ||||||
---|---|---|---|---|---|---|---|
繁體字 | 洛阳 | ||||||
郵政式拼音 | Loyang | ||||||
|
684年9月,武則天將東都洛陽命名為「神都」。 1982年,中國國務院頒發,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 2001年,中國國家旅遊局頒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 2004年,被中國中央電視台授予「中國最佳魅力城市」稱號。[36] 2005年,在瑞士「歐中旅遊論壇」榮獲「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旅遊城市」稱號。[37] 2005年,中國中央電視台頒發,「傾國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紹的十大中國名城。 2008年,榮獲國家衛生城市稱號。 2010年,洛陽市榮獲「2010年度中國十佳節慶城市」稱號。[38] 2011年,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011年,被聯合國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稱號。[39] 2011年,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2012年,中國花卉協會授予「中國牡丹花都」稱號。 2012年,中國辭賦學會授予「辭賦之都」稱號。[40]
友好城市
國家 | 日本 |
22x20px 法國 |
日本 |
BGR} 保加利亞 |
22x20px 美國 |
22x20px 俄羅斯 |
日本 |
22x20px 西班牙 |
韓國 |
---|---|---|---|---|---|---|---|---|---|
城市 | 岡山市 | 圖爾市 | 須賀川市 | 普羅夫迪夫 | 拉克羅斯市 | 陶裡亞蒂 | 橿原市 | 阿爾卡拉市 | 光州市 |
締結日期 | 1981-04-06 | 1982-12-02 | 1993-08-01 | 1994-08-01 | 1997-10-21 | 2000-04-25 | 2006-02-12 | 2010-04-10[41] | 2012-08-23 |
參考文獻
- ↑ =http://www.hnjjbs.com/Recommend/2010-12-10/3134.html%7Ctitle=洛阳:打造河南省副中心城市%7Cpublisher=河南经济报%7Cdate=2010-12-10%7Clanguage =zh-hans }}{dead link|date=January 2014}}
- ↑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xueyuan/200910/1016_7183_1390894.shtml%7Ctitle=“中国”一词来龙去脉%7Cpublisher=凤凰网%7Cdate=2009年10月16日%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no%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109152729/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xueyuan/200910/1016_7183_1390894.shtml%7Carchivedate=2011年11月9日}}
- ↑ =http://bk.lyd.com.cn/citiao.asp?id=23243%7Ctitle=洛阳市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7Cpublisher=洛阳百科%7Cdate=2010-01-14%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yes%7Carchiveurl=https://archive.org/20110713090730/http://bk.lyd.com.cn/citiao.asp?id=23243%7Carchivedate=2011-07-13}}
- ↑ 洛陽市城市發展報告. 洛陽家網. 2016年10月3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1月5日) (中文(簡體)).
- ↑ 《洛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正式獲批. 洛陽網. 2012-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1) (中文(簡體)).
- ↑ =http://www.gov.cn/zwgk/2012-04/17/content_2115316.htm%7Ctitle=国务院批淮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7Cpublisher=中国政府网%7Cdate=2012年4月17日%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no%7Carchiveurl=https://archive.org/20161105033510/http://www.gov.cn/zwgk/2012-04/17/content_2115316.htm%7Carchivedate=2016年11月5日}}
- ↑ =http://ly.hada.gov.cn/html/News/3_2543.html%7Ctitle=河洛地区的新石器文化%7Cdate=2011年4月23日%7Cpublisher=洛阳市档案信息网%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no%7Carchiveurl=https://archiv/20161105161136/http://ly.hada.gov.cn/html/News/3_2543.html%7Carchivedate=2016年11月5日}}
- ↑ 《史記·卷六十·三王世家》
- ↑ =http://www.ha.xinhuanet.com/xhzt/2004-04/07/content_1934454.htm%7Ctitle=洛阳历史大事%7Cpublisher=新华网%7Cdate=2000-11-26%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yes%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24024609/http://www.ha.xinhuanet.com/xhzt/2004-04/07/content_1934454.htm%7Carchivedate=2015-09-24}}
- ↑ =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0/10/09/010215259.shtml%7Ctitle=构建中原经济区给洛阳发展带来新机遇%7Cpublisher=河南省人民政府%7Cdate=2010年10月9日%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no%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811184117/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0/10/09/010215259.shtml%7Carchivedate=2014年8月11日}}
- ↑ 洛陽地理位置. 洛陽政府網. 2011-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7) (中文(簡體)).
- ↑ 洛陽氣候概述. 洛陽百科網. 2007-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22) (中文(簡體)).
- ↑ 李亞 簡歷.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3).
- ↑ 李少敏當選洛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中國經濟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3).
- ↑ 劉宛康 簡歷.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3).
- ↑ 劉應安任洛陽政協主席. 中國經濟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3).
- ↑ =http://files2.mca.gov.cn/cws/201502/20150225163817214.html%7Ctitle=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7C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7Cdeadurl=no%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402113603/http://files2.mca.gov.cn/cws/201502/20150225163817214.html%7Carchivedate=2015-04-02}}
- ↑ =http://www.lyblr.gov.cn/html/gongkai/TDLYGH/gtzygh/13945.html%7Ctitle=《洛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7Cpublisher=洛阳市国土资源局}}(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國民政統計年鑑2014》.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4年8月. ISBN 978-7-5037-7130-9.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分縣資料》.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2年12月. ISBN 978-7-5037-6659-6.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分縣市人口統計資料2010》. 群眾出版社. 2011年11月. ISBN 978-7-5014-4917-0.
- ↑ =http://lyrb.lyd.com.cn/html/2011-05/18/content_742422.htm%7Ctitle=洛阳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7Cpublisher=洛阳日报%7Cdate=2011年5月18日%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no%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524000601/http://lyrb.lyd.com.cn/html/2011-05/18/content_742422.htm%7Carchivedate=2011年5月24日}}
- ↑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1/01/11714709_0.shtml?_from_ralated%7Ctitle=日本京都名称的由来%7Cpublisher=凤凰网%7Cdate=2012年1月1日%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no%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2101511/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1/01/11714709_0.shtml?_from_ralated%7Carchivedate=2013年11月22日}}
- ↑ =http://lyrb.lyd.com.cn/html/2011-04/27/content_736338.htm%7Ctitle=“洛阳学”在日本诞生%7Cpublisher=洛阳日报%7Cdate=2011年4月27日%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no%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228205305/http://lyrb.lyd.com.cn/html/2011-04/27/content_736338.htm%7Carchivedate=2011年12月28日}}
- ↑ =http://news.dahe.cn/2011/02-23/100622322.html%7Ctitle=洛阳牡丹花会升格国家级%7Cpublisher=大河网%7Cdate=2011年2月23日%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no%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225214136/http://news.dahe.cn/2011/02-23/100622322.html%7Carchivedate=2011年2月25日}}
- ↑ =http://news.sina.com.cn/c/2006-06-18/20189235344s.shtml%7Ctitle=首届黄河小浪底观瀑节开幕%7Cpublisher=新浪网%7Cdate=2006年6月18日%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no%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2104247/http://news.sina.com.cn/c/2006-06-18/20189235344s.shtml%7Carchivedate=2013年11月22日}}
- ↑ =http://www.hnta.cn/Gov/CityNews/2010-07/0918202.shtml%7Ctitle=小浪底观瀑节旅游拉动效应凸显%7Cpublisher=河南省旅游局%7Cdate=2010-07-09%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no%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2104707/http://www.hnta.cn/Gov/CityNews/2010-07/0918202.shtml%7Carchivedate=2013-11-22}}
- ↑ =http://henan.people.com.cn/news/2004/11/03/185547.html |title=洛陽河洛文化旅遊節碩果纍纍 |publisher=人民網 |date=2004年11月3日 |language=zh-hans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archive.org/20111228205037/http://henan.people.com.cn/news/2004/11/03/185547.html |archivedate=2011年12月28日 }}
- ↑ www.ha.xinhuanet.com/xhfu/2010-09/20/content_20950131.htm|title=洛陽舉辦河洛文化旅遊節|publisher=新華網|date=2010-09-20|language=zh-hans|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2104708/http://www.ha.xinhuanet.com/xhfu/2010-09/20/content_20950131.htm%7Carchivedate=2013-11-22}}
- ↑ =http://news.dahe.cn/2011/01-08/100579167.html%7Ctitle=2011中国洛阳伏牛山滑雪旅游节%7Cpublisher=大河网%7Cdate=2011年1月8日%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no%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130141507/http://news.dahe.cn/2011/01-08/100579167.html%7Carchivedate=2011年1月30日}}
- ↑ =http://0379.pway.cn/hlmj/hlfq/200706/6868.htm%7Ctitle=洛阳戏曲%7Cpublisher=中国经济文化网%7Cdate=2007-06-01%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no%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2104707/http://0379.pway.cn/hlmj/hlfq/200706/6868.htm%7Carchivedate=2013-11-22}}
- ↑ =http://www.ha.xinhuanet.com/xhzt/2009-04/08/content_16193961.htm%7Ctitle=洛阳市旅游业发展情况%7Cpublisher=新华网%7Cdate=2009-04-08%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yes%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2104711/http://www.ha.xinhuanet.com/xhzt/2009-04/08/content_16193961.htm%7Carchivedate=2013-11-22}}
- ↑ =http://www.ha.chinanews.com/GNnews/1/2011/02/19/144792.shtml%7Ctitle=洛阳“十二五”期间构建半小时经济圈%7Cpublisher=大河网-大河报%7Cdate=2011-02-19%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yes%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228204527/http://www.ha.chinanews.com/GNnews/1/2011/02/19/144792.shtml%7Carchivedate=2011-12-28}}
- ↑ =http://news.dahe.cn/2016/08-26/107391156.html |language= |title=洛陽地鐵獲國家批覆 成中西部非省會城市首個 |publisher=大河網-河南日報 |date=2016年8月26日 |accessdate= |deadurl=no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827200121/http://news.dahe.cn/2016/08-26/107391156.html |archivedate=2016年8月27日 }}
- ↑ =http://news.lyd.com.cn/content/2010/11/26/858304.shtml |title=洛陽旅遊繪就未來五年發展藍圖 |publisher=洛陽網 |date=2010-11-26 |language=zh-hans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1202002312/http://news.lyd.com.cn/content/2010/11/26/858304.shtml |archivedate=2010-12-02 }}
- ↑ =http://news.sina.com.cn/o/2004-10-13/12583909142s.shtml%7Ctitle=河南洛阳被授予“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称号%7Cpublisher=新浪网%7Cdate=2004年10月13日%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no%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2104250/http://news.sina.com.cn/o/2004-10-13/12583909142s.shtml%7Carchivedate=2013年11月22日}}
- ↑ =http://travel.163.com/05/1024/16/20RG9UFS00061DP5.html%7Ctitle=欧洲人最爱的中国十大城市%7Cpublisher=网易%7Cdate=2005-10-24%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no%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013120450/http://travel.163.com/05/1024/16/20RG9UFS00061DP5.html%7Carchivedate=2012-10-13}}
- ↑ =http://news.ly.ha.cn/0379001/20110111/362_178417.shtml%7Ctitle=洛阳荣获2010年度中国十佳节庆城市奖%7Cpublisher=洛阳网%7Cdate=2011年1月11日%7Clanguage=zh-hans}}[失效連結]
- ↑ =http://www.ly.gov.cn/sofpro/cms/previewjspfile/zgly/cms_0000000000000000003_tpl.jsp?requestCode=54311&CategoryID=49%7Ctitle=我市荣膺“世界文化名城”称号%7Cpublisher=洛阳政府网%7Cdate=2011-08-12%7Clanguage =zh-hans }}[失效連結]
- ↑ =http://lyrb.lyd.com.cn/html/2012-04/17/content_830480.htm%7Ctitle=辞赋之都%7Cpublisher=洛阳网%7Cdate=2012年4月17日%7Clanguage=zh-hans%7Cdeadurl=no%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2104708/http://lyrb.lyd.com.cn/html/2012-04/17/content_830480.htm%7Carchivedate=2013年11月22日}}
- ↑ = http://lyrb.lyd.com.cn/html/2010-04/10/content_622187.htm |title = 洛陽與西班牙阿爾卡拉市結為友好城市 |publisher = 洛陽網 |date = 2010-04-10 |language = zh-hans |deadurl = no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415140906/http://lyrb.lyd.com.cn/html/2010-04/10/content_622187.htm |archivedate = 2010-04-15 }}
外部鏈接
地圖、衛星照片及街景 Google國際版地圖 Google中國版地圖 騰訊地圖-洛陽市 Flickr - 標籤為洛陽的照片
濟源市 |
50px | |||
三門峽市 | 北 | |||
| ||||
南 | ||||
南陽市 |
鏈接
河南行政區劃 中國都城 洛陽旅遊資源 洛陽市市長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較大的市 黃河流域主要城市 中原經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文明城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森林城市 河南地級市 較大的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歷代國都 國家衛生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 中原經濟區城市